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紅樓之縱橫四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91章 賈府的危機處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491章 賈府的危機處理

不管外界風雲如何變幻,賈府的日子,只有自己的節奏。

元亨十六年的的正月初八,下了過年之後的第一場雪。

帝都的雪本來就不算太多,去年冬天更是沒下幾場雪。

這一場雪剛開始下的比較大,人們以為會下的比較大一些,這對於今年春天的旱情,會大大地緩解。

但是,下了沒多一會兒,雪就停了。

不過,這對於賈府裡的人們來講,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

城外那些土地上的事情,莊稼是否歉收,農民的心情如何,距離他們似乎都很遙遠。

賈府的各項生意都不錯,除了各房自己鋪子,官中到時候還定時分紅。

這樣興旺的日子,即使在當今帝都的各大世家中,也是比較少見的。

所以,一場不大的雪,除了影響他們賞雪的心情之外,並沒有給賈府帶來多大的影響。

姑娘們如今都住在大觀園裡,每天照例過著悠閒的日子。

吟詩作畫,往來聊天,給長輩請安,就是她們日常生活的大部分內容。

不過,大觀園還是顯得冷清了些。

瀟湘館、蘅蕪苑至今還空著,秋爽齋一天的大部分時間內,也空著。因為探春現在基本上都在東花廳裡,跟李紈忙於賈府的生意。

雖然是兩個人,但是,兩個人還是每天都很忙。這讓她們不禁時常想起寶釵主持榮國府生意的時光。

那個時候,寶釵只是一個人主持這些事情,卻處置的似乎很悠閒,舉重若輕,根本就沒有象她們如今這樣,似乎有做不完的事情。

過了正月初八,走親訪友的高峰漸漸過去,生活的節奏,漸漸慢了下來。

正月初九,外面傳來了訊息。皇上因為龍體欠安,由以前的每天上朝,改為兩天上朝一次。

過了十五,又傳來訊息,皇上下旨,由太子監國,代理皇上處理一些政事。若非重大政務,皇上一般不再親自處理。

雖然人們明面上不敢說,但私下裡都明白,皇上似乎病的越來越重了。

對於賈府來說,這並不是個好消息。

賈元春雖然在宮裡,但她是元亨天子的貴妃,似乎跟太子沒有多大的關係。如果皇上駕崩,對於賈府來說,並不是個好事。

但是,好事壞事,這並不是他們能左右的。

整個賈府,甚至包括四大家族,似乎跟太子都沒有什麼來往。

至於太子對賈府的印象如何,也就只有天才知道了。

如果太子繼位,賈元春在宮裡的地位,必將下降。

四大家族的另一個重要支柱王子騰,如今雖然還手握重兵,但是,一直在九江駐防,似乎也遠離了朝廷。

賈府中人也明白,他們如今將面臨著一些新的選擇。

對於這些事情,這幾日賈璉一直在關注,今天接到了張德財送來的一封信,他決定來找老太太商議一下。

老太太看完了信,沉思了好久,這才說話。

“珉哥兒怎麼會想到,在北海修建了那麼大的宅子,他真的要想把兩府都遷到那裡去?”

“應該就是了,據芝哥兒說,那裡的宅子雖然沒有府裡大,但是,也算不小了,兩府裡的人過去,也還是住得下的,只是下人什麼的,就要裁撤一些了。”

“雖然沒有珉哥兒的書信書信,但馮紫英和芝哥兒來信了,平兒也這麼說,想必這就是珉哥兒的意思了。”

“應該是珉四弟的意思,以前珉四弟也曾跟我說過這個意思。只是我也未曾想到,這麼快太子就監國了,皇上的龍體,怕是……。”

“珉哥兒如今還在那個法蘭西?”

“應該還在,若是他回來了,如此重大事情,他定會親自回來的。”

“珉哥兒的擔憂,倒也並非全無道理,只是我賈家幾代忠良,對朝廷忠心耿耿,歷代皇上雖然各有不同,但也從未虧待過我家,即便將來太子繼位,也不一定就會為難我們。”

“況且,遷居北海,絕非一件小事。這麼一大家子,上上下下兩千來口子,那裡萬里迢迢的,哪裡就那麼容易過去?”

“即便是過去,這裡和金陵的產業、宅子,又如何處置?北海終究是蠻荒之地,到了那裡,又怎麼能過的慣?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那裡的日子,總是比不上在帝都的。”

“若是實在不願意到北海,到卜奎也行,那裡山高水遠的,也算是遠離了帝都是非之地。”

“到卜奎和到北海,其實也沒什麼兩樣。況且,即便是想走,也沒那麼容易。”

“一是你老子他們,能願意走麼?二是我們走了,留下那麼多族人怎麼辦?三是這裡的產業和宅子如何處理?四是到了那裡,就能站住腳麼?”

“最根本的一條,我們家跟別人家不一樣,朝廷會讓我們走麼?再說了,到時候留下大姑娘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宮裡,舉目無親的,我們又怎麼能忍心把她自個兒扔在這裡?”

