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紅樓之縱橫四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0585章 需要一面旗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585章 需要一面旗幟

沙克的主意被賈珉擱置了。

其實,眾人也不認為此事具有多大的可行性。

原因其實也簡單。

首先是賈珉已經跟寶釵有了婚約。其次是他們對於賈珉當皇上,並沒有太強烈的渴望。

北溫都拉幾人且不說,就連衛若蘭和陳也青對此也沒有什麼狂熱的願望。

他們已經習慣了跟賈珉在卜奎和北海的日子,認為那樣的日子,過的更加輕鬆。

賈珉如果真的做了皇上,或許就不會再有那樣的日子了。

賈珉當皇上,他們固然會有開國功臣的地位,但是,這樣的地位,他們在北海一樣有,而且現在已經有了。

與其在中土的朝廷裡勾心鬥角的,何不在北海逍遙快樂?

當然,如果賈珉真的要當,他們該支援也還會支援的。

不過,有一件事情,眾人還是定下來了。

那就是確定了以長安光復大德為目標的方向。這個口號,可以最大程度地凝聚人心,團結各方面的力量。

賈珉之所以確定下了這個方向,其實還跟北靜王和季大學士今天到來有關。

幾人雖然只是來投奔長安的,但是,卻傳達了一個訊號:還有很多人支援大德,並且反對天順。

北靜王是跟三藩齊名的郡王,地位甚至還隱隱高於三藩。只是因為如今手裡不掌握兵馬,實力才有所下降。

北靜王代表的,不僅僅是水溶自己,而是跟他背景相似的大德皇朝的勳貴集團。

這個以四王八公為框架的集團,目前已經分裂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以三藩為首的,以侯國公和繕國公為輔的一些世家。

另一部分就是以賈珉、馮紫英、陳也俊、衛若蘭幾家為首的,加上史柳、史松、柳芳等一些世家。

北靜王加入進來,可以對其他勳貴家族起到示範作用,讓他們知道,他們還可以有另一種選擇,而不用非得跟三藩同流合汙。

季明鑾此前是文華殿大學士,地位雖然不低,但是沒有多少權勢。

這正是因為這一點,他也沒有什麼強大的政敵。

同時,由於他名氣比較大,尤其是編纂了漢語拼音的《元亨字典》,推廣漢語拼音,所以具有較高的威望,隱隱有天下文宗之首之勢。

季明鑾代表的,可以是文官集團和士林人士。

這也具有很大的風向標作用。

除了勳貴集團和文官集團,構成皇權基礎的,往往還有另外兩股勢力,即外戚集團和太監集團。

從大德皇朝的角度來講,經過元亨天子的削弱和改朝換代,外戚集團的力量已經消亡。

唯一的例外賈府,已經遠走北海。

便是賈珉此次迴歸,也不是以外戚的身份來的,甚至都不是以勳貴的身份來的。他代表的,其實完全是他個人的力量。

至於太監集團,雖然有戴權在這裡,但是,已經根本就沒有什麼力量了。

不過,這並沒有多大關係,賈珉只要他們的象徵意義就行了。

甚至對水溶和季明鑾來說,也只要具有象徵意義就行了。

可以把他們作為標籤,圍繞在長安的周圍,形成一種勳貴、文官和太監三大勢力都擁護長安的局面。從而分化、瓦解和孤立三藩。

在這裡,長安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核心。

把長安推到前臺,就有利於賈珉隱居到幕後,使他不再成為眾矢之的。

衛若蘭等人走後,賈珉就找來了長安,坦率地跟他分析了上述形勢,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長安,你我相交這麼多年,我也跟你說實話,我不想做皇帝,所以,請你不要擔心。我跟你說的這些想法,都是為天下百姓著想的。只要懲辦了謀害舅舅和姐姐的兇手,我就回到北海去。”

賈珉今天這麼說,已經算是非常坦率了。

只是在長安這裡,卻是另一番心思。

她是既高興,又失望。

高興的是賈珉不是為了爭奪皇位而來的,失望的是,賈珉將來又要走了。

這種心情,其實也不是現在如此,這些日子以來,長安一直處於糾結當中。

“那將來誰來當皇帝?”

“其實你也可以做的,武則天不就當了皇帝麼?還是個很不錯的皇帝。”

“我可當不了皇帝,我也不願意當。再說了,武則天也不是什麼好皇帝。”

“好吧,誰當皇帝的事兒,以後再說。將來情形到底怎麼樣還不好說呢。我們現在就準備誰當皇帝,似乎還早了點兒。想打敗三藩,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賈珉不願意跟長安糾纏武則天的好壞問題。

他前世的觀點和這個世界的觀點,畢竟還有著巨大差異,一時之間,也爭論不清。

“三藩已經窮途末路了,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塞外莫古人的力量,若是三藩跟他們勾結在一起,可就不妙了。”

“以前莫古人倒是一直想南下,最近這些年還算老實。”

“就怕他們乘虛而入,渾水摸魚。三藩做事,好劍走偏鋒,被逼急了,狗急跳牆也是可能的。所以,我們還是要儘快平定帝都為好。只要彈藥廠出了彈藥,就開始進軍帝都。”

“盛京你怎麼打?”

