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三國之新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八章 壺關受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八章 壺關受襲

姜艾非常清楚他在做什麼。不過就是得罪一個風燭殘年,日暮西山就舊王朝而已。不過,這樣姜艾起碼非常堅決地表現了自己地忠誠。別人不知道,姜艾可是非常清楚,出來自己手下地一些純嫡系,其他大部分的人可是只人官職,不認人的。只要姜景軒一下軍令,不用他們怎麼幹,自己估計就被被立刻架空。

姜艾可是非常清楚,有多少雙眼睛盯著自己。姜艾又能怎麼辦?權力已經被關在制度的籠子裡了。而且姜家軍擴編太快,姜艾根本都沒有多少事前擴充自己的嫡系。

而且姜艾也知道,自己的嫡系一旦到達一個規模他們很顯然會選擇背叛。既然如此,姜艾還有什麼辦法以及選擇?

只有這樣估計姜艾才能完完整整地表現自己對姜軾的忠誠來確保自己的權力。

這個時候,姜艾忽然感覺,自己似乎只要討好姜景軒,自己就可以獲得巨大的權力?

不知為什麼,在這幾個瞬間,姜艾的腦海中忽然閃過了一個惡魔。

他想,如果他主動恭維姜景軒,那麼他會不會得到更大的權勢呢?

甚至最後如果把姜景軒架空,而自己一直贊同姜景軒,在民間,不就是一種他繼承人的形象了嗎?

這個時候,那個姜艾就是越想越興奮,一個計劃在他的腦海裡逐漸表現出一個雛形。

姜艾感覺如果按照這個計劃實行,而姜景軒的目的不是當皇帝的話,姜艾感覺他可以試一試。

甚至姜景軒當了皇帝,自己很可能就有機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如果可以,到時候在用一杯毒酒。

到時候再把姜景軒的子嗣對付,那麼顯然就會非常舒服啊。

姜艾雖然現在僅僅敢想一想,但是這個種子日後不一定不能開花結果。

與此同時,其他幾位將軍也是堅決地表示拒絕漢朝的招攬。一個個表現和姜軾共存亡的態度。這個時候,大漢朝廷還能怎麼辦?只能現在表面上安撫。

如果讓他們一下子造反,不說軍事上,軍事上威脅反正已經存在了。

就是輿論上大漢朝廷也會戳脊梁骨的。

於是沒有辦法,大漢朝廷也只能退縮。

連諸侯聯軍都開始往西邊撤退。

呵呵,其實他們的目標就不是徐州,而是迷惑姜家軍而已。

隨後,漢軍就分兩路,開始北山進攻幷州。

因為這個時候,漢軍已經聯絡到匈奴進攻幷州。

漢軍使者當時這樣說到:“我與貴軍本來都是一個祖先誕生的後裔,不過我軍種地,貴軍放牧而已。我們兩軍都是兄弟。我軍一直非常慚愧,對貴軍的待遇不好。這有點違背我軍以孝治國的方略。所以我軍決定將幷州北部一地贈予我們的友軍,來扶持你們的成長。”

當時單于都是一臉懵逼,“這麼好?”

“咳咳,不過我軍也會幫你們掃蕩幷州的敵軍。”

“不就是幷州叛亂,希望我們幫你們鎮壓。條件是把幷州北邊給我們嗎?廢話什麼?”單于顯然最後有點不滿。

“你們漢人就是花花腸子多。你確定是幷州北邊,一半的領土?”

使者咬了咬牙道:“是!不過我軍也會邀請其他盟軍。先到先得。”

那單于聽到這裡先是不屑,畢竟他的主力離幷州最近,飛將軍呂布不在了,就算回來也還是幫他殘虐百姓,那自己不是必勝嗎?隨後單于果斷答應了。

單于沒有不答應的理由啊,難不成把這些都給遠道而來的鮮卑烏桓?這顯然不可能啊,這在嘴巴上的肉,還能讓給其他人不成?

