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重生之預知神豪的科技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三一六、光腦研製成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三一六、光腦研製成功

在這裡,徐光亮為了節省時間,他果斷使用了預知能力,很快他就選定了一條路,至此,光腦的深化研究路線就被定下來了。

至於說為什麼王箐沒有發表異議,也是因為她跟著他一起研究了這麼長時間,如果還不能看出一些東西來,那修行法也白修了!

而且,這麼長時間以來,她自己本身就感覺到了隱隱約約的某些模糊的預感,這種預感隨著修行,日益壯大,雖然仍然是模糊的,但是在某些時候,機靈一閃,還是很管用的,因此對於徐光亮以前的一些決定,她似乎能夠理解了。

因此,這次看到他這麼武斷的下了決定,她也沒有異議。至於說靈韻,雖然自己本身是個智慧生命,但是對於科研,還是需要她藉助自己本身的儲存資料來模擬尋找答案的,因此靈韻想要去研究一樣東西,是需要充足的資料的,如果沒有充足的資料,對於她來說,則是無法實現的研究,因此對於研究方面,更多的還是依賴於四海集團的研究員,對於徐光亮的決定,她肯定不會反對。

定下了路線之後,徐光亮就將這件事再次交給了王箐,有了確定的研發路線,相信她能夠快速的深化研究下去。

現在王箐也是很厲害的,相信她很快就能完成真正的達到甚至超越現在光子超算能力的光腦,到時候就能過來幫忙一起研究反物質的提取儲存問題。

說起來,也正是因為反物質的提取儲存,讓他心煩氣躁,這才跑過來與王箐一起研究了光腦,為的就是能夠平復心情,還有就是能夠讓王箐快點搞定,好幫他一起。

說起來也是他定的飛船速度太高,正所謂能量是守恆的,想要多大的效果就要付出多少的能量,就比如說現在,他想要超越光速的曲速飛行,那麼就需要更為先進的能量系統,這是必然的代價,只是這個代價,他也暫時無法突破。

實際上,科技發展了這麼多年,仍然無法實現很多理論上的東西,比如說我們早就知道反物質了,並且與核聚變相比,反物質的反應,更具有可行性,為什麼這麼講?因為反物質不需要特定條件去實現反應,只需要跟我們宇宙的正物質一碰,就湮滅了,因此無需什麼特定條件,但是正式因為容易湮滅,所以儲存成了問題。

與核聚變相比,核聚變的實現條件就難得多了,一般情況下,為了能夠實現核聚變反應,我們要將反應爐內部的溫度和壓強提高,溫度最高能夠提升到一億度以上,這也是為什麼核聚變難以實現的原因,這麼高的溫度,實在是對於整個反應爐的材料的考驗。

雖然說已經做出了兩米左右的反應爐,材料也有了極大的進步,但是到目前為止,再進一步的小型化根本無法實現,因為再進一步的條件可不是這麼簡單。

不過最近有了新的模式,根據靈韻的檢視,已經快要成功了,那就是空間電磁束縛反應爐,其實就是電磁護盾的一種延伸使用,利用電磁護盾作為束縛,實現無需更有效的耐高溫材料,就能夠實現更進一步的核聚變小型化。

據說一旦研發成功,還有個好處就是能夠新增更多的燃料,形成更為劇烈的反應,獲得更高的功率——其實這麼長時間以來,功率一直是個大問題,核聚變反應的功率其實一直處於一個固定的值,即便是現在科技進步,能夠輸出的功率其實也不過比一開始要強上一點點,要說強多少,根本沒有。

而這種方案的好處是只要電磁護盾能夠阻擋,燃料更多一些也沒問題,而傳統的反應爐還要考慮周圍材料在高溫條件下工作的情況,這也是阻擋核聚變功率提升的一個原因。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此時這些問題,都在電磁護盾這裡瓦解,但是同樣的,電磁護盾也有自己的問題,總之,並不是說那麼容易就能完成的。

徐光亮想了很多,不過很快就將心思收攏,看是考慮反物質的提取。

目前來看,傳統的反物質提取肯定是不可取的,利用粒子對撞機,那所需要的資源還不如採用多個核反應堆來供能呢,在這裡他注意到其實國家早就針對這個方面進行佈局,早在2018年,國家就利用鐳射來進行反物質電子對的提取,這項技術比起利用粒子對撞機提取反物質電子要好很多,至少不需要一個佔地面積極大的粒子對撞機。

