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光明行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0 魔教舊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0 魔教舊事

第120 魔教舊事

李豐瑾的鬼體,身高175cm左右,身穿一件秀才衫。

除了面龐烏青透黑,李豐瑾的書生氣質非常接近斷臂之後的侯澤奇。

李豐瑾盛情感謝賀路千期間,斷斷續續回憶了兄妹倆的苦難源頭。

林二全等寧津縣鄉民,說宣川郡夏秋大災,李豐瑾和李鳳瑤兄妹窮到沒有口糧可食,無奈把李鳳瑤送到陳家給陳彥元做妾。真相顯然並非如此,李豐瑾能夠強行為李鳳瑤聚魂,又熟知鬼怪種種辛密,他怎會真的窮困潦倒呢?

真正的苦難源頭,不是夏秋大災,而是父親、哥哥對李鳳瑤的善意欺瞞。

李豐瑾和李鳳瑤的爺爺,是一位躲在宣川郡潛伏的魔教教徒或者說魔教餘孽。

李豐瑾父親,最初也以子承父業的想法為魔教做事,但李豐瑾出生之後,李爺突然間死於魔教內鬥。此次變故,直接導致李父失望脫離魔教,但是非常遺憾,李豐瑾父母不久後雙雙病死,令年少的李豐瑾不得不長兄如父般艱難撫養李鳳瑤。

那時候,李豐瑾和李鳳瑤兄妹生活非常艱難,好幾次都差點兒餓死。

走投無路的李豐瑾,無奈接受了李爺魔教故友開出的條件:李豐瑾加入魔教,繼承學習李家秘術;李鳳瑤則永久脫離魔教,以普通女子、普通婦人身份安然度過一生。

魔教餘孽是門閥江湖和朝朝廷眼中的死敵。常年的輿論宣傳,常年的仇恨渲染,魔教餘孽全都是世人眼裡比十惡不赦罪人性質更嚴重的亂賊。魔教餘孽的生存環境非常惡劣,李豐瑾只能止步秀才功名,並偽裝成一名窮困秀才。

怎麼說呢。

李豐瑾就好像扮豬吃虎流主角,他明明非常厲害,卻因為種種緣故沒辦法告知李鳳瑤;李鳳瑤則傻傻相信李豐瑾只是一位窮秀才,不僅不敢向李豐瑾訴苦,還整日想著念著犧牲自己成全李豐瑾。

你對我善意欺騙,我對你善意欺騙,最終釀造了不可挽回的悲劇。

化作鬼怪的李豐瑾和李鳳瑤,提起舊事只能連連嘆息:“唉,過去的事兒就讓它過去吧。”

閒侃半晌暖熱了氣氛,李豐瑾把話題移到正事:“聽說門主對鬼怪知識非常感興趣?”

賀路千實話實說:“對。”

李豐瑾:“不瞞門主,我李家先祖,是朝開國名將李百春。先祖被朝太祖賜死之前已經有所預感,所以偷樑換柱把血脈子孫分散到各州,又在各州各郡秘密私藏了無數道法、佛法、鬼法、武功圖書。這些珍貴的圖書,便是我家所謂的家學。”

“或許天地垂青,我生來具備道法天賦,修煉一月半,追平了我父親;修煉三月,追平了我爺爺;修煉一年,追平了魔教許多聲名遠揚的長輩;修煉到隆慶二年,我已經是魔教中道法第一人。”

“唉,這其實不是什麼好事。若非我當時廢寢忘食嘗試突破最後一道門檻,鳳瑤也不會誤中敵人奸計,冤死於寧津陳氏內宅。”

遺憾感慨一句,李豐瑾復又滿臉洋溢著自信:“先祖所賜寶藏,加上魔教傾力支援,我對道法、佛法、鬼法等方面的理解,固然不敢自誇當世第一,卻能穩居世間前十。”

賀路千此前已經儘可能高估李豐瑾。

李豐瑾卻仍舊超出賀路千想象,竟然是一條站在道法食物鏈頂點的大魚。

李豐瑾誇完自己,復又俯首向賀路千行禮:“我願把胸中萬卷書一字不差謄抄,獻給空獄門。”

“請門主賜我筆墨!”

不必賀路千提出要求,李豐瑾竟然主動表示願意全力配合。

賀路千疑惑李豐瑾的主動,忍不住多問一句:“你的道法學識,一半來自先祖家傳,一半來自魔教後學。你家的家學允許你外傳?魔教的道法也允許你外傳?”

李豐瑾突然呵呵笑了起來:“魔教聲名狼藉,人人喊打,彷彿一切壞事做盡。但門主你可知道,我魔教的理念、武學、道法、佛法、鬼法等,究竟源自何人傳承嗎?”

