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帝王禮,朕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帝王禮,朕令……

朱允炆微微抬起頭,看向長空,想要止住眼角溼潤氾濫。

眼前的這些人,為了自己一句話,拼了性命,付出近五年最好的年華,在生死頃刻的大海里闖蕩,在遍佈危險的雨林裡前進!

他們是忠誠的水師將士,是當之無愧的大明英雄!

鄭和低著頭,等待著建文皇帝的回應,可等來等去,也沒聽到朱允炆說話,不由地微微抬頭看去。

便在此時,禮部尚書陳性善走至高臺邊緣,氣沉丹田,一聲雷喝:“鄭和水師將士全體,為蒼生歷生死,為社稷舍家小,為七千萬百姓帶來新糧種,當以聖人禮接待。帝后,太后、太子、藩王、文臣武將行揖禮,大明軍士行軍禮!”

傳令官整齊傳話,將陳性善的話傳至各處。在此起彼落的聲音徹底消失之後,天地之間一片肅靜。

朱允炆、馬恩慧站在最前,身體肅立,雙手合抱,左手在上,手心向內,對著鄭和水師將士,俯身推手,雙手高過眉心。

太后、太子、淑妃等行揖禮!

朱棣、‏​​‎​‏‎‏‏‎‎​‏‏‎‎朱桂等一干藩王行揖禮!

解縉、楊士奇等文臣行揖禮!

徐輝祖、李堅、李景隆等勳爵武將行揖禮!

大明京軍衛士,原京師水軍軍士,安全局、偵察兵等軍士,譁啦啦整齊單膝下跪,目光肅然地看向鄭和水師將士。

萬民看到這一幕,竟自覺地分散開來,讓原本擁擠的廣場變得稍有距離,有的百姓跪了下來,有的士人作揖,有的退役軍士行軍禮。兩道浮橋之上,鄭和水師家眷肅然行禮。

鄭和、朱能、駱冠英、王景弘等人看著這一幕,眼淚頓時奪眶而出!

天下行禮,聖人待遇!

這個世上,除了老天爺,除了孔聖人,沒有誰再擔得起如此禮儀!

自天子至百官,自百官至軍士萬民,無一不行禮!

這是朱允炆給鄭和的禮遇,是大明給鄭和水師巨大犧牲的補償,有些人不在了,但英魂一定可以看到這一幕!

陳性善見眾人行禮畢,喊道:“再行禮!”

鄭和水師將士紛紛動容,原是堅強忍著不落淚的男兒,在這一刻也是忍不住。

這世上,還有什麼比帝王行禮更尊貴的禮儀?

沒有!

再沒有!

皇上知道我們的辛苦,知道我們的苦難,縱是天底下沒有人知道我們去了哪裡,經歷過什麼,皇上是知道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這一禮接一禮,直砸在人心坎裡。

“三行禮!”

陳性善再次高喊。

鄭和甩了下眼淚,看著行禮的建文皇帝等人,厲聲喊道:“水師將士全體,還禮!”

朱能、駱冠英、萬青林、王景弘等人肅然,整齊劃一,單膝下跪,上身挺直,目光看向高臺,朦朧的視線裡全是滾燙!

朱允炆起身,藩王、百官起身,軍士百姓起身。

肅然的場面,深深震撼著每個人的內心,尊崇的氛圍與可歌可泣的旅程交織,落入每一個人的眼眸,成為一生不可磨滅的鮮紅烙印。

朱允炆看著鄭和水師將士,上前一步喊道:“平身!”

鄭和水師將士起身,所有的人將目光投向建文皇帝。

朱允炆看著缺員眾多的鄭和水師將士,甚至連熟悉的張玉身影都不見了,心頭不由地一緊,握拳喊道:“鄭和水師將士聽真,朕代大明七千萬大明子民,感謝你們跨越茫茫無邊際的大海,抵達不可知的蠻荒之地,取來新型糧種、農作物,你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你們記住,因你們無畏的犧牲,將會有無數的人活下去!”

“因為有你們,大明將讓幾千年的五穀變為六穀!因為有你們,大明的土地上將生長出高產農作物,無數百姓將不會再捱餓,因為你們,大明國力將變得更為強盛!每一個犧牲的水師將士,都是締造盛世的磚石,是大明英烈,是留名萬世的英雄!”

鄭和眼眶溼潤。

駱冠英也收斂了往日的不羈,忍不住淚流。

這一路航行,多少陪伴了自己的兄弟死了,不是在大海上,就是在雨林裡,亦或是在一場場風暴、波濤、流冰之中!

兄弟們,你們聽到‏​​‎​‏‎‏‏‎‎​‏‏‎‎沒有,聽到沒有,皇上說了,你們是大明盛世的磚石,是大明英烈,是留名萬世的英雄!

“朕令,鄭和水師中凡犧牲將士之名,均鐫刻於大明英烈碑之上!地方廣設英烈碑,供萬民瞻仰!”

“朕令,大明學子,進社學、進縣學,進府學,進國子監,均需先參拜英烈碑!”

