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八十一章 不當蠢貨,一粒種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八十一章 不當蠢貨,一粒種子

馬恩慧看著坐下來,挽起袖子就準備抓泥巴的朱允炆,連忙上前勸道:“皇上,這不合適吧?”

帝王玩泥巴,這要傳出去,朱允炆的名聲還要不要了,萬一被言官抓住,說是泥巴皇上,這一世英名就徹底完了。

朱允炆擺了擺手,對馬恩慧笑道:“有什麼不合適的,朕不過是來給孩子和你們上一堂課,教育孩子,有什麼過錯?”

“上課?”

馬恩慧看著朱允炆抓了一把黃褐色泥巴,毫不忌髒,已滾壓起來,額頭有些冒汗。

朱允炆示意馬恩慧坐在對面,讓朱文奎與韓夏雨坐在一旁,其他人落座,道:“皇后可莫要嫌棄這土泥髒,多少精美的陶瓷器物,都是這泥土燒製而成。在國子監中,玩這種泥巴的可不止是匠學院,還有農學院、醫學院。”

馬恩慧有些驚訝,問道:“國子監玩泥巴?”

“我要上國子監。”

朱文奎有些嚮往,那裡是一個能玩泥巴的好地方。

朱允炆抓-揉著泥巴,對朱文奎鼓勵了下,然後說道:“農學院研究什麼土壤適合什麼農作物種植,匠學院研究這類泥巴如何能燒製出更好的陶瓷,至於醫學院,自然是當做藥物來用了,他們叫這類泥巴為白石脂,可治黃疸、瀉痢和邪氣痛腫,皇后近日小腿有些腫痛,說不得需要開這一味藥……”

馬恩慧一臉陰沉,看著這一團泥巴,莫不是自己堂堂皇后,還要吃泥巴?

“來,都莫要閒著了,今日就看看誰捏出來的東西最有新意,最是新奇,奪魁者,朕有賞賜。”

朱允炆說完,寧妃、賢妃、淑妃仗著身份低一點,沒什麼壓力,先一步動手了,馬恩慧不伸手,堅決不伸手,什麼賞賜不賞賜的,自己是皇后,怎麼能玩泥巴。

可玩這個東西,要麼在場,要麼離場,不存在在場又不玩的情況,馬恩慧不想玩,伊真兒以為她矜持放不開,便主動地幫著馬恩慧玩了起來,還說起馬恩慧活麵糰的舊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朱允炆沒有看到伊真兒被掐得呲牙咧嘴,只自顧自研究著自己的泥巴,先捏了一個汽車,然後又捏了個飛機,之後乾脆捏了個火箭,輪廓捏好之後,又拿起工具作精修,汽車需要顯示出輪子,窗戶,飛機翅膀上要寫上“中國”,火箭上面刻個“長征”……

伊真兒看著認真投入的朱允炆,停下了手中的活計,就連馬恩慧、寧妃等人也止不住看了起來,朱文奎也被朱允炆熟練的手法,新奇的物件所吸引,韓夏雨則沒心沒肺,看了兩眼,繼續捏自己聽說的河中妖怪……

寧妃看著朱允炆做好的四個輪子的古怪東西,目光中充滿了好奇,這是什麼,聽不曾聽,聞不曾聞,似乎不屬於這個世界。

想起朱允炆不曾遠離過京師,卻頗為熟悉一些景點,他似乎見過焦山殘破的崖壁,就在那裡,他又似乎見過蘇州的白巖寺塔,緬懷著遙遠而深邃的記憶,尤其是雷峰塔中,朱允炆拿到了舍利,而這是一段隱秘,隱秘到了安全局都不知道,朱允炆又如何知曉這其中的秘密?

無數不解,未知的秘密,讓朱允炆充滿了神秘色彩。

“父皇,這是?”

朱文奎指著飛機,很是好奇地問道。

朱允炆小心地捏起泥飛機,道:“這是父皇想象中的一種大鳥,純鐵打造,有翅膀,有腳,它可以飛起來,從京師飛到北平,也就一個時辰……”

“一個時辰?”

眾人震驚不已。

“哈哈,說笑,它只是個玩具,作不得準。”

朱允炆解釋道。

在這個從南京跑到北平都要一個月的年代,一個時辰飛到北平,那是超出想象的事。

寧妃的眼神中的震驚並沒有因朱允炆的解釋而消退,看向那泥飛機,似乎人真的可以乘坐這種東西,飛到遙遠的地方。

玩笑嗎?

想象嗎?

寧妃有些不相信,朱允炆擅長在玩笑中夾雜真實,他懂得的,知曉的,超出自己理解的,未必是不存在的。

“那這個呢?”

朱文奎指著火箭模型問道。

朱允炆沉默了下,拿起小刀又修了修,說道:“這是一種火箭,等它幹了之後,可以送給二炮局。”

“火箭,是什麼?”

朱文奎不解。

朱允炆解釋道:“神機炮是朝著遠處打的,透過一個弧線,落下去擊傷敵人。這類火箭,類似於站著的神機炮,只不過它是自己飛起來,可以帶人飛到天上去,也可以帶很多火藥,飛一個弧線,然後落在遙遠的地方,擊殺敵人。”

“我要坐火箭!”

朱文奎興奮起來。

“飛天?!”

寧妃驚呼起來。

在紫金山上,朱允炆遇到陶成道的後人陶增光,當時就肯定了飛天,而此時,它又拿出了火箭的模型,這種火箭,顯然不同於《火箭書》中的飛鳥。

莫不是,人真的可以飛天?

