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重生之預知神豪的科技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九十五、執光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九十五、執光者

這話說得,什麼叫做危險了?

左組長知道徐光亮肯定心中有些疑問,於是遞給他檔案,接著說道:“這裡面有些資料,你看看就明白了。”

徐光亮接過來,在左組長的示意下開啟檔案。

他看向開頭,上面寫著:保密等級絕密

徐光亮愣了愣,不過既然左組長拿過來肯定是可以看的,所以他繼續翻開。

調查物件:未知組織,有證據表明該組織起源於多個西方國家,最初活躍的時期在二戰之後(之前也有過痕跡,但是時間久遠,並未獲得資訊)。

調查顯示,他們的起源可能要更早,但是沒有更多證據表明這一切。

該組織出現的最初的原因是科技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一些科學家將問題轉向了神學,他們認為,在科學的盡頭,必然是神學,而為了能夠證明這一點,一些科學家秘密結社,形成了最初的治國者組織。寓意:執科技之光,登神之階梯……

而後,這些科學家的後人開始慢慢掌控大量資源,形成了幾個家族,對這個組織進行掌控,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組織越來越龐大,勢力也越來越強大。

而在最近幾年,他們甚至開始煽動西方國家的民意,利用所謂皿煮自由的說法,實行愚民政策,將普通民眾與所謂的精英人士區分開來。

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這個組織的掌權者換人之後,他們開始仇視任何與他們利益相衝突的組織和國家,比如說意識形態不同的我們和毛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們的手段酷烈,曾經針對很多他國科學家進行刺殺,為此,我國加強了對於科學家的保護工作,並減少了出行。

調查出來的事情如下:

……(略)

應對措施

我們加強了對於國內人口普查以及監控,發動群眾,將他們牢牢地擋在了國門之外。

根據判斷,他們信奉白人至上的原則,原因是他們崛起的時間段正好是白人發展的最好的時候,所以他們是最不希望別的人種的國家的人能夠崛起的,我國現在發展速度加快,對方為了能夠遏制我們的發展,近期又開始蠢蠢欲動。

需要重點防範單位:

……、泉城四海工業園、……

為了保證國家與民眾安全,建議加強戒備,啟用人工智慧識別系統,啟用大資料應用,監控國外的旅遊者的行動路線,對重點滲透地區加大防護力度,對於可能目標人物自身以及家人進行強力保護。

……

徐光亮放下資料,他心中暗驚,這份資料實在是太驚人了!他自己都不知道,竟然被盯上了。

單單看這個所謂的執光者組織的手段,似乎仍然停留在上個世紀,採取的是既然解決不了問題,那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的手段,對其他跟不認同自己的人如有可能會進行酷烈打擊。

手段隱秘而殘忍,甚至為了達到目標會想辦法利用某些小國家的起義武裝,並且推動鷹醬進行煽風點火。

這只是國家探查出來的東西,隱藏在水中的有事怎樣的恐怖誰知道?

不過徐光亮這些年還是歷練出來了,如此驚人的訊息,他仍然能夠表面上穩如泰山。

左組長看他放下資料問:“怎麼樣?是不是很驚人?而且很不幸的是,你也成了目標。”

徐光亮閉目養神,許久才問:“現在我想問的是,我的家人安全嗎?”

“當然是安全的,我們已經加強了所有人的安全防護。”

得到答案的他又問說道:“我想知道的是,我的員工的安全呢?”

“你放心吧,我們國家經過這麼多年的建設,只要他們敢過來,我們就有能力將他們一舉擒獲!”左組長笑著說道。他頓了頓接著說:“不過這次過來,不光是為了提醒你這些,更多的是要給你再上一層保護。”

徐光亮一愣,再上一層保護?

左組長拿出了幾個證書,徐光亮接過來一看,分別是:國家重點裝備提供單位、國家級保密單位、國家重點實驗室。

可以說有了這幾個證書,安全性必然是會增加很多,左組長又拿了一個檔案,徐光亮大體看了看,主要是會在工業園外圍設定一個警察駐點(實際上本來就有的,畢竟工業園人也不少,這次會加強警力)。這是一個明面上的威懾,還有一些暗裡的安排。

徐光亮看完之後對左組長說:“這個安排挺好的,我同意了。”

左組長點點頭說他:“行,你同意就好,警察駐點的內部也有我們的聯絡同志,某些事情,你可以透過他聯絡。”

“好的我明白了。”

兩個人談完了這個事情,徐光亮拿出了22納炭基光刻機的資料給左組長,左組長也接過來看了,特別是實驗室測定的數值,他看的很仔細,許久他問:“如果採用三十二奈米的炭基晶片,普通的電腦芯片,能不能達到4.0ghz。”

“問題應該不大,如果是按照現在因特爾的晶片的設計的。”

“那就好。”左組長聽到這個回答,點點頭。

徐光亮有點好奇,為啥要問三十二奈米的?

實際上這是他想差了,作為國家單位,特別是某些軍工方面的電子產品,並不是集成度越高越好,越高的集成度的晶片抗干擾性越差,因此晶片的集成度並不是越高越好,有時候反而會反向操作,並且軍隊上用的電子產品都會經過三防處理。

左組長沒有解釋,而是說:“走吧,去看看你的炭基晶片生產線。”

兩個人就來到了徐光亮正在加班加點的生產清韻科技和有為科技手機以及其他晶片的晶片生產線。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生產,大量的納米管光刀光刻機整齊的擺在工廠內,包括切割,封裝,將這個巨大的工廠塞得滿滿當當。

左組長看著這副場景說:“不管是第幾次看,這種裝備擺滿的情況怎麼看都很讓人熱血沸騰啊!”

徐光亮自己到是沒有太多的感覺,可能是看多了的原因。

甚至他都已經開始組建10奈米炭基晶片的生產線了——至於機器?實際上也算是解決好了,也算是沒有,散熱問題仍然是沒有完全解決,但是,新的解決方案能夠保證整套零件使用時長達到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這種在科學家看來失敗的方案,在徐光亮看來是極為成功的了!

所以說不能讓科學家去經商,完美無缺的技術誰都想要,但是有時候並不是完美無缺才能用,在他看來,現在的機器已經夠用了。

不過這種光刻機的製造完全不能夠放到生產線上生產,現在都是實驗室在生產。

左組長看完了生產線,對徐光亮說:“我心裡有數了,等我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