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電子帝國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三章 聖誕節機遇(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三章 聖誕節機遇(四)

桑搏的形成是在1920-1930年之間,深受蒙古跤和日本柔道的影響。

蒙古跤我們都聽過,是古戰場上的近身徒步格殺模式,包含300多種投技和踢技。

在古戰場上徒步面對全副武裝的敵人時,以拳腳攻擊無異於自殘,地面格鬥更相當於自殺,因為當你在地面施展十字固時,四周的敵人隨時能砍掉你的腦袋。

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快速摔倒敵人後補上一刀了結對方,這便是蒙古跤的初衷,尤其是以低踢攻擊膝蓋以下部位,致使敵人失去平衡倒地的跤法極為實用,而且這類跤法可以在手持兵器的情況下使用。

雖然歷史上蒙古人鮮有下馬戰鬥的記錄,但蒙古跤卻是以戰場徒步搏殺為目的量身打造,蒙古跤的跤衣就是模仿敵人身穿的鎧甲。

蒙古跤比賽也不分體重級別,目的就是為了保留“戰場上無法選擇對手”的嚴酷。

而桑搏就是以蒙古跤為原型,但現在的軍隊已經不穿鎧甲了,因此桑搏中又加入了柔道的地面技和關節技、空手道的踢技,以及拳擊中的拳法。在現在的喬治亞,很多摔跤手的著裝同蒙古跤手的跤衣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1938年蘇聯體育運動委員會正式認同桑搏為蘇聯本土的格鬥術,蘇軍開始在全軍中推廣這種兇狠的格鬥術,成為軍隊的必修課,其中頂尖高手紛紛被選拔到特種部隊。

1939年蘇聯舉辦了第一屆全國桑搏冠軍賽,但之後衛國戰爭的開始阻斷了蘇聯桑搏冠軍賽的舉辦。

在戰爭條件下,桑搏運動員和教練參加了對戰士和指揮官的訓練,並且和他們一起投入到戰鬥中,桑搏運動員獲得了戰爭勳章,有些還獲得了\"蘇聯英雄\"稱號。

1950年桑搏進入國際賽場,並且不止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實戰性。在1957年與匈牙利柔道隊的兩次比賽中以47比1獲得壓倒性勝利。兩年後與德國柔道隊的比賽中再次獲勝。在東京奧運會舉辦前夕,蘇聯桑搏運動員以柔道規則打敗捷克斯洛伐克柔道隊和歐洲柔道冠軍法國隊。

這就是桑搏的來歷和發展路徑,與華夏的國術在功能在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華夏的國術是在充分發掘自身潛能的同時,還兼顧著養生的目的。

因為,無論多麼牛逼的國術,首先都需要人去施展,而這個人才是基礎,不能為了達到一擊斃敵的目的,而過度透支自身的壽命。

泰拳就是這樣的拳法,完全以自身壽命為代價而不顧一切展現兇猛、凌厲的拳法,因為,練這樣的拳法的人,很多都是為了在泰國打黑拳,所以,以這個為目的習練者,往往壽命都不長。

所以,聽到格羅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提議楊小樂和亞歷山大比武的時候,亞歷山大和楊小樂都同時搖了搖頭,都是練的分生死的必殺技,又不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格鬥技,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有傷亡出現,畢竟拳腳無眼啊。

看到兩人不同意自己的提議,格羅有些失望,但是,猛地想起自己在地下室建了一個健身場所,裡面有一個用牛皮做的沙袋,可以讓他們去比比力氣嘛!想到這裡,格羅便把自己的想法和其他人說了,得到了眾人的響應,就連女士也非常歡迎。

看到大家都興趣瑩然,亞歷山大更是躍躍欲試,為了不少大家的興,楊小樂只好無奈地答應了。

楊小樂現在的狀態已經接近明勁巔峰,隨時都有可能踏入暗勁,一個小小的比試自然是難不倒他,但是他絲毫沒有爭強好勝之心,畢竟他不是真的只有11歲。

但是,為了不給國術丟臉,這個比試,楊小樂是會全力以赴的。

於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進入到地下室的健身場所。

大概是為了健身,這個地下室的面積擴建得很大,裡面有普通的健身器材,還有一個小型的擂臺,旁邊吊著一個牛皮沙袋,更讓楊小樂驚訝的是角落裡還有一個木人樁?

