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五章 民心在黝黑的笑容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五章 民心在黝黑的笑容裡

武英殿。

劉長閣抱著一疊文書,遞送給雙喜,雙喜將文書輕輕放在朱允炆的桌案上,然後安靜地退至一旁,垂手等待。

朱允炆批過一份奏摺,指了指一旁的奏摺,對雙喜說道:“這些先送通政司,告訴他們,不可遷移。”

“遵命。”

雙喜將奏摺收起,安排人送出宮。

朱允炆翻看著安全局送來的情報,面色陰沉下來,對劉長閣說道:“遏田產兼併之策尚未推行,已有人勾結農稅司、布政使司、稽查司。這若是真正推行起來,豈不是說一套,做一套?如此鄉紳官僚,當真朕是瞎子嗎?!”

“皇上,訊息走漏,地方上都在想辦法應對,部分官員、豪紳開始退田,但從南直隸與江浙等地傳來的訊息來看,數量並不多。大部分官員、豪紳選擇觀望,有部分士紳,許以重利,勾連農稅司、布政使司、稽查司,妄圖保其田產。”

劉長閣沉聲回道。

朱允炆冷笑一聲,果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這些人也夠下血本的,知道收買一個農稅司是不管用的,索性把布政使司、稽查司的人一起收買了。

觀望?

繼續觀望吧,有你們哭的時候。

二月十二日,內閣鬱新、張紞、解縉三人聯名上書《清丈田畝,溯查田產以遏田產兼併、投獻之國策》,經朱允炆批准加印,於二月十五日,正式通告天下。

無數驛使揹負文書,從官道之上縱馬疾馳,奔赴全國各地。

常州府,宜興。

農稅縣司武廣、布政使司都市萬表,稽查司孟志遠,攜三十餘人,連同農戶組成的清丈隊六十餘人,在田間地頭收到了《清丈田畝,溯查田產以遏田產兼併、投獻之國策》。

不遠處的柳樹下,五六個富紳聚在一起,彼此目光對過之後,都露出了笑意。

“可都打點好了吧?”

退休三年的趙七品輕鬆地問道。

錢富紳緊了緊腰帶,臉上肉抖動了下,說道:“自然,這可都是我們安家立命的底子,如何能輕易分出去。雖花費了一些,但總是擺平了他們。”

孫富農清了清嗓子,沙啞地說道:“辛苦了十年,才得各位大哥提攜,收攏了

一些分散田地,如今好不容易田畝連阡陌,真若交還那些窮腿子,還不虧死?上面,終究還是太年輕了啊。”

“慎言,上面的事,我們可不敢胡言。”

李富商謹慎地看了看周圍,壓低聲音說道:“一切按計劃行事,可不敢讓那些佃農跑出來,否則,要出大麻煩的。”

“哈哈,放心吧。佃農都在府裡候著呢,他們聽聞今日有賞,絕計不會出門,更不會知道今日清丈田產,只要過了這兩日,我等安然無憂。”

趙七品自信地說道。

錢富紳眯著眼,提醒道:“噓,他們過來了。”

士紳們停止了交流。

武廣、萬表、孟志遠讓其他人在原地等待,然後走向富紳們。

趙七品率先迎上前,行禮道:“各位官爺辛苦了,不知何時清丈土地,我等也好備些薄茶,以慰大家。”

武廣冷著臉,從袖子裡拿出了一個沉甸甸的錢袋子,丟給趙七品,萬表、孟志遠也紛紛拿出錢袋,交還富紳。

“這,這是何意?”

趙七品有些慌亂。

武廣沉聲說道:“皇上有命,對調諸縣,清丈田畝,我等已不再負責宜興之地,需即刻奔赴湖州長興清丈田畝。而宜興之地的清丈清查,也將由長興諸司負責。”

“啊?”

士紳們頓時面如土色,惶恐至極。

這花了幾天時間,又是請吃又是請喝,剛剛拉好關係,你們就換地方了?

那新來的人,能像你們一樣貪嗎?

萬一有一個不貪的,那我們豈不是要破家?

孟志遠看著這些富紳,提醒道:“你們也別想著再收買農稅司、布政使司、稽查司之人了。朝廷說了,將在全國選出一百個最優清丈隊,不僅可享受大明首批國徽之榮耀,還可銘豐碑於宮門之外。事關千秋之事,無人會放棄。你們好自為之!”

說完,三人便轉身離去,除留下一人管理清丈隊,對接長興來人外,其他人全部找了馬匹,直奔長興而去。

富紳們再無退路,踉蹌返回家中,開始退田產,再不抓緊就來不及了。

佃農雖然不認字,但也知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往日裡這些士紳,不是踹門進來,抗走自己所剩

無幾的糧食,便是揮鞭子打自己,縱然是病中,也需要趕下田地。

何曾像今日,竟笑著看著自己,還拿出了田契?

佃農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說不定誰敢伸手,就被拉去餵狗了。

士紳將田契送到每個人懷裡,田契又掉到了地上,沒一個人敢接。

“求你們拿回去,然後回家,還不行嗎?!”

“來人啊,給他們每個人發一兩銀子,各自拿走田契!”

“老爺,這田契給了他們也沒用啊……”

“什麼?”

“這田契是老爺的名字啊。”

“那就快請中人寫新的田契!你去把衙門的王官爺請過來!”

“可是老爺,朝廷新制,田地買賣需交付農稅司管理,稽查司監督,還要報備布政使司!現在農稅司的人,已經走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好,老爺暈倒了。”

胡浚抵達宜興後,馬不停蹄,與都事楊成軒、稽查司王文風商議之後,將清丈隊分為三組,當天便開始了清丈土地。

只十日,便分士紳田產四萬畝,其中有三家富紳,賠償農戶多達五千兩,有一家士紳賠償了三千兩後,再無錢財可賠償。

胡浚也沒為難士紳,只是將其剩餘田產,作價為銀兩,轉給了佃農,若這還不足以補償,那便變賣其家產。

就算是傾家蕩產了,也不用著急,先看看你家幾口人,十口人,沒問題,那邊八十畝地是你們的了,縣衙會給你們提供牛、種子、耕作器具、基本口糧。

好好耕作,十五稅一,絕不會學你們二稅一,只要勞作一年,全家人就能解決肚子問題了。

獲得土地與自由的自耕農,自發地給農稅司、稽查司、布政使司的人送雞蛋,送吃的,還有一個耄耋老人,殺了家裡唯一一隻老母雞,親自送到農稅司。

胡浚吃了一個雞蛋,喝了一口雞湯,老人笑得很開心,農稅司的人卻已淚流滿面。

民心,這就是民心!

民心,就在這雞蛋裡,在這雞湯裡,在這老人、老農黝黑的笑容裡!

胡浚哽咽轉身,揮毫潑墨,寫道:“臣胡浚頓首於宜興,國策推行,民心順遂。時此,方悟得土地易,得人心難之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