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紅樓之縱橫四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71章 吃飽了不想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271章 吃飽了不想家

十天後,趙大海和一枝花帶著一百零二名土匪走出溫都拉山,正式向卜奎都司衙門投誠。危害卜奎及其周邊地區十來年的匪患正式消亡。

原來,一枝花號稱自己手下有二百多名土匪,其實沒有那麼多,只不過是誇大人數,虛張聲勢而已。

加上上次在四家子被殺死和俘虜的,也不過一百三十來人。

當卜奎的居民在街上見到了這些人的時候,他們簡直有些不敢相信,這些破衣爛衫、面黃肌瘦的人,就是這麼多年來,叫他們聞風喪膽的一枝花土匪。

原來卜奎守備署的老兵們,也開始集中,進行訓練。

新招安的土匪,也被打散,跟這些老兵們混編在一起,接受訓練。

在訓練的同時,識字教育,算數教育和思想教育,也在進行。

所謂的思想教育,無非就是忠君愛國,天地君親師,仁義禮智信,三綱五常之類的灌輸和薰陶。

那些招安的土匪,還有格外一個課程,那就是反省自己以往的錯誤的教育。

招安了,是不追究你責任了,但是,對於自己過去的錯誤,還是要有個認識的。只有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才能放下包袱,告別過去,輕裝前進。

這項教育進行的並不順利,許多土匪在開始的時候非常牴觸。

但是,在府兵團嚴苛的訓練和懲罰制度下,很快就把這些人降服了。

當然,也並非所有人都是如此。

有六個土匪又一次試圖逃跑,被抓住之後,因為以前就是從官莊跑出去的,所以,就被從軍隊中清除,又被送回了官莊,加了刑期。完全回覆了自己過去的流犯身份。

等到他們發現,自己在外面轉了一大圈兒,又回到了過去時,這才後悔,不該在訓練和上課時那麼任性。

但是,此時後悔也晚了。

當土匪被官兵打,當兵又不願意受拘束,大概只有當流犯才適合了。

土匪被招安的第三天,叢秀才帶領47名農夫和80名工匠抵達卜奎。

到達卜奎的當天晚上,卜奎都司衙門為他們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晚宴。

卜奎都司衙門都司賈珉,府兵團幕僚長馮紫英、訓練長陳也俊、軍情長衛若蘭、軍法官林大江、軍需官焦利、署守備趙大海、衙門典史楊林,以及府兵團各營營長、佐領馮奎、徐明濤等頭面人物,均出席了歡迎宴會。

一時間,讓這些農夫和工匠們受寵若驚,感激淋涕。

第二天,農夫們每人從都司衙門分到了四十畝土地,一頭牛,一架犁和種子等生產資料。

每個人還從衙門裡借到了十兩銀子,用於建設房屋和購買生活物資。

工匠們,有的被分到了礦山,火器作坊,煤礦和鐵廠,還有十多人,想要自己創業,也從衙門裡獲得了一塊無償劃撥的地皮,還可以借支20兩銀子。

戴植的家眷也一同到達。母親、娘子、兒子、女兒、兄弟姐妹,一家十七口,在分別了十多年後,終於在幾千裡之外的卜奎團圓。

家人相見,不勝唏噓,未免留下了無數的眼淚。

賈珉帶著一眾官員,到戴家看望了全家,楊林代表都司衙門,送來了100兩銀子的安家費。

賈珉個人出了一百兩,其他主要官員,也都紛紛解囊,從五兩到十兩不等。感動得戴家人,直把那好話說了千遍萬遍。

隨著一枝花被招安,溫都拉山地區恢復了寧靜。

府兵團的一個排,進駐了溫都拉山鐵礦,又有一百多名流犯被調撥到了溫都拉鐵礦去,鐵礦準備擴大生產規模了。

由於清除了匪患,從溫都拉到卜奎的交通線,如今也變得安全起來了,來往運送礦石的車輛,逐漸多了起來。

絕大部分的事物,賈珉都交給了別人處理。最近一段時間,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流犯的伙食改革上面。