楊小樂好奇地走過去一看,這哪是木人樁啊?分明就是用大鋼管和小鋼管組合在一起的鐵人樁嘛。

格羅見楊小樂對自己製作的鐵人樁感興趣,連忙興奮地走過來,對楊小樂介紹他為什麼會製作這個鐵人樁了,聽得楊小樂哭笑不得。

原來,李小龍在西方世界以功夫出門以後,以詠春拳為基礎創立的截拳道被人們深入挖掘,詠春拳也是第一次出現在西方人的面前,愛屋及烏,詠春拳也深得西方人喜愛。

而作為詠春拳實戰練習不可或缺的道具-----木人樁,也是第一次出現在西方人的面前,格羅託人從美國購得了一個木人樁,由於習練不得法,將木人樁的手臂打斷了,為了避免再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格羅根據木人樁的尺寸,找來鋼管自己焊接了一個------從此以後,就可以隨心所欲地玩耍而不用擔心損壞道具了。

楊小樂自己前世在實戰訓練時,也是習練過木人樁的,木人樁是自己根據網上的資料自己製作的,當然,招式自然也是在網上尋找的,雖然肯定沒有口口相傳的訣竅存在,但是,只要有具體的招式就行了-------誰叫和平年代,國術在普通人手裡沒有什麼用武之地呢?

於是,楊小樂也沒有糾正格羅的做法,只是解開上衣的紐扣,脫下外套和白色的背心,遞給在一旁的蘇菲,然後,稍微活動了下手腳,走到了鐵人樁面前,凝神靜氣。

楊小樂的身材在牛高馬大、以肌肉強健有力的西方人眼裡,無疑就像是一根脆弱的豆芽菜,但是現在,脫下外衣,第一次發達的胸肌和腹肌展露在這群歐洲人的眼前,都不約而同地倒吸一口冷氣,尤其是女性,眼睛裡都差點冒出星星了,要不是旁邊還有自己的男人需要矜持一下,恐怕都會一擁而上親手觸控這幅健美而陽剛的身軀了!

在鐵人樁面前凝神靜氣地楊小樂沒有顧及這些歐洲人的想法,他只是短暫地回憶了一下木人樁的招式和詠春拳的基本拳法,然後,從起手式開始,先是緩慢地擊打著鐵人樁,尋找手感和熟悉套路,等找回了前世的感覺之後,就開始對著鐵人樁飛快地打起了樁。

旁邊圍觀的格羅等人,好奇地看著楊小樂快速地在鐵人樁面前做著讓人眼花繚亂地動作,耳邊傳來肌肉和鋼管撞擊傳來的‘嘭嘭’聲,目瞪口呆。

更讓他們目瞪口呆的是,隨著楊小樂的動作越來越快,用膨脹螺絲固定的鐵人樁也開始搖晃起來,而‘嘭嘭’聲也越來越來響亮。

按照,打樁的基本要訣是,對木人樁的手臂著力要輕,著力重點在木人樁的軀體,可是,楊小樂越打越興奮,已經忘記了這是在打木人樁,而是在真正的與敵人搏擊,所以,在後面的動作中,已經完全脫離了詠春拳的打樁招式,變成了形意和太極的招式。

而楊小樂在擊打中,愈發感覺每次在發力過程中,從丹田聚氣到發力於四肢的時間越來越短、也越來越順,到得最後,彷彿全身都充滿了力量,而丹田處也變得越來越鼓、越來越圓潤如意,忍不住長嘯一聲,腰身一板,雙手劃圓,如羚羊掛角、蜻蜓點水般單手擊打在鐵人樁的樁身上,發出‘哐當’的撞擊聲。

而隨著這刺耳的撞擊聲,固定鐵人樁的膨脹螺絲應聲而斷,而樁身離地而起,飛跌在1米開外,讓這群歐洲人目瞪口呆之外,還心有餘悸,這一掌要是打在人身上,那還了得?

收招式而立的楊小樂看著前方倒地的鐵人樁,有些尷尬了,一邊接過蘇菲遞過來的毛巾,一邊對格羅連聲道歉。

格羅很快就從驚嚇中回過神來,看著遠處變了形的鐵人樁,激動地拉住楊小樂的手,反覆看著楊小樂那雙白皙、細嫩的雙手,一點老繭都沒有,完全不像有功夫在身的人,才知道這是遇見了高手了,連忙要求拜師學藝。

為了轉移格羅的話題,楊小樂又一次詢問格羅為什麼要把好好的木人樁換成鐵人樁,格羅是個聰明人,見楊小樂第二次問起自己已經回答過的問題,知道這裡面肯定有什麼自己忽略的問題,便虛心地請教。

經過楊小樂的詳細解說之後,格羅才恍然大悟,自己可是鬧了一個大笑話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原來在木人樁訓練中必須集中練勁道,並掩蔽自己的弱點,而在同一時間,不管對手如何保護,尋找出他的破綻。這意味著,如同在雙人的訓練一樣練木人樁必須始終把勁道朝向樁身而不是對木人樁的手。

所以,如果有誰在訓練中打斷了木人樁的手臂,那麼肯定是要被師傅罵的,因為在詠春拳中明確規定說,不要追你敵人的手而要追他的中線----身軀。而你不僅打斷了一只好的樁手,並且你也在追手,而不是追中線,完全違背了拳理。

眼見楊小樂如此之勇猛,亞歷山大也熄滅了比試的念頭,等楊小樂穿好衣服後,大家都回到了雨棚裡,開始準備燒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