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重生之預知神豪的科技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二四二、月球飛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四二、月球飛船

這件事他一個人還是做不了主的,於是對徐光亮說:“徐總,您說的這個事我知道了,的確像你說的,如果真的兩三個年以後空天飛機就落後了,那買它的確有點不划算,這樣吧,我回去跟我們總部彙報一下,看看總部那邊怎麼說。”

他這麼想,徐光亮當然是願意的,於是對他說道:“行,這件事也是件大事兒,趙總先回去跟總公司彙報一下,至於以後要不要買,就看你們總公司的意思,如果執意要買的話,我這邊會跟高哥打招呼,到時候讓他不用在請示直接賣給你們就可以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兩個人交流完這件事,太空探索公司的趙總就告辭離開了,畢竟事情已經說明白了,也沒有再往下說的必要了,之後有什麼發展還要看企鵝到底這邊是怎麼想的。

送走了人之後,徐光亮就將這個事情跟高暢國說了一下,告訴他,如果這位趙總再過來要買空天飛機的話,那就賣給他,相信那個時候肯定是已經深思熟慮過了,也就不需要雙方再進行什麼磋商之類的。

高暢國這邊收到了他的訊息,表示自己明白,這位趙總再過來買空天飛機,會直接讓他買到想買到的空天飛機。

接下來的時間,四海遠航再次進入到忙碌的時刻,這一次他們即將開發的是針對月球開發所使用的運輸飛船,而且這件事並不像想象中那麼簡單,首先飛船並不能在地球上製作,原因就是,飛船肯定不可能做的太小,否則載重量就太少了,因此不管是最新型的巨靈神空天運輸機,還是其他的運輸機,都沒有能力能夠運送這種飛船,因此這種飛船的製造肯定是要放到太空中去的。

而如果想要在太空製作這個東西,那問題就來了,該怎麼製作成為了眾人最為關注的問題,要知道在太空製作宇宙飛船的經驗,大家都沒有,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如何才能在現有的條件下將飛船製作出來,並且能夠運用到月球與太空港之間的執行,可以說這個任務還是比較艱鉅的。

幸好類似的飛船設計經驗國家這裡也有不少,之前受制於技術的限制,這些飛船做的都不大,但這並不代表著這些飛船的技術就沒有用了,就是這些技術四海一行就可以透過領域進行模擬擴充,迅速的解決飛船因為擴大的問題而導致的各種可能出現的故障,從而快速的實現對飛船的設計。

當然這架飛船的設計不光是四海宇航在做國家的另一個團隊也在做,畢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類似於這種太空開發的計劃,僅僅靠國家是不成的,像四海集團這種優秀的科技企業的參與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兩個團隊都針對太空飛船進行了設計。

相比較而言,還是四海宇航這裡能快一些,原因就是四海集團這邊的光子超算這些年的升級一直沒有停下,其計算量每年都在增長,因此四海宇航這邊所能夠得到的計算力越來越多,所以他們的模擬速度要比國家那邊的團隊要快得多。

不得不說類似於這種設計,有著靈運和光子核心的模擬速度還真的是非常快,從開會到現在,不過短短半年的時間,第1代能夠運用在月球上的運輸飛船,已經製作好了,這種飛船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比較大,由於這種飛船不會到地球上來,設計之初就是針對月球這個環境來使用的,所以這種飛船的壁厚比較薄,由於不需要經過大氣層,因此這種飛船身上沒有隔熱罩,是不可以進入到帶有大氣層的星球的,否則很快就會被燒燬。

這種飛船最大的好處就是載貨量多,在滿載的情況下,可以較為輕巧的擺脫月球的重力,來到太空港之上。

設計完飛船並不代表著這次的工作就完成了,設計完飛船之後,四海雨航又召集了大量相關專業的人才對如何在太空中建造一艘飛船進行了時間不短的會議,集合了各個領域的專家,對太空製造飛船所提出來的一些建議,透過收集整理之後,讓領域進行模擬,終於在10月底的時候完成了月球飛船的全部任務,包括飛船的設計以及飛船的製作這兩大部分。

