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紅樓之縱橫四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37章 皇上的行為邏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437章 皇上的行為邏輯

卜奎這裡過年的氣氛,似乎比帝都要濃厚得多。

收復了南溫都拉,別人怎麼看,甚至朝廷怎麼看,卜奎人都不太在乎。

關鍵是他們自己在乎就行了。

收復南溫都拉,對於卜奎的最大意義,就是解除了對於卜奎近在咫尺的威脅。使得卜奎的安全局勢,一下子變得輕鬆起來。

收復南溫都拉之戰結束之後,在席麥瑞的牽線搭橋之下,沃特爾人和瓦力穀人,聯合派來了幾個使者,跟卜奎方面達成了互不侵犯協議。

協議雖然不是正式的,也不是書面的,但是,卜奎方面還是同意了。算是個君子協定。

經過此次戰役,賈珉也不想再發動大規模戰役,保持和平,算是個雙贏局面。

北溫都拉三大部落中,希德哇元氣大傷,僅能自保。

沃特爾和瓦力谷兩部落,實力雖然還有,但是,由於此前卜奎方面的斬首行動,對於他們內部領導層的破壞,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

新上來的頭人和一些千夫長等領導層,還需要對內部進行整合消化,一時之間,也沒有更多精力外顧。

互不侵犯協議的內容,不僅僅是互不攻擊,還包括了返還朝廷戰俘,歸還南溫都拉被掠奪的奴隸,草場,山林等。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春季的北溫都拉之戰,除了已經戰死的士兵,韃靼人獲得的戰果,又全都吐了出來。

這個意義,其實是非常大的。只是因為時間還短,訊息還沒有在朝廷傳開,暫時沒有引起轟動。

不過,在卜奎,這件事情的轟動性就大了。因為這些天以來,有兩萬多人從北溫都拉返回了卜奎。

這些人的到來,給卜奎帶來了很大的負擔。

問題主要就在於這些人的安置問題。

卜奎的人口雖然已經增加了不少,一下子湧進來兩萬來人,還是個大數目。

那些急於回家的,由衙門發給每人二兩銀子的盤纏,打發他們儘快啟程,減少對卜奎的壓力。

這樣的人,走了一萬兩千多。

還有九千多人,暫時沒走。有的是覺得回去也沒什麼好下場,不想回去了。

有的是覺得回去沒臉見人,看卜奎這裡不錯,就留在這裡。

還有的乾脆就留下賺錢,打算賺了錢之後再回去。

當然,還有的要求加入到府兵團或者京營當兵。

這兩年,流人官莊的收成都不錯,所以卜奎有充足的糧食。這些人吃的問題,比較好解決。

至於住的,就比較麻煩。現在正是大冬天,數九隆冬的,九千多人的防凍保暖,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好在希德哇人及時地拿來了贖金,把他們的俘虜贖了回去,騰出了一些地方。

這兩年,卜奎新建了不少房屋,學堂停課,騰出了一些房屋,修建城牆的一些人回家,騰出了一些住處,官莊裡的流人進行了合併,又騰出一些住處

經過一番左騰右挪,在過年前,總算是把這些人給安置下來。

戰爭結束,卜奎跟溫都拉草原的貿易活動,也隨之全面恢復。因為臨近過年,商業活動一下子就達到了高峰期。

儘管韃靼人撤出了南溫都拉,但是,這場戰爭的後果,仍然非常明顯地顯露出來。

由於戰爭的破壞和韃靼人的掠奪,對於南溫都拉四大部落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所以,戰爭一結束,卜奎自己培養的官員,就立刻進入了南溫都拉。

開展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大規模的救濟活動。

除了恢復商業活動,主要的內容,就是免費發放鹽、茶葉、香料等日常生活物資。

為此,卜奎衙門花去了五萬多兩銀子。再加上救濟那些從北溫都拉回來的戰俘,卜奎衙門這兩年辛辛苦苦自己贊下來的財政盈餘,幾乎消耗殆盡。

長安殿下走後,王子騰就又搬回了驛館居住。

今天已經是臘月二十八了,他剛剛從卜奎街裡巡查了一番回來。

往年的這個時候,衙門已經休衙過年了,今年由於事務繁多,一直忙到今天,各項事務都安頓完畢,今天才休衙。

不一會兒,何參將和江師爺回來。

何參將去了南溫都拉,檢視草原部落的情形。

江師爺去了官莊,檢視那些從北溫都拉回來的戰俘的安置情況。

“你們回來的正是時候,正好邊吃酒邊聊。馬上就要過年了,今兒個多喝點兒。”

“是啊,如今事情都已安排妥當,也有心思吃酒了。”

何參將坐下,說話有些感慨。

“南溫都拉那邊情形可好?”

王子騰問道。

“還好,沒想到,從府兵團派去的這些人,果然跟別人不同。那些牧民們,對他們讚不絕口。都說跟朝廷派去的官員,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我聽了,簡直抬不起頭來,令人羞愧啊。”

“怎麼會有如此大的差異?”

