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權力之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86章 防洪抗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486章 防洪抗洪

雷電交加,大雨傾盆。

大雨接連下了六天,從七月底下到了八月初。

夏季多雨,七八月份正是雲嶺市降雨量最密集的時候。

當務之急,防洪救災。

雲嶺市有獨立的水系,就是雲嶺水庫與北雲嶺河和南雲嶺河,而南雲嶺河穿越市區,是防洪救災的重點。

按照預案,常務副市長陳修傑是市防汛指揮部總指揮,負責全市的防洪救災工作。

南雲嶺河市區部分由市委書記徐浩東任總負責,下面分為四段,每段兩岸,共八個市領導分別負責,他們分別是:紀委書記沈騰、組織部長羅新良、公安局長楊凌、宣傳部長王偉明、統戰部長孫和平、武裝部長楊文康、副市長陶書蘭和副市長朱國平。

各位市領導在危險地段駐點指揮,既能及時掌握汛情,供市防汛總指揮部正確決策,又能安定民心,防止市民盲目出走,消除不安定因素。

雨下了六天,南雲嶺河水位暴漲,徐浩東不敢怠慢,一直沒有回家,帶領一個機動工作小組,日夜巡視在南雲嶺河兩岸。

機動工作小組除了徐浩東自己,還有水利局總工程師展開宏、公安局政委周正安、市委辦公室秘書一科的李子健和耿晉文。

八月四日黃昏,雨終於停了,還見著了一抹夕陽。但南雲嶺的水位仍在上漲,特別是市區段,水位高於路面零點九米,全靠兩岸一米五高的防洪堤壩擋著。

徐浩東不敢掉以輕心,吃過快餐,五人一車,離開市行政中心大樓,再次沿河巡視起來。

周正安政委開車。

西岸C段,八點五公里,責任人是副市長朱國平。

車在C段指揮部門前停下,耿晉文下去,進門不到一分鐘就出來了,“徐書記,朱副市長不在,值班的同志說朱副市長下去巡堤了。”

徐浩東道:“不管他了,我們巡我們的。”

車繼續沿著堤邊路向北緩行。

副駕座上的徐浩東問後座的總工程師展開宏,“宏老,咱們檢查河堤,不用上堤嗎?”

展開宏五十幾歲,一輩子與水利打交道,南雲嶺河市區段兩岸全長六十五公里的堤壩,全部是他負責設計並督建的。

“浩東書記,郊外的河堤河壩,主要建設材料是石頭和水泥,那需要上堤檢查。而市區的堤壩由鋼筋水泥構成,最有效的檢查辦法,是用儀器直接掃描堤壩的裡面。”

說著,展開宏拿出兩支強光手電筒,將其中一支遞給徐浩東,兩支強光手電筒的兩束強光,照在堤壩的內牆上,“浩東書記,如果堤壩的內牆上有水滲出,那就表示堤壩被水全面浸泡,就是最危險的時刻,這是一級危險,需要立即加固堤壩。如果堤壩的內牆是潮溼的,那是二級危險,需要在三小時內加固堤壩。如果堤壩的內牆冒出水滴,就象人那樣冒汗,那是三級危險,需要在六小時內加固堤壩。此外,還有四級危險、五級危險和六級危險,需要有關電子儀器才能檢測出來,並採取相應的措施。我們的人員都經過專業的培訓,六人一組,兩名科級幹部帶隊,每組負責兩千米,每組四個小時一班,能隨時隨地向指揮部報告堤壩危情”

徐浩東關掉強光手電筒,並還給了展開宏,“宏老,所謂的一級危險到六級危險,應該是你的發明吧?”

“是啊,我認為特別管用。”展開宏道:“現在想起來,這還得感謝浩東書記你,當初所有人都反對這套預警系統,要不是你堅持,現在也不會有這套預警系統。反正我始終認為,這套量化的預警系統,不但對防洪抗洪管用,而且對參與防洪抗洪的人更加管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徐浩東點著頭道:“宏老,你說到點子上了。災害分為兩類,一是自然災害,二是人為災害,我們的防災措施,一半就是針對人的,針對人主要就是針對我們這些責任人。”

展開宏道:“所以,你們當領導的主要任務是管人,管住那些責任人就行,沒事不要瞎跑,你們都是外行,跑到堤壩上去沒有用,不但沒有用,還淨給我們添亂呢。”

“呵呵,接受批評,接受批評。”

笑過之後,徐浩東問:“宏老,雨停了,估計不會再下,但水位還在上漲,堤壩只剩下零點六米。以你的判斷,這零點六米守得住守不住?洩洪區那邊要不要做好洩洪的準備?”

展開宏道:“只要三天內不再下雨,雲嶺水庫又沒有險情,水位還會上漲零點三米,明天的這個時候,水位達到峰值後慢慢回落。而按照規定,市區堤壩還有零點二米,上游就不需要洩洪,所以,我認為目前還沒到洩洪的準備時刻。”

正說著,開車的周正安咦了一聲,“這是C段二號堤,咱們跑了五分鐘多,沒見到巡查的責任人啊。”

徐浩東下令停車,“子健,查一查是誰負責。”

李子健開啟掌上電腦,只用幾秒鐘就有了結果,“C段二號堤長兩公裡,這個時候麼,負責人應該是中城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楊震和市建築工程管理局副局長劉一民。”

徐浩東皺起了眉頭,“找人,悄悄的。”

周正安和耿晉文二人下車而去。

不一會兒,周正安和耿晉文二人回來,耿晉文道:“前面拐彎處的小酒館,楊震劉一民全組六個人,都在小酒館裡息著。”

徐浩東一行五人,悄悄來到小酒館,但沒有進門,而是站在窗外。與此同時,徐浩東示意耿晉文,拿出手機拍攝。

楊震和劉一民等六人,圍坐在一張桌子邊,一邊喝著啤酒,一邊高談闊論,全然不知窗外有人。

桌子上除了啤酒花生米,還有一付玩開了的撲克牌。

楊震三十歲,劉一民三十二歲,其他四個也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分別來自中城街道辦事處和市建築工程管理局。

楊震正在宣揚他的官場經驗,“這當官麼,除了機遇,主要還是情商和技巧。情商是天生的,爹孃給的,技巧是後天的,是可以培訓的。你們幾個臭小子給我聽著,我就以摜蛋遊戲為例,說說為官需要的技巧。”

同桌的人鼓譟。

徐浩東又氣又好笑,這個姓楊的,倒要聽聽他狗嘴裡吐出的是什麼象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