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重生之預知神豪的科技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一六一、訂單雜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六一、訂單雜事

至於說之後左衛國因為電池的事情的到來就不多做贅述了,畢竟對於這種電池國家自然是不可能放棄的,所以這款電池但保密級別肯定是非常高的,並且是不能夠申請專利的。

這一次沒等國家的訊息下來,徐光亮這邊早已通知四海能源開始研究工作,首先是對電池進行最佳化,這一點是必然的,只有進行最佳化之後才能夠達到更高儲量,並且能夠為日後繼續研發打下基礎,第二則是進行閹割,不光要進行閹割,還需要進行一定的魔改,將其上限鎖死,並且誤導其他人,不讓他們獲得真正的電池的微觀結構,防止被盜。

現階段這款電池正在根據他的要求逐步展開研究計劃,相信在未來,這個電池必然能夠橫空出世。

將這些事情安排好之後,剩下的就是等待各個單位研發成功的訊息了,就這樣一轉眼兩個月時間過去了。

他所關注的光子超算機櫃的搭建已經進入了全面衝刺的階段,現階段硬體的調整已經能很小了,因此大家最主要的工作不再是給硬體升級找問題了,而是快速的將剩下的機會全部搭建出來,而全部搭建出來的時間確定在半年以後,也就是9月份中旬到10月份。

對於機櫃的搭建,徐光亮這裡也沒有什麼可以幫助的了,因此他將注意力轉向了裝甲外骨骼和機器人方面。

對於這兩個方面,裝甲外骨骼的研發還是比較順利的,畢竟前期的工作他已經基本上全部完成了,四海精工要做的就是查漏補缺,所以第一臺原型機已經完成了,正在做各種測試,但機器人方面就比較麻煩了,四海集團這裡雖然投資了幾家機器人方面的公司,但是他們的技術也並不能達到理想的狀態。

主要的困難還是人型機器人行走平衡的問題,一般來說人型機器人想要找平衡的話非常麻煩,首先需要傳感器進行感測,然後需要演算法進行計算,最後得出到底該怎麼運動,才能保持現有的平衡,而且這個平衡不能是一步一頓的那種平衡,需要是一種動態平衡,能夠快速行走乃至奔跑過程中仍然能夠保持平衡。

相對於機器人,裝甲外骨骼這方面能好一些,原因就是人體本身就有自己的平衡能力,靈韻可以透過計算人在內部的各種傾斜度以及狀態來判斷現在的裝甲外骨骼處於一種什麼狀態,從而保持動態平衡,所以對於這一塊的演算法傳感器要求並不像機器人那麼高,而機器人這裡由於沒有人體在內部的輔助,只能根據傳感器的狀態進讓智能算法,完完全全的根據各種狀態算出自己所要執行的下一步,就這一點來說,一直是各國家研究人型機器人最為關鍵的一個技術,可以說這個技術不突破,真正的實用化的人型機器人可能永遠也完成不了。

而且這些機器人可能會被用於一些特殊的危險的場所,那麼其工作的地方可能比較復雜危險,這對於機器人的動態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於為了能夠確保機器人的安全密性,它的線路之類的都不能外露,比如說被用於火災現場的機器人,如果線路外露的話,有可能會被燒壞。

而且這一切的基礎都要立足於價格,價格需要足夠的便宜,要知道一些特殊的地方必須進去人才能夠工作,但是有些地方比較危險,這個時候就需要人型機器人出手了,這也意味著這些機器人有可能會被當做消耗品來使用,如果它的價格昂貴,那麼也就沒有使用的價值了,就上面那些難題來看,這一條才是最難的。

瞭解機器人研究的人都知道,人型機器人想要保持平衡的關鍵之一就在於傳感器的靈敏,而價格註定不能太高的情況下,傳感器的使用也被限制了,畢竟高敏感度傳感器的價格可能一個就需要上萬元,而這樣的傳感器可能在一臺機器人身上需要不止一個,這樣的話價格就會以飛快的速度上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關鍵就在於便宜這兩個字上,就像是徐光亮的最初設計的那套裝甲外骨骼,動用了各種新材料,高敏傳感器,造價達到了一個億。但對於國家來說,這種造價是不可接受的,所以最後所提供的方案就是將高新材料全部替換成普通鋼鐵,除了關鍵部位利用新材料之外,其他地方能替換就替換,將造價迅速降到百萬。

雖然續航能力,防禦力,靈巧程度都有大幅下降,但它畢竟符合國家的需求。

當然如果說能夠用足夠便宜的價格做出足夠的效能,誰都會歡迎,只不過這個想法也只是想法罷了。一般情況來說,越好越貴是通用的道理,就像是裝甲外骨骼最初的設計,即便是量產,也不可能便宜到哪兒去。

同樣的機器人也是如此,倘若為了保證動態平衡,使用了大量的高精尖傳感器導致機器人的價格大增的話,那對於國家來說它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如何能夠在便宜的情況下保證機器人的效能,成了四海精工的一道攔路虎,即便是有其他的機器人公司的幫助進展仍然緩慢。

不過他們已經對裝甲外骨骼進行了一定的測試,在靈韻的控制下,人機配合很好,行走奔跑之間雖然有一定的生澀感,但比起走一步頓一步的情況要好許多,甚至在外人看來完全看不出其中的卡頓,並且能夠根據人體的行動的頻率來調整機械運動的頻率,保證人機頻率的協調,就現在這個情況來看,已經符合國家的要求了。

當然能源仍然是讓人頭疼的一個問題,只不過最新出來的電池成了外骨骼的希望,就現在的結果來看,同樣的電池倉,原來只能夠保證一個小時的作戰時間,現在卻可以達到三個小時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進步。

當然,如果真的要上戰場的話,不可能僅僅攜帶三個小時的作戰電池,根據四海精工所提出來的概念,他們還將打造一款能夠攜帶電池的補給裝甲運輸車,為裝甲外骨骼提供額外的續航保證。

當然現在還只是一個想法,至於之後會不會進行研究,還需要看國家需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