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娛樂門徒最新章節列表 > 第011章 風繼續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11章 風繼續吹

【由於白天斷網了,在此深感歉意。希望大家能夠支援新書,多砸票票。】

麗的電視臺(亞洲電視臺前身)位於九龍塘廣播道81號,atv的這座廣播大廈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電視大樓。當初可是邀請當時署理港督郝濟時先生及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簡悅強爵士分別主持開幕典禮及致詞。

而廣播道亦曾經是在1970年代間,香港三間電視臺、及兩間電臺的所在地。因當時香港合共只有五間電子傳媒,兼且全都集中在該處,地理上亦位處小山丘上,因此該處被稱之為“五臺山”。只不過在1978年,佳藝電視倒閉,此處開始被稱為“四台山”。

可能現在眾多人已經不識的麗的電視,不過在當初,它可是香港第一間電視臺,亦為中國第一家電視臺,全球首家華語(粵語)電視臺。

atv從1956年4月正式啟播,一直獨領風騷,可自1967年邵逸夫與利孝和等人聯手建立了tvb,當時利孝和是第一大股東,也是tvb的首任董事局主席,而邵逸夫的主力,還是放在邵氏影業。兩臺便開始了你死我活的爭霸戰。兩個處於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的商業電視臺因為收視率和廣告商這個“萬惡之源”在後來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不停交戰。

麗的當初因為是收費電臺,而被無線的免費電臺一下子拉出大段距離。

麗的落於無線之後,直到上世紀70年代初才跟無線一樣“免費入屋”,其時自然早失先機,無線已經形成慣性收視,當時無線的《歡樂今宵》家喻戶曉,是香港電視史上最長壽的電視綜藝節目,每個週末香港人都習慣了一家老小坐在電視機前一起欣賞《歡樂今宵》,自電影大亨邵逸夫接任了無線董事局主席之後,便將重點放在了香港自身電視劇的開拓上。

1978年,香港另一家免費電視臺佳視倒閉,臺前幕後大量人才流向無線和麗的,鄭裕玲到了無線,米雪、文雪兒、魏秋樺等則隨監製蕭笙到了麗的。由於無線人才充足,故接納的佳視人不多,於是不少佳視精英流向麗的,無疑為本來人手有限的麗的奠定了人力基礎,當衝鋒號吹響,才見主角配角勇敢的向前衝。

1979年大獲全勝的武俠電視劇《天蠶變》是這次電視戰的先遣隊,由蕭若元(經典電視劇《鱷魚淚》、《大地恩情》、《大內群英》,經典電影《省港旗兵》、《法內情》、《鹿鼎記》、《唐伯虎點秋香》皆出自他的手筆)主創的《天蠶變》創造了香港電視史上自創武俠劇的先例,當時其他武俠劇都是改編自小說,而《天蠶變》是先有電視劇,後在觀眾強烈要求下編劇之一的黃鷹寫成了同名小說,更火速被當時著名的邵氏電影公司改編成電影。

打破大團圓傳統的《天蠶變》憑著扣人心弦的情節、紮實的動作設計和徐少強、餘安安等的精彩演出迅速贏得觀眾青睞,首播平均有超過百萬觀眾收看,成功打破與無線慣性收視差距,徹底打散無線當時在八點至九點時段的所播放的所有單元劇,令到無線在兩週後即腰斬所有單元劇,更從片場拉回正在趕拍電影的當年首席武俠小生鄭少秋,夥同趙雅芝、汪明荃、黃杏秀、陳玉蓮、歐陽佩珊五花旦拍出了另一部經典武俠劇《楚留香》對陣。

《天蠶變》於香港電視史的另一重要意義是當年麗的看準了無線在晚上八至九點時段是專播一些散的單元劇,於是安排《天蠶變》於週一至週五每天連續播放,結果逼得無線不得不重新排陣,往後兩家電視臺都開始在週一至週五每晚播放兩線劇集,這一排陣一直沿用至今。

到1980年的9月1日,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香港電視圈終於狂風大作,雷電交加,無線亞視的第一次大戰正式揭幕,當日晚上在黃金時間越戰越勇的麗的電視推出了集全臺精英籌備多時的“千帆並舉展繽紛”九月攻勢,一氣推出三套全新的劇集,分別是鄉土情濃的《大地恩情之家在珠江》,古裝劇《風塵淚》以及首開先河的青春片《驟雨中的陽光》。《風塵淚》反響一般,但《大地恩情之家在珠江》與《驟雨中的陽光》則電中觀眾軟肋,成功打動不少觀眾轉檯一看。