這項技術的原理是利用鐳射裝置和高壓氣體靶之間的對抗,從而產生出大量高能電子,再利用高能電子與高Z材料靶之間所產生的反應,和韌制輻射機制產生高強度伽馬射線進行相互作用從而產生正負電子對。

在當時的條件下,想要完成這個實驗是非常復雜的,要不是我國對於鐳射有著極好的研究,很難完成這個研究。

那麼既然已經有著這種方式進行提取反物質電子,為什麼直到現在也沒有鬧出多大動靜?其實很簡單,這項技術仍然面臨著很多問題,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實現。

耗能、流程複雜都是它的短板,雖然對比起粒子對撞機是有著很大優勢的,但是這並不代表者著反物質提取就已經可以獲得突破了。

雖然這種方式並沒有獲得成功,但是徐光亮仍然利用自己的預知能力去查詢了一下,結果發現,這種方式的確是一種能夠獲得成功的道路。

不過,他仍然決定再找找,看看有沒有更為合適的方式。

然而,等他看完了全部的資料發現,反物質的提取,真的就這兩種!

對於這個答案,他也是真沒想到,因為按照他所想,反物質肯定是接下來能源的主要攻略方向,肯定會有不少國家進入其中研究,方式肯定也會有多種多樣,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竟然就這兩種方式!

不過他想到核聚變開始研究之初,也不過才四五種方案,反物質能有兩種已經很不錯了。因此他決定,先利用國家的這種方案進行研究,畢竟對於他來說,也沒得選。

利用鐳射提取反物質電子,其實四海集團也在研究,畢竟反物質是即核聚變之後的代替能源,能源實驗室肯定會進行研究,因此早早的這項技術就已經透過一些技術的交換拿到手了,並且進行了一定的研究。

並且在最近幾年,更是開始加大力度——核聚變反應爐想要再進一步,能夠燒石頭,不過那需要更為高深的核聚變理論,而且燒石頭肯定不像現在的反應爐這麼小,所以能源實驗室也分為了兩組,一組繼續研究核聚變,期望能夠突破核聚變燒石頭的能力,一組則期望能夠突破反物質的研究。

徐光亮調出了有關方面的研究,檢視相關領域的資料,結果發現,現在的鐳射提取技術,仍然處於提高產量的階段。

其實關於反物質的生產,現在主要是處於得不償失的地步,雖然有著核聚變反應堆的支援,提取反物質並不想之前那麼耗費資源,但是反物質的提取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這麼說吧,我們利用核聚變發電,如果發出一度電能夠提取一點點反物質當然是可以做的,但是實際上我們現在的反物質提取是一千萬度電可能只能提取一點點反物質,而且其湮滅反應後產生的能量可能僅僅幾千度電的樣子,這就很不合時了,而且如果想要用在飛船上,那需要猴年馬月才能攢齊?所以想要利用反物質,如何提升提取效率是一大問題!

同時還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那就是儲存也是需要大量資源來維持的,這些都是等待解決的問題。

雖然困難很多,但是這並不能難倒徐光亮,因為他有預知,像這種新科技,預知能力尤為有用,能夠幫助他迅速的完成研發。

而後他開始按照以前的模式,開始進行反物質的研究之旅。

……

這邊,王箐經過一段時間的最佳化,終於獲得了能夠媲美現在靈韻算力的光腦計算機了,光腦計算機採用的是多組小型光腦計算機的並聯結構,將之前的成功的光腦進行最佳化,然後小型化,最後採取並聯結構,組成光腦矩陣。

而且這個光腦矩陣跟普通的光腦矩陣完全不同,這個光腦矩陣並不是類似於光子核心超算機櫃那種,而是指的每一臺小型的光腦與另外的小型光腦都是可以聯動的,最後由這些小型光腦組成了一臺完整的超級光腦計算機。

這種光腦計算機,形狀是邊長為三米的正方體,外圍有大量的資訊輸入射線頭,能夠輸入資訊,這臺光腦的好處是,運算速度塊,基本上簡單的東西很快就能運算出來。

不過這臺光腦的原理跟原來的光子超算不同,採取的是取樣法,並且模仿了大腦神經突觸結構,採取了三進位制的方案,進行了製造。

(本章其他內容在作者的話中觀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