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重生之預知神豪的科技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六十二、光子核心的方案(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六十二、光子核心的方案(二)

眾人一聽,都竊竊私語,畢竟如果這個問題能夠解決那麼光子核心光自動反應的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徐光亮的預知能力感覺到了,這個方案是可以成功的,他期待著接下來的解釋。

“在傳統的光科技上,我們為了能夠生產納米級別的刻蝕採取了很多方案,其中就有用各種液體來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徐光亮一聽,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原本的方案中,兩層材料想要較為緊密的貼合在一起,那麼就會產生兩個材料互相汙染的問題,但是如果能夠將其分開,那麼這個問題就不是問題了,怎麼樣分開呢?利用現代光刻機透鏡液不就是現成的分離材料嗎?

當然真空也可以,不過現階段真空應該很難達到,為了確保光的反射率,相較於液體難度更高一些。

而這麼做的好處就是,透鏡液國內也有很多家企業可以做,也就是說,可以減少研發成本與時間。同樣,這個方案也有壞處,那就是加工問題,這是個大問題,甚至於不是沒有實驗室想過用這個方案,但是加工難度實在是太高了,多次嘗試失敗後被確定為無法實現的方案,放棄了。

加工方法成了這個方案的關鍵,那麼能不能完成加所設想的加工方法呢?徐光亮用預知能力試過,可以。那麼這個方案就可以搞了,至於說被人模仿?徐光亮完全可以像之前西方國家所做的那樣,瘋狂的申請專利,形成人為的阻斷的方式防止後來者的超越。

眾人聽了這個方案,紛紛討論,認為這個是最合適的辦法。

材料小組的人又接著給大家潑冷水:“這個方法雖然能夠成功,但是不適合手機之類的小型電子產品,要知道,光也是有能量的,如果遇到快速計算的話,很可能會煮開內部的介質夜,導致介質受熱變質渾濁,這就對散熱提出了要求,散熱就會佔據大量的空間,而手機之類的電子產品是沒有這樣的空間的。”

眾人一聽,紛紛點頭,要知道,這些介質液還是很嬌貴的,熱量太高的話的確有可能被毀,這樣手機自然是不能用了。

“我覺得現在考慮這些是沒用的,我們要首先解決有無的問題,這些問題我們可以慢慢來完善!”有人提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現在考慮這麼多做什麼?先考慮能不能做成功再說吧!

這是個實在的話題,大家也都同意。

剛才潑冷水的研究員也點點頭表示同意,從無到有才是現在要想的。

徐光亮看著大家達成了一致,然後對研究過光子核心的幾人問:“現在光子核心的製造方案有了,那麼設計理念呢?我們如何確定使用多少組對比光線呢?”

幾個人商量了一下,最後推出了一個代表,這個人起身說道:“光子核心最重要的是能夠進行無干涉的多程序運算,如果技術支持,甚至可以同時執行你的空間能夠放得下的聚光發射器的所有資料,但是程序也不是越多越好,越多代表著速率越快,然而我們必須考慮的是我們並不是純正的光子計算機,而是光電計算機。”

“這註定要我們注意其他硬體的承受上限,所以,多執行緒的缺點就是第一佔地方,第二速度過快其他硬體將無法匹配,所以我們認為,應該降低運算執行緒,畢竟光子核心的運算速度是其他核心無法比擬的。”

“按照剛才的想法,我們的光子核心的體積必然比較大,再加上散熱等,我認為低於十二執行緒是比較合適的。”

眾人聽到這個說法,也是贊同的,多核心代表著核心的體積將會放大,同時散熱問題也會突出,盲目的追求多執行緒是錯誤的,只要合適的執行緒才能發揮光子核心的實力,同樣的,到底幾執行緒成了眾人討論的核心。

徐光亮想了想,這麼亂七八糟的討論實在不是辦法,於是將幾個領頭的叫過來,問他們的意見。

“老闆,我仔細的想了下,如果真的想要達到商用的話我們需要兩個問題要解決,一個是相容,也就是我們要想辦法相容以往的標準,二一個就是我們的光子核心的計算結果需要轉換成其他硬體識別的訊號,我們需要另外的處理器進行處理,當然這個處理器不需要太過精細的東西,但是這些都是需要的。”

徐光亮想了一下,心中有了想法,接著問他:“每個訊號輸出需要一個信號處理器?”

“一個就可以處理,不過是對比處理,也可以用兩個。”

徐光亮點點頭,然後對其他人說道:“大家覺得如果用八核心呢?我們採取八組光線進行。”

“八組光線?”其他人都比較疑惑,為什麼要選八組光線呢?

“是我的一個想法。”徐光亮看出了其他人的疑惑,對眾人說:“我認為八卦是最能我們的文化的,所以採用八組光線算是我的一個執念吧,而且我認為八組光線不算多也不算少,並且我們的核心的體積也不會很龐大,正好對比晶片可以整合成八個訊號晶片,就跟八卦很像。”

“八組光線的確是比較合適的,雖然說越多越好,但是以光子計算機的速度,倘若太多有可能造成資料擁堵的問題,八組正合適,而且也符合二進制硬體機制,能夠較好的相容現在的計算機硬件。”

眾人都紛紛表示認同,畢竟想要跟現代計算機硬件相容,二進制的倍數是最容易實現的。

那麼可能有些人就問了,為什麼我們不用其他的進位制呢?不是說越高進位制數效率越高嗎?實際上這是個一個複雜的數學問題,徐光亮也是因為想要研究計算機的光子核心才瞭解到的。

總之,當初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徐光亮查了很多問題,這是一個關於自然常數的問題,根據計算,最為有效的進位制數是e(自然常數),但是我們不可能取一個小數來作為進位制數,所以科學家們就考慮選擇兩個趨近的整數,一個是3,一個是2。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歷史上毛熊選擇了3進位制,並且做出過一定的成績,而鷹醬則選擇了2進位制,因為我們的硬體一般情況表示兩個狀態是最合適的,一個高電平,一個低電平,最後大家也知道了,毛熊倒了,鷹醬獲得了話語權,所以二進制計算機成為了主流。

所以有些小說一些就是八進制,十進制的,這是不現實的,至少在現有的階段,現在的電子工業是無法做到比二進制更為有效的利用率的硬體的。

徐光亮這邊開會確定了這些,按道理來講就已經結束了,但是徐光亮仍然沒有結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