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紅樓之縱橫四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0199章 火器專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199章 火器專家

陣陣涼風吹來,眼前的蘆葦蕩,沙沙作響。風吹過,蘆葦似乎是一陣陣波浪,高低起伏著。

戴植的心情,也象那葦浪一樣,難以平靜。

作為江南火器世家的傳人,他的最大心願,已經不是用自己的一身本事報效朝廷,換得榮華富貴。而是只想把他的一身技藝傳承下去,不讓自己歷代祖先的心血,在自己這一代斷了傳承。

從小,他就沉浸在火器的世界裡,對此如痴如醉。不僅繼承了祖上的絕學,自己還發明了一些新的火器。

在上次朝廷對西北用兵時,他製造的火器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本來以為,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勞,朝廷即使沒有格外的賞賜,也會支援自己的火器,至少不會進行打壓。

結果是荒謬的。不僅沒有任何賞賜,自己的火器作坊還被查封了。自己在當地呆不下去,只好遠赴遼東,在那裡以出賣字畫為生。

就在他以為自己的一身技藝再也沒有機會施展,祖傳的絕技將在自己這一代失傳的時候,賈珉把他找到了這裡。

儘管胡一道和方秀才都極力誇獎賈珉,但是,戴植是個歷經風霜的人了,不會僅僅憑著別人的說法,就輕易地下結論。

其實,對於現在的戴植來說,製造一些火器,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他關心的,是家族的這些技藝能否傳承下去,甚至能否再發揚光大的問題。如果賈珉僅僅是請他製作一些火器,他就準備拒絕賈珉了。

但是,現在他決定,就在賈珉這裡幹了。

或許連賈珉自己都不知道,真正打動戴植的,就是他說的以民養軍的方案。這裡面核心的,就是保持一支技術工人隊伍,這支隊伍,就是傳承技術的種子和載體。

有思想的人看問題,不用看太多,只要看到幾個關鍵之處就行了。恰恰是這個關鍵點,讓戴植看到了。

“珉兄弟想要一些什麼火器?”

戴植叫賈珉珉兄弟,是他思想上的一個轉折點,證明他已經在內心裡認可了賈珉這個人。

“我的順序是火銃,手銃,子母炮,地雷,手拋雷,噴火筒,最後是連環銃。”

火銃,相當於步槍,這是步兵的常規武器和標配。手銃,除了作為防身武器外,還可以作為騎兵的近戰武器。

子母炮適合於機動作戰,可攻可守。地雷,對付步兵和騎兵都可以。手拋雷,其實就是手榴彈。

噴火筒,就是火焰噴射器,用於攻城和要塞的進攻上最為有效。

連環銃,則就是機槍了。無論是對付步兵還是騎兵,都是一個大殺器。

“火藥上,要解決火藥的提純問題。目前的火藥,雜質太多,威力不大,殺傷力有限。”

“這個問題,我已經解決的差不多了。”

嗯?解決了?

“這些年在遼東,其實我也一直在琢磨著火器的事情。要說這些年的最大收穫,就是有功夫仔細地琢磨一些事情。”

“不瞞珉兄弟說,我在那裡的時候,在家裡也是開了一個作坊的。雖然沒有製作什麼火器出來,但是,實驗卻是做了不少,許多原來想不通的事情,都想通了。許多原來做不出來的東西,也能做出來了。”

聽得戴植如此說,賈珉豁然開朗。

戴植是在家裡開了一個實驗室啊。

是啊,對於戴植這樣一個火器世家的傳人來說,即使在不得意的時候,也不會輕易地就放棄了自己的專業理想的。

雖然不能大張旗鼓地製造火器了。但是,正是這段時間,讓他有時間沉澱下來,開始思考一些問題,甚至是理論上的問題。

不能製造兵器,卻讓他有了大量的時間用於實驗。恰恰實驗是驗證一些想法的最好手段。

“在這裡先生也是可以大量實驗的。另外,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要先生準備好一套流動作坊的方案。”

“流動作坊?”

“對,就是可以快速地拆裝的生產裝置,可以簡陋一些,但是,要保證最基本的生產功能。比如說,明天啟程了,今天就可以把裝置拆下來裝車。待到一個月後到了漠北,找個地方把裝置裝起來,在那裡就可以生產出火藥,弓箭來。”

“珉兄弟是要就地生產?”

“是的,將來打起仗來,戰場是隨時會變化的,補給線若是太長了,很可能就供應不上了,若是再被敵人截斷了,就陷入困境了。只有就地生產,才能保證彈藥的供應。”

“不僅是彈藥,就是化鐵爐,也是要準備一套的。至於工匠,將來的的軍隊出征時,都是要隨軍一起走的。這樣,即便是沒有了給養,哪怕是深入敵後幾千裡,孤軍在外幾年,也能支援下去。”

“另外,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在軍糧上,要生產一種壓縮餅乾和脫水蔬菜,到時候,只要有水,即使不埋鍋生火做飯,也可以支援數月。”

“壓縮餅乾和脫水蔬菜?”