《大地恩情之家在珠江》共6集,於80年7月17日開鏡,劇情以清末民初廣東香山縣圍村生活為背景,描繪出一段不折不斷的鄉土情濃。演員包括當時的知名小生劉志榮、潘志文,花旦餘安安、蔡瓊輝及老戲骨張瑛、董驃等。無線與之對陣的則是號稱一王(鄭少秋)五後(李司棋、鄭裕玲、森森、黃韻詩、李琳琳)領銜的《輪流傳》,結果《大地恩情》首周收視即過四成,而且是在無線歷史悠久、多年來人人追看的七時零五分翡翠劇場時段,其後《大地》收視更是一路攀高,把《輪流傳》打得落花加流水,傳媒報道標題也紛紛採用“十年風水輪流傳”,寓意無線收視戰敗。

無線陣腳大亂後痛定思痛,隨後大手一揮把《輪流傳》抽調到週六播映,也讓《輪流傳》成為無線開臺以來首部被腰斬的劇集,同時拉來鎮臺之寶汪明荃與紅極一時的電影小生謝賢合作了一出經典劇集《千王之王》,汪明荃與謝賢在劇中糾來纏去的情感加上有點新鮮有點神秘的賭術終於為無線挽回頹勢,謝賢“四哥”的稱謂便來自《千王之王》的角色,由此也可見當年《千王之王》之深入人心。

不過即使如此,也足以說明此時的atv依舊還是穩步發展的。沈默言能夠有機會進入麗的,也算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當經過精心打扮的沈默言出現在《珠海臬雄》的攝影棚時,他的內心在開始澎湃起來。

自己今後也算是一位演員了,沈默言深吸一口氣,便拉了個工作人員道:“請問,ammi哥……”

那正忙碌的工作人員停下瞥了眼沈默言,打量了一會才衝三號場喊道:“ammi,有人找。”

“來了,來了,沒見我這邊正忙呢!”ammi不滿的回了聲,便跑了過來。

“喏!是這位靚仔,估計是來應聘演員的。”工作人員隨意回了句,便匆匆走開了。

ammi略帶疑惑道:“你是……”

“ammi哥,我是沈默言……”

“言仔是吧,怎麼來這麼晚,好了,好了,跟我來,快去換服裝……”ammi沒有多和沈默言寒暄,連忙說道。

對於對方的態度,沈默言自然沒有多做在意,便跟著ammi進了攝影棚的服裝間。他也看出來了對方現在很忙,何況自己只是個靠“關係”進來的新人,哪輪的到自己多說什麼。

眼下見對方叫自己去換服裝,沈默言就已經興奮開了。雖然他現在根本連《珠海臬雄》是什麼電視劇都不知道,不過顯然他的任務就是跑龍套,導演怎麼說就怎麼做,哪有資格看什麼劇本呢!

事實上,《珠海臬雄》開播後,確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收視率也很是平平。

雖然這部電視劇是由當初《大地恩情》的嶽華、餘安安等人再次聯袂出演,不過由於並不得香港大眾的喜愛,最後也是演到一半便停播了。

要知道當年的香港電視劇集,基於拍攝要求不需要太多外景,成本又不可以太貴,藝員數目又不是多,一個藝員連續在一年內拍攝三,四部電視劇都是正常的....

在這個環境下,以一九八零年為例,劇集公開籌備通常在放映前半年內開始,拍攝時間大約於三個月內才開始,部份更是一個多月才開始,不需拍攝完畢才準放映,而是當有大約五至十集存貨後,電視臺便推出放映了.

這個手法有好有壞,好的是有效率,善用藝員及資源,壞處當然是若果出現人事或天氣問題,便會好麻煩,例如麗的電視天蠶變利用劇本換主角,皆因當年徐少強不滿而罷拍,中途換掉由顧冠忠演出.亞洲電視武則天亦然,當年劉永打妻被捕,結果中途強行用字幕表示其角色改由曾偉權演出,是經典錯誤中的笑話....

……………………………………………………………………………………………………

換了服裝,經過簡單的化裝之後,沈默言終於走上了很多巨星都走過的一條道路,那就是跑龍套。

雖然現在的沈默言並沒有什麼演技,不過作為一個合格的跑龍套者,他嚴格的遵守著監製的要求,該躺下時躺下,該翻倒時翻倒。

一天的龍套跑下來,可把沈默言給累了個半死,今天的夜班沒他的事,所以他也就接過從ammi哥收中的工資,領了盒飯後準備回家。

正當他領了盒飯,低著腦袋想著自己什麼時候可以跟今天風采大放的嶽華等人一樣時,突然便感覺到自己被什麼東西頂了一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好在沈默言是練武出身,他基本上原地沒動,但是那經過一天拍攝而辛苦領到手的盒飯卻被翻倒在地,至於跟他相撞的人卻是連連退了幾步。

“我說,你到底有沒有長眼睛……”

看著自己的盒飯泡湯,沈默言忍不住責怪一句。不過當他抬起頭,與對方四目相對時,他整個人便如同被雷擊一般站在原地,嘴裡只是愣愣的吐了句:“哥哥?”

對方聽到這話也是一愣,不過眨眼間就已經賠禮道:“實在對不起,我趕工要遲到……”再看看腳邊的盒飯,又連忙道:“我現在去把我的盒飯領來,你先……”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