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重生之預知神豪的科技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一一零、黑科技延伸出來的浮空式工業母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一零、黑科技延伸出來的浮空式工業母機

每天處理申請,調整資料位置,佔據了徐光亮大量的時間,甚至都沒有時間琢磨一些材料上的問題,只能抽出時間進行一些預知結果的指導。

就這樣,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到了十一月中旬的時候,第一批場能發生器終於被實驗室做出來了,這批發生器實際上是實驗室自己出產的,雖然說要建立一條小型生產線的,但是等到生產線做出來,可能需要一兩個月了,按照其他部門的急切,恐怕是等不及的。

所以暗場能研究室乾脆就在實驗室先生產一批出來應急,給各個部門使用上,所以到了10月中旬的時候,已經生產出了許多場能發射器,而這些發生器都被運往了四海精工那裡,因為那裡是最需要這批發生器的,也是徐光亮特別關注的一個專案。在那裡這些發生器將會被進行調整,研究程式設計,最後依託發生器的特性,嘗試試著製作第一臺浮空式工業母機。

要知道,根據預測,浮空式工業母機比起傳統的機械式的工業母機,浮空式的工業母機的進給將會更加精確,由於沒有機械摩擦力,傳統的機械式的工業母機中,因為摩擦而丟失的精度將會被消除,再也不會出現。只是現在唯一一一個難點就是,如何才能讓浮空式工業母機順利的研發?

浮空式工業母機現在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確定發生器電流的頻率以及電壓的高低與位置變化的關係,這些東西都是需要精確的進行測量與計算的,四海精工也需要藉助其他實驗室的力量才能完成這一切,尤其是案場能研究室以及數學研究室,他們能夠給四海精工提供所需要的數學公式以及物理方面的特性。

不過這些問題,徐光亮相信四海精工案場能研究室以及數學研究室,他們一定會好好好配合,將第一臺浮空式工業母機做出來。

想象一下,浮空式工業母機將會有以下幾個特點,沒有摩擦,沒有磨損,只要使用得當,精度會一直保持在最穩定的狀態。並且如果能夠處理好位置關係,那麼就是實現一奈米移動都是有可能的。

一旦能夠做到這一點,那標誌著著這臺浮空式工業母機,是可以生產出普通的機械式工業母機的,而且機械師工業母機的精度也可能達到十奈米到一百奈米之間。

並且它成功的影響遠不止如此,一旦四海精工這邊成功了,那麼納米管光刀項目組的10奈米以下的技術也成熟了。

徐光亮在這裡不得不感嘆一些專案它就是關聯性的,甚至有時候缺一個短板都有可能達不到設計要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對於浮空式工業母機的完成,他一直是保持期待的,畢竟它實在是太過重要了,這也是為什麼第一批發生器先送到了四海精工的原因。

讓人高興的是,這個專案進行的很順利,到了12月底,納米級別的移動已經可以透過程式設計進行三軸聯動了,這代表著工業母機已經可以嘗試進行製作了,但是同樣一個問題擺在眾人面前,那就是工業主軸的問題。

之前許光亮已經讓人買回了工業主軸的技術,但那個是低端主軸技術,不可能用在這裡,因為對於納米級別的加工,主軸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一旦出現問題,高精度工業母機也是一場空。

比如如果說主軸同心度達不到要求,那麼主軸一旦高速旋轉起來,很有可能它自身的誤差就已經超過了奈米級別,甚至能夠達到上百微米,在這種情況下,再好的進給精度又有什麼用呢?所以主軸也成了一大難點。

在進行了多軸聯動的實驗之後,經過精密的測試與計算之後,四海精工終於確認三軸聯動已經沒有問題了,所以主軸問題成為了最為迫切的問題。。

這件事不但四海精工著急,徐光亮實際上也非常著急,但著急也沒有什麼用,主軸方面的研發,雖然早就開始佈局,但是高精度主軸,仍然是一個大難題。

徐光亮思來想去,也沒有找出什麼好辦法來,這個時候四海精工傳來了另一個訊息,他們想到了一個另闢蹊徑的辦法,那就是使用鐳射或者使用水刀。

在場能發生器這個平臺下,傳統的主軸實際上並沒有多少優勢,相反,鐳射這一類切割工具將會更加具有優勢,它不會出現傳統主軸的那些毛病,能夠穩定的走一條直線,當然他也有自己的問題,那就是鐳射是靠高溫將部件融化的,難免會讓部件出現熱熔現象,特備是切割一些很厚的工件的時候,那麼有沒有其他辦法呢?

這個時候奈米碳管製備實驗室站出來說話了,因為奈米碳管結構就有一種是鋸齒型的,將能量場作用在納米管上,讓其快速的前後移動,那這不是一個現成的切割鋸嗎?甚至於它的加工精度一點不比主軸差,能夠實現納米級別的加工。

這一下所有人的思路都被打通了,沒錯,鋸齒型的奈米碳管其實早就被發現了,只是大家平常日所用的加工方式,很少有人會想到奈米碳管這個東西,當然也不是沒有人,大劉所寫的三體重琴絃計劃不正是用奈米碳管作為兇器的嗎?

雖然這個方案仍然算不上完美,畢竟奈米碳管雖然切割直線沒問題,卻無法進行鑽孔,不過第一次組裝,只要有解決方案就行,以後在慢慢研究其他的該怎麼辦。

等到2016年1月中旬的時候,徐光亮這邊再得到訊息,能夠進行豎面和橫面加工的工業母機已經完成了。

聽到這個訊息他非常興奮,特意找時間來到了四海精工,看一看世界第一臺浮空式工業母機的表演。

走進四海精工的車間內,他就看到一大片人正圍在一起,中間是一片空地,看起來哪裡應該就是這次的目的地。

徐光亮過來是通知過四海經過的負責人的,所以看到他過來四海精工的負責人趕緊過來迎接他。

”老闆您過來了?“

徐光亮點點頭說:”工業母機不是已經完成了嗎?我特意過來看一看,要知道這對於世界來說都是一個黑科技,不得不說浮空式工業母機我以前想都沒想過,今天竟然有幸看他工作,這熱鬧,不能不湊。“

他要湊熱鬧自然是沒有問題的,負責人將他領進了旁邊的一個觀察室內,在這裡的這一面是被清空的,能夠直接從這裡的觀察窗看到外面的加工場景,這裡原本就是浮空式工業母機的觀察室,眾人進來的時候,還能看到好多實驗裝置正在執行,也有很多人正在觀察整套裝置的執行狀態。

當然這一切並不吸引他去關注,他抬眼就看下外面的加工場景,在外面猶如魔法一般的場景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