這是他降低流犯非正常死亡率和脫逃率改革的最為重要的一個措施。

所謂的吃飽了不想家,飲食足而知榮辱,都說明了吃飯的重要性。流人們只有吃飽了,才能安心地待下來。只有吃飽了,才能有體力幹活,完成沉重的勞役任務。

看起來只是個吃的問題,其實做起來,卻是個非常龐大的系統工程。這意味著,除了要對原來的伙食體系進行改造外,還要建立起新的制度和執行體系。

首先,是制定流犯的伙食標準。

這個標準,由兩部分構成。一個是資金標準,每人每月六錢銀子。另一個是實物量標準。

實物量規定,每個流犯,不論男女老少,每個月的實物量,都要達到糧食五十斤,油2斤,肉類4斤,魚類3斤,豆製品4斤,各類蔬菜40斤。

其中的主食糧食類,細糧必須達到20斤,佔比達百分之四十以上。

資金標準和實物量標準,兩個標準必須同時達到。

伙食費用必須全部用於流人的伙食上,不準結餘,不準挪用,不準剋扣。

在主副食品的供應上,採取統一採購,統一供應,集中配送的方法。

為了保證伙食的正常供應,在都司衙門專門成立了膳食處負責整個卜奎的流犯伙食供應工作。

各類食品由膳食處採購後,再派人配送到各個莊子、礦山和工廠裡去。

為了防止異常天氣影響食品配送,在各個地方都留有一定的儲備,以應不時之需。

光有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在伙食供應的制度化和規範化上,又制定了詳細的標準和操作流程。

首先,由膳食處制定《旬食譜》。

每旬十天為一個週期,列出這十天裡,每天三頓飯的主食和副食品種,報到軍需官焦利那裡批准後,然後根據《旬食譜》制定的主食和副食品種,核算出需要的物質總量,據此制定《旬採買計劃》,經過軍需官批准後,再根據這個計劃進行採購。

如果是衙門本身的物質,比如糧食,就從衙門裡按照計劃調撥。如果是衙門裡沒有的,必須從市場上採購的,只要是超過了二十兩銀子,就必須實行招標。

《旬食譜》的標準,是非常細化的,每逢三六九的中午或者晚上,是必須要改善伙食的。具體是吃肉,還是吃魚,或者是吃豆腐,甚至是炒或者燉,每個人投料多少,都是有標準的,都要在食譜上標出來。

食譜制定完畢,要在都司衙門前的佈告欄裡張貼,向全社會公佈。

膳食處在配送食品時,也要把食譜送到各個莊子裡,進行張貼。叫每個莊子的流人,都知道自己在這十天裡裡,吃些什麼。

遇上春節、正月十五、清明、端午、中秋節、都以必須進行全天伙食改善。

其中春節是連續改善七天,正月十五一天,清明一天,端午兩天,八月十五三天。

這種節日改善,也要制定食譜,張貼公佈。

每個月結束,要進行本月的伙食消耗結算。經過軍需官的稽核之後,把《月份流人伙食消耗結算表》在衙門前的佈告欄裡面張貼公佈。

結算表裡,寫明上月結存多少,本月採購多少,本月消耗多少,本月結存多少。

每一樣東西的數量、價格、花了多少錢,本月一共有多少流人吃飯,一共花了多少錢,每個人平均花了多少錢,還剩下什麼東西,剩下多少,剩下多少錢,都在表上一一列出,叫人看了,一目瞭然。

《旬食譜》和《月份流人伙食消耗結算表》向外界公佈,除了顯示衙門的公開透明外,也是為了接受全社會的監督。

在佈告欄的邊上以及卜奎街裡,一共設了三個伙食監督舉報箱,在下面各個大區的集中之處,另外又設立了二十一個伙食監督舉報箱。

凡是沒有達到《旬食譜》和《月份流人伙食消耗結算表》標準的,膳食處或者配送人員有偷盜食品,把食品拿去送人情的,拿食品串換其他物資的,食品有**、變質的,缺斤短兩的,以次充好的等等違紀行為,無論是流人,還是其他人,都可以舉報。

光有這種被動監督還不夠,還要建立起主動的監督體系來。

為此,特意建立起了流人伙食監察隊。由軍法官林大江擔任隊長。

監察隊直接向卜奎最高軍政長官賈珉負責,不受其他任何機構和人員的領導和制約。

監察隊可以隨時監察食譜,各種報表和單據,各種實物。

可以到某個官莊去檢查流人到底吃了什麼,吃了多少。

還可以到庫房裡檢查,每樣東西有多少,跟賬目是否相符。東西是不是變質了,庫房裡是否有老鼠、以及通風,放火、防汛,甚至細化到了糧食在庫房裡的擺放是否整齊,是否離地,離牆等。

這支最初為了監督流人伙食而建立起來的監察隊,後來變成了卜奎監察廳。

它的監督專案越來越多,已經涵蓋了各個部門和行業。監督的範圍,也覆蓋了整個卜奎大區縱橫幾千裡的幅員。成為官員和衙役們一聽就害怕的一把利劍。

這次流人伙食改革的力度,在卜奎的歷史上是空前的。伙食標準一下子提高了到了原來的三倍。

官員、衙役和莊頭剋扣流人伙食,中飽私囊的事情,在卜奎是個老問題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一次,花了這麼多錢,是不是能讓流人們都吃到嘴裡呢?會不會又都叫那些人給中飽私囊了呢?

許多人都在觀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