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紅樓之縱橫四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56章 一段新的傳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456章 一段新的傳說

賈珉看了眾人一圈,慢慢地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我們分兩步走。第一步,這封書信我還有用處,你把這裡的話記住,回帝都後,設法見到長安殿下,把信裡的意思告訴她。我想她會知道怎麼做的。”

“她若是不相信怎麼辦?”

“從我們這裡傳出去的訊息,她會相信的。至於皇上是否相信,就看天意了。”

“不如叫薛姑娘她們臨摹一封,交給長安殿下。”

林大江出了個主意、

賈珉剛想否定,馮紫英先說話了。

“不行,萬一皇上不相信,留下了薛姑娘的筆跡,反而給他們留下了把柄。對此,我們不可不防。”

“是啊,我怎麼就沒想到這個呢。皇上說翻臉就翻臉,說不定就以為我們別有用心呢。”

賈珉也正是如此想法,臨摹之事也就作罷。

“第二步,就跟我此次北行有關了,我要去見一見這個塔瑪爾女公爵。”

“他們還有女國公?這倒是稀奇了。”

“武則天都能當皇帝,有個女國公又有什麼好奇怪的。”

陳也俊有些瞧不起林大江的沒有見識。

“也是啊,我怎麼把武則天給忘了呢。”

“珉長官,這個塔瑪爾敢做這麼大的生意,看來在羅斯也是個人物。”

“珉長官,你的意思是要把這兩萬支槍給截下來?”

衛若蘭提到了一個關鍵點。

“是的。不過,不是她原來打算的那兩萬,而是新的兩萬。”

“這有何區別?”

“是升級換代的兩萬支,或者說,不是她的那兩萬,而是我們從法蘭西弄出兩萬支,但是,一路上,萬水千山,我們還需要藉助這個塔瑪爾的力量來把槍運回來。”

“珉長官,火銃我們自己也可以造的。”

戴植終於有些沉不住氣了。

“戴先生,等我們到了法蘭西,你就會明白,我們造的火銃,其實已經落後很多。在大德對付韃靼人還行,等將來到了北海,我們的敵人就是羅斯的哥薩克騎兵,那個時候,我們的火銃就不行了。”

此時歐洲,已經開始了工業革命。

這次工業革命的最明顯標誌,就是蒸汽機的大規模使用。

蒸汽機改變了千百年來,一直以騾馬、風、水等自然能量為主的模式,使得人工能量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從而推動了製造業的大發展。

在武器製造上,也掀起了一場革命。不久之後,世界軍事歷史,就進入了堅船利炮時代。

此時,羅斯帝國正在向東方擴張,此前,羅斯帝國的哥薩克騎兵,足跡就已經到達溫都拉草原,甚至對卜奎以南的地方,都造成過威脅。

要想在北海那裡立足,將來就不可避免地要跟羅斯帝國的哥薩克騎兵打交道。

沒有更加先進的武器,就很難抵擋他們的鐵蹄。

這才是賈珉要去法蘭西的主要目的。

之所以要帶戴植,劉成和焦力去那裡,就是要用戴植的連環銃、地雷、噴筒這些先進的理念,跟歐洲的工業基礎結合,製造出一批先進的武器。

並且引進蒸汽機等先進的加工機械,將來建立自己的軍工體系。

若是在大德境內,再過幾十上百年,都難以實現這個目標。

“這個塔瑪爾公爵,不知道長得如何。若是長相上說得過去,珉長官你就不妨收了她,到時候人財兩得,連運槍的錢都省了。”

林大江出了個自以為高明的主意。

“此計不妥,既然是個國公,想必也是四五十歲了,豈不是委屈了珉長官?”

陳也俊還是很替賈珉著想的。

見這些人越說越離譜了,賈珉只好轉移了話題。

“若蘭,這些日子,可蒐集到了北海那裡的情報?”

“風土人情,地理山水什麼的,倒是蒐集到了一些。倒是有個意外的收穫,叫我有些吃驚。”

“哦,什麼意外收穫?說說看?”

“據一個皮毛商人講,在北海還有我們衛家的本家人在那裡,還是個大家族,在那裡多少還有些勢力。”

“竟然有如此情形,倒是叫人意外。怎麼會在那裡還有你衛家人呢?”

“這就要從蘇武牧羊說起。你們還記得,蘇武當時在北海,送給誰牧羊嗎?”

