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重生之預知神豪的科技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七十八、傳統光刻機驚喜的進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七十八、傳統光刻機驚喜的進度!

過完年後,徐光亮跟王箐就回了泉城,本來想找人辦理成人自考呢,找人問了一下,結果這邊韓部長就過來送溫暖了,原來省大學從零幾年開始,就針對土豪想要文憑的情況,學校有類似於培訓班的課程,學完之後,可以獲得一個學士學位學位,當然需要支援一下學校的工作。

徐光亮問了問有沒有材料方面的,結果沒有,這就比較難辦了,不過很快有訊息傳來,可以直接報考本碩連讀,本科隨便報一個,到時候轉到材料學方面,在報考碩士——碩士報考,實際上就是教授的名額給一個,要求就是教授的科研需要贊助一下,這些對於他來說都不是問題,所以乾脆就按這個來吧。

忙完了這個事情,他就開始關心起各個實驗室的研發情況,看看各個實驗室的進度報告檔案。

他對於這些實驗室的進度非常關心,只不過現在成果出的沒有多少,甚至最早的永磁體實驗室,都已經建立兩年多了,也沒有什麼成果,因此他每年需要瞭解一下情況。

他先是去了傳統光刻機實驗室,雖然對於這個實驗室不重視,但是實驗室已經花了公司上百億了,進度如果還是沒有的話,那就說不過去了。

出乎意料的是,實驗室的進度挺不錯,竟然已經研究到三十二奈米了,要知道在這個時間段在pc機晶片上,這已經是主流晶片的製程了,不過由於有了臺積電的22奈米晶片,所以他們仍然在向著22奈米進發。

但是者不代表32奈米不重要,32奈米的成功這代表著光刻機正式追上了西方國家的步伐!

可能是徐光亮曾經交代過,至少要到14奈米才算是完成了目標,所以他們雖然追上了步伐,但是卻沒有聲張——畢竟沒有完成任務啊!也是徐光亮要求的有點離譜了,要知道,一直到20年以前,14奈米都是主流pc晶片的製程,現在要求達到14奈米,有點強人所難了!

實驗室的負責人陪著徐光亮走了走,他也從負責人的口中瞭解了現在光刻機的情況,現在的32奈米仍然算不上成熟,有著很多的小瑕疵,晶片的成功率不高,而且上游公司的精度也跟不上,總之有很多的問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雖然不在意傳統光刻機的進度,但是並不是一點也不在乎,現在看到了能夠追上的可能性,他還是有些激動,也幸好這段時間正好是各個光刻機企業摸索32奈米以上晶片的時間段,現在趕上來也是一個機會。

他詳細詢問了採用的技術方案,需要的技術授權,甚至於要更進一步的技術授權。

負責人一一說清楚了,32奈米的方案成功了,但是更進一步需要更好的技術支持,這裡面涉及到了一些西方的技術,需要技術授權,好消息是,這些技術基本上是被放棄的——他們認為這些技術是沒有前途的,或許只需要花錢就能買得到。

瞭解到這一點,徐光亮就趕快回到了辦公室,叫過來高暢國進行商量,到哪家去買這個技術授權。思來想去,也許去臺積電能更容易一些,畢竟他們現在使用的技術是在原來的32奈米的技術上進行升級的,跟這邊的技術路線不一樣。更巧合的是,實驗室所需要的技術正是他們當初提出來的,但是被斷定沒有前途,所以早早淘汰了,或許能夠較為簡單的購買過來。

實際上早期光刻機的研發也是分為好幾種方案的,在前路沒有明確的時候,各種方案都嘗試過,有一些在當時嘗試過後,被認為是沒有前途的方案,就放在那裡了,沒有繼續進行研究,但是當時的技術跟現在是沒法比的,當時不行不代表現在不行,可能只是當時沒有辦法再進一步了,不是說以後不能再進一步了。

正好這次光刻機實驗室雖然沒有用他們的技術,但是再進一步升級,就要涉及到了這些專利,所以要去買專利才能繼續往下研究,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去臺積電買授權可能是最簡單的。

商量好後,高暢國就帶著談判隊伍去了臺積電,想辦法購買下技術授權。甚至徐光亮還想著如果有可能,最好能夠買下臺積電的股份,那樣手裡的牌就更多一些,當然這不過也只能是幻想而已,畢竟臺積電的股東都是西方老牌晶片企業,甚至有執光者旗下公司的股份,買股份的必然會驚動他們,所以不可能讓四海投資插一手的。

對此徐光亮也想得開,能行最好不能行就想辦法拿下技術授權就行。

到了臺積電的高暢國的談判並不太順利,主要是臺積電這邊要價比較高,除了要錢之外,還要股份,比較過分的是,錢要50億,股份也要30%,這簡直是將四海投資當成冤大頭!

如此苛刻的條件當然不能答應,所以談判仍然在繼續,就看這個情況,可能還有的磨呢!

