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紅樓之縱橫四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97章 無賴戰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297章 無賴戰爭

自從對南溫都拉草原的香料禁運開始之後,卜奎和四大部落之間的戰爭,就算是正式開始了。

只是這場戰爭,打得實在不像是個戰爭,而且頗有些象一場遊戲。用四大部落方面的話來說,就是在跟一幫臭無賴打仗。

府兵團化整為零,以連為單位,深入到南溫都拉草原和溫都拉山裡。時常地就去騷擾一下四大部落的頭人和各個部落的上層人物。

只要遇上了,也不管對方人多人少,上去就是一陣亂打,然後轉身就跑。即便是對方人少,明明可以把頭人們給活捉了,也不去捉,就白白地把機會放過了。

那些草原騎兵們雖然也很勇猛,但是面對這種無賴戰術,也是頗為頭疼。

想包圍他們,但是,在包圍圈合攏之前,卜奎人就跑了。

想追擊,但是又追不上。

府兵團的戰馬,速度快,耐力好,而且訓練有素,比部落戰士的戰馬,要好上許多。

更為可氣的是,這些人在騷擾的同時,還不忘繼續宣傳。

只要有機會,就向那些部眾們宣講頭人們如何不給朝廷交貢賦,如何在收購部眾們的貨物時,壓等壓秤。在賣給部眾貨物時,摻雜使假,以次充好,囤積居奇,哄抬物價。

尤其是在涉及到茶葉、鹽等部眾日常生活必須的物質時,更是詳細地進行宣傳。

詳細到把鹽和茶在產地的價格列出來,把運費列出來,把給到頭人手裡的價格列出來,說明朝廷為了把這些東西運到這裡,賠了多少錢,頭人賣給部眾又是多少錢。

最後叫部眾們知道,原來朝廷賠錢賣給他們的這些東西,他們花的竟然是高價。這裡面的錢都叫頭人們給賺去了。

賈珉之所以選了鹽和茶這兩種東西,一是因為這是日常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民生用品。

這些部眾們的飲食中,肉和奶佔了很大的比重,所以,茶葉就在飲食平衡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

鹽的應用,則主要是人的食用鹽,牲畜食用鹽和食品醃製鹽。

可以說,所有的部眾,都離不開這兩樣東西。

其二,就是這兩樣東西的用量很大,頭人們在這上面的盤剝最狠,是他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向部眾們揭露這些真相,目的就在於離間部眾和頭人們之間的關係。讓頭人們失去群眾基礎。

頭人控制部眾的手段,表面上看,是透過部落、宗族、家族的關係來控制的,實際上,骨子裡還是對於資源的控制。

透過草場、山林、水源等生產資料和鹽、茶等生活資料,以及產品銷路的市場壟斷,來進行控制的。

透過這種經濟依附關係,來實現部眾對於頭人的人身依附關係,從而達到驅使部眾為他們打仗的目的。

如果部眾們能夠以更低的價格,從其他渠道得到這些東西,他們對於頭人的依賴程度就會大大降低甚至不再依賴。

即使迫於壓力,不得不出來追隨,也可以百般推脫,甚至出工不出力。

所以,賈珉就採取了第二個措施。

只要草原部眾們到卜奎來,就可以用官價購買這些物資。

朝廷雖然對於這些戰略物質進行管控,但是,在這些物質的價格上,卻是很優惠的。

卜奎乃至整個盛京以北,都不出產鹽和茶。鹽在東北的南部沿海出產,茶葉則完全是從南方運來的。若是按照市場價格,加上運費和稅收,這些物質的價格就將高上許多,跟市場價格是一樣的了。

實際上,官價比市價低了一大截。這實際上是朝廷在補貼了。

但是,朝廷補貼的好處,普通部眾並沒有得到,而是被頭人們中飽私囊了。

天長日久積累下來,僅僅是這一部分,就是個巨大的數目。所以,部落頭人位置的爭奪才如此激烈,許多時候甚至是血腥的。

那是因為其中有著巨大的利益存在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賈珉才認定,頭人們是有財力繳納貢賦的。

這裡面的門道,受過漢地教育,瞭解漢地和朝廷制度的臘梅花是清楚的。所以,她才對讓部落子弟到卜奎上學表示反對。

她怕的是就是這些子弟有了文化之後,瞭解了其中的真相。

所以,臘梅花以及其他頭人們的舉動,本質上也不過是愚民思想的體現。

這種經濟上的分化措施,引起了部落頭人們的驚慌。於是紛紛阻礙部眾們到卜奎去購買貨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就引起了賈珉的第一次跟部落的比較大的正面交戰。

