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江湖有一劍最新章節列表 > 起劍 第100章 重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起劍 第100章 重生

姚三銘回到山頭,並沒有立刻就下山去,而是就盤坐在山上,將氣機全部隱去,又成了那個邋里邋遢的年邁老者。

既然收了徒弟,那就要像個師父樣子。

徒弟都快要死了,做師父的總不能撒手不管了吧?

當初離開走劍門,一去洛河邊上就是十幾年,打定心思就想著此生不再收徒,但為何一時興起又收了呢?

姚三銘自己也覺得莫名其妙,張少陽有哪兒是能瞧得上眼的?

長得像根柴火,走路都帶晃的,習武之人講究骨骼驚奇,就算沒有那也得下盤穩當吧。

張少陽一樣不佔,唯獨就是腦子聰明,愛琢磨,這一點姚三銘甚是喜歡,但聰明了就容易走歪路,歸根結底還是麻煩。

琢磨著琢磨著,實在琢磨不出張少陽哪點是好,但這小子還真是讓人討厭不起來,被他那幾頓野味給饞住了嘴,就騙去了他幾個夯實根基的把戲,姚三銘也不覺得吃虧,人啊,總不能事事都佔便宜,還是得吃點虧。

這次這小子吃虧不小啊,要是能熬過來,說不定也是一件好事。

隨後姚三銘又想到了奚婼,這丫頭對少陽還是挺上心的,可惜少陽這小子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老是去欺負人家丫頭,就不知道對人家好點兒?

不過轉念姚三銘就搖頭一笑,這種事情得上了年紀才能明白啊,就像他,年輕時候光想著做天下第一,成天拿著把劍就往外跑,身後各種各樣的女子跟了一大堆,自己不還是跟著傻子一樣的不開竅!

那夏侯恭翎其實也沒說錯,姚三銘啊姚三銘,你也挺負心的。

俗話說的好,人之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記那唯獨一二分好事即可。姚三銘沒那麼瀟灑,在洛河邊上十幾年,每當安靜坐下來的時候,他就會把過去的事情翻出來咀嚼咀嚼,一分甜味九分苦味。

好在姚三銘不是那死鑽牛角尖的人,嚼著嚼著,倒也沒偏激到損了修行,折了道行,反而是逐漸的就看的淡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要問當初有沒有喜歡過小師妹?

姚三銘心裡是很清楚的,喜歡,還喜歡的緊。

當初小師妹下山和自己走南闖北的時候,名聲還不顯,而那時的姚三銘已經被稱作姚劍仙,劍道一途有幾人能如此?小師妹無非就是那一大群抬頭仰望他的女子之一。

於是這丫頭一咬牙就要去挑戰整個江湖,一步一步硬生生殺到了劍榜第四,當初那個追在他屁股後面要學劍的小姑娘,不知不覺已經成了劍道高手。

當小師妹滿懷期待的等著姚三銘誇獎,卻只等來簡單的‘挺好’二字。

小師妹身後也曾跟了一大群仰慕者,她還曾專門帶到他跟前,一個個指給他看,原本小師妹以為姚三銘會勃然大怒的,可惜姚三銘沒有,他也只是淡淡說了一句‘挺好’。

於是這丫頭便徹底生氣了,又去捅了一遍江湖,到處都是仇敵。

姚三銘心想,何苦來哉?這江湖是這麼簡單的地方嗎?別說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姑娘,就連他這位勢頭正盛的劍道第一,都要時時刻刻提防著江湖仇殺,既然將人踩到了腳底,就要有被人反踩回來的準備。

只是教了小師妹那麼久劍法的他,卻始終沒把這個道理教給她,等到她只剩最後一個口氣倒在他懷裡的時候,他才明白一切都已經晚了。

這麼些年下來,姚三銘有時候就想,如果當時一直把小師妹帶在身邊,是不是結果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可是如何能讓她死心塌地的待

在身邊呢,辦法不是沒有,只需要他一句話而已。

可惜這句話,姚三銘是說不出來的,即使再來一次,大抵也說不出來。

盤坐在山巔的姚三銘緩緩睜開眼睛,面色如常,氣運池中一片朦朧,什麼都看不真切。

......

遠在江陵的蘭拓寺前,一個枯敗老和尚坐在石頭上,旁邊是一條湍急大河,按理說佛門之人講求清靜,一般參禪都是在寺院禪房,靜心問佛,可這老和尚偏不,聽著河水震天響,他只顧自己閉目養神。

面上只剩一張老皮的老和尚,嘴唇微微動著,估摸著是在唸經,在他身後有一面筆直的峭壁,壁上有一條細若遊絲的水流,被風撩得左右亂擺,就是不曾斷掉。

往遠處,河邊上有一個小和尚望著河水在發呆,從他目光看出去,無非就是一株水生雜草,幾片長得正茂盛的葉子被水衝的胡亂晃動,小和尚也不嫌煩,一看就是好幾個時辰。

過了一會兒之後,老和尚唸完了經,有氣無力的喊了一聲:“覺因啊!”

覺因小和尚還在發呆。

老和尚撿了一塊小石頭,朝覺因扔了過去,正巧砸在覺因的頭頂上,頓時將小和尚打的一激靈,隨後趕忙站起來,摸著被砸疼的頭,嘟囔道:“師父,每次都用石頭砸,你就不能叫我一聲。”

“叫你有用為師還會用石頭砸?”

覺因嘿嘿一笑:“師父你得叫大聲點。”

“再叫大聲啊,說不定這根線就斷了。”

“覺因啊,那水那麼好看啊。”

“不好看。”

“不好看你還看得這麼出神。”

覺因有些難過的道:“師父,你說那條小水流什麼時候能像大河一樣源源不絕?”

