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娛樂門徒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7章 哥哥的憂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7章 哥哥的憂愁

見蕭笙滿面嚴肅,沈默言聳聳肩膀微笑道:“蕭監製,你看你,還是這麼個老脾氣。我不就是開個玩笑麼!要是對自己沒信心,當初怎麼敢對秋官說那種大話!”想起自己當初剛剛出道,面對鄭少秋說的那番話,沒由來的便是一陣苦笑。當初的自己,還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在兩人攀談間,蕭笙的辦公室內走進一人道:“蕭笙,那個角色沒問題!”

卻見蕭笙聽到這話,馬上便換上笑臉道:“這樣就好,這樣就好!”

待沈默言看清來人,才明白為什麼來人敢如此直呼蕭笙的大名。這人不是別人,正是無線tvb的阿姐之一,李香琴。

李香琴粵劇界出身,香港粵語電影演員。早年居於澳門,入讀勵群小學;從小愛好粵劇,十六歲正式踏足舞臺,曾有“二幫王”(“二幫”即粵劇中的第一女配角)之稱。1956年起,李香琴曾主演百多部粵語電影,首部作品為《黃飛鴻三戲女鏢師》。李香琴以扮演反派角色著稱,尤以奸妃、後母、情婦等形象最突出,與餘麗珍的東宮娘娘形象分庭抗禮。第一部扮演反派角色的電影為《鴛鴦江遺恨》(1960)。其他著名作品包括:《漢武帝夢會衛夫人》(1959)、《街市皇后》(1964)、《九九九離奇三兇手》(1964)等等。由於她曾扮演西宮娘娘,而之後飾演的多是陰險角色,故有“西宮琴”的外號。

1964年,與譚倩紅、任冰兒、朱日紅等人結義金蘭,號稱“九大姐”。李香琴排行最長。她們合資拍攝過一部作品《香城九鳳》,並由幾位金蘭姊妹擔綱演出。1974年,與譚炳文合辦歡樂影片公司,首次以主角身份演出喜劇《大鄉里》。1976年,又獨資自組李氏電影公司,出品過著名喜劇《你係得既》。197年,李香琴加盟無線電視,成為長壽綜藝節目《歡樂今宵》臺柱之一,與譚炳文合作的《大鄉里》,更是大受歡迎,後更拍成電影。並參演多部電視劇,著名的有:《親情》(1980)、《網中人》等等。李香琴轉投電視之後,一改戲路,由奸角改飾演慈母的角色,深獲好評。

見了這位阿姐,沈默言也是打了招呼“琴姐,你好!”

“噢?言仔也在呢,恭喜你啊!今天可都是關於你拿了金像獎的報道……”見是沈默言,李香琴也是笑呵呵的說道。李香琴本就是個和藹之人,何況沈默言如今是高層點名要培養的小生之一,換是別人早就話堆連連了。

“謝謝琴姐……”見李香琴前來,肯定是有事情要和蕭笙交談。而且沈默言今天本來就有約在身,所以也是寒暄幾句就馬上離開了。

出了無線tvb公司的大門之後,沈默言就打了車前往約定地點。

進了mtnd餐廳,眼尖的沈默言遠遠就看到了張國榮的所在。

“十仔,怎麼樣,心情好點了沒?”看著正沉思的張國榮,沈默言坐下便好聲開口道。他可知道現在的張國榮可並不好受,甚至可以說是陷入低谷。

在張國榮非常低落的時候,他很喜歡去disco。也正因為這樣,他認識了個對他很有影響力的女人。也就是後來傳說中讓他差一步就不喜歡女人的女人,這個女人是張國榮在disco認識的。這個女人是一個混血兒。這個混血兒他剛認識她的時候,是抱著一種《巴黎最後的探戈》裡馬龍白蘭度與那個女主角的情景的心態,就是你現在只需要我的**,不需要問我是什麼名。

兩人這樣來往了幾次,張國榮想她當然知道自己姓什麼,但張國榮卻從來沒有問她姓什麼的。發生了關係以後,他們好了一段時間,直到張國榮問了她名字,他也還打算跟她一直好下去。後來才發現這個女人是一個老千來的。老千的手段是很高明的,她不止是會騙財騙色,不止是騙張國榮,還差點在財方面騙了他的家人。所以張國榮覺得對他的侮辱是很大的。至少他自己認為對她…是一種愛心,而她對張國榮在感情方面是一個很大的傷害。在那段時間,張國榮曾經逃避到要離開家裡住到酒店。理由是她找些黑道人物來搞自己。

好在後來沈默言知道了這個事情,及時的出手相幫。不過這也讓沈默言多少有些感觸,對於哥哥,他一直懷著非常珍惜的態度,甚至可以說是保護。別無他因,只因為張國榮實在是香港娛樂圈的奇葩。

望著沈默言的表情,張國榮愣了下才呵呵笑道:“沒事了啦!你以為我怎麼,我現在只是有些煩惱新片的問題!”

