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一章 小氣的皇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一章 小氣的皇后……

馬恩慧不懂什麼是資本主義,但知道,只要在越短的時間內,完成越多的契約份額,那流入自己手中的錢便更多。

想要在兩年內完成三十萬匣,日產匣數便需要不低於四百。

而當下,只有六十,遠遠不夠。

朱允炆進入坤寧宮時,馬恩慧已接連派了幾撥侍女,看那樣子,皇后是打算將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也騰出來,改辦紡織廠了。

也不知道皇后是不是故意的,內宮諸監、內府諸庫那麼多寬敞地方都看不到,偏偏繼續蠶食自己的東六宮。

按照這個勢頭,東西十二宮湊滿嬪妃是別想了……

資本啊,果然是讓人又愛又恨。

“皇上,臣妾正思量如何擴大生產,只是後宮人手不足,該如何是好?”

馬恩慧見朱允炆來了,見禮之後,便詢問道。

朱允炆拉著馬恩慧的手,坐了下來,說道:“不夠的話,可以在文工團調一些人。慕容景兒不也說過,文工團龐大,不利管,不善事。”

馬恩慧輕輕撇了撇嘴,拉拽著朱允炆的胳膊說:“有皇上開口,那臣妾便放心了。皇上啊,文工團可是巨利,用不了多久,便比坤寧宮富有了。”

朱允炆暗暗吸了一口涼氣,這話聽得怎麼不對味。

莫不是,皇后嫉妒文工團?

也不怪皇后,自從元宵節文工團名震京師之後,文工團便徹底走上了商業化運作模式。

無論你是皇親國戚,一品大員,還是七品京官,京城富商,一口價,五百兩銀子兩個時辰的演出。

聽說文工團的演出已經排到了五月份,每日演出最低兩場,一日收益便高達千兩銀子,而這段時間收益已突破萬兩。

文工團屬內宮,按理說是無需上稅的。

可朱允炆不僅要求文工團上稅,定的還是十五稅一的重稅。

戶部自然是歡迎,反正文工團是朱允炆的,十五稅一也是朱允炆定的,怪不得別人。每個月還能從文工團稅千餘兩,足以養活縣衙三十餘胥吏一年的了,何樂而不為?

而在後宮中,文工團又比較特殊。

馬恩慧雖是大明皇后,也不便於插手文工團事宜。

文工團的前身是教坊司,後來朱允炆廢了教坊司,留下了這一批無處可去的人,重組為文工團,任命慕容景兒為掌印,統管文工團事宜。

對於文工團商業運作,朱允炆給出的口諭是由慕容景兒全權負責。

換言之,慕容景兒所管理的文工團,雖然名義上歸馬恩慧管,但實際上,有著極高的獨立性,一應人員、財務、節目、接拒演出等,皆由文工團自己說了算。

一開始馬恩慧也沒介意,畢竟文工團一次演出便是五百兩的天價,京師又能有幾個出得起這個價碼的,誰又會浪費這麼多錢,去看一場只有兩個時辰的演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馬恩慧還是低估了京師之人的熱情,且不說遼王、珉王這種親王喜歡,便是其他官員也喜歡,更何況京師之中,有著不少富商,誰不渴望看看文工團的風采?

要知道,文工團可是要給皇上、皇后演出的,咱有機會享受皇家待遇,花點錢算什麼?

至於五百兩銀子,沒錯,是很貴,能一口氣拿出來的那是大戶,咱這種小門小戶,還是低調點的好,喊幾個御史,一家出他個七八十兩,組個團不就妥了?

馬恩慧不開心了,文工團只需組織一兩百人登臺表演,半個多月便收入上萬兩,而自己呢?動用幾百人,耗費材料、心力無數,日夜輪作,所得醫用紗布之物,一個月能入賬幾千兩就不錯了。

兩兩對比之下,馬恩慧有一種挫敗感,更讓她難過的是,文工團的錢,不是自己的錢……

朱允炆正準備用就業、社會價值來安慰馬恩慧,侍女走入殿內通報,慕容景兒求見皇后。

馬恩慧深深看了一眼朱允炆,問道:“也不知她來,是為了什麼。”

朱允炆起身,笑著說道:“既然是找皇后的,那朕便先避一避,看看她會說些什麼。”

馬恩慧噗嗤笑了,哪裡有皇上躲著偷聽的?

朱允炆不管這麼多,去了屏風後面,搬了一把椅子便開始打瞌睡。

一條鞭法、官吏整頓、遏制兼併,傷害的可是士紳集團的利益,京官自己擺平了,可地方上呢?

那些士紳集團,所謂的地主老爺們,會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對抗朝廷

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勇氣,洪武朝屠殺的陰影,是不是刻在了他們的骨子裡。

造反?

算了吧,士紳手中也就幾個打手,造不了反。

沒有廣泛的農民參與,絕大部分造反是不可能成氣候的。

現在自己為農民謀福祉,他們沒道理會反對自己。

如此一來,士紳再不滿,也只能乖乖割肉了。

只要透過俸祿,解決了官、吏的生活保障問題,一條鞭法便會完全鋪展開來。

張居正改革之所以是十年曇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改革傷害了官吏的權益,也沒有爭取官吏的理解與支援,更缺乏對執行過程的監管、糾正,導致眾多改革出現了嚴重偏差。

自己較之張居正擁有更大的優勢,第一個優勢,自己是皇上,而張居正只能算是首輔“皇上”。

第二個優勢,自己知道一條鞭法、遏制兼併等存在的問題,採取了一系列保障舉措,使用的是改革2.0版,沒道理比1.0版更差。

還有一個優勢,張居正改革搞了十年就掛了,自己今年才二十出頭,只要不放飛自我,不嗑仙丹,活到六七十應該沒問題,拿出三十年的時間,不信搞不定底層田地與治理問題。

就在朱允炆睏乏的時候,屏風外的對話讓朱允炆清醒過來。

慕容景兒對馬恩慧見禮後,拿出了一本賬冊,恭恭敬敬地交給馬恩慧,說道:“皇后,此乃文工團正月賬冊,除去稅銀,結餘是一萬四千兩。所有銀兩已封存入箱,運至坤寧宮門外,請皇后查驗。”

“什麼?”

馬恩慧有些驚訝地看著慕容景兒,她竟然沒有半點留私,完全上交給了自己?

“皇上金口玉言,文工團可自主支配營收,無需遞送坤寧宮。”

馬恩慧壓下不解,說道。

慕容景兒淺淺一笑,回道:“皇后,文工團此來,也是遵旨辦事。文工團二千六百人,皆賴皇上、皇后天恩,才有今日之安穩,文工團上下皆願將營收悉數交付皇后處置。”

馬恩慧感覺臉有些燒,感情自己太小氣了,枉做小人,亂加揣度,淺淺一笑,便說道:“既如此,本後便代管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