“這得看天意。”老和尚隨口答道。

覺因朝著老和尚走了過去,然後找了個地方盤腿坐下,然後歪著頭繼續想事情。

老和尚覺得有趣,便接著問道:“覺因啊,要是後面這條小水流成了大河一樣,那咱們師徒倆不就沒地方參禪了?”

“參禪哪兒不能參?又不是只有這一隅有禪。”

“話是這麼講啊,天底下何處不是禪,可哪一只禪適合你,多難找啊!為師好不容易找到這麼個中意的地方,背後這一條小水流啊,為師也看順眼了,倘若換成一條大河掛出一面瀑布啊,為師反倒是沒心思參禪啊。”

覺因和尚似懂非懂的‘哦’了一聲,隨後繼續歪著頭,不知道在考慮什麼。

大概是覺得自己這個徒弟一旦想事情就不好叫醒,老和尚連忙繼續道:“覺因啊,今年又該是往譯經院送抄經弟子的時候了,今年啊,為師想讓你去。”

“譯經院?抄經?”

“對啊,你不是把那藏經閣的經書都抄過了嘛,這事兒你在行。”

“譯經院在哪兒?”

“譯經院啊...在京城,遠著呢,好幾千裡路。”

小和尚陷入沉思,從小到大也就只是從襄陽城走到這蘭拓山算是最遠,不知道有多少里路,再然後,小和尚沒下過山。

蘭拓寺並沒有那麼森嚴的門規,門下弟子只要願意,大可從後山下山去,覺因不下山,原因很簡單,真的很簡單。

地上那麼多蟲蟻,一下山不就得走路,一走路不就得踩著泥土,一踩泥土指不定就會踩死幾隻可憐的生靈...

師父說了,殺生太多,佛祖就會怪罪,就與佛無緣啦。

小和尚

琢磨著,幾千裡路多少步能走到?

老和尚沒猜到覺因此時的心思,只看到小和尚又快要陷入沉思了,他呵呵的笑了兩聲,然後沒再那麼急迫的想要將覺因拉回現實。

“師父,那啥時候去譯經院啊?”

“不急,師父有個朋友要來了,你也有個朋友要來了,等見上一面再去也不遲嘛。”

“朋友...”覺因在心中想了一想,隨後面上露出喜色:“難道是少陽要回來了?聽說他也去京城了,是該回來了。”

老和尚沒再答話,而是自言自語道:“也有十幾年了吧。”

......

當張少陽選擇了鴻鵠劍之後,那顆散發著柔和光輝的珠子就漸漸黯淡了下去,隨後這個地方僅有的一點光輝也漸漸消失了,張少陽陷入了很久很久的孤寂之中,他緊緊握著手上的鴻鵠劍,劍上傳來的冰冷感覺很真實,完全不像是夢境。

張少陽其實早已經感覺不到何時是真正的夢境,因為一切都如夢如幻,除了手上的鴻鵠是真實的,其餘所有的東西都是虛無,所以他也懶得起身,就這般坐在地上,安安靜靜的等死。

他自然不知道這只是他最後殘存的一縷靈識,至於他真正的軀體,在他的靈識選擇鴻鵠之後,定魂珠就突然被一股力道震碎,隨後竟是化作齏粉,盡數沉到了丹田之中,隨後定魂珠的粉末化作一縷縷光霧,開始從丹田之處朝著他身上所有的部位飄去。

當一縷縷光霧附著在那些斷裂的經脈處時,經脈便開始在一股奇妙的力量之下緩慢癒合,同時張少陽手中一直未曾鬆開的鴻鵠劍上,從那道詭異印記之中,一縷白色精氣緩緩飄出,然後從張少陽手掌吸入體內,隨後在他身體內開始大小周天迴圈。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許久,一直到山間濃郁的霧氣被一縷強光照射,發出刺眼的白光之後,終於是結束了,而此時的張少陽,全身上下所有被劍氣斬出的傷口,竟是詭異的全部消失了。

隨後張少陽緩緩睜開了眼睛,眼前所見之處都是白色霧氣,張少陽苦笑一聲,自嘲道:“看來真是夢啊,總做這樣的夢,有意思嗎,等會兒是不是就該有一匹馬出來了。”

等了許久未見有馬出來,張少陽感覺有些奇怪,隨後他撐著劍站了起來,腳底下堅實的地面和那夢境之中的虛無也不太相同,張少陽迷惑的撓了撓腦袋,又看了看手上的劍,用手指在劍上彈得叮噹作響。

“這...好像不是夢啊!”

“難不成我沒死?”

他還在琢磨自己是死了還是活著的時候,手上的鴻鵠劍再一次開始將周圍的霧氣一縷縷的吸進印記之中,張少陽猶記得這劍吸食了氣運之後那突然爆發出的力量,他就不由得一個哆嗦,趕緊將鴻鵠劍扔了出去,然而鴻鵠劍脫手之後並未墜地,而是徑直漂浮在空中,大肆吸收著天地氣運。

不過這次鴻鵠劍沒再變得那麼狂躁,只是吸收了一些氣運之後,就慢慢暗淡下去,隨後‘咣噹’一下掉落在地上,張少陽猶豫再三,最終又將鴻鵠劍撿了起來,隨後他衝著濃霧裡面喊了一聲:“有沒有人啊,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地方?”

聲音竟然還有回聲,這讓張少陽更加確信這不是夢境,隨後頭頂上的霧氣一陣蠕動,張少陽還沒來得及出聲,就被一把提起,隨後整個人飄了起來,幾個閃身就跳出了濃霧。

張少陽這才明白,自己身處氣運池中,而此刻被姚三銘重新帶回山巔,望著周圍大好山川,一時間張少陽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