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紅樓之縱橫四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0025章 又敗家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025章 又敗家了

前一首,自然是抄的,後面的《詠鴨》,雖然是借鑑《詠鵝》,倒也是賈珉的原創。

焦利有些文字基礎,也會算一些基本賬目。對於學習,他本來還是比較有信心的,認為自己不會費多大勁兒。

但是,接下來,賈珉教的,他可就感到蒙圈了。

為什麼?不按套路走啊,簡直就是鬼畫符啊。

先教的是算數。

賈珉在板子上寫下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後,就在下面寫上了1、2、3、4、5、6、7、8、9、0。

這是什麼東西?從來沒見過啊!

“這叫阿拉伯數字,以後,你們學算數,就用這個數字,將來算賬,也用它。現在,你們就照著樣子寫,一定要寫的滾瓜爛熟的。今天晚上的任務,就是把這十個數字會寫了。一會兒我就考,誰會寫了,誰就回去睡覺。”

“四爺,這個阿拉伯,是誰家的伯伯啊?”

南兒問道。

賈珉那個氣啊,恨不得踹南兒幾腳。轉念一想,這也不怪他,也就強行壓住火,沒有發作。

“這個嘛,這個阿拉伯是個蠻夷之人,離咱們這遠著呢,你們不認識。”

唉,時代差異啊!

幾個人學起來,還算是認真的,儘管開始笨手笨腳的,還是漸漸上了道。

賈珉時不時地走下去看看,指指點點的。幾個人中,屬平兒寫的最好看,看來人還是比較機靈的。女工做得好,學這些也是有幫助的。

將來寫字,應該比前世那些美女寫得好些。前世的美女,尤其是娛樂明星們,似乎很少有人字寫得好的。也就是那個簽名練得可以唬唬人了。

過了將近一個時辰,賈珉叫了暫停。他要跟焦利進行一次演練,證明阿拉伯數字的作用,激起這些人的興趣。

於是,找來算盤,焦利用算盤和漢字的一、二、三……,賈珉用心算和阿拉伯數字的1、2、3……。最後同時寫出來。

自然,賈珉回回都要領先焦利一大截。

賈珉考了一下,焦利、平兒和南兒都寫出來了。寧兒、風花和雪月寫錯了幾個,不過,也還算是可以,叫他們回去之後再寫,明天再考他們。

頭一次上課,難度不宜太大,學習量也不宜太多。否則,會挫傷他們的信心。

接下來是識字課,也是讓焦利蒙圈的鬼畫符:漢語拼音。

這回,賈珉只寫了三個母音字母:a、o、e。要求是會寫,會念。大聲念,反覆寫。沒有別的辦法,就是強化訓練。

又過了半個時辰,賈珉考了一遍。這回不錯,都會了,今天就算結束了。

往外走時,焦利問賈珉,學算數是不是得買算盤啊,要是買的話,他明天進城時,可以順便買回來。

賈珉說,咱們不用那個東西。我要教的,是心算術,要算盤幹嘛?怪麻煩的。

心算術是個什麼東東?

焦利又蒙圈了。

“你學的怎麼樣啊?”

平兒問焦利。

“唉,雖然明白點兒,但還是糊里糊塗啊。”

“太好了。”平兒興奮起來。

“這還好?”

“我也是糊里糊塗啊。”

原來如此!

眾人走後,賈珉找出《千字文》和《百家姓》,鋪開紙抄寫下來,間距比較大,然後開始給每個字標上漢語拼音。

將來,他要以這個為藍本,編出一套識字教材和一本字典出來。

這是個比較大的工程,賈珉要做的事情很多,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

況且,編字典是個專業性很強的事兒,涉及到政治正確和切合這個時代特點等很多問題。不是他自己能完成的。他需要一個合適的幫手,來實現他的意圖。

唉,還是缺乏人才啊。

第二天,定好的煤、鐵等原料開始進貨了。爐子是前一天搭好的,劉鐵匠開始點火。由於還沒有乾透,只是用小火慢慢地烘著。

平兒給劉鐵匠安排了住處,告訴他以後就在這裡吃住了,劉鐵匠很高興,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不僅是因為以後可以少跑路,多幹活多掙錢,還是因為在這裡吃飯,可以省下在自己家裡吃飯的錢。

對於一個從事重體力勞動的鐵匠來說,吃飯,其實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啊。

賈珉帶著寧兒和南兒,到了原來那些建了一半的房子。

寧兒和了一堆白灰,然後就開始粉刷牆面。

南兒則在賈珉的指揮下,開始在屋裡的地面上挖溝。

焦利僱來的兩個瓦匠也來了,開始給西瓜園和果園的圍牆加高。打水時見到了壓力井,就嘖嘖稱奇,直呼真是方便,感嘆著自己要是有錢,也打一個。省得到井裡挑水了。冬天一步一滑,弄不好還把水桶掉井裡了。

