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諸葛重生,熬死司馬老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二十五章 苦盡甘來諸葛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二十五章 苦盡甘來諸葛亮

“丞相!”

就在柳隱等人無奈退去的時候,另一邊的上官勝和許叔龍同時前來,將這段時間幷州的政務送了過來。

“唔....處理的不錯!”

諸葛亮將這段時間的政務看了一遍,同時從中選取了一部分有問題的挑了出來並讓他們帶回。

“公威和季陽最近做得很好,依然可以坐鎮一方了。

尤其是季陽,如今一手操持鹽鐵,一手督農桑之事,還可以調轉軍糧供給而不亂,此人今年的政績可為第一!”

諸葛亮說完之後,那許叔龍和上官勝就忍不住為如今的北地郡守呂乂稱道了一聲好。

作為南陽出身的呂乂,如今能夠做到這一步著實是相當不俗了。

雖然不敢說和諸葛孔明這位大漢丞相比肩,卻也是難得的一方良臣,日後不出意外的話,定然是可以進入中樞擔任朝中重臣的。

同時諸葛亮也將另一份兒政務奏疏拿了出來。

“陳祗....此人倒算是個俊傑,只不過性格過於...罷了,最近郭攸之身體越發不好了。

倒是可以讓他代替郭攸之為朝中之人。

將其調入朝中吧,此人不適於在地方處理政務。”

黃門侍郎郭攸之,作為大漢排名第一的和稀泥高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事那比之趙儼也是不逞多讓。

這種人說得難聽點,那就是有成為奸佞的潛質。

但若是用得好,那就是一方名臣。

比如曹孟德當年麾下的趙儼,把一群誰都看不對眼的將領調節的服服帖帖。

這種本事一般人還真是沒有。

之前這朝中權衡之事一直是孔明親自操持,郭攸之從中輔左,幫助他解決了不少的麻煩。

但前世郭攸之早早就病故了,因此沒有了郭攸之之後,諸葛亮的心力耗費的就更加的大了。

但是這一次,諸葛亮麾下可用之人更多,而且還找到了陳祗這種絕對稱得上是“後起之秀”的存在。

畢竟他外公的弟弟就是那位大漢第一“名臣”許靖啊。

這關係...就是傳說中的和哪兒都不深,和哪兒都能有一點。

“王謀如今做的也不錯,此人有容止操行,據說可以冠絕一州。

將其調入朝中擔任禮官大夫,也好處理一下太常府中的事務。”

“以梁緒來補王謀的空缺,擔任雲中太守。”

“將高軌調任武都去做都尉,以尹賞為武都屯田校尉,督農事。”

“騎都尉馬秉似乎也到了真正可以出仕的時候了,讓他來五原吧,在亮手中歷練一番。

也好看看他的本事得了其父幾分真傳。”

“將姚伷調入雁門,暫任雁門郡丞,協助雁門太守田豫處理軍政之務!”

“張裔性格有缺,陛下這一次將其任命為上郡太守,但其恐怕不能專任。

去將龔祿...將李恢調入上郡擔任都尉,以龔祿為屯田都尉,督農桑之事。”

......

一些列的任命和更改從諸葛亮的口中發出,這些人的變化也為他們日後的道路點明了方向。

當然,這也代表著諸葛亮終於在勞心勞力十幾年之後,慢慢將手中的權利微微放下了。

這些年,諸葛亮將自己那雄壯的身材再次累成了“仙風道骨”一般。

不過好處卻是保住了劉備治下的元氣和底蘊,並且用十幾二十年的時間生生拖著劉備崛起。

並且迎來了新一代可用之人的出現。

此時諸葛亮尚且未有開府之權,但是卻也有丞相麾下的諸多屬官,而且劉備特許他徵辟部分官員和才俊為己用。

從而分擔他的壓力。

僅僅是丞相府中,便徵調了諸如陰化,韓儼,楊汰,黎韜,楊敏,楊顒,王連,李邈,馬勳,文恭等諸多小輩。

其中他們多有問題,比如最為嚴重的黎韜,為人狡厲,沒有德行。

但是卻是天生的權謀之人,一手權衡之術讓諸葛稱之為與郭攸之截然相反的存在。

郭攸之是堂堂正正的和稀泥,黎韜就是真真正正的把人往陰溝裡帶。

周不疑都要了好幾次了,諸葛亮都覺得這個禍害不調教好了就放出去恐怕對誰都不好。

這些人加上原本的楊顒,楊儀,向寵,伍梁等人,組建了如今諸葛亮的最基礎班底。

幫助他處理那越發龐雜的事務,同時也讓諸葛亮可以輕鬆將這些政務清理乾淨而不至於太傷身體。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加上另一邊的麋芳發現自己恐怕是沒法和諸葛亮善了了。

投降又不能投降,逃跑又不能逃跑,沒辦法的情況下他專門去找人請了青城山和天柱山的道士。

再請了白馬寺的大和...得道高僧,還有這天下有名的能人異士,討要了十好幾個修養身體的方子。

然後透過馬謖給他打造好的商路四處搜刮,並且一式兩份。

一份兒讓自家大哥送到宮中給劉備,另一份兒則是讓馬謖託馬良送給黃月英這位諸葛夫人。

而且還專門搜刮到了當初青囊書的殘卷和五禽戲出來送到了他們的手中。

為了那兩位的身體,麋芳也算是豁出老命了。

只希望日後他們兩個真的到了垂垂老矣的時候...或者真沒了的那一天,能夠讓他倆入了祖墳吧。

好處就是諸葛亮和劉備的身體慢慢開始恢復了,壞處嘛....

麋竺和馬良又跑到了劉備面前跪了大半天,理由是他們管教無方,讓自家的賊人做了那放火燒山,強行擄人的勾當。

諸葛亮要不是身上還掛著天師道天師的名號,青城山那事兒差點就解決不了了。

素來身體強壯,都準備來一場五世同堂的麋竺如今也是被氣得連重孫子都快見不到了。

大漢的官場經歷了數次清理,雖然不敢說是政通人和,但是有潘濬等人看著卻也是讓諸葛亮輕鬆了不少。

尤其是潘濬,作為荊南出身的傢伙,除了他本身就代表著一方勢力之外,殺性之大也是人驚顫。

如今董和與袁渙都已經到了最後的時光。

潘濬的存在是劉備和諸葛亮明面上最鋒利的那把利刃,動不動就要拔刀的習慣如今也讓本應該最為拉扯諸葛亮精力的西川一脈。

老實到了一種令人髮指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