賀路千搖頭。

各類武林掌故固然屢屢提及魔教,但書中的魔教教徒從來都以反派面孔出現,且形象千篇一律:殘忍、好殺、壞事做絕等。各大書店裡,沒有一本書,沒有一篇文章,願意確實可信地研究魔教的起始、演變、終結。

李豐瑾詭異笑了起來:“是朝太祖啊,魔教傳承自朝太祖鍾群生。”

賀路千條件反射地“啊”了一聲。

魔教是朝太祖的傳承?

開玩笑吧。

魔教和朝皇室一直是你死我活關係,它怎可能是朝太祖的傳承?

李豐瑾笑的更加詭異:“若非加入魔教,誰知道朝皇室和門閥世家仇視到極點的魔教,原來竟然高舉著朝太祖的旗幟呢。”

賀路千愕然無語。

魔教難道真是朝太祖的傳承?

這也太匪夷所思了。

李豐瑾旋即侃侃而談,向賀路千詳細介紹起魔教餘孽眼中的歷史。

朝太祖原名鍾群生,出於小地主家庭,家有良田三十畝,不富也不窮,田園生活相對安逸。

鍾群生八歲那年,鍾家卻突然遇到飛來橫禍。

某日集市,鍾父鍾母挑挑揀揀給鍾群生和他哥哥、妹妹買布做衣服時,街上突然發生俠客仇殺。十餘名俠客眼中只有仇敵,你把平民百姓當成盾,我一刀劈死平民繼續砍你,眨眼間殃及二十餘名無辜百姓。鍾父、鍾父、鍾哥、鍾妹,全都在這場意外殺戮中不幸遇難,鍾群生驟然變成孤家寡人。

俠客殺人後揚長而去,地方官府對暴行視若未見,官差甚至一腳踹倒痛苦哀嚎的鍾群生洩憤:“再聒噪,一刀砍了你。”

飛來橫禍之後,鍾群生的人生急轉直下。鍾父鍾母尚未下葬,鍾家房屋及三十畝良田就被一群白眼狼親戚吃絕戶吃沒了。鍾群生憎恨親戚卻無法反抗,只能趁夜逃走,乞討要飯求生;鍾群生憎恨俠客濫殺無辜卻無法反抗,只能千方百計偷偷練武,立誓殺死所有惡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時候,無法解釋的武學天賦,突然又出現了。

鍾群生只須偷偷觀看俠客搏殺,就能從中領悟武學要旨;許多俠客苦學一輩子都學不會的武功,鍾群生一個晚上就能精通。世人所謂的武學門檻,對鍾群生來說彷彿毫無意義。僅僅練武不到八年時間,鍾群生就強勢擊敗了玄嶽派祖師精心培育的徒孫,並以一柄普通鋼劍擊敗玄嶽派祖師所有嫡傳弟子的合攻。

只消再進一步,鍾群生擊敗玄嶽派祖師,他就是新一屆天下第一。

但這時候,鍾群生出乎意料地丟棄了鋼劍,孑然長嘆說:“我練武八年,行俠仗義八年,懲惡揚善八年,但這有什麼用呢?天下還是這天下,江湖還是這江湖,俠客照舊當街殺人,百姓照舊死的毫無尊嚴。”

鍾群生辭別玄嶽山,毅然拋棄他的絕仙劍俠客身份,捐身投入漠朝末年的軍閥大亂。經過數年時間南征北討,鍾群生殺敗所有軍閥,順利建立了朝。鍾群生建立的朝,對門閥世家與平民百姓等一而視,雖王爵公爵,雖好友故人,雖名俠名道名佛,但凡敢仗勢害人性命,全都毫無猶豫斬殺。

鍾群生又每年抽出一半時間,親自行走兩京十三州,越過當地基層和當地豪強,直接與當地百姓交流,探查當地有無冤屈。只要冤屈為真,無論他後臺為誰,全都論罪處置。據說,被鍾群生剝皮實草的大小官員及門閥世族,足足有數十萬人之多。

例如李豐瑾的先祖李百春。

李百春不僅是輔助鍾群生建立朝的開國功臣,更是功臣中的功臣。朝開國功臣,李百春排名第三,一度被賜封王爵。

可當李百春兒子逼婚不成誤殺一位名曰閨蜜其實是奴婢丫鬟的少女,鍾群生立刻翻臉無情,判處李百春兒子死刑。李百春愛惜兒子性命,不顧鍾群生忌諱拉攏數名開國功臣,向鍾群生抗議:“誤殺一名丫鬟罷了,為何非得判我兒子死刑?難道我的功勞,還不如一名丫鬟?你要想殺我,直接殺我就是。”