雖然單于感覺微微有點古怪,但是單于對於自己的實力還是非常有信心的。雖然匈奴的人口不多,才十幾萬左右,對比大漢興盛時期的五千萬人口來說,就是隨便一隻手就可以捏死的螞蟻。

但是大漢內亂,建立不起大規模職業兵防禦的時候,匈奴的全民皆兵,對於大漢就是非常頭疼的煩惱。秋收劫掠,來無影去無蹤,真的就是大漢百姓的噩夢。

雖然只要有一個強力的諸侯,來個幾萬職業兵,匈奴依舊是大漢的狗,可是誰教現在是亂世呢?

而且現在匈奴剋星,飛將呂布可是在他們這邊,這下子匈奴還害怕什麼?

這個時候,匈奴就開始徵集士兵,打算傾巢出動。這次他們打算出兵六萬。這個比例,可是把部落裡拿得起刀的壯丁都算上了。也還好匈奴有一些附屬部落,不然,匈奴真的湊不出這麼多人。

在匈奴召集士兵的時候,諸侯們,也開始忙著渡河。

董卓麾下的中央軍以及部分西涼兵在準備在河東上岸。聯軍準備在壺關以東上岸。至於飛將軍?這完全是唬他們的,呂布是不可能進攻幷州的。畢竟呂布這些幷州兵一但接受幷州老鄉的攻心戰術,那麼情況就會變得非常惡劣。

而且按照董卓的想法,呂布即將率領士兵跟著部分聯軍,防守一下東部防區。雖然這裡在世家的幫助下建立無數堡壘,但是總歸需要穩妥一下。

而南方抵禦姜軾,就需要荊州水師的幫助了。相信這些荊州人,不要在這個時候犯傻。

……

“報!敵軍號稱三十萬大軍,已經北上,往壺關打過來了。”一個斥候非常匆忙的過來報告道。

而這裡在被張明打下後,張明就被委任去前方聽用了。而這裡被一個叫徐晃的新興將領鎮守。這裡的人數只有五千人正規軍。其他的兩千人左右都是後勤部隊。

徐晃聽到這裡,微微面無表情,甚至看見這斥候無比毛躁的樣子,厲聲責問道:“軍營之中,怎可如此驚慌!亂了軍心,可是你能負責的。”

那斥候這個時候也是有點驚慌,畢竟徐晃治軍嚴謹,所以斥候立刻表示道歉。

最後徐晃也是點了點頭,說了些什麼:“看在這次也不是小事的份上,而且你這工作有點特殊,我就口頭斥責一下就算了吧。”

最後徐晃示意斥候離開,最後就緩緩笑道:“這可是天大的功勞。這是上天眷顧我啊。”

旁邊的親兵看見徐晃這樣,還以為徐公明傻了,也是有點微微膽寒的樣子,大家都勸導道:“將軍不必如此驚慌,我軍在太行上種,足以再湊出十萬,這小小壺關,丟不了。”

徐晃也知道大家誤會了,所以微笑著解釋道:“你們可知道,我為什麼大笑?就是笑這群人不開眼,居然想從壺關,攻擊幷州?壺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我就是七千人,也依舊可以輕易防守這裡。我看如果不是討董軍以及董卓還不是完全信任,所以沒有走河東。不然我等哪裡會有這樣的機會?”

這個時候徐晃看見大家似乎還沒有體會到自己意思的樣子,所以乾脆解釋道:“你們想一想,這壺關本來就不大,他們二十萬人施展不開又有什麼用?更何況我們這裡有大炮,弓弩無數,身後又是無數鄉村的鄉勇,身前敵軍又是在我軍佔領區域,時刻要擔心我軍游擊隊。這樣,敵軍又有什麼勝算?”

敵軍既然沒有勝算,而徐公明用緊緊不到萬人抵擋二十萬大軍的功勞,那麼豈不是美滋滋?日後,這可是史書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啊。

這一刻,徐晃手下的諸位將士也都眉開眼笑起來,當兵的,對於這種收益率極大的戰爭,誰不喜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壺關之戰,就在漢軍的這種非常高興的氣氛之中展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