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二章 皇上似乎很痛恨日本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二章 皇上似乎很痛恨日本啊

明代國子監生可分為兩類:民生與官生。

民生就是普通百姓家庭出身的監生。

官生是指官家子弟出身的監生,包括五類:品官子弟、舉監、勳戚習讀、土官子弟、外國留學生。

品官子弟出身的監生,又名蔭監,一品至七品官員的子弟,可以因蔭恩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

舉監,即舉人監生。

比如張三已經是舉人了,但今年會試沒考中,落第了。一想如果回家的話,走路要三個月,回來還得三個月,算了,乾脆去國子監讀三年書吧。

勳戚習讀更容易理解,駙馬、公、侯、伯等勳爵子弟也需要上學不是?

土官子弟,這裡的土官,是土司官員,往往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如雲南烏撒軍民府、芒部民府、四川播州、貴州宣尉使司等地,這裡還有不少土司。

雖然朱元璋名義上統治者這片土地,但這些地方,只能說是羈縻州,中央對這些地方的約束、管理,並不強,辦個事,說不定還得與土司好好商量。

明代國子監是有外國留學生的,主要來自於高麗、日本、琉球、暹羅諸國。

洪武四年,高麗金濤、樸實、柳伯儒等參與了科舉考試,金濤中了進士。

洪武二十二年,日本騰佑等進入國子監。

洪武二十五年,琉球國中山王察度向明朝派遣留學生。

朱允炆平日裡只關注朝政,關注農稅、土地、軍制等問題,對於國子監並沒有在意,若不是徐妙錦說起,自己還一直以為國子監都是國人。

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竟然還有日本留學生?

“呃?皇上,此事有何不妥嗎?”

陳迪看著想要發怒的朱允炆,有些忐忑地問道。

泱泱大明,浩瀚中華,收幾個留學生,以彰顯大明風采,這沒什麼不妥的吧?

朱允炆一拍桌子,怒目而視!

陳迪等人嚇得一哆嗦,連忙下跪。

大家夥也不明白,有日本官生咋啦?

上次日本倭匪殺了沿海一些軍民,你直接來了一個大陣仗,知不知道,因為你一個命令,大明水師三萬餘人如今正在東海遊弋殺人呢。

鄭和已經幹掉了二十幾個倭匪頭目,斬殺倭匪一千三百餘,據說一個活口都沒留,全部砍了腦袋。

也不知道現在海上還有沒有倭匪。

說到底,倭匪是死有餘辜。

可皇上大人,人家日本官生乃是日本官方派來的,需要給面子不是。

再說了,日本官生素來安分守己,勤勉好學,彬彬有禮,也沒犯過什麼錯,至於惹你如此發怒?

朱允炆看著跪在地上的陳迪等人,也是有苦說不出。

咋說?

現在的倭匪還只是小股的,不成規模的,遠沒有膨脹到敢於大規模進犯大明,也沒有膨脹到吞掉朝鮮,更不能給他們說一千年以後的事吧。

給他們說日本人骨子裡都是嗜血的,野獸的,征伐的,邪惡的,這些人也不信啊。

“即日起,遣舟將日本官生送還日本,大明再不接收日本官生!還有,通告沿海衛所,大明不允許日本人踏入中國領土!日本使臣想來,一律讓他們回去,無需上岸!國子監改制,你們早日拿出方略來!”

朱允炆說完,然後轉身走了。

解縉等人面面相覷,都無法理解朱允炆這詭異的命令。

“皇上,似乎很痛恨日本啊。”

解縉沉吟道。

陳迪等人連連點頭。

只要涉及日本的,朱允炆就恨不得將其千刀萬剮,似乎日本人欺負過朱允炆。

可日本人怎麼可能欺負大明帝王?

他們連見到朱允炆的機會都沒有啊!

姚廣孝繼續撥動自己的佛珠,說道:“倭匪之患雖小,但若不施以猛藥,加以威懾,恐有大禍。皇上所慮皆在長遠,不是我等可揣度。”

陳迪等人嘆了一口氣,反正日本官生也就那幾個人,趕走便是。

至於理由,好找,便用“華言不精,請還本國”吧。

朱允炆剛回到坤寧宮,徐妙錦便期待地湊上前,問道:“皇上哥哥,內閣、禮部可是同意國子監革新了?”

“你呀,沒見皇上有些疲累了。”馬恩慧埋怨了一句是徐妙錦,親自給朱允炆端過一杯茶,關切地說道:“皇上,要不要休憩下?”

“文奎呢

?”

朱允炆看了看,沒有看到朱文奎的影子。

“寧妃帶去了。”

馬恩慧笑著說道。

朱允炆微微點頭,看向徐妙錦,說道:“你想要創辦女子學院,還需要再緩一緩,多等幾個月吧。”

“為什麼?”

徐妙錦不理解地問道。

朱允炆嘆了一口氣,說道:“當下一條鞭法、遏兼併國策正在推進,政務太多,若此時再創辦女子學院,恐怕少不了風波。百官人多口多,朕只有一張嘴啊。”

徐妙錦在這一刻,突然感覺朱允炆竟有些無助,有些頹弱,他像是自己,也有不知所措的時候,也有困苦難熬的時候。

他雖是皇上,但也是普通人。

徐妙錦清楚,皇上本身不會在意百官的風波。

只是女子學堂一出,百官的彈劾物件,未必是皇上,而是自己。

他希望騰出更多的精力,在合適的時候推出女子學院,然後保護自己。

徐妙錦低下頭,思索了片刻,然後抬起頭,說道:“皇上,女子學院延期,臣沒意見。只是,臣不希望延遲太久,畢竟,女子等不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古代女子成婚時間都早,十三至十九便已婚嫁,超過二十都算是晚婚了。

若開設女子學堂,也只能將已成婚或接近成婚的女子作為生源,比如京師勳爵、官員的女子。

未婚還好說,多少有點自由。

可若是已然成婚,那一切都需要聽夫家的,又會有幾個夫家會允許自己的妻子去上學堂,學習女紅持家之外的課業?

徐妙錦知道,在漫長的歷史篇章中,留給女子的只是寥寥數筆。

自己無才,只希望用盡自己的生命,多添上一筆罷了。

朱允炆何嘗不知道這一點,沉思了下,承諾道:“朕答應你,最遲下半年,一定會在今年,讓女子學院出世。”

徐妙錦認真地給朱允炆施了一禮。

馬恩慧看著認真的兩人,微微搖頭,說道:“事情定下了便好,雙喜,傳膳吧。妙錦,今日便不要出宮了,留下好好陪陪本宮。”

朱允炆看向馬恩慧,那意思是問:她住這裡,我住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