老太太這麼一說,賈璉也覺得很有道理。

賈府不同於別家,如果真的舉家遷徙,到時候必將引起巨大的轟動。很可能朝廷都不會讓走的。

“如此如何是好?”

“珉哥兒的擔憂,也並非沒有道理。有些事情,我們也不得不防。既是如此,就做兩步打算。”

“老祖宗的意思是?”

“我和你老子歲數都大了,活了這一輩子,也算知足了。倒是你們這些後輩,要做些謀劃。只要有你們這些後輩在,賈家的香火不斷,即使一時離開,將來也有回來的那一天。”

“老祖宗是說,叫小輩兒們先走?”

“倒也不急在一時。如今有珉哥兒在外面,賈家就始終有一條退路。就叫寶玉和姑娘們先走,塔娜始終在這裡住不慣,若是回到北溫都拉,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難道要叫寶玉跟著塔娜到北溫都拉去?”

“到時候問問寶玉,他是願意去北海,還是北溫都拉,或者卜奎也行,總之是要先離開帝都,若是將來穩定下來,還可以再回來。”

“寶玉科舉的事兒怎麼辦?”

“就先放一放,過個幾年再考,也未嘗不可。過些日子天氣暖和了,就叫姑娘們啟程,或是卜奎,或是北海,總之,就叫他們到珉哥兒那裡去,我也放心些。”

“父親和叔叔他們那裡?”

“就先不要跟他們說了,此時也不能傳了出去,只是你我知道就行了。即便是姑娘們和寶玉,也只是告訴他們,暫且到哪裡去一下,等到了那裡之後,再告訴他們真相。這裡要是走漏了風聲,怕是朝廷那裡就要有動靜了。”

“另外,府裡現在也無甚大事,就叫薔哥兒、芸哥兒也去北海,一是去幫一下芝哥兒,二是到那裡做些籌劃營生,姑娘們和你們將來到了那裡,也不能坐吃山空。”

“此事倒是不用愁,珉四弟定會有所籌劃。”

“我知道他會有所籌劃,但是,也不能什麼事情都靠著他一個。珉哥兒從小就在外面吃苦,到了府裡,也是整日操勞,沒過上幾天好日子,你們該出力的,也要出力,不要什麼事情都指望他一個人。”

“帝都這裡的生意,就維持眼前這些,不要開張新的生意。賺下了錢,就帶到卜奎或者北海去,交給珉哥兒,一是那裡的宅子也要錢,二是在那裡尋些生意做。”

“另外,錦衣軍統領是叫周彤吧?我記得他是珉哥兒的同科進士,能跟他親近,儘量多親近一些。”

“孫兒明白了。”

老太太直接說出了周彤的名字,不僅叫賈璉有些吃驚。

看來老祖宗雖然年事已高,卻是一點兒也不糊塗。僅僅從叫小輩兒離開這一點來看,做事就是有謀有略。

若是以為老祖宗一天只會享樂,實在是小瞧了她老人家。

他自然知道老太太叫他結交周彤的目的,不過是因為他身居那個位置,訊息比較靈通,將來若是有個什麼風吹草動的,可以給自己家事先通個訊息。

謝鯤臨走的時候,曾經叫姜明前給賈珉帶信兒,轉達是東平王世子宋寬指使他,暗中調查賈府的。

姜明前在猶豫之後,找到了賈璉,把謝鯤的口信轉告了他。

賈璉回來之後跟老祖宗說了此事,兩人合計了半天,也沒核計出什麼名堂出來。

東平王府和賈府也算是世交,但是,這些年來,除了禮節上的來往,其實已經沒有多少交情。

但是,兩家之間也沒有什麼仇怨,似乎還達不到需要整治賈府的層度。

如今隨著太子監國,一些原來隱藏在背後的事情,逐漸浮出了水面。

原來在太子的背後,實際上有三藩的影子在支援。

不過,三藩要造反的訊息,近年來一直有所耳聞,自從去年的南方匪患之後,這種傳聞甚至更加多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今,即便是一些不太高層級的官員,似乎都認為三藩造反是早晚的事兒。

這就使得三藩支援太子的事情,變得有些詭異起來。

難道三藩真的並無反意,才為了表明自己在忠心,而特意支援太子?

那麼,皇上究竟是什麼意思?皇上雖然龍體欠安,但是畢竟還在。

三藩既然支援太子,會不會是皇上的意思呢?

若是皇上的意思,三藩似乎就不會反了。

若不是皇上的意思,那皇上和太子之間,豈不是不一條心?

想到這裡,賈璉有些不敢想下去了。

就在此時,興兒帶著張德財又來了。

“張班長,有何緊急事情麼?”

就在不久前,張德財打發劉福山給賈璉送來了賈芝的信。沒想到這麼一會兒,張德財又來了。

“賈團長,有人在野渡居等你,想叫你過去見一面。”

“誰?”

“長安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