談判斷斷續續進行了很長時間,等到塵埃落定的時候,已經是三月中旬了。

甚至徐光亮特意採取快刀斬亂麻的方式完成的,臺積電這邊不但要了十億美元,外加5%光刻機實驗室的股份,為此,還特意的將實驗室所用的技術進行拆分,重新估價。

至此,傳統光刻機的技術準備完全,剩下的就是他們進行下一步的研發了,徐光亮提出的要求是,紮紮實實,穩紮穩打的將22納米技術攻克,那麼他們就是功臣。

實際上此時的實驗室的光刻機技術已經處在了世界前列,哪怕現在技術不太成熟,也不能否認這個結果,畢竟已經能夠成功的做出32奈米晶片,只是還需要一定的調整。

現在其他的光刻機生產廠家除了風車國外,都處於三十二奈米進軍二十二奈米的公關中(臺積電屬於升級技術,但是光刻機是風車國的,風車國之所以這麼快,也是收到了臺積電的技術資料),也就是說,傳統光刻機實驗室已經可以開始跟各個知名光刻機大廠進行競爭!

下一步,誰能夠攻克二十二甚至十四奈米,那麼誰就有未來矽基晶片的發言權!而一直夢想著趕超西方國家的徐光亮,尤為激動。

他以往從來沒有想過傳統光刻機技術會發展這麼快,可能是記憶的影響,他一直認為傳統光刻機技術應該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他也不算太重視,但是僅僅兩年不到的時間,實驗室竟然完成了三十二奈米的研究工作!雖然這算是打臉了,但是這樣的打臉他表示喜歡,恨不得天天有人這麼打臉!

至於後續的技術仍然需要購買別人的技術進行支援,但是這並不代表什麼,只需要努力完成就行!當然,到了這個時候,為了避免橫生波折,保密工作就需要做的更好了。

徐光亮為了不讓實驗室進度被外界發現,加大了安保措施以及對於各個研究員的通訊審查,雖然不怕暴露,但是總的來說如果被外界知道了,也不知道會鬧出什麼風波來,不如保密起來嚴加控制。

為此,他還專門去了一趟實驗室,將所有人召集起來,利用預知審查了一遍,確定沒有問題才放心。

按照他的指示,三十二奈米成功後不要透漏任何訊息,什麼時候能夠完成二十二奈米的攻堅,他給他們慶功不說,還給他們發獎金!而且獎金的數額是所有人不能拒絕的五百萬,後續還有銷售分成!

在這個刺激下,他們開始發瘋的幹,畢竟前面有言,如果能夠完成十四奈米的研究,他們也可以分到光刻機銷售的一部分,要知道光刻機可不便宜啊!一臺光刻機的銷售可能要好幾億,而一個廠家訂購的規模不可能太少,否則沒有意義,光刻機市場雖然不大,但是賣的貴啊!這樣一算,他們更來勁了!

當然,來勁是一回事,作不作出來又是另一回事。現階段面臨的問題也仍然有很多,即便是32奈米光刻機合格了,他們仍然需要在現在的技術條件下對光刻機進行升級改造,以求能夠達到22奈米,這看起來就是個升級的問題,而且臺積電已經有了先例,但是卻涉及到了大量的供貨企業的加工精度問題,而現在仍然是個短板。

甚至到最後,為了能夠進行後續的處理,他們儘量使用規則平整件,為的就是能在需要的時候進行人工修正!

困難是有,但是這些研究員非常有幹勁,如果能夠成功,那麼這將會是我們光刻機第一次趕上西方國家,這第一次就很值得他們努力了,並且對於這些研究員來講,這也是一個揚名立萬的好機會,要知道,光刻機一直都是整個國家的心頭痛,這次如果能夠成功追上國外光刻機進度,那麼他們的名字絕對會被記錄到國內光刻機的歷史中!

按照過去來講,這叫做流芳千古,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總體來說,只要完成了22奈米光刻機的攻堅,錢會透過光刻機得到,榮譽也會透過光刻機得到,既然透過光刻機能夠實現個人理想的體現以及錢財的收入,還有什麼好說的?玩命的幹吧!

而正是在這種刺激下,他們廢寢忘食,竟然將整個專案的推進速度完成的飛快,三十二奈米迅速的就完成了最後的調整,著手準備研究22奈米光刻機技術,並且積極查詢引數,準備一舉定乾坤!

徐光亮也很高心的看著這邊幹的是熱火朝天,不過他心頭仍然有個疑問,那就是傳統光刻機的一些思想,能不能用到納米管光刀這邊呢?兩邊的思路似乎有所不同,但是有沒有借鑑的意義呢?

為此他仔細的檢視了光刻機的資料發現,好像奈米碳管光刀光刻機也能透過透鏡調整來改變鐳射的走向,實現納米級的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