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紅樓之縱橫四海最新章節列表 > 弟0279章 四大部落會盟(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弟0279章 四大部落會盟(三)

一枝花還是被她的幾個同伴兒給叫醒的。睜開眼睛時,看見的已經是漫天的星斗了。

雖然已經醒來了,頭還是昏昏沉沉的,不過,還是想起來了自己為什麼會落到了這個地步。

這個天殺的臘梅花,怎麼一點兒情面也不講了,生生就把那麼多酒給灌了,這是要把人往死裡灌啊。

哼,好心不得好報,行,算你狠,這筆賬,老孃給你記下了。

總算是醒過來了,若是晚上就這麼躺下去,十有**,還真就叫狼給吃了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大當家的,我們怎麼辦?”

“回去,找珉長官,叫他狠狠地收拾臘梅花那個蕩婦。你不是喜歡男人嗎,到時候把你抓了,就叫府兵團所有的男人把你給……,算了,走,先找個敖包歇一歇,找點兒吃的,我餓死了。”

看看天上的星星,大致辨識了方向,四個人就開始向東走去。

這裡離會盟的三眼井不遠,還能隱隱約約看到不遠處的燈光。

或許正是因為距離三眼井比較近,那裡有燈光和人氣,通常在晚上出來的狼才沒有靠近這裡。

否則,幾個醉鬼躺在草原上,早就叫狼給吃了。

即便是如此,走了半個時辰之後,一路上還是聽到不遠處發出陣陣狼嚎。

好在幾人當土匪多年了,在溫都拉山上,也時常見到野獸,倒也不是太害怕。

走了一個多時辰,離三眼井遠了,知道臘梅花他們也不會追來了,心裡這才輕鬆了些。

騎來的馬扔在三眼井了,也不敢回去找,只好繼續往前走。又走了將近一個時辰,才找到了一個敖包。

敖包,是草原上經常見到的人工建築。在溫都拉草原上,一般是用石頭和土堆成的,少部分也有用木頭和樹枝堆成的。

敖包最早是作為道路和地界的標志物而建成的。其作用是指路、辨別方向和劃分地界。後來,演變成類似於祭臺的建築。用於祭祀山神、路神等神靈,祈禱平安和幸福。

按照溫都拉草原上的傳統,行人路過敖包時,都要下馬膜拜,以示敬重。

之所以找敖包,除了要辨別方向之外,還是想要在這裡找點兒吃的。到了三眼井,還沒等吃東西,就被臘梅花灌了一肚子頭溜子酒,早就餓得頭暈眼花了。

每年的五月,各個部落都要舉行祭拜敖包的儀式,所以,一枝花希望能在這裡,找到點兒祭品吃。

有的敖包附近,還會有個小草棚,草棚裡面會放上一些水和食物,供過路的沒有攜帶食物的人取用。這個風俗,也是溫都拉草原上的傳統,已經流傳許多年了。

敖包上沒有祭品,但是,在附近的草棚裡,找到了食物。有水、乳酪和炒黃米。

幾人狼吞虎嚥地吃飽了,精神這才徹底地放鬆下來了。但是,仍然不敢大意,外面還時不時地傳來狼嚎聲。

不過,身在敖包附近,又有一個草棚子,幾人到底有了些依靠,就一邊無數次地咒罵臘梅花,一邊等待著天亮。

晚上雖然有不少蚊蟲小咬,但是,此時是五月,蚊蟲還不叮人。若是過了兩個月,蚊蟲開口咬人時,晚上在荒草叢生的草原上,蚊蟲就可以把人給咬死了。

夏天亮天早,剛到寅時初,太陽就從草原盡頭蹦出來了。害怕叫臘梅花發現了,幾人又吃了點兒東西,就急忙趕路。

路上遇到了一個敖包,但是,這回運氣不好,沒有找到吃的。中午的時候,挖了些草根吃了。又走了一個多時辰,遇到一個小湖。

湖裡魚很多,也很傻,用木棍削個尖,就能叉上魚來。連叉了二十多條,生火烤熟了十幾條吃了,剩下的烤了,帶著路上吃。

到了晚上亥時,終於抵達卜奎控制地界的丙十二號官莊,說明了情況,官莊給他們弄了吃的,晚上就住在了官莊裡。

第二天一早,從丙十二號官莊借了幾匹馬,快馬加鞭,在中午趕回了卜奎。

一見到賈珉,一枝花就跪地嚎啕大哭,過了好一陣,總算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給講明白了。

