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朱棣重生土木堡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五章:朕很失望(加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五章:朕很失望(加更)

“皇爺,禮部對石總兵授伯名位,還有神機營三名將士喚做卞琿、賀博、劉志義的家屬撫卹事宜討論,都已經出結果了。”

剛剛升任司禮監秉筆太監的王誠換了一身得體的官服,頭上戴著的也由普通幞頭換成三山帽,這就是地位改變的象徵。

明代宦官,平日裡所穿的服侍可謂相當考究,要是一不小心把帽子給戴錯,輕者要受杖責,重的就要逐出宮或者貶入淨軍了。

“放那兒吧,朕待會兒看。”

朱棣注意到他穿著的變化,笑道:“衣服不錯,就是這帽子有些彆扭,回去叫尚衣監給你重做一頂。”

“奴婢謝過皇爺關心,這是禮部的奏本。”王誠心中有些竊喜,面色上還是恭恭敬敬,將禮部的奏疏放在桌上。

他連掃一眼御桉上的陳設也沒敢,便立即退下幾步,眼神始終垂視地面。

他的這些小動作,朱棣全當沒注意到,只是一頁頁聚精會神的看著一本名為《諸司職掌》的皇家典籍。

前世雖然也有這本書,但當時朱棣的關注點全在揍蒙古上,根本沒工夫看。

現在這一世,事事都需要親力親為,有些事情還是瞭解清楚好,內廷典藏的這些卷籍,委實夠看上一陣子了。

《諸司職掌》由朱元章編於洪武年間,是瞭解大明百司必參閱之書,皇明祖訓規定,此書只有皇帝及皇太子、皇太孫方能閱覽。

朝廷各部院與地方衙門官吏的任免與職掌,雲南、烏斯藏、奴兒干都司等地區的管理和監督,地方上的農業、手工業、商業和土地制度,賦稅、戶役、財政等經濟政策,甚至於天文、曆法、習俗、文教等,全記於此。

前一世,朱棣就非常喜歡看書。

閒暇時間,總是捧著一本書在手上。

以前多是看自己感興趣的,關於唐太宗李世民看得最多,現在再看,卻是要去專門看那些與內政相關的,惡補一下欠缺的知識。

看到瞭解的地方,朱棣就會跳過去直接看下一篇,若涉及到知識盲區,朱棣會立即打起精神,逐字逐句的看明白為止。

十年?

三十年?

五十年?

朱棣不知道這副身體留給自己多少時間,所以朝夕必爭。

這一世,朱棣不僅要重新創造一個萬國來朝的大明,還要進行改革、整頓,繼續北伐,直到把蒙元徹底消滅。

一世命,即萬世命。

看了一會兒,朱棣覺得有些累,便是放下書,手持奏本靠在臥榻上,隨口問道:“這奏本先送過仁壽殿了嗎?”

王誠笑道:“奴婢正要與陛下說這件事兒呢,自六部往內閣遞送奏本一向是司禮監的差,首筆和次筆分別是內廷的興大襠和金大襠。”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奴婢才剛坐上第三秉筆這個位子,按理說,還沒有資格去碰這些。”

“可誰知今兒興大襠在想什麼,居然直接把禮部的奏本交給奴婢,讓奴婢送來乾清宮給陛下御覽。”

“按你的意思說,這份禮部的奏本,是直接從禮部送到朕這來的?”朱棣看著他,得到肯定的答桉後,心中有些奇怪。

“這倒是稀奇,你一點都不知情?”

王誠連忙跪下說道:“陛下,奴婢半點兒都不知情啊,許是興大襠和金大襠鬧了什麼過節吧?奴婢去打探打探?”

“這事要儘快摸清楚,朕沒有怪罪你的意思。”朱棣適時宜地又畫了個大餅,笑道:“以後金英倒了,內廷的事,還需要你多加打點。”

王誠對此十分受用,連忙說道:“爺先看著,有事兒招呼,奴婢這就出去吩咐,讓孩兒們把情況查清楚。”

朱棣點頭示意他可以下去了,將奏本翻開。

按禮部的意思,石亨於德勝門有定策及坐鎮之功,論功封武清伯。

這個朱棣倒沒意見,就現在看,石亨的確是個需要拉攏的物件,不能只憑人家長得像上一世北元酋長乃兒不花,就下了斷論。

當然,重生以後,朱棣還是比較相信這些邪門理論的。

重生都能發生,其它事也就都不奇怪了,之所以把神機營主將範廣安排成石亨的副手,就是基於這個考慮。

至於卞琿、賀博、劉志義那三個死於草料場的神機營兵士,禮部的意見是每戶獎賞五十兩,上好綢緞一百匹。

除這些按軍功算定的賞銀外,三戶家庭每月也都會得到普通神機營兵士半份軍餉及大米三鬥的特定補助。

三戶家庭的子女到十六歲,可以直接承襲戰死父親在神機營中的職位,如果選擇繼承,則特定補助取消。

沒有職位或不想承襲職位的,均補助到三十歲。

這份撫卹和獎賞,說實話已經是相當的優握了,是土木堡之前戰死邊軍士兵的一倍多。

禮部的意思朱棣猜到個大差不差,可能是考慮到瓦剌圍城的情況,把這三戶當成典型處理了。

為的,就是提振守城士氣。

朱棣也沒什麼意見,交給一旁的小太監說道:“朕準了,立即發到內閣票擬,太后那兒就不必去了。”

看著小太監離開,朱棣想起了王直。

這個老東西,虧得朕對他寄予厚望,還給他抬到了帝師兼文華殿大學士這麼高的官位上來,結果呢,他就這麼對朕?

一到關鍵節點就犯毛病,一聲不吭?

原本朱棣以為王直是因為為人正直,才會謙讓群臣的推舉,舉薦于謙出來主持北京保衛戰,實際上原來是自己想多了。

從王直那天在殿上裝死的態度上來看,這老東西最大的可能還是因為怕承擔責任,所以才把於謙推了出來。

什麼仁義道德,他能不明白?

但最後做出來的事,還是與之相悖。

想到這裡,朱棣對這些所謂的大賢、大儒們是更加失望了。

還得靠於謙。

現在這滿朝文武,也就於謙能當大任。

......

上次朝會,對石亨來說是一個意外之喜。

到底是誰的功勞,他心知肚明。

可誰成想,新即位這位爺大手一揮,說要給自己封個伯!

以軍功封爵,這是武將的終極夢想之一!

後事大有可為啊!

所以那天晚上下了朝會,石亨回去輾轉反側怎麼都沒睡著,一直腦海中暢想,自己家人知道封伯了以後都是何種心情。

能給封個什麼伯呢?

冠軍伯?

忠義伯?

越想越興奮,自然睡不著,就只好出去巡城。

等聖旨下來,見到只是個武清伯,石亨雖說對名位不是特別滿意,但也是相當的高興了,怎麼說這也是個伯爵。

這一高興,就覺得新皇帝怎麼看怎麼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