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煤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 晉商後裔建村自救 喬氏兄弟死裡逃生(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章 晉商後裔建村自救 喬氏兄弟死裡逃生(一)

一輪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照在一條蜿蜒狹長的河道上。河道夾在山巒之間,溝壑縱橫,呈東西向延伸,河床堆著黃色的淤泥和碎石塊,河岸邊雜草叢生。誰也不知道這條河道有多長,但河道基本上是乾涸的。只有在下大雨的時候,才從上游流下一股沖刷河道的泥水濁流,泥水渾濁發黃,一路向東。乾涸的河道中除了淤泥就是石塊,顯得貧瘠而無趣。

與河道平行的,有一條蜿蜒的小路,小路位於河道南邊的山麓腳下。其實也不是什麼路,只是行走的人多,踩出來的一條便道而已。沿著小路一路向西,兩旁的雜草有人的小腿肚子高,走到盡頭有一個村莊。村口有一塊孤零零的石碑立在那兒,上面寫著“喬村”兩個字。

喬村這一帶,位於雲燕嶺,這裡群山巍峨,地勢縱橫,層巒疊嶂。村子依山建在雲燕嶺的山腳下,東西向的河道剛好從村中掠過。從南山向下有一條溪流在這裡與河道交匯,時間久了沖刷出一片河灘。河灘上倒是常年有涓涓溪流,但水流很小,清澈見底,河床平整,成了這裡的一片好景緻。

南山和北山隔河相望,河道最寬處也不過百米而已。

南山腳下,蓋有三排嶄新的土坯房子,是一水兒的圓木椽梁,外牆刷著白。前兩排是村公所和村裡的議事處,最後一排是村子裡專門養孤兒的家。村長郝雲亮在這裡撫養了十幾個失去父母的孩子。

三排房前最耀眼的是一塊方形的曬穀場,這是一片非常開闊的曬穀場,恰像是一顆巨大的頭顱謝頂了一樣。場邊有一口水井,用轆轤吊水桶的那種。

曬穀場周邊都是無邊無沿,種著各種糧食蔬菜的莊稼地,莊稼長勢很旺。放眼望去,有谷田,有莜麥田,有山藥地,有玉米地,有高粱地,有黍子地,還有各種菜地……

北山腳下,是村民們的居住地,村民們都在這裡建了宅子,各抱地勢的土坯房和窯洞掩映在鬱鬱蔥蔥之中。土坯房的房頂都是用捆綁在一起的高粱杆覆蓋著,上邊罩著一塊塊的油布,窯洞都是紙糊的木格子門窗。全村看上去大約有不到百十戶人家的樣子,附近也有一口水井,也是用轆轤吊水桶的那種。

這天早上,雞叫頭遍,雨後清新。村子裡已有炊煙升起,村民們都很勤快,已經開始陸陸續續走進田間地頭。

蔬菜綠油油的,稻穀笑彎了腰,高粱點著頭,向日葵張開了笑臉,枝葉上全都掛滿了誘人的露珠,秋蟬在叫,小燕子在追逐著翻飛。

曬穀場上已經有十幾個後生娃娃們在練武、壓腿,翻跟頭。

村子郝雲亮一大清早就和幾個村民在田邊地頭檢視地情。

村長郝雲亮,不到四十歲年紀,山西忻州人,長著一頭烏黑的短髮,國字臉,濃眉大眼,鼻直口方,身強體壯,英氣逼人。他憑藉著一身好武藝,好打抱不平,廣交天下豪傑,此人一身正氣,常常行俠仗義。

早些年走西口,到口外,憑著一身功夫四處漂泊討生活,瞅準機會幹了馬幫武師。因郝雲亮為人正直,走鏢送貨以誠信為本,頗得晉商各大商號和票號看重,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然而好景不長,晉商很快走向沒落,到處都是逃難的山西人。他也只好帶著家眷一路飄零,沿路上收攬了好多無父無母的孤兒。

來到這裡以後,常年奔走的郝雲亮,看著這裡有山有水,土地豐腴,便跟大家一起建立了新的村子。因為一起逃難的人姓喬的居多,就給這個村子起了個名字叫“喬村”。

郝雲亮為人忠厚,性情直爽,心裡沒有什麼花花腸子,他什麼也肯幹,什麼事也能出頭,就被大家推舉為村長。郝村長不僅有一身好武藝,還曾經跟著師父學會了給人瞧病,一般的跌打損傷無所不能。可惜他不識字,師父的衣缽不能完全繼承,一本醫書在手,硬是不知道該怎麼用。

郝雲亮看著殷實的莊稼和溼漉漉的土地,高興地說道:“昨天這場雨可是下透實了,今年一定又是一個好收成!”