很快相關資料就傳送到了國家專家組那裡,專家組那裡經過長達一個月時間的檢查計算之後,確定這份資料是沒有問題的,然後批准了先期兩臺的製造計劃,之所以是由國家這邊批准,也是因為這一次不管哪個團隊設計出了月球飛船,都需要國家與四海集團兩方面的投資,具體的運營則交給了四海宇航,當然國家這邊如果有需要的話,也可以從四海宇航這邊要到一部分飛船的控制權。

最後這個控制權其實就是廢話,早在空天飛機開始生產的時候,徐光亮就確定了這一點,當時他有左衛國商量過之後認為,如果開發這種東西,一個公司是很難辦到的,必須與國家進行合作,而如果與國家進行合作的話,放棄一定的控制權是肯定的。

之後空天飛機開始頻繁起降,大量的零部件被運送到了太空港了,與此同時更多的工人被遇上了太空港,對已經快要完成的太空港一期工作進行收尾,按照計劃到了十二月初所有收尾工作將會完成,並且對已經安裝好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進行試車,確定點火狀態沒有問題。

到了十二月中旬的時候,所有收尾工作都完成了,為了確保安全施工的工人以及其他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全部都被空天飛機接走了,至於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點火試驗,則是由主控臺的人工智慧自動進行。

隨著設定好的時間到達之後,人工智慧開始啟動點火程式,經過二十四小時的實驗之後,確保點火後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執行是穩定的,並根據現場傳感器傳回來的情況來看,資料一切都是正常的,這證明了這臺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可以正常使用了,按照設計年限來看,穩定執行五十年是不成問題的。

雖然看起來五十年的時間並不多,但是誰又知道現在這個情況下,五十年科技到底能發展到什麼程度呢?

點火實驗成功之後,現場的施工再次回到了之前的狀態,大家迅速的用巨大的支架開始搭建一個簡易的太空船塢,接下來的時間將會在這幾個太空船塢中進行月球飛船的製造。

由於時間緊任務重,這次的太空船塢將不會做得太大,寬度僅有三十五米,長度只有一百米這麼大,而實際上月球飛船寬度只有十五米,長度不過才有四十米這麼大,整個飛船呈現稜形,腹部和頂部都有開啟的功能,為的就是裝卸貨比較方便。

太空船塢主要結構都是一些支撐架結構,因此做起來速度比較快,並且為了方便這個船務所建的地方,就在太空港的旁邊,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各種能源都是透過太空港上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提供的,雖然仍然不太方便,但在前期仍然夠用了。

此次飛船所使用的,仍然是巨靈神號空天飛機所使用過的技術,採取了新技術以及新的結構方式,能夠大量節省對於材料的消耗,並且在拼裝安裝的過程中也具有極好的效果,因此對於這兩架飛船的製作,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當然速度再快,等真的完成了,也到了2031年的八月份了,當然八月份完成了飛船的製作並不代表著飛船就可以直接進行使用了,後續還需要經過嚴密的測試之後確定,飛船達到了設計要求才可以進行使用,這套飛船其實最重要的就是維生系統,畢竟飛船是完全處在一個真空環境中,一旦維生系統出現了問題,那很有可能出現船毀人亡的事故。

對飛船的測試一直持續到十月份,過完國慶之後,這兩艘飛船,其中一艘飛船進行太空港到月球,然後再從月球返回的測試。

與此同時他所空出的位置,則開始建造國家那邊的團隊所設計的飛船。

從國家團隊那邊傳出來的圖紙來看,那個團隊所設計的飛船與四海宇航完全不同,四海與航道,飛船呈現的是一種稜角分明的工業氣息,並且飛船上端的面積要比下端小,只不過相差不大。

國家團隊所設計的飛船,則是有點稜角圓潤的感覺,講究的是一種設計美,當然兩種飛船的外形放到一起的話,並不能說誰的飛船就一定漂亮一些,只不過這兩種飛船都有各自的特點。

此次月球飛船的測試再次放到了直播間那裡,畢竟這次測試,非常吸引眾人的關注,要知道這可是月球飛船呀,很有可能這種飛船就是之後所有飛船的鼻祖,所以吸引了很多人進來觀看。

同時這次的測試也吸引了國內國外專業人士以及各國政府部門的高度關注,畢竟各國跟種花家的合作剛剛簽訂一年左右,這個時候種花家就開始測試月球飛船,這對於已經籤訂協議的各國來說也是一個極好的訊息,如果這次測試成功的話,那代表著今後跟種花家的合作將會進入一個良性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