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高衙內新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三章 災起(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三章 災起(上)

武松此時已然知曉高強擔任青州知府出征桃花山就是由他統兵。當初在杭州的時候師兄弟三人情誼甚篤如今卻兄弟反目師徒異道一為官兵倆作強盜世事之滄桑真叫人難以相信。然而高強雖然在潘金蓮一事上得罪了他武松卻知道他對魯智深很是敬重想來不至於作出欺師滅祖的事情來因此倒不甚擔心。

雖然如此師父有事弟子服其勞武松無論如何都不能在二龍山面臨官兵圍剿的情況下袖手旁觀為此不顧宋江吳用等人苦苦哀求還是堅持下山。

宋江一則是愛惜武松的人才二來也知道高強一直在找他如果能幫著他師兄弟重逢也是大功一件存了這個心思因此對武松格外寬厚。如今見留他不住只得率領眾心腹將武松送下山來執手殷殷囑咐又灑了些眼淚託過一盤金銀叫武松帶作盤纏。

武松是實心腸的人見宋江如此義氣深重自然感激又與花榮吳用等見禮大眾灑淚而別。

單說武二郎迴轉二龍山一路拽開大步而行真是急如星火。哪知走到半路就聽說青州知府親自整修二龍山寶珠寺請了五臺山和大相國寺的禪師前來住持喚作什麼智深大師。武松一聽就明白敢情這二龍山已然不是盜夥山寨翻作盛世叢林自己師父重又作回和尚的老本行去了。

這事旁人參詳不透。武松卻明鏡一般必定是高強不想對師父動兵出了這麼個改頭換面的法子乾脆就把魯智深等人的賊名給從根上抹了。若是換了別個山賊有這麼好的機會徹底漂白哪個不歡欣鼓舞該著武松對高強頗有心病那天雖然在武大郎墳前巧遇聽見高強和潘金蓮訴說並無私情他心中的氣算是消了一小半但殺兄之仇終究和潘金蓮脫不開干係。他終究無法面對高強和潘金蓮。此刻形勢分明若是回去魯智深那裡必定要與高強碰面實非武松所願。故此獨自在旅店中躊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想來想去二龍山是回不得了梁山剛剛走了翻身又回去多少是一番口舌。而此刻武松的心事殊非可與外人道者縱然景仰如師父魯智深他也不曾吐露分毫怎願意向宋江說明砌詞遮掩又不是他的性子。

是進也不能。退也不能。若是換了三年前剛剛離家出走的武松多半又要酗酒頹唐。不過歷經這幾年的歷練又隨魯智深學些禪意武松的境界不同以往倒想地開了:既是如此想必天意叫我再經幾番劫難。也罷曾聽宋江哥哥說起滄州柴大官人是他好友。江湖上也多曾聽得他的名頭不妨去他那裡盤桓些時也可結識些江湖豪傑。於是武松央人寫了一封書信說明他知道二龍山諸事無礙想要在江湖上闖蕩些時當地找了個穩便的里長送往二龍山寶珠寺智深住持座下。一面挑了宋江給的那些金銀盤纏北渡黃河往柴進莊上而去。

此後山東無大事高強這裡撫循州境多數行政事務都是呂頤浩操辦此人幹練通達對著高強也是不卑不亢倒令高強十分欣賞府判之間相得地很。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練兵上頭藉著一舉蕩平境內山賊的威勢將州中兵馬好生整頓了選各方精壯為兵尤其是那些苦於軍中而逃走的逃兵們都多方設法招諭回來又拉起了四營隊伍青州兵力重新擴充到了四千五百眾。這四千五百眾不同以往竟是沒多少虛額的仗著下級軍官都是從兵中選拔出來又命時遷監管軍紀韓世忠和秦明總管操練因此這四千五百軍的戰鬥力在宋軍中堪稱屈一指連帶原先青州的那兩千豆腐兵也有了不少起色。

你道時遷為何能監管軍紀原來高強原先命石秀整合各地市井無賴石秀就是仗著太尉府的後臺從各地禁兵廂軍中撿拔人手再用這些人員掃蕩各地市井如此輻射開去方能短短三年中有了如許佳績。現今在各地軍中不要說基層的兵卒中層的許多將領都是指望著石秀地組織吃飯地軍中的訊息恐怕沒有多少人比石秀把握的更穩了。時遷既然負責青州一帶的組織由他來輔助韓世忠整頓軍務再合適不過只是看這偷兒一臉輕佻猥瑣的樣高強實在沒法把他和軍統青州站站長之類的頭銜聯絡起來。

宋江那裡則是勢力大張梁山豎起大旗招兵買馬聚草屯糧一來及時雨宋江名頭響亮各方豪傑多樂往從二來高強暗地裡不時輸送些糧草軍器往山上三來宋江根據高強地天書在盜夥中大力推廣明代戚繼光所創的鴛鴦陣。此陣乃是冷兵器時代小部隊戰鬥地典範之作非但在戰鬥方面極具適應力更以小團體的配合和訓練大幅加強軍隊基層的戰鬥力和凝聚力使得梁山山賊漸漸擺脫了草莽戰鬥烏合之眾的形態開始有了精兵的架勢。

此間高強數次指點宋江選擇一些不大重要的目標進行攻擊如某些豪門大戶的塢堡等既可以鍛鍊士兵又可以收穫錢糧也不大會引起官兵的重視。幾次攻擊得手之後梁山泊更是聲威大震成為山東綠林之領袖。

一山既大這綠林道上總有不服的如梁山泊之南徐州境內有一座芒碭山山上三個頭領那混世魔王樊瑞也還罷了裝神弄鬼的神棍一個八臂哪吒項充和飛天大聖李袞都是練短兵的好手部下個個善使團牌短兵和標槍飛刀在綠林道中堪稱勁旅。這芒碭山與梁山泊的南界只相去十餘里地彼此距離如此之近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宋江就藉口芒碭山對梁山不恭敬動了黑道兼併戰爭一戰而降服了芒碭山一夥三名敢戰頭領和數千精銳嘍囉都歸入梁山旗下。而這些行動都是由宋江一手指揮其在梁山大寨中的聲勢地位更是與日俱增遠路來人多半只知梁山宋公明而不知有晁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