“唔?”沈默言對自己會錯意覺得很不自在,連忙岔開話題道:“你現在是片約不斷,怎麼還為這種事情頭大起來。看著滿意的劇本,選選不就好了嘛!《鼓手》的票房很不錯吶,我早說你當初的錢補對了!”

當時《鼓手》中一共有三首插曲,都是顧嘉輝作曲,鄭國江填詞,張國榮演唱。顧嘉輝的作曲功力一向沒得說,鄭國江的填詞也為歌曲加了很多分。原先制作方找的填詞者不是鄭國江,是張國榮自己為了保證這些歌曲的質素,前去懇求當時著名的填詞人鄭國江出手。鄭國江和他面談後,很是賞識這個青年的音樂才華,將每首一千五百元的填詞費降到每首一千元(也有說法是由三千元降到一千五百元),這個舉動令張國榮銘記一生,也是他和鄭國江結緣的開始,鄭國江後來對他幫助良多,他在多次演唱會中都專門感謝過這個大恩人。

話說鄭國江同意出手後,張國榮的公司卻不感興趣,說找誰填詞都一樣,只能出五百元。張國榮堅持要鄭國江,最後是自己掏腰包補足了差額。我要說他這一千五百元補得太值得了,詞曲的優良加上他的演繹,與影片相得益彰,使這三首歌成為一時經典,到處傳唱,讓人們重新認識到這個壓箱底多年的歌手的實力。拍攝《鼓手》的這一年,也是他在歌壇上柳暗花明的一年,他從麗的電視轉投華星公司,出品了他的第一張暢銷大碟《風繼續吹》,把《鼓手》的三首插曲也都收錄在內,沈默言個人覺得是碟裡除了主打歌《風繼續吹》之外最好的幾首。大碟中的版本是拍完電影後重新錄製的,接受了黎小田的教導,比電影裡的聲線渾厚得多也低沉得多,但是電影裡的聲線雖然稍嫌細嫩,卻更襯片中意氣風發的青春少年。

電影本身雖然算不上出色,但是片中的青春氣息和追求理想的漏*點非常飽滿,看起來確實動情,這也是為什麼票房能夠有所收穫的主要原因。

值得留意的倒是片中張國榮的鼓藝驚人,甚至有人懷疑電影中他那雙迅雷擊鼓之手另有主人。打鼓的那幾個片段,他的一舉手一投足都和鼓點絲絲入扣,連片尾那場遠景都可以看出每一個動作都分毫不差,尤其是演奏時那種沉醉那種漏*點,全身上下洋溢著的動感,實在太逼真了,真是只有音樂人才能演得出來,而且不知道要下多少苦功才能練到這種程度。同時也讓很多人感慨:這個人到底蘊含著多大的才氣。對於張國榮練打鼓的事情,沈默言瞭解的更是深,心中亦是佩服無限。

“呵呵!”聽到沈默言提起當時自己補錢的事,張國榮想起來倒也是開心一笑。不過隨即,他眉間再次微皺道:“這次是高志森導演希望我能到他的新片中出演,按理說我不該像現在這樣……”

“高導演?那你就更該出演啊,我倒想下次若是有機會看看他那會不會有適合的劇本!!!”張國榮提起高志森,沈默言登時就來勁了。別人不知道這高導演的能力,他還能不知道嗎?

假若這個名字讓你有些陌生,那麼《開心鬼》、《家有喜事》等電影,定讓你腦海中浮現出影象來。他所拍攝的電影,平均票房都達兩千萬港幣,可見其功力和拍攝手段的高明之處。

“言仔,我已經答應了。可我聽說他還邀請了丹尼仔…………”張國榮提到丹尼仔時,眉間的陰鬱更甚。

而沈默言聽到張國榮提起丹尼仔,才做恍然大悟狀。想起兩人間的恩恩怨怨,沈默言有些無奈的搖搖頭道:“十仔,我們只演員。這跟你唱歌一樣,既然要弄就要投入。你和丹尼仔的事情,我也不再多說什麼。只想告訴你一句,既然接下了片子,就一定要好好演。不為別的,只因為你是個演員!”

聽著沈默言的話,再看看沈默言認真的模樣,張國榮張張嘴,終究再沒有說什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