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恢復中華,中華書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五章 恢復中華,中華書局

馬恩慧見朱允炆不說話,又問道“三十車都不對?難不成是三百車?皇上,那可是三萬書,縱是印了出來,也未必有如此多的人買吧?”

朱允炆站了起來,對馬恩慧輕輕一笑,道:“皇后,三百車可遠遠不夠,朕打算在未來十年,印個三五萬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三五萬車?”

馬恩慧驚訝地張開紅唇,失神了會,清醒過來之後連連搖頭,道:“皇上,不可。三萬車合計三百萬書,我大明讀書人才多少,如何可能販賣出去?不可,絕對不可。”

朱允炆如何不知道這一點,這年頭,識字率並不高,印那麼多書,總不能賣給白丁吧?

需求決定市場,這是基本規律。

不過市場嘛,總是有失靈拉肚子的時候,今天捯飭個金融危機,明天來個獨買寡頭都是很正常的。

縱然是在這封建的不完全市場,也會出意外。

製造出這個意外的,還是牛人朱元璋。

在發行“暢銷書”這一塊,任何封建朝代的帝王,都比不上朱元璋,真正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那位不服氣了,封建時代的暢銷書能多暢銷?

頂破天,一百萬本。

呵,一百萬本?

太缺乏想象了……

老朱的記錄,最低也是兩千萬本,摺合二十萬車,還不帶打折扣的。

這本書名為:《大誥》。

當然,朱元璋的暢銷記錄,不是市場流通的結果,是刷票刷出來的……

大概是這樣的:

老朱安排幾個人,擺個書攤,書攤之上清一色《大誥》,然後扯開嗓子便喊了:

“諸位聽著,都來領取《大誥》啊,只要你家裡有《大誥》,該殺頭的,改流放,該流放的,改打屁股,該打屁股的,改打鞭子……”

“你領沒有?沒領你還敢走,抓住他!”

“你為啥不領《大誥》?知不知道,沒有《大誥》,罪加一等,你敢不領,把你全家都趕出去,一輩子都別想回來。”

“不認識字?不認識字又不是沒有手。拿好了,丟了記得來買啊,一本三百文,童叟無欺……”

就這樣,家家戶戶搶著領《大誥》。

領不到的,只能去買了,買不到的,呃

,加錢買……

總而言之,家裡沒一兩本《大誥》,睡覺都不安穩。

像是那些小偷小摸的人家,說不定還得多買幾本,以備不測。

《大誥》是刑典性質的書,這裡面記載的內容,全都是老少不宜,像是誰犯了什麼罪,殺頭啊,剝皮啊……

這種飯後讀物,倒胃口,沒真正的市場。

就擱在後代,也沒幾個非專業人士,閒著無聊會去翻法律類的書吧?

朱允炆自然不會走他爺爺“暢銷書”的老路,決定用市場來解決問題。

皇后不是說讀書人少,識字率低嗎?

別急。

國子監革新在即,大教育時代也將會拉開帷幕,弄個九年義務教育,開展下掃盲教育,總沒人會反對吧?

等市場養大了,還愁賣不出去書?

再說了,當下大明文風日盛,京師市場已是初具規模,現在不行動,等以後就晚了。

俗話說,搶地盤要趁早……

二王入宮。

朱允炆看著日漸發福的朱植與朱耿,皺了皺眉,道:“讓你們行商,不是讓你們把自己當貨物,按斤兩發賣。”

朱植與朱耿對視了一眼,兩人滿是無奈。

朱植嘆息道:“皇上,我等也是無奈啊。如今兵部要醫用紗布,不過是七錢一匣,可外面富商武勳之家,也希望買入醫用紗布,存於家中以備不患。他們出的錢,可比兵部多太多了啊……”

“是啊,為了一點醫用紗布,他們每天都請我們去花樓……”

朱耿低著頭。

估計是不知道該用哭的表情還是笑的表情。

馬恩慧聽聞之後,幽幽地看了一眼朱允炆,便問道:“他們出多少銀錢?”

“皇后,在三兩至十兩之間,這還只是一匣!若不是緊著兵部,拿出一批醫用紗布發賣地方,我們便可以大賺一筆。”

朱耿有些遺憾。

現下醫用紗布被列為軍備之物,兩王也清楚醫用紗布供應兵部的緊迫性,並不敢將其推向民間。

馬恩慧沒想到醫用紗布在民間竟如此高價,其利潤之高,較之成本數十倍之多!

“無論他們出多少銀錢,你們都不能擅自發賣!”

馬恩慧嚴肅地說

道。

朱允炆有些意外地看著馬恩慧,她素日裡甚是好財,見有如此高的利潤,竟能忍住不發作,還下了嚴令?

二王聽聞此話,連連點頭稱是。

朱允炆對馬恩慧淺淺一笑,然後對二王道:“今日召你二人入宮,是希望你們可以籌備一家書局。”

“書局?什麼書局?”

朱植與朱耿迷茫了。

朱允炆講述著自己的大書局計劃,不僅規模要超出司禮監經廠,便是質量、效率也要超出經廠,日印刷應不低於一千冊。

如此超規格的要求與計劃,讓二王目瞪口呆。

“朕要讓文書之作,遍佈我大明!”

朱允炆豪情地勾勒著未來。

朱植、朱耿深吸了口氣,兩人同時喊道:“臣定不辱使命!”

馬恩慧清楚,皇上已經打定主意了,那就掏錢辦書局吧,看了朱允炆一眼,嘆道:“皇上,這書局,取什麼招牌好?”

朱允炆踱了幾步,轉身看向馬恩慧,道:“《奉天北伐討元檄文》有云,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恢復中華,實乃太祖之意!不若,便名為:中華書局吧!”

“中華書局?”

馬恩慧品了品,滿意地讚賞道:“好名字。”

經廠之內,解縉翻看到了最後一頁,意猶未盡地說道:“真乃奇書啊,不過,這冊並不完整。”

“剩餘書稿,應該在羅先生手中吧,我們去求借如何?”

徐輝祖面色肅然地說道。

解縉贊同道:“三國之事雖是老生常談,但如此故事與手法,著實新鮮。皇上篤定此書盛行於世,不是沒道理啊。”

“只是讓人疑惑的是,皇上何時何地看過這《三國志通俗演義》,那羅先生並不認識皇上,可皇上,卻似乎認識羅先生。”

徐輝祖皺眉道。

解縉思索了下,搖了搖頭,道:“只有一個解釋。”

“什麼?”

徐輝祖期待地看著解縉。

解縉嘴角一動,悠然道:“皇上乃是真龍。你且看這句: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

徐輝祖鄙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