“衛律啊,哦,還真是你衛姓人呢。”

“這個衛律,也是漢人。當時是到匈奴那裡出使的漢朝使者,後來被扣留在了那裡,時間久了,單于對他不錯,就投靠了單于。單于封他為王,給了他幾萬部眾,遊牧到了北海。”

“蘇武當時就是給他牧羊的。在那裡呆了十九年,後來才被放回來的。如今那裡有衛家人,也就不奇怪了。”

“我在家裡時,也曾聽長輩說過,漢代的時候,衛家確實有一支人,到了匈奴那裡,想必就是衛律了。”

“若是如此,倒是可以接觸一下,或許會有所助益。”

這個衛律,倒是可能跟衛若蘭有共同的祖先。

在漢武帝時期,以衛青為代表的衛家,也是個顯赫之家。

衛律既然能出使匈奴,想必在朝廷也有一官半職。很可能就跟衛青的衛家,有些關係。

但若說是衛家有一支人到了匈奴,可能性則不大。

衛律作為使者出使,隨從會有,但不一定就帶上太多的本家人。

但此事也並非絕無可能,若是他帶去的有一些家兵家將,本家人較多,最後留在那裡成為一支人也有可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此事已經很難考證,但是,若是攀上了本家,總有些用處。利用一下這層關係,倒也未嘗不可。

“焦利,那批香料何時可到?”

“按照行程,再有五六天,就該到了,連同瓷器,一起到達。那時就可啟程了。”

這批香料和瓷器,就是加賈珉此次北行要攜帶的主要貨物。

此時,在歐洲,中土的瓷器正是風靡之時,尤其是一些高檔瓷器,更是被視為奢侈品。

高檔的瓷器,即使在大德,也是昂貴的奢侈品。

象妙玉用的那些成窯的器皿,就絕非一般家庭能用得起。

好在還有變通的辦法,那就是高仿品。

這些高仿品,在大德這個瓷器之鄉都時常可以以假亂真,叫一些行家都走了眼,況且到了歐洲呢?

賈珉的這批瓷器,就是高仿品。

雖然是高仿,價錢卻跟普通瓷器差不多。

因為這批瓷器,來自帝都郊區的萬家窯。

說起這個萬家窯,就要追溯到賈珉在野渡居的時代了。

那個時候他剛剛帶著平兒和焦力在野渡居創業,發的第一筆大財,就是國公酒。

國公酒的酒瓶,就是在萬家窯定製的。

後來賈珉自己不生產瓶裝酒了,在他把造酒技術賣給了胡一道時,也把萬家窯介紹給了胡一道。這幾年,胡一道的酒瓶子,一直就由萬家窯供應。

上回回府時,賈珉就順便到萬家窯定了這批高仿的成窯瓷器。

他準備用這批普通價格買來的高仿品,到歐洲賣個大價錢出來。

其實,這也是無奈的選擇。

此去路途漫漫,又是陸路運輸,瓷器比較重,又是易碎品。在路上損耗也比較大。即使是普通瓷器,運到歐洲去,成本也極高。

況且,一般瓷器和高檔瓷器,在運輸成本上,幾乎沒有多大區別。既然運了一回,何不運“高檔貨”呢。

至於香料,則主要是桂八角、川花椒和來自南洋的一些香料。

之所以選擇香料,是因為幾個原因。

一是銷售市場的因素、此去往北,越走香料越貴,不僅價格高,還可以一路走,一路銷售。估計用不了到法蘭西,就可以銷售一空了。

二是運輸成本的因素。

香料的重量比較輕,單價比較高,在運輸價效比上,具有優勢。

三就是採購價格的優勢了。

此時的大德皇朝,香料的價格,相對於歐洲來講,具有很大的優勢。

從歐洲到南洋的海上商路,歐洲各國爭奪的很厲害。

但是,從南洋到大德的海上商路,卻一直控制在大德手中。商路暢通,就使得香料的價格也比較低廉。

中土與南洋的香料貿易,在明朝的時候,就很興盛。

在後世人看來,鄭和七下西洋是為了炫耀明朝武力,或者是尋找建文帝下落。

這些原因可能有,但是,卻把問題太簡單化了。

在鄭和的遠洋航行中,進行香料貿易也是一項重要的內容。

南洋香料輸入到中土最多的時候,曾經造成供應過剩,大量積壓。以至於為了消化這些香料,有一段時間給官員發俸祿,都用香料替代。

此時的香料價格,就比較低廉。

賈珉用的是卜奎衙門的名義,一路上過關卡不用交稅,

到了卜奎往外輸出,按說也是該交稅,並且受限制。

但是,現在是何參將在此主政,卜奎衙門的人,又都是他的部下。

雖然可能出現人走茶涼的現象,但是,府兵團剛剛裁撤,他在卜奎又有巨大的影響力,即使茶涼,也不至於涼的這麼快。沒人好意思跟他收稅。

光是稅款這一項,就使得他的香料在成本上佔有巨大的優勢。

瓷器也好,香料也好,去法蘭西也好,賈珉早就在就在暗中佈局。

現在,只等貨物一到,他就要啟程,到歐洲大陸去上演一段新的傳說。

這個傳說,是府兵團傳說的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