萬家窯的馬車來了,拉得是瓷器的碎片。這些碎片沒用了,在窯裡還佔地方,昨天賈珉到那裡看到了,就跟萬老闆要一些。

萬老闆很爽快,叫他要多少拉多少,只要給車腳錢就行。

這些碎片,是準備粘在圍牆上邊的,防止有人攀爬圍牆。

平兒見賈珉又在屋裡折騰了,就走過去,問想要幹什麼。賈珉說要養豬,平兒就很吃驚。

養豬就養豬唄,還粉牆幹嘛?挖溝幹嘛?再說了,哪裡有在這麼好的房子裡養豬的?

正在疑惑間,廣告招來的人來看井,平兒只好回去,招呼風花和雪月接待來人。

一邊忙活,一邊埋怨賈珉又敗家了。

這個時代養豬,其實還是比較原始的。多數是放養,也就是把豬趕到外面去吃草,然後再趕回來。為此,還專門有一個職業——豬倌兒。

豬在外面吃飽了,趕回來關進豬圈裡。

這個豬圈,也很原始。好一點兒的,是石頭和磚砌的圍牆,差一點兒的,就是用一些木頭和板子立起來圍成一圈兒,叫杖子。

高階一點兒的,搭個草棚,許多連個棚都沒有。四面透風漏雨是常態。豬的吃喝拉撒睡都在這裡,經常是臭氣熏天。

豬的養成期也長,一般的豬,從出生到最後宰殺,都得兩三年時間。有的甚至四五年才出欄。

宰殺時一般都比較大,至少要三百來斤。雖然比較大,但是,生長期太長。從經濟效益的角度來看,其實是很不合算的,不過是個零錢湊整錢兒的過程。

賈珉要做的,是現代的快速養豬法,六個月就出欄了。

把豬放出去,就是運動。運動是要消耗熱量的。熱量來自於脂肪,脂肪就是肥肉。於是,豬就不願意長膘,生長速度就慢。這就是古代養豬周期長的主要原因。

賈珉放在屋子裡圈養,豬的運動量很小。況且,他餵豬的飼料,是造酒之後的酒糟。這個酒糟跟別人造酒的酒糟不同,不是象別人那樣的稻殼和高粱殼,而是類似於玉米稀粥一樣的東西,人都可以吃的。

這個酒糟,不僅僅是營養豐富,裡面還殘留著一些酒精,所以,豬吃了之後,就像人喝了酒似的,經常就是呼呼大睡,更願意長膘了。不僅生長速度快,還容易長肥肉,最為適合這個社會了。

現代社會養豬,一般都是在豬長到200-220斤左右,就出欄宰殺了。之所以如此,而不是讓它象以前那樣,長到三四百斤才出欄,就是因為這個時候,是效益最大化的。

豬在200斤之前,生長速度最快。此後,速度就慢了下來。隨著豬越來越大,消耗的飼料也越來越多,而產肉能力卻下降了。從經濟上來講,就不合算了。

用經濟學規律來說,就是邊際效應遞減了。

豬長到200來斤,時間是6個月,這就是一般6個月出欄的原因。一般人把這叫做快速養豬法,其實也是不快的。

外行的人,總是認為,豬喜歡髒亂差的環境,其實這是徹頭徹尾的誤解。豬也是喜歡乾淨的環境的,只是人們沒給它這個環境而已。

在許多生理指標上,豬跟人很相似。其實,適合人生存的環境,就是適合豬的環境。這就是賈珉把豬養在屋裡,又刷牆,又挖溝的原因。挖溝,就是要透過沖水,把豬的糞便及時地排出去,保持環境的整潔,有利於防病治病。

這些道理,平兒是不明白的,自然認為賈珉又是在敗家了。等到將來一算賬,她才會明白,其實這恰恰不是敗家,而是發家。

賈珉這邊正幹著活兒,平兒過來找他了,她那邊遇到困難了。

原來,現在已經來了20多個諮詢打井事宜的人,看了平兒她們的演示,聽了介紹之後,都很感興趣,想要預約打井。

就在要登記的時候,平兒發現,自己和風花、雪月都不會寫字,只好找賈珉來了。

賈珉一一登記完畢,還有十來個人交了定錢,平兒收好,賈珉給開了收據,這才走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隨後,又陸陸續續有人來,賈珉也就走不開了。空閒的時候,跟平兒說,這回知道識字的用處了吧?今天要是恰好我不在家,這些生意說不定就跑了呢。

弄得平兒臉有些紅,但也知道賈珉說的對,不好反駁。

“奴婢知道了,以後好好學還不成嘛。”

就有些撒嬌的樣子,賈珉再也不好意思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