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西漢萬戶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四章 取亂之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四章 取亂之道

丞相府中,陶青靜靜的坐著,正在批閱一些奏摺和文字。

王生正跪坐在一邊,見陶青忙完之後,急忙說道:“陶公,張叔那裡在下已經盡力了。”

陶青輕輕的唔了一聲,表示知曉,也不說話,顯然這些都在他的意料之中,畢竟張叔還是一個有些操守的人。

王生則是有些不甘,因為自從他投奔到陶青的麾下之後,只要他出馬的事情還從來沒有失敗過,可是這次張歐竟然沒有給他面子,所以他憤恨的說道:“陶公與張叔相交相識數十年,想不到為了這些子虛烏有之事,他竟然要與陶公反目,真是其心可誅啊!”

陶青聞言有些疲憊的搖了搖頭說道:“也不盡然,只是政見不同而已,不用一棍子打死。”

王生聽到這句話頓時心中瞭然,陶青既然說了這話,那就表明可以對張歐動手。

陶青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不用一棍子打死”,那意思就是拿下他廷尉的位置就可以了,其餘的可以不用再追究了。

畢竟陶青身為丞相,有些話不能那麼赤果果的說出來,丞相還是要有一個容人之心的,當然了這話是對自己人說的。

王生剛要告辭離去,琢磨張歐的事情,陶青突然幽幽的說道:“王生,你可能還不知曉吧,陛下欽奉皇太后旨意,殺楚王劉戊於長安。”

王生聞言頓時大驚失色道:“陛下真的已經決定削藩?難道就不怕楚國謀反?”

“楚王長子劉寧雖然年不過三十,但卻是一個暴虐之輩,又有吳王為之撐腰,一旦吳楚起事,諸國響應,這可是要天下大亂的節奏啊!”

“陶公您可要早做打算啊!”王生憂心忡忡的說道。

陶青嘆了一口氣道:“你說的這些事情,老夫都知曉,可陛下早有削藩之心,對那些諸侯王早就忍不下去了,現如今被晁錯那個匹夫一攛掇,陛下又怎會在意這些?”

“須知治大國如烹小鮮,急切不得啊!可晁錯此人一心為了自己的功績而不顧大漢朝廷的虛實,實在是”說到這裡陶青的眼中閃過一絲十分隱晦的殺機。

如果是之前陶青與晁錯之間僅僅是政見不合的話,那麼此時陶青對於晁錯是真的起了殺心。

因為殺楚王劉戊這麼大的事,景帝竟然不同他陶青商議,要知道他陶青可是丞相啊!不是什麼阿貓阿狗之輩。

退一步說殺楚王乃是宗室內部的事情,可總需要給丞相和宗正打個招呼,這明面上的程式還要走的,可晁錯是如何做的?

直接一個人就包辦了,吃獨食會犯官場的大忌,這樣不顧一切的攬權同樣也是大忌,還是那句話晁錯的手伸的太長了。

此時陶青不是要砍晁錯的手,還要將他的腦袋一塊砍下來,如若不然他陶青可真就成了國朝五十載以降的泥塑丞相了。

丞相佐天子調和陰陽,統率百官,可不是簡簡單單的,那是需要鐵腕手段的,否則怎麼可能鎮得住場子?

此時突然有人急匆匆的走了進來,陶青視之乃是宮中的宦官,只見他拜道:“見過丞相。”

隨後手捧的書簡繼續說道:“丞相,此乃陛下冊封諸侯王的旨意。”

陶青聞言急忙起身接過書簡,沒有開啟反而問道:“此旨意乃是何人所擬?”

他這顯然是明知故問,內侍不敢隱瞞的道:“乃是御史大夫所為。”

陶青聞言眉頭一皺,但他也不好對內侍發火,畢竟內侍代表的是景帝的臉面,所以他只好揮了揮手讓內侍退下。

內侍輕輕的舒了一口氣,而後走了出去。

陶青拿起書簡開始慢慢的觀看,一邊看一邊頷首,因為上面寫的那些冊封劉戊三子的意見,他是完全同意的,畢竟只有這樣朝廷才能利益最大化。

王生迫切的想知道內容,於是笑著說道:“陶公可是冊封劉寧為楚王的旨意?”

陶青聞言面色有些古怪的說道:“是也不是。”

“此話何解?”王生疑惑的問道。

“這是算了,你自己看吧!”陶青把書簡遞給王生。

王生結果書簡後也開始慢慢的翻看,前面那些皇恩浩蕩的廢話略去不說,等到他看到“今冊封劉戊三子劉林承襲楚王爵位,王彭城,二子劉言為東海王,王東海郡,長子劉寧為魯王,王薛郡。”

王生不由得嘆道:“這個手筆和計策實在是太好了,蘇秦張儀等縱橫家恐怕也不過如此吧!兵不血刃而平楚國,果然厲害,王生自愧不如啊!”

“不過這有些淺顯的廢長立幼,乃是取亂之道啊!陶公若想這個旨意萬無一失,應當”話說到這裡王生的聲音越來越小,因為他感覺自己的主題有些跑偏了,所以陶青的臉有些陰沉了。

王生一時之間有些懊惱,這個喜歡亂出主意的毛病什麼時候能改掉啊!

當然了這種毛病是不好改的,這就如同有人晚上睡覺前不管有沒有尿意都要去一趟廁所一般,一句話習慣使然。

王生卻是不知,正是因為他這個喜歡亂出主意、亂說話的毛病,日後使得陶青落入罷相的田地,幾乎身死。

陶青也感覺這個計策好,可同樣他也感覺彆扭,因為這計策不是丞相府出的,但詔令卻要丞相府下,這等同於要他背黑鍋啊!

雖然旨意說的很明白,可是中原王朝自古以來最大的不是天子,也更不是丞相、太后,而是規矩,那種千百年來不變的規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楚王劉戊三子雖然皆為庶子,但畢竟長幼有序,雖然楚王這裡談不上廢長立幼,畢竟都只是諸侯王,所以這個口子可以開,但不能從陶青這裡開。

因為陶青就是靠著這些來維持他的宦海生涯的,如果換一個時髦點的說法就是政治生命。

很顯然這個主意如此的腹黑,且符合縱橫家的風采,所以陶青自然而然的就把這個按到了晁補之的頭上。

因為晁錯的身邊能夠用出如此的手段的人,除了晁補之之外,陶青還真想不到有其他什麼人。

陶青卻是沒有聽說過一句話,那就是絲終有逆襲日。

田前半生唯唯諾諾,沒想到好不容易在景帝面前出一次彩,還被陶青張冠李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