朱允炆拉著朱文奎的手,認真地說道:“你雖年紀尚小,但想象力不可缺少,父皇今日捏造出來這些,只是想告訴你,要善於想象,這個世界,可不只是你看到的皇宮建築如此膚淺,它有著無盡的秘密,比如飛天的秘密。你若想做火箭,想要飛天,那第一步就要好好學習,掌握好廣博的知識。”

“沒有知識與學問,科技與人才,一切都是空中樓閣,國家也會不堪一擊。你要懂得問,這個世界為什麼會這樣,學會去追問,去解答。”

朱文奎有些不解,迷糊地問了句:“為什麼會這樣,是什麼?”

朱允炆拿過一根蠟燭,點著了,問道:“誰一口氣可以吹滅?”

韓夏雨跑過來,一口氣就吹熄了蠟燭,道:“這有什麼難的?”

馬恩慧、伊真兒、寧妃等人也奇怪地看著朱允炆,不過是一個蠟燭,小孩子都可以吹熄,這還用問。

朱允炆拿來一個乾淨的漏斗,交給韓夏雨,道:“如果從漏斗的小孔吹氣,你還能吹滅蠟燭嗎?”

“當然能!”

韓夏雨自信地說道。

朱允炆笑道:“若你吹不滅,這個月就好好學習《初階數學》,若你吹滅了,準你玩一個月。”

“金口玉言?”

“金口玉言。”

韓夏雨高興起來,拿起漏斗,便靠近了重新點燃的蠟燭。

馬恩慧、寧妃、伊真兒等人連連搖頭,蠟燭之火,一口氣肯定能吹滅的,哪怕是用了漏斗,那也是一樣結果,朱允炆如此,這是故意放水,給韓夏雨玩的機會啊。

韓夏雨一臉興奮,鼓起嘴巴,小嘴含住漏斗小口,對準燭火用力一吹,蠟燭的火焰晃動起來,朝著漏斗方向偏去。

一口氣之後,蠟燭恢復了正常,依舊燃燒著。

“怎麼會?”

韓夏雨難以置信,馬恩

慧等人也吃驚起來。

韓夏雨不信邪,鼓起嘴連著吹了幾口氣,蠟燭還是那個蠟燭,除了燭火晃動,稍微微弱一些之外,沒有什麼改變,依舊燃燒著。

“這是怎麼回事?”

寧妃一臉詫異,走到蠟燭旁,輕輕吹了一口,蠟燭忽得熄滅了。點燃之後,從不甘心的韓夏雨手中接過漏斗,吹了一口氣,蠟燭如剛才一樣,晃動而不熄。

朱允炆看著疑惑的眾人,道:“當空氣從小埠流出之後,會快速分散到大埠,沿著漏斗壁流散,而中間卻沒有多少空氣,周圍空氣強,中間空氣弱,強得空氣擠壓弱的空氣,會將火焰拉向裡面,這就是空氣流通與壓強的學問,在我們看不見的空氣裡面,也有著無數的學問,孔明燈大家放過吧?”

馬恩慧等人點頭。

孔明燈在民間是常見的物件,每年元宵、春節時,總少不了。

朱允炆捲起紙張,比劃著孔明燈,道:“孔明燈之所以飛起來,靠的就是空氣的力量。你們有沒有想過,小小的孔明燈可以帶著蠟燭飛,若是製作一個巨大的孔明燈,是不是可以帶幾十斤貨物飛,甚至可以帶飛起來?”

“啊?”

馬恩慧等人面面相覷,第一次聽到如此異想天開的想法,但仔細想想,似乎也有道理……

伊真兒看看著朱允炆有些出神,原以為朱允炆這個皇帝只懂得處理政務,治理國家,不成想動手能力也是如此之強,就連想法也都天馬行空,出人意料。

朱允炆並沒有停留在想象之中,而是拉著朱文奎的手,嚴肅地說道:“這個世界有很多秘密,比如花兒為什麼這麼紅,蘋果為什麼向地上落,而不是朝天上飛,地震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會有黑夜與白晝……”

“這些秘密,都需要學問來解答,父皇說這麼多,就是希望你謹記於心,玩可以,但要在玩的同時,學會思考,在思考時,究其根本,這就是儒學格物,朕將其稱之為,理論與實踐。你還小,或許不明白,但你只記住一點,只有善於學習的人,才不會成為蠢貨。”

朱文奎這次聽懂了,握著小拳頭道:“我不要當蠢貨,我要學習。”

朱允炆欣慰地笑了。

眼下國子監的研究進入了一個奇怪的階段,因為有了望遠鏡,兵學院已經在考慮如何快速搭建高梯與高樓了,正所謂,站得高,看得遠,也省得斥候來回跑路了,為此,匠學院出現了拼裝式的建築思維,還被要求提高望遠鏡的距離,為此組織了一批人秘密研究。

商學院除了研究推銷技巧之外,還會跑到京師試驗一下效果,看看京城多少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招牌,就知道這是商學院的傑作,這群人也不老實,有些人甚至想要去瓦剌找哈什哈做一筆買賣,試試自己的商業本領。

數學方面出現了幾個厲害人物,已經在測算下一次日食是什麼時辰了。這也就罷了,真正讓朱允炆驚訝的是,數學院自從學會了阿拉伯數字,有了更好的數學基礎之後,已經開始糾結大地有多重,海水有多少,天空有多高的問題了,密度、質量、容積等知識點,逐漸被他們學透。

朱允炆不知道幾十年後,國子監與大明的科技能走到哪一步,但無論如何,朱文奎作為皇長子,他將在未來繼承自己意志,只有他對科技有一個充分客觀的認識,才能保證科技一直發展下去。

今日,只是種下一粒種子,種子的名字,叫做想象與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