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權力之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64章 領導搞套路 下屬難抵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464章 領導搞套路 下屬難抵擋

回到漁港碼頭,徐浩東掏出兩百元錢交給田野,讓他幫忙去附近的冰庫買點冰凍海鮮。難得來一趟海山鎮,李子健和丁子英也跟著去,為自己的小家辦點小採購。

車裡只剩下徐浩東和唐興華。

“老唐啊,北雲嶺河末段和出海口及其周邊海域的汙染,既是咱們雲嶺市的短板,又是咱們雲嶺市的恥辱,更是我徐浩東的心病。帳雖然是別人欠的,但責任是咱們政府的,你我都有一份,誰也不能推脫。雲嶺市發展得最好,這汙染問題不解決,雲嶺市就不能算先進和富裕,你我就有愧於黨和人民以及子孫後代。”

唐興華點了點頭,“我明白你的意思,小田是你精心考察出來的青年幹部,你破格提撥他,並把他調到海山鎮當鎮長,就是準備讓他接我的班的。”

徐浩東不置可否,“三個月了,你覺得他怎麼樣?”

唐興華說話也很圓滑,“能力沒問題,高同輩人一截;政治上也沒問題,腦子很清醒;上進心很強,也很願意學習。當然,作為他的同事和同志兼領導,我只能保證他現在的優秀和清正,不能保證他以後會怎麼樣。”

“看實際表現就足夠了。”徐浩東道:“唯物主義者,主要也是現實主義者嘛。考慮讓小田接你的班,主要有兩個原因,他是搞海洋和漁業出身的,既是內行,又熱愛這個行業。其次是因為你,你在海山鎮待得夠久了,身體又不好,不管怎麼著也得挪挪了。”

唐興華笑了,“我知道,不少領導主張把我拿下,是你頂著壓力繼續用我。”

“哈哈,你現在一定很矛盾。”徐浩東笑道:“小田有資格接你班了,你就得卷鋪蓋走人,去老幹部局養老,或者去人大政協工作。如果你不盡心盡力培養小田,你就是沒有站好最後一班崗,你就是辜負了組織的重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領導搞套路,下屬難抵擋。”唐興華問道:“浩東,我有一事不明,你讓我們海山鎮主持治汙工作,難道你相信我們而不相信市環保局嗎?”

“哎,注意說話的方式,話不能這麼講。”徐浩東道:“我們市委市政府既相信環保局,也相信你們海山鎮,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為了有利於工作。你們治汙,工業區防汙,環保局管汙,市委市政府、省環保廳和社會力量及第三方機構督汙。治汙、防汙、管汙、督汙,四方聯動,環環相扣,是環境保護的最好方式。從今以後,你們海山鎮治汙,將有一個很大的權力,就是你們可以直接向省環保廳報告,如有情況而不報告,就是你們的責任,當然,四方聯動機制將逼得你們不得不報。”

唐興華哦了一聲,“我懂了。那我也表個態,我們海山鎮兩套班子有信心打好這場治汙戰。”

徐浩東點了點頭,“老唐,知道我們今天是從什麼地方過來的嗎?”

唐興華道:“聽李子健說了,你們是從八方鎮過來的。”

徐浩東道:“老紀和老喬,玩花活搞花架子,被我剋了一頓。”

唐興華道:“老紀和老喬是得了富貴病,明明是個大美女,卻還要跑去整容,自找的唄。”

徐浩東笑了,“但願你們海山鎮不是,別把好經給念歪了。”

回市區的路有兩條,徐浩東卻捨近求遠,讓丁子英繞過市工業園區。

李子健瞭解徐浩東,忍住了沒問,丁子英對徐浩東瞭解不深,忍不住就丟擲了心裡的疑問。

“浩東書記,我發現你一直對工業園區不是很關注,今天都順道路過了,你還是要繞著走,這是為什麼呢?”

徐浩東卻問李子健,“秀才,你說是為什麼?”

李子健微笑著說:“我估計,你是痛恨那八十多家重汙染企業和兩百二十多家汙染企業,如果可以的話,你甚至想把那三百家企業給滅了。所以,你是眼不見為靜。”

徐浩東不置可否。

丁子英說:“可是,隔河而望的新工業區,都是基本無汙染的高新技術企業,我也沒見浩東書記去過。”

李子健說:“是有點不夠重視,工業區管理委員會原來是行政副市級,正主任由常務副市長兼任。這次雲嶺市升格,工業區不升反降,明確定為了鄉鎮級,這就是不重視的具體表現。”

“秀才,你真是讓我失望。”徐浩東說:“子英是軍轉幹部,轉業後在武裝部工作,調到市委督察室的時間也不長,他說外行話,我還覺得他單純和可愛。”

李子健和丁子英都笑了起來。

徐浩東說:“可你李秀才不一樣,待在市委機關十幾年,其中待在領導身邊也有八年之久,我不說你思想先進高尚,但起碼也會與時俱進吧。秀才,我受累請教一下,新工業區和老工業區共一千五百多家企業,都是民資、外資、合資,沒有一家國企和市企,請問我到他們那裡去,我能說些什麼呢?”

李子健思忖了一下,“這個問題還真是不好回答,從市場經濟角度看,人家遵紀守法,合法經營,依法納稅,你一個市委書記,去與不去,好象真的起不了什麼作用。”

丁子英笑著說:“這正是劉浚如副市長的主張,他推崇微觀經濟學,認為政府儘量不要干預企業,其中就包括政府領導少往企業跑。上次機關幹部會議上,劉副市長就談到了這個問題,他主張政府對企業的服務和監管,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打擾或盡量少打擾。”

李子健說:“這不是劉浚如副市長的主張,這本來就是政府應該做到的,權力需要自律嘛。”

徐浩東說:“在這個問題上,我是支援劉浚如副市長的,但我不去工業園區是另有想法,並不代表我不關心工業園區。”

丁子英問:“浩東書記,你是什麼想法?”

徐浩東卻又問李子健,“秀才,你兼任《黨內通訊》的主編,《黨內通訊》上有一個‘民企黨建’專欄,你知道工業園區裡有多少企業建立了黨組織嗎?”

李子健說:“這你難不倒我,在工業園區裡,已經有一百五十七家企業建立了黨組織,其中黨委九個,總支部二十九個,支部一百一十九個,共有黨員三千六百三十一名。”

徐浩東又問:“這一百五十七家企業,與同類企業相比,其經濟效益是好是壞?”

李子健說:“這個我真不知道,不過有兩個資料很能說明問題,這一百五十七家企業與同類企業相比,一是工作效率高百分之十一點五,二是生產成本低百分之三點七。”

丁子英說:“通俗的講,有黨組織的企業,經濟效益好於沒有黨組織的企業。”

徐浩東點了點頭,“現在,你們知道我是什麼想法了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