戴植還是第一次聽說過。

“這兩樣東西,到時候,我會跟先生一起實驗。”

兩人一邊在水塘邊走著,一邊隨便地交談著。雖然沒有固定的話題,但是,每一個想法的交流,每一個觀點的碰撞,都會閃出智慧的火花來。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先生今晚就修書一封,明日我就派人去江南,把先生的家眷接來。這邊的房屋住處,也會儘快安排好。”

“如此就謝謝珉兄弟了。”

“先生客氣了,這都是我應該做的。至於先生的報酬,就以每月300兩銀子為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什麼?每月300兩?不行,這太多了。”

每月300兩,即使對戴植這樣的頂級工匠來說,也是個天價了。

但是,在賈珉的眼裡,戴植可不是一個工匠。他簡直就是大師啊。

這個時代,社會階層的等級是士農工商。戴植屬於“工”的階層,連農民的地位都不如。

其實,這就是統治階級的偏見了。他們看重的,只是所謂計程車階層的那些知識。那些知識的核心,就是四書五經這些聖人的經典。

對於戴植這樣的技術人員,實際上是瞧不起的,甚至還視為奇技淫巧,常常加以排斥。

實際上,恰恰是科學技術,才是推動歷史進步的力量。

“先生這些知識技術,是幾輩人傳下來的心血結晶,區區300兩銀子,哪裡能買的下來?所以,這個火器作坊裡,還要有先生的一成股份的。不要你出錢,先生的技藝就是股本。”

“珉兄弟,這可使不得。”

“就這麼定了,別人不知道先生知識的價值,我卻是知道的。另外,先生想要做任何實驗,材料隨便用,所有費用實報實銷。”

“珉兄弟,這需要很多錢的。”

“我知道,錢的問題,先生不要擔心。胡老闆和方秀才沒跟你說麼,賺錢對我來說,是最簡單的事情了。”

戴植沉默了。

胡家酒坊的人在遼東找到他的時候,儘管已經說了,回來之後,會給他相當優厚的待遇。他也相信了這一點。

但是他萬萬沒想到,最後的待遇竟然會如此優厚。

不僅僅是每月300兩銀子的天價,不僅僅是把家眷給接來。而是因為這股份。

雖然只是一成,但是,這可是一大筆錢啊。

問題還不僅僅於此,而是賈珉對於他的手藝的尊重和看法。

這個時代,是沒有什麼智慧財產權之說的。所以,手藝人要想得到知識,基本上就是兩個途徑,一是祖傳,二是拜師學徒。

祖傳還好說些,因為有血緣關係,先輩還能對後輩傾囊相授。

拜師學習,師父常常就要留一手。所謂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就是這種思想的體現。最後的結果,就是手藝越來越退步,很多絕技就在這種情況下失傳了。

賈珉讓戴植以技術入股,不僅僅是承認的技術的價值,還讓技術可以得到極大的回報。

這才是戴植最為感動的地方。

“珉兄弟如此厚待戴某,實在無以回報,只有肝腦塗地,鞠躬盡瘁,才能報答萬一。”

唉,其實這都是你自己該得的啊。

“戴先生不必客氣,咱們再走走,把作坊的佈局定下來。”

在下窪子現場,賈珉就對火器作坊的事宜做了安排。

戴植負責整個作坊的技術和研發。不僅僅是軍品,連民品也包括了。一個能夠製造火器的專家,負責民品的技術研發,自然是小菜一碟。況且,兩者的許多技術,實際上都是相通的。

軍品的生產,由焦力負責,民品的生產和銷售,由劉成負責。

劉鐵山在野渡居的鐵匠作坊,搬遷到下窪子。劉鐵山也一同過來。壓力井專案,隨著劉鐵山歸到下窪子這邊來。

吳紅梅調到下窪子這邊來,負責後勤事務。她原來在野渡居的工作,全部移交給平兒。

從明天開始,戴植、焦利、劉成、劉鐵山和吳紅梅,就進駐下窪子,開始火器作坊的籌建工作。

平兒負責兵營的後勤工作,原來賈珉的個人事務,就需要一個人來補缺了。想來想去沒什麼合適的人選,賈珉就選了晴雯來補平兒的空缺。

對於晴雯這個憤青能否做好這個工作,賈珉其實心裡也是沒底的。但是,目前也沒有合適的人選,也就只好如此了。

至於賈珉自己,則要忙於另一項工作了——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