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諸天長生從明玉功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一章 原始道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一章 原始道教

作為中原本土的教派,道教的淵源,可以追朔至上古甚至更早的遠古時期,早在一萬八千餘年前,原始人類就已表現出他們對生命存在的頑強追求,如山頂洞人曾在死去的同伴身上撒上一些象徵生命之紅色的赤鐵粉,以圖喚回死者的生命。

記錄古代先民生活的《山海經》中,也有關於不死國、不死民、不死樹和不死之藥等的記載。

戰國時期,人們又多相信東海中有蓬來、方丈、瀛州等神山,‘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並由此出現了許多以追求不死成仙為務的方士,被稱作方仙道。

方仙道在秦漢時期曾活躍一時,系後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方仙道的活躍,導致後世道教的思想理論,主要來自於先秦道家哲學。

春秋時期,老子曾闡發了一套關於宇宙萬物產生、存在及運動變化的理論,認為‘道’是宇宙萬物得以產生的根源及賴以存在的本體,由此而開創了道家學派,並為後世道教的發展奠立了理論基礎。

戰國時期,又有不少人依託黃帝、老子之名來闡發養生、治國理論,被稱作黃老道。

黃老道的學說,實已不僅限於老子道家,而是還‘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吸收了儒、墨、名、法諸家之長;這種融諸家學說於一爐的新道家,在秦漢時期的影響也很大。

東漢末年,張道陵在西南蜀中稱得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並造作道書二十五篇,從而創立了天師道。

在中原地區,也有張角創立了太平道,天師道和太平道的出現,令道教開始成為有嚴密思想體系和組織制度的教團。

後來,張角的道團遭到統治者的鎮壓,其餘緒逐漸融入天師道,蜀中的天師道則因受制於曹操大軍而被迫遷出西南,並從此開始分佈南北。

身為南方曾經最大的道教,天師道自西漢末年興起,至南北朝時期天師孫恩執掌天師道,達到巔峰。

孫恩更是被譽為南方道教第一人,是當時公認的天下第一人,威望更甚如今的散人寧道奇。

這樣的盛景自孫恩破碎虛空之後,戛然而止。

道教中湧現出了大批新興的道派,如崇靈寶經的靈寶派、崇上清經的上清派、崇三皇經的三皇派,以及推崇外丹燒煉的金丹道,天師道一家獨大的場景不再。

北魏道士寇謙之,改革北天師道,並一度讓北天師道成為北朝國教。

南方天師道雖經陸修靜改革,但因孫恩破碎導致典籍遺失,從而很快被上清派和靈寶派的興盛所遮掩,而逐漸不顯於世了。

宋行透過老君觀調查,發現南方天師道並非不存於世,依然有小部分傳承者隱姓埋名留存世間。

巴陵事畢後,宋行一行並未趕回青羊山,反而在中途換了個方向,沿穎水向東,朝著項城而來。

項城在南北朝時期,還是一座廢棄的城市,那時的項城有個不算好聽的名字,叫做邊荒集。

到了隋朝時期,隋文帝重建此城,才更名為項城。

宋行得到的訊息,項城之外的堯山之上,就有天師道殘存的傳承。宋行此行的目的,就是得到天師道傳承的典籍,藉此突破黃天大法第九層。

堯山,又稱石人山,地處伏牛山東段,因堯孫劉累為祭祖立堯祠而得名。

《山海經》之《中山經》稱“大堯之山,其木多松、柏,多梓、桑;其草多竹;其獸多豹、虎、鹿、兔”。

堯山山峰奇特,瀑布眾多,森林茂密,溫泉優良,集雄、險、秀、奇、幽於一體,既有華山之險、又有峨嵋之峻,兼顧黃山之秀。

奇峰怪石、山花、紅葉、飛瀑、溫泉、湖面、雲海,皆是奇景,主峰玉皇頂上,千巖萬壑,飛龍走鳳,遠近高低,景色迥異。

宋行將馬匹放在山下,獨自徒步來到山頂,以天師道如今沒落的模樣,主峰自然輪不到他們,宋行在一處偏僻的側峰上,找到一座顯得有些破舊的道觀,道觀正面牌匾上,寫著玄元觀三個大字。

來到道觀深重的木門前,敲了敲門上光滑的銅環,不一會兒,門開啟了,一個年紀不大的道童從門後伸出腦袋,好奇的打量著宋行。

“善信來本觀,所為何事?”

宋行微笑著說道:“小道長,山中遊玩忘了時辰,想進道觀討杯水喝,順便上一柱香。”

道童見宋行年紀不大,穿著打扮更不像惡人,於是將木門再次開啟了一些,說道:“善信稍等,飲水的話小道去取,上香就不必了,本觀暫不接待香客。”

宋行見狀伸手輕輕抵住木門,笑道:“小道長,那我就不進香了,外面寒冷,進院子站站可以吧?”

說完,也不等道童說話,徑自推開門,走了進去。

“哎,你這人怎麼不聽勸,”道童見宋行推門而入,有些著急和無奈,想了想,還是吩咐道:“那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動,我去為你取水。”

宋行笑眯眯地說道:“有勞小道長了。”

見小道童轉身朝道觀裡面走去,宋行在身後盯著他的背影看了幾眼,看出這小小道童,竟也身負不俗武功。

隨後負手站在院落前,打量著這座道觀。

道觀外面看著不大,進入裡面才發現內有乾坤。

大殿雄偉壯麗,屋頂各色琉璃瓦在陽光下鮮豔奪目,大殿主體結構森嚴,共分三層,正殿有七十二根硃紅色石柱支撐,四周石欄杆上凋刻著白玉浮凋,飛禽走獸,即使站在遠處,也可清晰的看見三米多高的太上老君像端坐在大殿正中。

宋行緩步靠近大殿,心中感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作為曾經的南方第一大教,南天師道即使沒落了,從這道觀的佈局也能看出幾分當年的底蘊。

“你是何人,為何會在觀中?”

就在宋行抬頭仔細端詳大殿中佈局之時,耳邊突然傳來一道略帶吃驚的聲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宋行轉頭,循聲望去,就見一身穿灰色道袍的中年道士,站在一側硃紅石柱邊,目光溫和的看著自己。

宋行看著中年道士,抬手施了個道禮:“失禮了,青羊觀宋行,前來拜訪天師道當代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