“朕令,凡官員升遷、就任地方,當先參拜英烈碑!”

“朕令,大明婚嫁,改六禮為七禮,於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後添告福一項,告福者,夫妻共拜英烈碑,告英烈民間太平之福!”

“朕令……”

一道道旨意伴隨著傳令官的聲音,傳遍長江兩岸!

鄭和萬萬沒有想到,無數鄭和水師將士也想不到,建文皇帝為了犧牲的水師將士,竟做到了這一步!

為了銘記英烈,為了不遺忘英烈,為了緬懷英烈,皇上竟設了一條條規矩!

兄弟們,你們聽到了沒有?

大明將永遠銘記你們,沒有人會忘了你們,你們在天之靈,足以欣慰了吧?

朱允炆打破了種種限制,為的就是讓所有人記住,記住曾經死去的,曾經付出生命的先烈!

遙想後世,為了開太平,多少先輩付出了慘烈的犧牲,一場場戰鬥打下來,幾千萬軍民的代價,換來了新世界!

可是在看不到的網路裡,在那一個個教材裡,在那曾經經歷過大屠殺傷痛的城市裡,有人卻鄙視著先烈的付出,有人卻懷疑著先烈的愚蠢,有人卻責怪先烈不跪著求活,有人卻穿著先烈最痛恨的衣著招搖過市!

有人遺忘了先烈,他們不知道英烈碑,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太平日子是先烈用生命拼殺出來的,他們成為了叛國之人卻依舊聒噪著!

朱允炆絕不允許大明出現那種人渣,決定將英烈作為每一個大明子民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

無論是出生,無論是死亡,無論是婚嫁,無論是進學,無論是升官,無論是從業,都必須去拜英烈碑!

大明英烈將會透過一個個行為的繫結,內化為大明子民的一個符號,讓所有人都清楚,正是因為有英烈的付出與犧牲,有他們的鮮血澆灌,才有了今時今日,才有了當下!

“朕令,參拜英烈碑事項皆納入《大明律》,不遵從者論罪懲處!天下軍民督查檢舉,遺忘英烈者,不配為我大明子民!”

朱允炆浩然喊道!

犧牲的將士們,朕絕不會讓你們白白犧牲,你們的家眷,朕會照養,你們的英魂,大明子民會永遠銘記!

傳令兵高聲吶喊:“遺忘英烈者,不配為我大明子民!”

百官山呼!

軍士山呼!

萬民山呼!

鄭和帶水師將士山呼!

聲浪重重,震天動地!

朱允炆以強勢的君權,以《大明律》,以超越規格的條令,讓犧牲的英烈融入至生活與禮儀之中,給了所有犧牲英烈一個無法超越的禮遇!

鄭和上前,肅然行禮:“末將代犧牲的一萬四千三百八十二名將士,謝皇上隆恩!”

“謝皇上隆恩!”

‏​​‎​‏‎‏‏‎‎​‏‏‎‎鄭和水師上下同時行禮!

巨大的犧牲數字一出來,無數人不由地深吸一口氣。

浮橋之上,張輗、張軏忍不住流淚,看了一遍又一遍,總找不尋不到父親張玉的身影!以父親的官職與地位,絕不會缺席歸來的盛典,除非……

一萬四千三百八十二命將士!

巨大的犧牲,讓浮橋之上的水師家眷們忍不住的悲痛!總共兩萬六千餘人,這都折損一半還多了,自家的兒子,自家的丈夫,自家的父親還在嗎?

張澤感覺母親身體有些搖晃,連忙扶住。

張母心神不寧地看向水師將士,推開了張澤的手,強打精神說:“莫要攙我,哪怕是你哥哥犧牲了,那也是大明英烈,咱們是英烈家眷,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張澤眼眶發紅:“娘……”

李寶抬了抬手,用袖子擦過眼角,對身旁的兒子李淳說:“若你大哥不在了,你就給老子去水師!”

李淳握著拳頭,重重點頭:“爹,不管大哥回沒回來,我都會去水師!”

李寶揉了揉李淳的腦袋,心頭滿是苦澀。

家眷悲痛,卻也光榮。

皇上給了犧牲之人最高的光榮,他們是英雄,我們是英雄的家人!

朱允炆深吸一口氣,喊道:“鄭和,彙報犧牲的將士名單,每一個名字都不能遺漏!”

鄭和驚訝地看著朱允炆,這可是一萬四千三百八十二名將士,如此眾多的將士名字要唸完,需要的時間很長!

但朱允炆在等,百官在等,萬民在等!

鄭和沒有猶豫,命人取出犧牲的水師將士名錄,然後喊道:“水師英烈名錄:張玉,武義、孫暢、梁暴……”

每一個犧牲的人,都記錄在冊。

每一個犧牲的人,都有名字。

每一個犧牲的人,都在這裡。

鄭和念著一個個名字,過往的一幕幕浮現,大海,風暴,雨林,巨蟒,搏殺,死亡……【感謝v臭不要臉v打賞,感謝大家的月票,感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