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重生之預知神豪的科技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二四四、月球核聚變裝置的選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四四、月球核聚變裝置的選擇

基於上述的一些原因,所以四海集團這邊拒絕了企鵝公司想要購買月球飛船的想法,畢竟現在賣給他們就等於是在坑他們。

企鵝的太空探索公司,知道這些理由之後也沒有強求,畢竟按照他們對徐光亮人品的瞭解,既然這麼說了,那肯定是有道理的。

……

月球的開發建設現在已經全面開始了,不過有一個難題卻一直沒有辦法解決,那就是該使用多大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要知道在月球上它是有重力的,之前在太空港上之所以使用直徑只有十米的可控核聚變裝置原因就是,太空中是沒有重力的,或者說是重力平衡的,工人想要將一臺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安裝精確到位,是非常困難的,畢竟在真空環境中,還需要穿上宇航服,而笨重的宇航服則會讓工人幹活非常難受,很有可能因此而出現疏漏,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並不是一個可以馬虎的東西,所以太空港上的可控核聚變,採取的方式是在地球上裝配完成,然後運送到太空港,將其安裝在上面。

但是這樣做的壞處就是核聚變反應堆不可能做得太大,在現階段的條件下,能夠做到十米左右已經是最小的了,但是根據計算在未來還需要三臺同樣的核聚變反應堆,才能給完全體的太空港這個龐然大物提供全部的能量,其中有一臺是專門管著太空港的位置調整的。

這種選擇實際上是一種無奈的選擇,雖然說直徑越小的核反應堆技術應該是越先進的,但是現階段下,直徑越小,代表著核反應堆所能夠提供的能量越小,之所以如此,也是因為越小的直徑,所產生的磁場的束縛力越小,代表著核聚變反應能夠注入的燃料越少,因此輸出越少。

這是一個非常要命的事情,原來計劃中只需要一臺核聚變就能做到給所有區域供電,再加上一臺核聚變引擎,就可以給太空港提供動力,現在則需要四臺十米直徑的核聚變反應堆,這等於說增加了很多成本,實現了原來想要實現的目的。

當然這麼做還是值得的,對於未來的開發來說,僅僅是加大了這麼點投資就能實現,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只不過如果能有更好的選擇,誰願意選擇這個麻煩的方式呢?

同樣的月球基地也遇到了這個問題,現階段月球上所使用的電都是由太陽能進行供電的,但是在未來,整個基地以及月球工廠會消耗大量的電能,到了那個時候太陽能供電則力不從心了,就需要一臺大功率的核聚變反應堆來進行功能。

然而問題就出在這裡,是像太空港一樣採取多個核聚變反應堆維持能源的充足,還是製作一臺足夠大的核反應堆來維持兩者的電能能源消耗呢?

在這一點上很多人都認為,為了穩妥起見,可以複製太空港的成功經驗,將直徑為十米的核聚變反應堆在地面上執行成功之後,再重新運送到月球之上進行組裝,好處就是大多數零部件已經在地面上安裝完成了,到月球上只需要將一些拆下來的零部件重新安裝除錯好就可以直接投入使用了。

這樣的安裝方式安全性有所保障,有著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鑑,是最為理想的方式。

而另一派則是反對的,他們認為核聚變反應堆不可能一直採用這種方式,要知道是在科技的發展,很有可能在未來我們需要對其他星球進行移民,如果說移民的數量實在太多的話,需要大量的核聚變反應堆,總不能都從地球建設完成之後再運過去吧?如果是距離非常遠的,是不是也從地球上能運動,那會不會耽誤太長時間呢?

因此他們認為,這一次月球上的核聚變反應堆的建設是一個很好的探索機會,可以利用這次機會,為未來移民其他星球製作核反應堆進行經驗積累,好過之後真的要用到的時候,再進行摸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於這個說法,之前認為應該複製太空港成功經驗的那一派認為,如果說真的能夠進行星際移民的話,那代表著我們的太空船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到時候能量再大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也可以透過飛船直接運過去,很有可能在那個時候我們的飛船更加先進,所需要的時間也更短,這樣看來即便是複製了,這種經驗又有何不可呢?

