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重生之預知神豪的科技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三二三、奈米機器人暴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三二三、奈米機器人暴露

接下來的時間,徐光亮與王箐迅速的回到了地球上,由於反物質的提取裝置以及儲存裝置已經沒有問題,就目前看來這已經是最優解了,所以兩個人將自己的注意力轉向了飛船的建設,同時兩個人也開始針對奈米機器人進行研究,這一次針對奈米機器人的研究主要是針對奈米機器人位置排布並且完成構建的這一系列的研究。

其實對於這一塊的研究,兩個人已經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礎了,並且就目前來看,奈米機器人對於這一塊的運用已經完全成熟了,但是兩個人都認為奈米機器人到達這一程度並不是最為理想的,因為兩個人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科研之後,發現在微觀世界奈米機器人或許可以做出更多的改變,兩個人需要這樣的研究來尋找自己心中所想的答案。

不得不說奈米機器人比起傳統的加工方式來說更為快速,相對比機床加工、列印技術加工、整體成型加工這三種辦法,奈米機器人更為方便,更為快速,也更為精確,就飛船的製作上限來看,奈米機器人的確比其他三種方式更為先進,這是一項大有可圖的技術。

因此接下來的時間,兩個人不斷的透過靈運對奈米機器人進行各種操控,這些操控其實都是為了印證他們心中所想,當然,兩個人也並沒有耽誤飛船的建設。

這次飛船,兩個人並不想假借他人之手進行製造,而是希望自己能夠完成飛船的整體設計導致的,畢竟有著奈米機器人的價值,這種想法還是有可能實現的。

奈米機器人的建造速度是呈幾何倍的上漲的,比如說一開始有10只奈米機器人,他們一邊吞噬礦石,一邊進行自我複製,而後出現20只,再出現40只,以此類推,一開始的確是很慢,但之後會越來越快。

這一點的表現在現場觀看則能夠看到更為震撼的場景,一開始整個礦山看不出任何變化,這是由於奈米機器人數量太少,對於數量龐大的礦山來說,根本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整個礦山完全沒有變化。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如同煙霧一般的奈米機器人迅速的開始往礦山頂部攀爬,而後,兩人看到礦山開始往中心凹陷,大量的煙霧開始不斷的充斥在礦山的周圍,並且開始急劇的擴張,礦山也隨著奈米機器人的擴張迅速的削減,經過5個小時的吞噬之後,巨大的礦山被轉變成為了如同煙霧一樣的奈米機器人。

隨著轉變完成之後,靈韻這邊迅速的開始了協調指揮,不得不說有了光腦的存在,她現在指揮這樣海量的資訊更具有優勢了,畢竟一臺光腦的速度已經相當於現在他所擁有的光子超算所有計算力的總和,而且為了進行最佳化,她這邊已經完成了好幾臺光腦的建設,這些光腦雖然沒有達到令她滿意的程度,但計算量卻是實打實的增加的,所以對於這樣的控制雖然數量龐大的奈米機器人的確已經難不住他了。

根據之前三個人商量好的設計圖,機器人迅速開始構建,而構建的同時,兩人又不斷的對奈米機器人進行調整,這些調整其實都是很微觀的調整,畢竟奈米機器人實在是太小了,它所在的位置也應該是微觀的運用,只不過現在是微觀轉宏觀了而已。

而後的時間內,大量的礦石被迅速的投入到倉庫之中,同時,大量的機器人將這些礦石進行吞噬,複製出海量的奈米機器人,一部分奈米機器人投入到飛船的建設之中,進行轉化成為飛船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奈米機器人則繼續吞噬礦石,產生出更多的奈米機器人以支援飛船的製造。

其實這艘飛船已經進行了大改了,這艘飛船由原來500米的尺寸增加到了1000米,之所以增加到這麼大,也是為了能夠在宇宙中飛行的時候,具有更多的空間來儲存實驗裝置。

當然500米以上的飛船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放到地球上進行建設的,就長寬高來說,沒有哪個廠家是能夠完成這一建設的,並且在安裝過程中會受到重力的影響,飛船內部的空腔會因為重力的原因產生形變,導致飛船的建設失敗。

但那只是普通的飛船製造廠所面臨的問題,奈米機器人飛船製造則更加的精準,即便是飛船受到重力的影響產生了一定的形變,奈米機器人也可以將其調整回來,並且隨著建設的過程中,兩個人發現,飛船本身的硬度質量都有一定的變化,經過測試後,他們兩個人發現,奈米機器人所構建的飛船具有令人驚訝的效能優勢。

