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季漢謀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九章 一日收二徒 羽扇贈諸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九章 一日收二徒 羽扇贈諸葛

“子誠可有意收徒?”

聽到這話,陳謙笑了,看了眼一旁有些侷促的關平,開口說道:“雲長所言收徒,可是指坦之?”

“正是。”

既然話都說開了,關羽也不虛套,直言道。

“非我推辭,坦之雖年幼,武藝卻不凡,兵法韜略方面,雲長你教導他也是一樣,我實在不知道能教他什麼。”

這話真不是推脫之詞,歷史上關平就是關羽一手教導的,不管是為人還是武藝都是可圈可點,至於帶兵如何,因為早早就隨關羽一同戰死麥城,並不為人所知。

想到日後關平的結局,陳謙不免有些遺憾,後世不少人都將關平讚譽為“季漢二代第一人”。可惜如此勐將,卻無緣與諸葛亮一同北伐。

此時關羽開口道:“武藝方面,不敢勞煩子誠。只求子誠平日多多提點他一番也就是了。”

關羽這話已經很給陳謙面子了,別看關平年幼,真要打起來,十個陳謙也打不過他。

“既如此,關平,吾且問你,你想當什麼樣的人?”

關平被突然點名,有些措手不及,下意識的看向了關羽,關羽冷哼一聲,道:“子誠問你,你答就是,看我作甚?”

關平忙對著陳謙一躬身,道:“平不才,願效衛霍之事,衝鋒陷陣,揚我大漢之威。”

陳謙對這個回答並不意外,整漢一朝,九成以上的將門之後都以衛青,霍去病為偶像。

誰知,關平猶豫了一下,接著又開口道:“如今百姓多災,多有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之人。父親曾言,陳侯乃大才之人,平…平想向陳侯求教濟世安民之法。”

說完,就彷佛耗盡了勇氣一般,低頭不敢去看關羽的臉色。

陳謙愣了,雖說這是漢朝,文武不分家,但實際上文武雙全之人還是很少的,這關平倒真不愧是關羽之子,豪情萬丈,小孩子才做選擇,文武我都要。

關羽也愣了,隨即欣慰的點點頭,不僅是欣慰自家兒子的雄心壯志,也是欣慰於他對底層百姓的憐憫之心。

自己當年不就是看不慣豪強欺壓鄉里,才怒而殺人的嗎?如今看著自家兒子,關羽彷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恭喜雲長後繼有人吶,這樣吧,明日我要去拜訪諸葛玄叔父。後日,坦之便帶著束脩來這裡吧。”

關羽大喜,回頭見關平還沒反應過來,不由又氣又笑道:“愣什麼,還不快來拜見你的老師?”

雖然還沒有正式行過拜師禮,但自己也算是當老師了,不過陳謙萬沒想到,自己的弟子,要麼不來,要來一下就來一對。

“什麼?讓阿亮也拜我為師?”

次日,諸葛瑾家中,陳謙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不由脫口道。

諸葛玄有些詫異的問道:“也?莫非還有其他人欲拜子誠為師?”

沒錯,諸葛玄找陳謙商議的大事,就是要讓諸葛亮也拜自己為師。

“哦,昨日關將軍欲讓其長子關平拜我為師,我已經答應了。”

諸葛玄眼前一亮,關羽是何人?劉備結拜二弟,徐州武將第一人。自家侄兒與他的兒子成為師兄弟,豈不美哉?

陳謙回頭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後的諸葛亮,諸葛亮無辜的與他對視著。想起他昨天的話,陳謙都氣笑了,好你個諸葛亮,未出茅廬第一計,先用在我身上了是吧?

“我與阿亮,頗為投緣,既然叔父吩咐,謙又怎敢推脫?子瑜兄,明日讓阿亮帶著束脩來找我便是。”

前半句是對諸葛玄說的,後半句則是對諸葛瑾說的。

想了想,陳謙索性對著諸葛亮道:“甘羅十二拜相,被世人奉為美談。你雖年幼,卻不會比甘羅差,今日我賜你一表字,便喚作孔明,如何?”

諸葛亮連忙跪地道:“謝老師賜字。”

就這麼著,陳謙多了兩個弟子,想想後世千古傳誦的智慧化身叫著自己老師,陳謙就有一種不真實感。這種感覺一直持續到次日,關平與諸葛亮將十根肉乾遞給自己時才慢慢消散。

從孔子時期開始,弟子拜師時就會帶上拜師禮,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束脩,通常是肉乾。至於後世人熟知的芹菜桂圓等六禮,那是宋代才開始的。

同樣的,弟子給了老師束脩,老師也要給弟子回禮書簡等物,大多數都是一本論語,不過陳謙特意為兩位弟子準備了不同的東西。

“坦之,這本《孫子兵法》便贈與你了,望你多加研讀,早日成為一代名將。”

“弟子多謝老師,定不負老師厚望。”

“孔明,為師書房中的書籍你大多讀過,今日便不送你書了。這柄羽扇你且拿好。”

諸葛亮看了看老師桌上精美的摺扇,又感受了一下門外刺骨的寒風,沉默了一會兒,接過羽扇,拱手道:“謝老師。”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拜師第一天,我好像被老師針對了,怎麼辦?線上等,挺急的!

諸葛亮的內心活動陳謙自然不知道,他只是在想:“難怪歷史上諸葛亮那麼喜歡拿把羽扇,這身打扮,簡直了。果然羽扇才是諸葛亮的浪漫,不過歷史上他的扇子好像是妻子黃月英所贈,所以才一直帶著。”

教授弟子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尤其是兩個弟子還都很聰慧,一點就透。故而這段時間陳謙一改往日的懶散,每天不是帶弟子去州牧府接觸政務,就是去軍營讓他們實地體驗軍中氛圍。

這一日,陳謙再次帶著兩條小尾巴來到軍營,關平忽然發現營中有一處千餘人的部隊非常奇怪,別的部隊訓練時都是殺聲震天,唯獨他們一聲不吭,像個木樁子一樣杵在那裡。

關平好奇的問道:“老師,那些人是在幹什麼?”

陳謙回頭望了一眼,笑著答道:“那應該是高順的陷陣營,沒想到,我只是提了一句站軍姿,他就搞得有模有樣的。走,咱們看看去。”

高順此刻正站在隊伍的最前方,他的練兵理念,就是將與士同甘共苦,吃住無二。因此士兵訓練多久,他就跟著訓練多久,絕不會有一絲懈怠。

陳謙見狀,也沒打擾他,只是帶著兩小,默默地站在一旁看著。約摸半個時辰後,高順才下令道:“所有人原地休息半個時辰,再行訓練。”

說罷,才向著陳謙走了過來,抱拳道:“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