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二十八章 中轉港口,博浪人(三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二十八章 中轉港口,博浪人(三更)

薛祿與張輔在看山,鄭和卻在看海。

舊港宣慰司。

大明水師船隊、商人船隊浩浩蕩蕩停留在舊港的港口中,大明旗幟迎風招展,獵獵作響。

宣慰使施進卿很是高興,尤其是聽聞梁道明被封為南洋王,身體還過得去時,更是歡欣,對於鄭和提出的駐軍問題,施進卿沒有絲毫猶豫,當即開出了一片地,距離宣慰司所在只有十二裡路,遠近正是合適。

大明舊港衛駐紮舊港宣慰司,標誌著大明真正意義上掌控了這一塊海外飛地,而不是水中花,不是名義上的佔領。

杜禹帶著舊港衛的軍士正在紮營,商人們看著杜禹的眼睛都有些通紅,恨不得將杜禹打一頓。見過奢侈的,沒見過這麼奢侈的,上好的檀木,至少三百年啊,你拿去當木樁?

對於這一點,杜禹也沒辦法,紮營總需要木頭,這裡砍木頭又不需要辦-證,順手砍了拉過來就用了,想找一根尋常木頭,那也得有才行啊……

不巧,營地附近十餘里,多是上等的古木。

商人眼不見為淨,到了舊港之後,就開始四處活動,南洋的人口雖然算不得眾多,但國不少,好東西不少,隨便找個島,就能弄到無數好貨,要不是大明水師不允許超載,估計這群人都到不舊港就可以回大明了。

對於商人的問題,鄭和並不在意,副手李興負責派人跟其進入滿者伯夷國、進入渤泥國,擺在鄭和眼前的,是一道巨大的難題。

鄭和、張玉、朱能、施進卿、鄭伯、鄭軍禮等人指著海圖不斷研究著。

施進卿聽聞鄭和打算繼續向西航行,前往極遙遠的天方之地,便嚴肅地說道:“再向西,就是蘇門答臘與滿剌加,自滿剌加出海峽北上,是古裡。而自古裡再向西,就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海域。多年之前,聽聞天方的人來過舊港,然最近五六年,都不曾見到紅毛人,怕是那一片海域並不平靜。”

鄭和拿出的海圖是一份不太完整的海圖,至於朱允炆給他的完整海圖,早已被銷燬。在鄭和看來,那一份海圖太過珍貴,珍貴到不容許更多人知曉。

當然,那一份海圖的每一個細節都被鄭和所銘記,隨手就能繪製出來。

只是那份海圖有些海域的名字與地名,多少有些古怪。

不管怎樣,海圖與路線已經不是繼續航行的障礙,最大的障礙是缺少中繼點,一次遠航,需要大量的淡水、糧食、物資等儲備,若僅僅以舊港為中繼港口,那等航行穿過“孟加拉灣”就沒多少儲備了。越過錫蘭海域,抵達古裡,就必須停下來籌備淡水與糧食。

而古裡是什麼情況,會不會允許大明水師停靠,這都是很難說的,按照朱允炆的吩咐,水師在南洋航行中能不打架就不打架,以免讓整個南洋諸國畏懼大明。

鄭伯指了指海圖中滿剌加的位置,道:“要設中轉港口,安置倉庫,儲存物資以備遠航所需,除舊港外,還可於滿剌加設定倉庫。”

“滿剌加?”

鄭和盯著海圖,陷入沉思。

舊港宣慰司雖然也扼守了馬六甲海峽,但只扼守的東南端,真正扼守馬六甲海峽西北端的,是滿剌加。

而自舊港去滿剌加西北部,還需要六七日的航程,但從那裡為起點出航,穿過錫蘭、抵達古裡,淡水儲備應還有不少剩餘,哪怕是航海途中失了航向,也能確保安全。

只是,滿剌加會同意嗎?

鄭和提出了疑問,鄭伯很自信地說:“若大明水師幫滿剌加一把,他們定會同意。”

“幫,怎麼講?”

張玉詢問。

施進卿解釋道:“滿剌加最初是暹羅的隸屬國,暹羅每年都要求滿剌加繳納黃金四十兩,若繳納不足,則發兵征討……”

朱能嘴角有些不自然,四十兩黃金,這個價碼是不是有點太寒磣了?不過考慮到滿剌加當年還是一個小地方,能挖出四十兩黃金估計也不容易……

施進卿嘆息一聲:“滿剌加小國寡民,年年納貢可是吃不消,於是在去年拒絕給暹羅進貢,暹羅發兵征討被打敗,但暹羅的實力擱在那裡,眼下又在整頓兵力,準備滅掉滿剌加。聽聞滿剌加今年還派了使臣前往大明請封,願成為大明藩屬國,以求庇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鄭和不知道滿剌加的使臣去沒去京師,沿途也沒遇到,不過暹羅欺負弱小,這是不應該的,除暴安良,替天行道,這是大明的正義。