這個說法肯定得不到另一派人的認同,他們覺得不能把一切看得太樂觀,萬一在未來我們的飛船雖然做得更大,速度並沒有咱們想象中的那麼快,那麼距離地球較遠的星球的移民建設,難道就要停滯好長一段時間等待核聚變反應堆的到來碼?這實在是沒有道理的,因此趁著現在趕緊探索此類技術才是重要的。

這邊的人的說法都有道理,不過根據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從地面建設核反應堆再運送到月球上,能夠更加快速和安全,因此上面決定仍然採取太空港模式,建設一個十米直徑的核反應堆,在地面執行成功之後,重新運送到月球上。

這種方式雖然核反應堆能夠提供的能量較少,但是別忘了,科技是在進步的,假設今天十米核反應堆所能提供的能量僅有一,那麼未來可能會提供十甚至一百的能量,不管現在這個核反應堆的大小是大是小,對未來來說其實沒有太大意義。

而且國家這邊也希望月球基地能夠快速完成,現在由於太陽能板每天所產生的電能有限,工人們在下面工作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很多工具一旦電能不足就無法使用,因此現階段最迫切的是如何提供充足的能源問題,而不是為未來探索新技術的問題。

為未來探索新技術,完全可以延後一段時間進行,而月球基地的建設所需要能量這個問題確實迫在眉睫的,因此國家這邊決定放棄探索新技術,馬上製造一個直徑為十米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運送到月球之上,為月球基地的建設加快速度,要知道為了支援月球基地的建設,國家已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雖然現在有西方國家的支援,但這並不代表著國家這邊是輕鬆的,因此快點將月球基地完成,快點能夠有足夠的資源產出,才是國家現在迫切希望的。

隨著這件事定下之後,很快一臺直徑為十米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就被送往了空天飛機物資集散中心,代號為聚靈神的空天飛機將會將其運送到太空港上,交給月球飛船運送到月球之上。

實際上這臺是直徑為十米的可控核反應堆,早就建設完成了,這是給太空港後期建設備貨的,現在月球基地建設需要它自然先供給月球基地這邊,反正太空港也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進行安裝,趁此時間繼續補上一臺就是了。

巨靈神空天運輸機,現在送貨是非常頻繁的,到了現在,此類型號的空間運輸機,不過才造了三臺,按照計劃可能再造三臺就不會再造了,因為很有可能後面就會出現核聚變引擎,大型的機械很有可能是由核聚變引擎帶動飛船送入太空,當然這個想法現在還不能實現,畢竟核聚變引擎到現在的執行仍然不太穩定,需要繼續改進,這個時間不太確定,運氣好的話今年就能完成,運氣差的話可能三年五年才能完成都不好說。

不過現階段二百八十架空天運輸機外加六架聚靈神重型空天運輸機已經足以應付前期太空任務了,因此對於核聚變引擎的需求也不算太著急。

不過國家這邊對於核聚變引擎不著急,徐光亮這邊卻非常著急,自從上一次找到了可控核聚變引擎的使用辦法之後,這些年來他一直在關注著核聚變引擎小組的研發進度,現在整個研發小組涉及到了大量的實驗室,由他們提供幫助,再由實驗室進行驗證,從目前的進度而看,很有可能核聚變引擎就在這一兩年的時間就能完成第一次試驗,要知道這可是可控核聚變引擎跟核聚變引擎完全是兩個概念。

到時候一旦完成,那麼未來飛船所使用的引擎必然全部換成這款引擎,到時候太空的開發也將會加快腳步。

此次巨靈神運送的可供核聚變反應堆很快就卸在了太空港上,在這裡一臺早已等候的月球飛船緊接著開始裝貨,耗費半個多小時裝載完成之後,月球飛船就開始向著月球基地方向而去,而在那裡早已聚集了大量的工人以及工程師,就等著這臺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到來就可以進行安裝了。

很快,月球飛船準確的停在了月球基地的港口位置,早已有所準備的吊車透過月球飛船頂部的開蓋將核反應堆吊裝在一臺大型的月球工程車上,然後這臺車開始緩慢的向著預定的安裝位置走去。

正在那邊等待安裝,可供核聚變的眾人翹首以盼,終於在等待了一小時之後,看到了運送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月球工程車輛。

至此,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安裝將會馬上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