賈珉叫一枝花等人回去好好歇息,然後召來了馮紫英、趙大海等人開會,研究對付臘梅花的策略。

臘梅花的舉動,激怒了賈珉。讓他認識到,對於這些部落,光靠懷柔是不行的,必要的時候,就得狠狠地教訓他們一下。否則,他們就不拿你當回事兒。

這次侮辱使者,甚至要把使者喂狼吃的舉動,就超出了可以忍耐的底線。必須讓他們為此付出代價來。

在廣袤的南、北溫都拉草原上,雖然名義上是大德王朝的地盤,但是,一百多年來,朝廷始終沒有對溫都拉草原實行過象在內地那樣的有效控制和統治。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皇權不下鄉的傳統。加上這裡又屬於偏遠地區,所以,皇權始終沒有深入地滲透到草原社會裡去。

二是巨大的行政成本和文化差異,也給有效地控制草原帶來了很大困難。

所以,這一百多年來,基本上屬於一種由朝廷授權,草原的部落頭人代理統治的行政格局。

但是,這種格局只是法理上的。許多時候,那些部落頭人們可不是這麼認為的。

在他們的觀念裡,草原是他們世世代代生長的地方,其他的勢力都是管不著他們的。

對於皇權的臣服,也是他們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除非朝廷大兵壓境,否則,他們是沒有多少朝廷意識的。

表面上看,廣袤的溫都拉草原上,處處呈現出一副田園牧歌的風情。但是,更多的時候,這只是一種表面現象。

各種各樣激烈殘酷的爭鬥和廝殺,在草原上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這種爭奪,一般表現為三種形式。

第一種,就是部落內部的爭奪。小的是家庭和宗族之間的爭奪,比較高階的和更加激烈的,就是對於部落繼承權的爭奪。

這樣的事情,在幾乎每個部落裡,都不同程度地上演著。

第二種,就是部落之間的爭奪和部落兼併。

爭奪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是,本質上都是生存空間的爭奪。爭的還是資源。

這些資源,包括草場,水源、山林,河流等自然資源,以及牲畜、各種生產資料等財產資源和商路、貿易壟斷等人文資源。

還有一種爭奪,就是對於人口的掠奪。

在對人口的掠奪中,有幾個群體是比較受他們青睞的。

一是工匠,可以給他們帶來技術和加工能力。

二是婦女,可以給他們繁殖後代。

三是兒童,因為年紀小,沒有反抗能力,而且便於從小進行奴化教育。

掠奪來的人口,命運基本上是很悲慘的,絕大多數都是為他們做奴隸的。

第三種爭奪,就是直接跟卜奎的朝廷勢力爭奪了。

多數時候,他們是不敢跟朝廷正面對抗的。但是,在朝廷力量薄弱的時候,他們也是不在意趁火打劫的。

最為典型的,就是五十年前的一次。

那一次,北溫都拉草原的韃靼部落聯盟,從溫都拉山口進來,橫掃南溫都拉草原,最後一直打到卜奎。

在消滅了卜奎駐軍,把卜奎劫掠一空後,一把大火把卜奎燒為灰燼。

現在的卜奎城,就是在那次大火之後,才建立起來的。

在卜奎力量虛弱的時候,南溫都拉草原上的四大部落,也時常對卜奎進行騷擾和掠奪。

跟卜奎搶奪地盤,他們還不敢。但是,時不時地搶奪一些牲畜,物產,打劫行商貨物之類事兒,還是會發生的。

至於走私戰略物資,收留流犯為奴,更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了。

臘梅花此次向卜奎發出挑戰,並不是她一時衝動的結果,而是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即使沒有一枝花此次出使,她也會採取這樣的行動。

首先,是來自於溫都拉草原外部的威脅。主要指的是北溫都拉草原上的韃靼部落聯盟聯盟的壓力。

韃靼部落聯盟覬覦南溫都拉草原已經很久了,近些年來,不斷地越過溫都拉山口,向南溫都拉草原滲透。

距離他們最近的羅孫部落,已經開始跟韃靼人眉來眼去的了。

如果韃靼人進入了南溫都拉草原,鐵佛部落的第一大部落地位就將失去,到時候,將不得不看著韃靼人的眼色行事。

所以,她必須在四大部落中,樹立起自己的絕對權威,制止四大部落的分裂,這樣才好對付韃靼人。

要想樹立自己的威望,出了需要有業績支援外,營造外部的威脅,使內部團結起來,就成了一個最為簡單的選擇。

他把這個威脅選在了卜奎身上。

之所以選擇卜奎而不是韃靼,是因為她認為可以在卜奎身上佔到足夠的便宜。

目前賈珉剛到卜奎,立足未穩。卜奎又得不到寧古塔方面的支援,勢單力孤,所以,此時正是對卜奎下手的好時候。

賈珉清除了給他們提供生鐵的鐘鼎,可能要他們交出逃犯,都對他們的利益造成了損害。

在這一點上,四大部落的利益是一致的。

至於叫四大部落的子弟到卜奎上學,扣為人質和就酒中下毒,則不過是個藉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