鍾群生當場賜死李百春,並把附和李百春抗議的開國功臣全都擼掉官帽、除去爵位。

鍾群生非常強勢,也非常強大,他殺門閥世家們紛紛低調做人。

可惜,鍾群生終究只是一介凡人。

而且,被龍氣詛咒之後,鍾群生逐漸失去天下第一級別的武功修為,退化成戰五渣凡人。勉強活到七十歲,鍾群生便百病纏身,落寞病死皇宮之中。

確定鍾群生病死之後,各地門閥世家迅速死灰復燃,道佛出山,俠客出籠。

地方官員也如牆頭草般紛紛投靠門閥世家,協助門閥世家割據州郡,意圖聯合推翻朝,把鍾群生挖出來挫骨揚灰。

但就在朝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候,奉命鎮守西北的鍾群生的第六子鍾老六,突然間利劍出鞘。鍾老六以勤王名義日夜兼程跑到京師,即時廢掉了鍾群生指定的繼承人,果斷登基稱帝。而後,鍾老六一邊武力鎮壓京師附近的叛兵,一邊與門閥江湖談判,最終你妥協我也妥協,漸漸形成現在的門閥江湖社會格局。

真心實意效忠鍾群生的殘黨,當時眼見形勢不妙,紛紛趁亂各自逃生。

這群殘黨餘部,可以簡單分為兩大派別。

第一個派別名曰沮喪派。沮喪派對鍾群生的事業絕望沮喪,決定把鍾群生當作一場清醒夢徹底忘掉。沮喪派攜帶鍾群生收集天下武功編纂而成的《武道圖錄》返回嶽山,以嶽山派名義苟存世間。嶽山派那時候群英薈萃,頂級高手五十餘人,門閥江湖和鍾老六都不敢亂拉仇恨,遂由沮喪派在嶽山派低調終老一生。

第二派別名曰遺志派。遺志派決意繼承鍾群生遺志,與門閥江湖、鍾老六為代表的朝皇室繼續作鬥爭。但遺志派的持續鬥爭反而令鍾老六和門閥江湖迅速和解,最終慘遭雙方聯合起來無情圍剿。所幸,朝皇帝的權威大幅度衰減,門閥江湖又各自為政,遺志派敗而不滅,潰而不亡,少數殘兵敗將尚能躲在山溝密林裡秘密發展。

因為一年又一年被持續不斷的汙衊、被持續不斷的圍剿,遺志派的形象漸漸變成世人皆曰可殺的魔教。

遺志派高層或者說魔教,與鍾老六及門閥江湖鬥爭時傷亡慘重,武學傳承接近斷絕。魔教的新生代鍥而不捨把鍾群生的遺志當作畢生奮鬥目標,卻苦於手中沒有可以改變江湖格局的頂級武學。

於是,一群新生代魔教教徒懷抱著犧牲精神潛入皇宮,成功盜竊出已經被鍾老六改名為《太祖圖錄》的《武道圖錄》。可惜,大家遺憾發現《太祖圖錄》被人蓄意刪減,已經退化成專供太監修煉的絕學。《太祖圖錄》類似《葵花寶典》那樣,有著“欲練此功,必先自宮”門檻,不具備普適性,也沒辦法在魔教內部推廣。

魔教新生代隨後又把嶽山派當作目標,強攻、用間、陰謀,明爭暗鬥許多年之後,最終從嶽山派搶走了正版《武道圖錄》。事實證明,《武道圖錄》不愧是《武道圖錄》,它迅速為魔教培養一群高手。

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便是赫赫有名的魔教教主。

魔教在魔教教主帶領下,不斷攻城略地,討伐門閥世家,在數百年前掀起新浪潮。

但非常可惜,魔教與門閥江湖苦戰期間,內部又陷入新的決裂。

第一個派別名曰絕仙派,他們奉行原教旨主義,要求教眾原封不動執行鍾群生的遺志(其實已經被人改過了),不許肆意改動一字一句。絕仙派敵視俠客階層,宣傳殺死所有俠客,才能實現真正的平等。

第二個派別名曰如龍派,他們奉行改良主義,認為鍾群生的失敗是原因的,不能機械而又頑固地走老路。如龍派承認俠客的事實存在,並認為俠客無法殺絕。唯有將武學普及到兩京十三州各個角落裡,人人學武,人人如龍,才能迎來新的時代。

介紹到這裡,李豐瑾微笑回答賀路千的疑問:“我效力的魔教,準確說是如龍派魔教,堅信人人都有學武的權力,堅信人人都有學武的義務,與空獄門的理念非常接近。我如龍派教主的願望就是人人學武、人人學道,怎會埋怨我把教內庫藏送給空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