事,得管。

鄭和問詢清楚之後,下令水師船隊準備出航,前往滿剌加。因距離不甚遠,加之只是商討建立中轉港口與倉庫事宜,鄭和只帶了一艘寶船與五艘大福船前去。

預想中選址倉庫與港口的位置雖然在滿剌加西北方向,但滿剌加的國都柔佛卻是在西南端,距離舊港只有三四日航程。

鄭和帶人抵達,派遣使臣知悉滿剌加國王,滿剌加國王聽聞大明船隊來了,親率大臣,穿著華麗的盛裝,帶著儀仗隊,在港口迎接鄭和的船隊。

鄭和下船,宣讀了一段宣言,當然,只是客套話,不是皇帝的國書,鄭和也沒國書,然後贈送了一批禮物給滿剌加國王。

滿剌加國王感謝鄭和的到來,上岸之後熱情款待,鄭和答應滿剌加國王,派人給暹羅送信,讓暹羅收兵,不再進犯滿剌加,滿剌加國王感激不已,當即就說出了遇到什麼事就找兄弟之類的話,鄭和順其自然提出了設定倉庫,存放貨物的事。

滿剌加國王毫不猶豫答應下來,只要看一眼港口外停泊的巨大船隻,就沒有人會拒絕這個請求,畢竟人家是給面子的,不是直接搶地盤設定倉庫,而是請求,不答應他們還會換地方。

鄭和對滿剌加國王的態度很滿意,滿剌加國王考慮既然大明願意幫助自己,那自己就做到說最好吧,鄭和送來的小圖紙不要了,轉身就命令人修個大倉庫,放大個四倍再說。

不得不說,滿剌加國王是很實在的,這一座倉庫,可以說是鄭和遠航途中最大的倉庫,不,說是城都不為過,因為這座倉庫還分內城和外城,還設定了四個大門……

倉庫之中,將儲存大量的糧食、金錢、贈送各國的物資、交易物資等。

在滿剌加停留了幾日,鄭和已經不能再等下去了,若不在二月底之前離開,就無法順利抵達古裡了,一旦到了四月,海風與洋流都會改變,想要繼續向西將是困難重重,寸步難行。

二月十五日,鄭和返回舊港,留下一艘寶船,準備在五月份護送商隊返回大明,而水師船隊將率主力繼續西進,目的地是古裡。

而抵達古裡之後,鄭和又將休整,直至秋日來時,洋流與海風改變,方可前往夢想中的天方之地。這一條路走下去,沒有兩年時間很難返回大明。

這是最關鍵的兩年,鄭和堅毅的目光看著海洋,朱允炆想要一大批的船長,而未來的使命更加艱難,若不能透過這一次試煉,那大明水師就無法挑起更重的擔子!

二月二十日,大明水師準備齊備,航向西北,出馬六甲海峽,航行在“孟加拉灣”(當時的名字沒查到……)海域。

風起,浪湧。

一艘大福船之上,赤裸著上身,光著腳的駱冠英扯著嗓子喊道:“左滿舵!”

舵手連忙操縱。

海浪拍打在船身上,激起的浪花蓋過了駱冠英,然後在甲板之上摔碎,順著甲板邊緣的開孔流到海中。

“給我穩住,收半帆!”

駱冠英一隻手抓著纜繩,厲聲喊道。

狂風吹來,船隻劇烈地搖晃著,不少軍士東倒西歪,一個軍士腳下一滑,在船隻傾斜時直摔向大海,絕望的目光看向陰鬱的天空。

噗!

一隻手猛地抓住了軍士的手腕,鑽入耳中的是一陣咒罵:“老子告訴你們了,起風時系好腰繩,你娘的繩子呢?”

駱冠英感覺自己的腰間都要被勒斷了,幸是船隻穩住,船上的軍士幫忙將兩個人拉了上去。

“你也太冒險了!”

沈偉走過來,厲聲責罵駱冠英。

駱冠英嘿嘿一笑,道:“這不是還活著的嗎?嚷嚷什麼,去掌好你的船舵!”

沈偉陰沉著臉,給被救上來的軍士捆綁好腰繩之後,順手就拿了一根繩子朝著軍士抽打起來,喊道:“違背軍令,害死你自己也就罷了,若害死了其他兄弟,你娘的死了能安心嗎?”

軍士強忍著痛苦沒有叫屈。

駱冠英也沒給軍士說話,錯了就該懲罰,這一次幸運自己救下來了,若自己不在這個位置,他將掉入大海,以現在的海況,掉進去必死無疑!

沈偉指著駱冠英,道:“以身犯險,違背船規,領賞十鞭!”

駱冠英背過身去,露出壯實的後背,隱約中還有一些傷痕,沈偉負責這艘船的船規紀律,同時是大福船的掌舵手,知道規矩大於天,雖然心疼駱冠英這個船長,但規矩就是規矩,該打的,一鞭子也少不了。

這邊海浪不斷翻騰,那邊船隻上鞭子不斷揮舞,交織成了一片魔鬼的海域畫像。

駱冠英已經皮實了,捱打一頓沒什麼,領賞完之後,跟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繼續指揮著船上的軍士:“跟著寶船的燈火前進!”

寶船,如同一座島嶼,如此湧動的海浪,只不過讓其小幅度地搖晃著。即便如此,鄭和依舊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指揮著寶船以一張半帆緩慢前行。

在另外一艘大福船上,趙世瑜、袁逸塵分任船長與舵手,與風浪搏鬥。

原本是國子監的書生,進入水師不過半年多,已經成為了合格的船長,原本白皙的皮囊不見了,轉而是黝黑色,什麼書生形象也沒有了,只有鬍子拉碴的粗漢!

但幾人沒有感覺後悔,反而在這海浪之中,在航行之中,見識了一個又一個國家,看到了神秘而不曾知的生物、植物,還學習了一些簡單的番語。

世界不止有大明,他們想去看看世界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