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紅樓之縱橫四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34章 不願接受的事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434章 不願接受的事實

還有一個來月就過年了。

今年的帝都形勢,比去年要平靜許多。

在帝都的各大家族裡,情形也是如此。

去年的這個時候。,各大家族基本上都有兩大話題。

一是賈珉在卜奎率領府兵團,取得了南溫都拉大捷。朝廷準備對北溫都拉用兵。

這讓那些大家族,尤其是有府兵團的大家族,也看到了掙軍功的希望,紛紛準備參戰。

參戰的願望倒是實現了,掙取軍功的希望則完全落空。

隨著十五萬大軍的完敗,各家府兵也損失慘重。除了一些僥倖逃回來的,絕大對數家族子弟,不是戰死,就是失蹤。

原來為了練兵所投入的金錢,也隨之打了水漂。

唯一的例外,就是由賈家,史家、馮家、陳家、衛家五家六府組成的卜奎府兵團。

不僅去年取得了南溫都拉大捷,今年還在二道江打敗了韃靼人,成功地阻止了韃靼人南下的步伐。

雖然這次戰役因為牽涉到了賈珉這個敏感人物,人們不願意公開談論此事,但是,在私下裡,還是不可避免地要談到這件事。

隨著太子和公主先後被救回的訊息傳來,卜奎府兵團的話題,再一次被人提起。

那個敏感人物賈珉,也不可避免地被提及。

看看卜奎府兵團的輝煌戰績,再看看自己家府兵團的遭遇,就難免出現許多唏噓感嘆。

在一片哀愁中,鎮國公、理國公、齊國公和治國公四家,終於迎來了好消息。

他們幾家的子弟牛繼宗、柳芳、陳瑞文、馬尚德得救了。

在高興之餘,也未免有些遺憾。救他們的人,竟然卜奎府兵團。

這幾家,原來跟賈家都是頗有齷齪的,今天這個結果,叫他們不免有些尷尬。

儘管如此,幾家還是不能不有所表示。

於是幾家人組織在一起,攜帶者禮物,到賈家、史家、馮家、陳家和衛家拜訪了一圈兒,表示感謝之意。

這幾家嘴上客氣,心裡卻不免有些得意。

尤其是榮國府,就更是如此了。

當初那幾家在公交馬車生意上算計他們,雖然後來失敗了,但是,牛家等幾家卻一直沒有正式道歉。

這一次,幾家說的都很誠懇,叫老太太、賈赦、賈政等人,心裡都很受用。

去年此時的另一個熱門話題,就是各大家族裡效仿賈府的年會了。尤其是那個最佳敗家獎,甚至連皇家都跟著效仿。

但是,今年這個時候,卻沒有人再提這個話題,也沒有一家舉行類似的活動。

原因也很簡單。

一是由於各家府兵團兵敗,既沒有心情也沒有理由舉行這樣的活動。

二是這個主意的創始人賈珉,至今還是個敏感人物。就連去年舉辦得紅紅火火的皇家都沒張羅此事,別的家自然不敢出頭張羅。

賈珉之所以成為敏感人物,自然還是因為堅決反對對北溫都拉用兵的緣故。

後來的事實,證明他是對的。但是,這並沒有改變他的敏感性質。反而隨著他一手締造的卜奎府兵團在二道江的戰績和救回太子和公主的戰績,讓這種敏感,變得更加敏感。

有些內幕,老百姓不清楚。這些訊息靈敏的大家族,卻是清楚的。

所以,在現在的帝都,賈珉不僅是個敏感人物,還是個令許多人尷尬的人物。

似乎還嫌這種敏感不夠刺激,從卜奎又傳出了一個更加令人震驚的訊息。

在長安公主殿下和溫都拉事務欽差王子騰的主持下,朝廷成功地收復了南溫都拉。

不可一世的韃靼人已經被打敗,乖乖地退回了北溫都拉去。

在十五萬大軍被韃靼人打得大敗而逃之後,王子騰的京營七千五百人,打敗了四千韃靼人。

賈珉建立的府兵團六千人,打敗了一萬四千韃靼人。

這樣的輝煌戰績,跟春天朝廷的十五萬大軍戰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儘管說是長安殿下組織實施了這場戰役,但是,稍微有點見識的人都明白,長安殿下手下並無兵馬,參加作戰的,都是京營和卜奎府兵團。

其中卜奎府兵團雖然人少,卻是此戰的主力。

只要提起卜奎府兵團,就離不開賈珉的影子。

雖然賈珉不在帝都出現,也沒有什麼官職了,但是,這些戰績,卻似乎在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人們,當初對北溫都拉用兵的錯誤。