眾人不住地點頭稱是。

郝雲亮餘興未了地說:“今年已經好久不下雨了,這場雨可是救了咱們全村人的性命,真的是一場及時雨啊!”

一個戴著瓜皮帽,戴著眼鏡,留著山羊鬍子,穿著長衫,拄著柺杖,看上去已經四十出頭的人,慢條斯理地說:“我說我們的郝村長哩,能不能再想想辦法咯哩?讓咱們全村人的光景再過得好一些哩嘛!”

說話的人是喬八爺,是全村最為尊貴的長輩。其實喬八爺年齡並不大,只比郝村長大兩歲,但卻是全村年齡最大的了。他無兒無女,一生未娶,是全村子裡最有文化的一個人。據他自己說曾經在復盛公做過私塾先生,他被所有喬姓村民推舉為族長,是全村最有威望的人。喬八爺確實很有見識,經常給大家講一篇文章叫《桃花源記》,他做夢都想讓全村子的人都過上那種世外桃源的安逸生活。可惜自己只有文化,腦子卻不會轉彎,缺少魄力和統籌能力,而且手無縛雞之力。他總是覺得村長雖也見過些世面,卻總難按著自己的意願行事,理解不了自己的理想宏大和深謀遠慮。

郝雲亮看著八爺,笑笑說:“八爺啊,你總是說讓咱全村人的光景再好一些,難道說咱們的光景還不夠好嗎?”

喬八爺不知足地說:“孟子曰哩: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所謂以管窺天,以蠡測海。比起剛建村子那會兒哩嘛,是好了許多哩,可我們不能滿足是不是哩?我說過咯哩,世外桃源……”

喬有寶急忙打斷他的話,附和說:“就是就是!村長,咱們現在全村還是吃不上白麵和白米,種小麥和水稻都不成。每天只吃粗雜糧,早晚要撐壞肚子!”

喬有寶是喬村的能人,看上去老實巴交,個子不高,平時大話不說,少言寡語,但卻喜歡在關鍵的時候說上一句。這個人實際上是喬村幹莊稼活的好把式,他的眼裡總是有活兒,而且聰明能幹,勤快機靈,擅動腦筋,郝村長一直把他當作自己的好幫手。

郝雲亮笑笑說:“你自己也說了,咱們這裡種小麥和水稻都不成啊!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心不足蛇吞象,千萬不要不知足啊!”

喬八爺依舊慢條斯理地說:“這不是不知足哩,是有更高的追求哩嘛!”

郝雲亮白一眼喬八爺說:“八爺你說,你還想追求個啥?”

喬八爺嘿嘿笑笑說:“當年我們喬家興旺的時候哩,好光景咱也過過哩咯。既然知道有更高的目標哩嘛,幹嘛老在一個窩

窩裡打轉悠哩?”

郝雲亮揶揄說:“八爺啊,我看你這可是得寸進尺,叫得什麼望什麼……”

喬八爺補充說:“你是想說得隴望蜀哩嘛?”

郝雲亮直白地說:“對!就是得隴望蜀!”

喬八爺搖搖頭,嘆口氣說:“哎喲哩,人真的不能只滿足於現狀哩咯!”

郝雲亮揶揄說:“八爺啊,託您的福,那我們就等著過好日子吧!”大家不再說話,繼續檢視地情。

這邊郝村長帶著村民們檢視地情,說著閒話,那邊河灣裡的婦女孩子們就更熱鬧了。

陽光照在河灘上,溪水潺潺,波光粼粼,河灣四周鳥語花香,一片生機盎然。兩隻白色的蝴蝶相互追逐著,翩翩地飛翔著,六歲的翠兒歡快地跑來跑去,獨自嬉戲地追逐著蝴蝶。不遠處,翠兒娘和幾個婦女坐在河灘上正在洗衣服。

整個喬村,看上去好一派祥和的景象。

翠兒娘和婦女們在河灘上洗著衣服,說笑著。

翠兒娘就是郝雲亮的妻子,一看就是個身體結實能幹的女人。一張鵝蛋臉,杏仁眼,厚實的嘴唇,一綹長髮隨意地扎在腦後,豐乳肥臀,走起路來風風火火。她跟著郝雲亮走南闖北,運送貨物,也算是見多識廣。逃難路上母性大發,一路收攬了十幾個無父無母的孤兒,成了村裡遠近聞名的大善人。她也是郝村長的賢內助,全村男女老少無不對她交口稱讚。

翠兒娘一邊洗衣服一邊時不時地觀察著翠兒,看得翠兒越跑越遠,急忙高聲喊道:“翠兒!就在岸上玩兒,千萬不要下到河裡去!”