這次交戰,實際上是一場引誘戰。

府兵團在二道江渡口靠近卜奎一側,集中了大量的鹽、茶葉、鐵器和香料,向各個部落的部眾們宣稱連續優惠三天,吸引部眾前來購買。

暗地裡,賈珉集中了府兵團的一千二百人和戴植新造出來的三十門佛郎機快炮,等待頭人們上鉤。

頭兩天沒什麼動靜,第三天晚上,羅孫部落終於沉不住氣了。

羅木閣領著七百多人前來偷襲,想搶劫這些貨物。正在過江時,就被早就埋伏在這裡的府兵團一陣炮轟,接著就是弩箭齊發。

羅孫部落戰士還沒等上岸,就死了一百多人,結果就是狼狽逃竄,羅木閣也身受重傷。

臘梅花本來也是準備來搶的,見羅木閣上當,才不敢打這個主意了。

此後,戰爭又恢復到了以前的模式。府兵不斷地對部落上層進行襲擾,順便抓工匠和那些脫逃的流人。

一時之間,南溫都拉草原上的工匠、薩滿們,人心惶惶,草木皆兵。許多從外面流入的工匠,也紛紛撤出了草原。

工匠短缺的後果,很快就顯現出來了。

車壞了,沒人修。馬掌要換了,沒人換、皮子沒人熟了,只能眼看著腐爛掉,人和牲畜有病了,沒人會治。請神問神找不到薩滿了,張羅婚事找不到媒婆了……。

草原上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亂了。上上下下怨聲載道。

府兵團這邊兒,本來以為打仗就是雙方對壘,然後就是衝鋒廝殺,沒想到竟然還有這樣的打仗方式。

不過,他們也知道,這是珉長官在叫他們練兵呢,所以,倒也不敢怠慢。

在草原上襲擾一番後,回來了,士兵們就在一起討論,總結經驗,研究戰術,然後寫出心得體會,再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軍官們除了總結戰術戰法之外,就進行沙盤作業,和兵棋推演。

衛若蘭和賈芹的軍情部門,則潛入草原偵察,回來就繪制地圖,製作沙盤。

繪圖,識圖,沙盤,兵棋這些軍官基本技能,以前在家裡的時候,賈珉就對他們進行過培訓,如今到了這裡,才算是正式應用,並且不斷地總結提高。

衛若水受命組建了“貓頭鷹特戰分隊”,每日裡進行艱苦的訓練,準備在必要時,執行特戰任務。

賈珉在奏摺裡所說的屢敗屢戰,指的就是這種襲擾戰,標誌就是府兵團打了就跑的戰術。

在部落武裝的眼裡,他們也是逢戰就勝的,在卜奎的許多人眼裡,府兵團也是每戰就敗的。

但是,他們都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經過兩個多月的戰爭,府兵團的陣亡只有區區的三個人,受傷的也不過就十幾個。

至於賈珉增兵三萬的請求,則完全就是他放出的煙幕彈。他根本就沒指望朝廷會給他增兵。

之所以如此,不過是為了將來把貢賦收上來之後,把大部分錢留下來,便於跟朝廷討價還價而已。

自己手裡有了足夠的錢,才能在卜奎來開展建設,發展經濟。卜奎有了雄厚的經濟實力,才能夠在這孤懸之地站穩腳跟。

位於甩灣子的甲十八號官莊,現在的規模已經擴大了兩倍多。

原來的莊頭杜青山,現在有了一個新的官銜:卜奎實驗農場場長。

甲十八號官莊的職能,也已經發生了根本轉變。由原來的單純從事農業生產,改為農業技術的實驗和推廣。

從秀才帶來的那批農夫中,如今有十幾個人被調到了這裡,分給了他們土地、牲畜和農具。另外有一些流人勞動力歸他們使用。

他們承擔的,就是一些新的農業技術的實驗任務。目的是總結出經驗後,今後進行大面積推廣。

廣義上講,卜奎具有幾乎無限的土地資源。目前已經開墾種植的土地,在卜奎的所有土地面積中,佔比不到百分之二。剩下的絕大部分地面,也都適合開墾為土地。而且只要開墾出來,就是優質的黑土地。

如果再加上整個溫都拉草原,可開墾的土地面積就更多了。

所以,說卜奎是個處女地,也是完全有道理的。

賈珉在甩灣子實驗農場著力開發的專案,在種植業上,是一種經濟作物——菸草。

在養殖業上,則主要是兩個專案,一個是馴鹿,另一個是貂。

目前,還沒有人工養殖馴鹿和水貂的。賈珉打算透過人工馴化,把這兩個專案實現人工養殖。

如果這條路走走通了,將來就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在杜青山的陪同下,賈珉來到了一座貂舍前,一男一女,兩個金髮碧眼的西洋人。正在這裡忙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