收復南溫都拉,對於朝廷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

首先,挽回了朝廷的體面,證明了朝廷的力量和控制能力。

其次,對於一些藩屬國和周邊的一些蠢蠢欲動的勢力,是個強有力的震懾,使得他們不敢輕舉妄動,對朝廷不敬。

一個明顯的標誌是,此前一直在帝都跟朝廷談判,態度強硬的韃靼人使團,在得到訊息的第二天,就悄然啟程,離開了帝都。

另外,此戰徹底解除了韃靼人對於東北的威脅。從此不用再擔心韃靼人會南下。東北局勢趨於穩定。

這個巨大的戰果,在民間引起了陣陣歡呼。在官方,卻如一潭死水,沒有什麼激烈的反應。似乎根本就沒有發生過此事一樣。

人們唯一期待的,也就是等著長安殿下返回帝都,為整個北溫都拉戰爭畫上一個句號。

此前,聽到收復南溫都拉的訊息,曾經有人認為,賈珉會因此升官兒,至少也會官復原職。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卻沒見有什麼動靜。此時人們才明白,原來事情沒那麼簡單。

救回太子也好,救回公主也好,收復南溫都拉也好,若是換作其他任何人來做,都是一件值得大書特書,上上下下大肆慶祝一番的事情。

但是,由卜奎府兵團完成了這些大事,就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

這是包括皇上在內的許多人,都不願意接受的一個事實。

原因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打造了卜奎府兵團的賈珉,是當初反對對溫都拉用兵的人。

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長安公主在王子騰派出的一百人的護送下,返回帝都。

元亨天子非常高興,親自在午門前舉行了盛大的迎接儀式,歡迎長安載譽歸來。文武百官,王公貴族等三百多人,出席了迎接儀式。

在迎接儀式上,元亨天子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兒,稱讚長安公主率兵收復了南溫都拉。文武百官也紛紛附和,盛讚長安殿下文韜武略。立下不朽功勞。

在迎接儀式上,皇上頒佈聖旨。賞給長安黃金一百兩。

追贈李成斌為將軍,賞給家屬銀兩千兩。追贈立夏、立春、立冬為正五品嬪,賞家人銀各一千兩。

一直護衛太子的孫參將,因為護衛太子有功,由參將升為將軍。

王子騰辦理溫都拉事務有功,加封尚書銜,由正二品升為從一品。賞銀一千兩。

有些人以為的卜奎府兵團的將領會得到嘉獎的說法,沒有得到證明。

第二天,長安公主把她和立春一路上收集的關於北溫都拉之戰時,各個軍臺給她的關於大軍空額和黴爛軍糧的材料交給了元亨天子,被元亨天子留中不發。

總領溫都拉事務欽差王子騰上奏,請求提升卜奎府兵團幕僚長馮紫英為卜奎遊擊,卜奎府兵團有功武官各升一級。

元亨天子看後久久不語,摺子被留中不發。

隨後,皇上口諭,由京營駐卜奎參將何參將,暫時署理卜奎衙門。

至於馮紫英等人的官職,由於皇上沒有明確旨意,軍機大臣魯大學士等人廷議後,決定暫時保留原職不動。

臘月二十六早朝,都察院御史肖道忠出奏。鑑於各大世家府兵團在北溫都拉之戰中,沒有任何戰功,損失慘重,如今絕大部分名存實亡,請求裁撤所有的府兵團。

這個動議,得到了軍機大學士羅啟華、兵部尚書李源、戶部尚書萬新堂附議。

這個動議,被皇上擱置,留待以後再議。

九門提督劉長風奏請追查北溫都拉之戰中,寧古塔將軍韓天魁、高麗將軍等二十餘名將領臨陣脫逃罪。

此議被皇上擱置。

順天府尹修同貴,轉呈東北一些地方的訟狀,有人揭發在北溫都拉之戰時,有不法糧商將發黴糧食賣給大軍。

元亨天子口諭轉回當地查證處置。

這是戊寅年的最後一次早朝。其他大臣本來也有事要奏。但見皇上不是擱置就是轉回原籍處置,覺得自己出奏,也不會有什麼結果,也就紛紛洩氣,不再出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戊寅年的最後一次早朝,就這樣草草收場。隨後就是過年,衙門即將休衙,諸事就推到年後再說。

戊寅年,對於朝廷來說,頭等大事就是北溫都拉之戰。

以正月裡轟轟烈烈開戰開始,到十一月下旬以收復南溫都拉結局。

明面上不說,私下裡,還是有不少大臣們議論。

那些主張開戰的,戰場上逃跑的,吃空餉的,貪墨軍餉的,售賣黴爛軍糧的,這些該追究的,都沒有追究。

羅啟華、李源、萬新堂、韓天魁等人,都照舊當官,孫參將碌碌無為,升了將軍。

反對開戰並在營救太子、公主中立下汗馬功勞,在危急時刻將韃靼人阻截在二道江,阻止韃靼人南下,並且收復了南溫都拉的賈珉和卜奎府兵團將士,沒有一個人得到獎賞。

不僅由何參將接掌了卜奎大權,府兵團還可能面臨著裁撤。

有功的不賞,還可能會受罰。有過的不罰,反而受賞。

這樣的事情,也算是一道奇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