遠處的翠兒稚嫩的聲音飄過來:“知道了!娘!我不下水!”

翠兒娘身邊打扮的妖里妖氣,大清早上就塗脂抹粉的六婆,嗲聲嗲氣地說:“嘖嘖嘖,真羨慕!這小妮子,多水靈,聲音也像百靈鳥一樣好聽,長大以後一定是個公主命。”

翠兒娘不在意地說:“這有啥好羨慕的?他爹老是想要個男娃,不待見這女娃子。”

六婆撇著嘴說:“那糟爺們懂個啥?有個好閨女還愁釣不到金龜婿?”

翠兒娘不屑地說道:“就你懂的。”

六婆自顧自地說:“翠兒娘,您可得告訴他,女兒是爸媽的小棉襖。有了翠兒這丫頭,你們兩口子,將來可就擎等著吃香的喝辣的啦!”

翠兒娘笑笑說:“說得容易,那也得有個好女婿才行呀。”

六婆一拍胸脯,自吹自擂道:“我六婆是幹啥的?死人都能說活,吃的就是這媒婆飯。翠兒娘你就放心吧,這件事情包在我身上!”

翠兒娘笑的前仰後合:“呵呵呵!六婆可真逗,孩子還小……”

六婆眼睛一翻,提高音調說:“翠兒娘啊,你還別笑!這老話兒說,有小不愁大,我得先給孩子尋摸著。”

翠兒娘好不容易收住笑,故作正經地說:“那敢情好!我先替孩子謝謝你!”說完,忍不住“撲哧!”一聲又笑了出來。

六婆也跟著大笑起來:“那我就等著吃這八頓媒婆的喜頭宴咯!呵呵呵呵!”

一眾洗衣服的婦女們聽著她們的話,只是一邊洗衣服一邊默默地笑。

一直在埋頭洗衣服的喬安娘也受到感染,手指著地頭郝村長這邊,數落道:“這村長也是的,現在淨覺著男娃好。等再過幾年看看,咱村上現在男娃多,女娃少,怕是男娃到時候都娶不到媳婦了。呵呵呵!”

六婆故作神秘地說:“可不是咋滴?你看看曬穀場那些青頭小子,一水兒的小囝,以後肯定都娶不上媳婦。”

喬安娘開玩笑地對翠兒娘說:“翠兒娘,要不把翠兒這妮子,訂給俺家喬安吧?喬生也行!讓翠兒隨便挑。”

六婆搶白說:“咱村的男娃,大奎最大,要不咱們先說好了。翠兒她娘,大奎二奎,你喜歡哪個都成,先訂上個娃娃親!”

喬安娘一翻眼睛說:“那可不成,是俺先提出來,得訂俺家的!”

翠兒娘再次笑起來:“呵呵呵!孩子太小,這不是難為情嗎?”

六婆急切地說:“不用難為情,先訂上,又不成親!”

喬安娘不高興地對六婆說:“大奎二奎那是村長和翠兒娘的養子,你莫非不知道啊?”

六婆急了:“喬安娘,你急啥?那又不是親兒子,大人心裡有數就行,先不跟孩子們講。”

翠兒娘認真地說:“那也不成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咱們幾個女人在這胡咧咧有什麼用?”

喬安娘嘴快,急切地說:“翠兒娘,你放心,我現在就回去跟他爹講,然後到你們家去提親!”

六婆當仁不讓地說:“要這麼說的話,那倒更容易了。翠兒娘,我就是媒婆。大奎父母沒了,我明天就替大奎上你家提親去!再說了,大奎怎麼的也得叫你一聲娘,你說了算,你現在就可以給個痛快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翠兒娘不屑地看看他們兩個,撇撇嘴說:“沒你們倆這樣的,心急火燎的!”

喬安娘頓了頓,真誠地說:“翠兒娘,說歸說,鬧歸鬧。可仔細一想,不急不行啊!咱們村這麼大的妮子可沒第二個,狼多肉少啊!”

正說著話,遠處傳來翠兒嘶啞又害怕的聲音:“娘!娘!快來呀!”

眾人抬頭,循聲望去。

“娘!這裡死了人!快來呀!”翠兒驚慌的聲音。

翠兒娘聞聽,著急忙慌地扔下活計就向翠兒飛快地跑去,六婆、喬安娘和其他婦女們也都急忙扔下活計向翠兒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