對比採用太陽熔爐所建設的一體成型的飛船外殼來看,這樣的飛船外殼經過場能高壓的壓制,外殼的硬度會變得非常高,並且抗衝擊能力也大大增強,在後面進行處理之後,飛船的外殼將會更進一步的增強,就目前來看,飛船外殼的建設來說,這種方式是最適合的,強度高,消耗能源少,能夠製作的體積大。

而經過奈米機器人的構建之後,兩者進行對比,奈米機器人構建的外殼強度更高,甚至是太陽熔爐的10倍以上,這個資料如果公佈出去,那會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的,而這個資料得益於兩個人所發現的編織構造方式。

什麼叫做編織構造方式呢?其實就是利用奈米機器人本身尺度夠小這一條件,將其規律地進行排布,並利用碳元素做成一張巨大的網,將整個金屬材料進行捆綁,並且兩人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尋找合適的編制方式,因此奈米機器人所構建的外殼材料才會比太陽能熔爐所建造的更加先進。

可以說這種材料,即便是沒有防護的去衝撞隕石,所能夠造成的損傷也非常小,當然徐光亮也不會閒著沒事幹,用飛船去撞隕石去,只是說以防萬一,如果碰到隕石之後,這種外殼也能夠保護內部人員的安全。

其實奈米構件的方案也可以用於3D列印的方案,根據現有的3D列印的技術來看,納米級別的列印是不成問題的,只不過,由於列印技術自身的一些缺陷,仍然會造就一些問題,比如說編排不到位,雖然奈米列印的技術的確能夠讓更進一步,但想要如同奈米機器人構建方案一樣,得到完全規律的編織材料,那是不可能的,也因此3D列印技術現在仍然比不過那個機器人構建方案。

或許在未來3D列印技術能夠成長到如同奈米機器人構建這一步,不過或許到那個時候,3D列印技術已經被淘汰了。

這艘飛船的製造並不是什麼秘密,畢竟1000米長的飛船也沒有辦法隱藏,只不過為了進行技術保密,這艘飛船只有構建好的那一部分是放到外面去的,正在進行生產的這一部分是被遮蓋起來的,但同時這也給外界發出了一個訊號,那就是四海集團擁有更加先進的飛船構建技術,相對比而言,應該是比現在飛船製造技術更先進,好幾代的東西。

所以國家這邊很快就派人去與四海集團接洽,想要將這樣的飛船加工技術拿到手,但是這一技術徐光亮並沒有讓領域傳到官網上,也就是說在官網上這項技術是不存在的,徐向星也眼饞這項技術,要知道這項技術如果能夠大規模運用的話,那對於四海集團的飛船建設來說,將會起一個極大的促進作用,所以他也想要得到這個技術。

然而這個技術,徐光亮如果不放出來不鬆口的話,其他人是沒有辦法得到的,無奈之下徐向星只能過來找到夫妻兩人,想要要出這項技術。

一開始徐光亮本來不想給的,因此前期的時候,兩人甚至想要縮水建設成100米飛船,為的就是不想暴露自己奈米機器人的技術,而100米飛船想要藏也比較好藏。

畢竟這項技術太過先進了,現在給出去很有可能屬於揠苗助長,但是轉念又一想,這項技術最為難的其實是如何製造第一個奈米機器人,現在的情況是,如果他不是利用修行的辦法開創了第一個奈米機器人,這項技術根本沒有辦法實現。

也就是說,想要利用這項技術就必須有修行法,因為沒有修行法所帶來的凝神,也就沒有辦法在原子層面上進行電路的刻畫,所以即便是技術給出去,也沒有人能夠進行利用。

所以很快這樣技術他就上傳上去了,這樣技術上船之後,國家方面趕緊派人經過協商換取過來,經過檢視後,他們發現這項技術似乎在現在是很難實現的,因為這項技術首先要求必須能夠在原子層面進行電路燒錄,才有可能完成奈米機器人的製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原子層面的燒錄,實話實說是不可能辦到的,特別是還要進行電路這種高精確的燒錄,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這等於說這項技術其實是沒有給全的,國家這邊只好再派人過來詢問前置技術,然而得到答覆就是,前置技術四海集團這邊也並沒有研究成功,奈米機器人的得到其實是一個很偶然的情況,再想要進行重複是不太可能了,除非人類的科技真的能夠達到對原子層面進行燒錄的程度。

而奈米機器人技術最重要的也就是這個燒錄技術,你要說設計一臺奈米機器人難度高不高?難度的確是有的,畢竟微觀層面和宏觀層面,兩者其實並不算相通。

其實花一定時間設計一臺奈米機器人是不成問題的,然而設計好了,如何建造這才是問題,這也就是原子層面蝕刻的重要性,沒有這個前置科技無論如何也是造不出奈米機器人的。

所以當知道這是偶然得到的奈米機器人之後,所有人都在想一個問題,這個答覆是真是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