“去年朝廷派去的那些捐官,一到了南溫都拉,就個個耍威風,不是撈錢,就是納妾。整天吃喝玩樂,不幹個正經事兒。”

“如今府兵團去的這些人,都是自己帶著氈房,帶著吃的,自己起夥造飯,不吃部眾一點兒東西。每日裡騎著自己的馬,沒有一個閒人,都在忙著做事。不是給送糧送鹽,就是幫著牧民買東西,賣東西,貨真價實,童叟無欺。”

“一個是去添亂,禍害人家。一個是去造福,幫助人家。兩下對比,高下立判。評價自然涇渭分明。真是沒想到,賈懷遠治理卜奎,竟然會達到這種程度,不僅僅是軍務,即便是民事,都能做的如此出色。”

何參將這一番話,都是有感而發,這些事情,若不是他自己親眼所見,他簡直都有些不敢相信。

這再一次重新整理了他對於卜奎、府兵團、賈珉的看法。

“是啊,來的越久,對卜奎瞭解的越多,就越覺得懷遠的不凡,只可惜,這樣的人才,竟然不能為朝廷所容,實在令人遺憾。”

江師爺喝了一口酒,也發起了感慨。

“遍觀古今,大凡大戰之後,都會發生兵災、饑饉、混亂、病疫。此次兩萬多戰俘,就這樣給收了回來,實在是大功一件。怎麼說都不為過。”

“兩萬多人就這樣安置了下來,沒有發生兵災和混亂,實在難得。如此捨得花錢,也是少見了。若是等到我們請求朝廷撥下銀子,不著要等到何年何月。”

“朝廷撥銀子?只是我們自己一廂情願罷了。戰事都結束快一年了,那麼多兵卒被韃靼人擄去為奴,就沒見到朝廷有一個人張羅著弄他們回來的。朝廷把他們早就忘了。”

一起這事兒,何參將就生氣。

“吃酒吃酒,你們兩個不要亂說話。”

王子騰覺的他們說的有道理,但是,到底還是不能跟著他們一樣,隨便說話。

“我們自然是知道輕重的,只是在家裡沒有外人才說說而已。”

“此次收復南溫都拉,世翁此行算是功德圓滿,不知皇上何時會召世翁回朝?”

“唉,不召也好,就在這裡多待些時日,倒也不錯。回去了早了,倒也未必是好事啊。”

雖然現在收復了南溫都拉,王子騰並沒有多大的興奮,隱隱地,近日還常有憂患之感。

關於收復南溫都拉的奏摺,早就已經遞上去了。到現在,也沒有等到他期望的回覆。

反倒是弟弟王子勝和兒子王信來了一些訊息,叫他有些煩惱。

取得了收復南溫都拉這樣的功績,並沒有在朝廷引起多少正面反應。一些關於卜奎的傳言,倒是叫他憂心忡忡。

尤其是信中所說的那些關於肖道宗奏請裁撤府兵團的事情,引起了王子騰的警覺。

“世翁可是為了裁撤府兵團的傳言煩惱?”

王子騰沒吱聲,何參將倒是說話了。

“不會吧,別的府兵團裁撤了,倒是應該的。練來練去,也練不出個什麼名堂。倒是卜奎府兵團,是萬萬不能裁撤的。立下如此不世之功,皇上再糊塗,也不至於做出自毀長城的事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倒是覺得世翁的擔憂不無道理。”

“江師爺,你越說我是越糊塗了,你說說,為何要裁撤卜奎府兵團?”

何參將想不出任何裁撤府兵團的理由。

“這理由嘛,倒是現成的。其一,如今溫都拉大局已定,韃靼人對卜奎已經構不成威脅,沒有府兵團在這裡,卜奎一時半會兒也沒什麼事兒,鳥盡弓藏。”

“其二,樹大招風。府兵團太強,連續立下重大戰功。只要有府兵團在,人們就忘不了十五萬大軍的慘敗。也正是因為府兵團能幹,才襯托出別的軍隊的無能。沒有了府兵團,就顯不出他們的無能了。”

“其三,賈懷遠當初極力反對開戰,結果證明他是對的,朝廷那些人是錯的。府兵團又連續救出太子,公主,收復南溫都拉,更叫那些人沒臉面了。只要府兵團存在一天,就向世人證明一天他們的錯誤,他們就覺得難堪。只有府兵團不在了,人們才會漸漸忘了此事。”

“江師爺,這不可能吧?”

何參將雖然是跟江師爺說,眼睛卻看向王子騰。意思是想聽聽王子騰的看法。

“算了,別提這事兒,吃酒。”

王子騰避開了這個話題。

雖然沒有回答,但是,江師爺的看法,他是贊同的。

他身居高位,對於皇上和朝廷,有著更深的瞭解。江師爺分析的那番道理,才是皇上和朝廷的行為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