“就以你的名義,叫他們獻城投降。韓天魁一走,他們已經沒有什麼像樣的力量了。不過,在此之前,還要跟他們打上一仗。”

“他們既然會投降,為何還要打?”

“這些人中,很多是早就跟三藩暗中往來,為三藩出力。有的是懷有二心,首鼠兩端。所以,韓天鬥一道詔書,他們就歸順了。”

“在他們眼裡,只有自己的官位、身家性命和榮華富貴,留下來也是個禍害。把他們清除了,既省得跟我們討價還價,也是對別人的一個震懾,省得他們總是叛服無常,左右逢源。”

“如此也好,就是這些人,辜負聖恩,毀了我大德天下。”

唉,你也不能都怪別人。你老爹和你哥哥做的也實在不怎麼樣。整天疑神疑鬼的,自毀長城,否則三藩也就不至於那麼容易得了天下。

“你把剛才咱倆商議的這些事情,跟北靜王和季大學士說一下,到時候拿出個名目來。若是你們覺得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到時候再商議。”

“你說怎麼樣就怎麼樣了,還有什麼好商議的,總之我聽你的就是了,反正你也不會害我。”

長安說著,就覺得有些失言了,急忙偷看了賈珉一眼,見他似乎沒注意自己,這才心下稍安。不自覺地,臉就有些發燙。說了聲:我這就去找北靜王他們商議,就急忙溜了。

回到了自己屋子,長安並沒有立刻就去找北靜王和季大學士,而是從梳妝匣裡,拿出了那把簡陋的木梳,慢慢地梳起頭來。

這把木梳,正是當年在北溫都拉的落雁湖大魚島上,賈珉給她做的。

立春進來,見長安大晚上的梳頭,又用的是那把梳子,心裡不禁嘆氣。

“立春,把北靜王他們三位請來,我有事跟他們商議。”

“是,殿下。”

立春見長安還在梳頭,想說些什麼,終究沒說。到了門外,不禁搖搖頭。

唉,都說有情人終成眷屬,其實倒也不容易呢。但願是好事多磨吧。

對於賈珉的建議,水溶和季明鑾自然贊成,沒有異議。

季明鑾反復推敲,給長安的軍隊起了個名義,叫做光復軍,寓意很明顯,就是光復大德皇朝的。

除了長安本身的軍隊,趙大海的卜奎軍,自然也編入了光復軍序列。

南、北溫都拉的騎兵,因為溫都拉草原屬於大德領土,他們也是大德子民,所以也編入了光復軍名下。

至於西北的何佳林、周彤和馬青山的人馬,也不事先跟人家通氣,就毫不客氣地收歸到光復軍名下。

賈珉的部隊,就沒法編入的光復軍名下了,所以就仍然叫北海志願軍,算是來客串幫忙的。

幾人商議完了。就找來駱杏山,劉懷德和柳芳等人,幾人聽說是賈珉的主意,也就沒有什麼異議。

如果真的光復了大德天下,他們也算是有功之臣,這種事情,那裡還會反對?

北靜王和季大學士連夜就起草了檄文,第二天就找到賈珉,商議印刷發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檄文大意有三點。

一是向天下宣佈,撤銷三藩,褫奪南安王、西寧王、東平王封號。

這一條看似無用,其實意義深長。這是在宣告大德的正統地位,把三藩定位為反賊。

從根本上否定了天佑皇帝退位和禪讓的合法性。

二是列舉三藩的罪狀,無非就是辜負聖恩,犯上作亂,禍害天下之類。

三是號召各地兵馬,起兵討伐三藩逆賊,各地官府不得跟三藩合作,百姓抗捐抗稅,拒服徭役勞役之類。

關於百姓的這一條,被賈珉給刪除了。

在賈珉看來。此事跟百姓沒什麼關係,何必叫百姓參與其中?叫他們抗捐抗稅,就是把百姓推到了跟三藩對抗的前線上去了。

在目前的情況下,不僅不會有多大的效果,百姓還會因此做出無謂的犧牲。

再說了,軍隊和官府真要去收捐稅,又有幾個百姓能抗拒得了?

黛玉的印刷廠,此次就跟著兵工廠一起搬來了,於是就開始印製檄文。

長安那邊早就準備了人手,印出來一批,就拿走一批,到各地張貼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