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紅樓之縱橫四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0600章 茫茫雪原何處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600章 茫茫雪原何處尋

第二天上午到中午,派出去的四組探子,回來了三組。只剩下焦利、劉福山和米天賜這一組沒有回來。

回來的人,說法不一。

米天寶這一組,什麼訊息也沒打聽到。阿拉木的兩個手下,一個說志願軍北面三百裡,一個說在南邊二百裡。

仔細詢問他們,原來他們也是道聽途說和猜測的,這些訊息,根本就沒有什麼價值。

現在,也就只有等焦利回來再說了。

對此,寶釵等人是既期待又擔憂。

此時,焦利、劉福山和米天賜正在距離臥牛崗東北大約二百八十裡的蘑菇溝。

這裡名字叫蘑菇溝,其實跟一般山區的山溝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只是因為處於草原上的一片低矮凹陷地帶,加上這裡盛產蘑菇,故而得名。

以前米天賜曾經在這裡一戶人家做過皮匠活,相處的非常好,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米天賜就帶著焦利和劉福山來了。

那戶人家對於米天賜的到來,非常高興,非常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在焦利給上了兩瓶烈酒之後,戶主就更加熱情了。

晚上,焦利他們就留在這家住宿,戶主趁著晚上,出去挨家打聽,終於在一個老人那裡,得到了一條線索。

回來跟焦利說了,焦利又去仔細詢問了一下。

原來老人昨天出去打野兔,曾經遇到一支兵馬,有千八百人的樣子,穿著和身上攜帶的武器,正是志願軍的樣式。

在這裡的草原上,是不可能有別人是如此裝束的,焦利斷定,那支隊伍就是北海志願軍。

今天一大早,老人就領著焦利幾人到了他遇見那隊兵馬的地方。

這幾天沒有下雪,兵馬走過的痕跡還在。焦利仔細地檢視了馬蹄印,斷定這就是北海志願軍留下的。

北海志願軍的馬掌,跟別的馬掌不一樣,有自己特別的標記,從馬蹄印上,就能分辨開來。

現在,焦利三人就正在順著這些痕跡向前走,只要近期不下雪,總會找到北海志願軍。

一直走到下午兩點多,終於見到前方一支隊伍過來。速度不快,隊伍也不甚整齊。

焦利幾人急忙閃到邊上的幾叢沙棘林裡,小心的觀察著。

待到隊伍走進了,才發現果然是北海志願軍。

焦利幾人這才出來了,原來這隊人馬,正是第三旅史柳的部隊。

“焦軍需長,你怎麼會在這裡?”

史柳自然大吃一驚。

“謝天謝地,總算是找到你們了。我們來給你們送彈藥了。”

“送彈藥?太好了,正好彈藥都打光了。如今我們就跟莫古人拼馬刀呢。”

“珉長官在哪裡?”

“應該在土龍樑子,我們準備在那裡與莫古人決戰。此時已經有不少莫古人趕往那裡。彈藥在何處?”

“在臥牛崗,因為不知道你們在何處,只好先在那裡等待,出來打探訊息。”

“臥牛崗,很遠啊,離土龍樑子足有三百裡。至少要三四天才能到,加上你們回去送信兒,怎麼也得五六天,就怕趕不上決戰。”

“這裡距離土龍樑子還有多遠?”

“也有二百五六十裡。”

“你們怎麼會到了這裡?”

“我們團是在敵後騷擾,牽制敵人的兵馬,不讓他們趕去土龍樑子,今兒個剛剛跟莫古人打了一仗。”

“你們團?”

焦利看了看隊伍,史柳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沒有彈藥了,只能跟莫古人拼弓箭和馬刀。弓箭都是繳獲的,不如咱們以前的好。莫古人也挺有本事,此戰我們戰損也比較大。雖然獲勝了,自己也折損了三百多人,這一仗打得慘啊。目前珉長官那裡也沒有多少彈藥了。”

“天賜,從臥牛崗到土龍樑子的路,你走過麼?”

“倒是沒走過,不過,大致的方向倒是知道。我兄弟天寶走過。”

“好,史團長,我立刻返回去,回去之後晝夜行軍,儘快把彈藥送到土龍樑子。”

“焦軍需長,不如我跟你一塊兒過去,到那裡補充了彈藥,再趕往土龍樑子,你們隨後再過去。”

“也好,補充了彈藥,你就是一隻生力軍了,走!我們連夜趕路。”

史柳留下了三十人,按照原路前進,趕回土龍樑子跟賈珉報信兒,其餘人馬則跟焦利一起,趕往臥牛崗。

因為帶著輜重車行軍慢,史柳決定拋棄車輛,把馬卸下來,民夫騎上馬,只帶著弓箭和必要的糧食,輕裝行軍,以加快行軍速度。

焦利幾人已經出去四天整了,仍然一點兒訊息也沒有。

此時,是繼續在臥牛崗等待,還是啟程,就成了這裡爭論的焦點。

寶釵這邊認為,應該繼續等待。

長安和曲參將認為,應該啟程,一邊走一邊尋找賈珉他們。

他們的理由有兩點,一是這麼長時間沒回來,焦利幾人可能遇難了,也許在這裡永遠也等不到他們回來。

二是時間已經這麼長了,賈珉的處境可能越來越艱難。等到將來打聽到訊息時,可能就晚了。

妙玉的觀點是,現在根本就沒有目標,若是盲目地走,很可能離賈珉他們越來越遠,背道而馳。

雙方的理由都很充分,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無奈,就達成妥協。如果焦利今天晚上不會來,明天就啟程前往紅山。到那裡再四處打聽。

臥牛崗則留下幾個人,等待焦利回來,若是焦利三天以後再不回來,就當他已經死了,不再管他。

很快,一夜又過去了,焦利還沒有什麼動靜。

早晨吃過飯,就下令拔營起寨,準備趕往紅山。

“薛姑娘,已經準備完畢,可以走了。”

不用劉成說,寶釵也早就看見隊伍準備好了。長安那邊的兵馬,已經開始出發了。

“薛姑娘,東北有一隊兵馬過來了。”

“來者何人?”

“還沒看清,那裡正有人在觀察。”

“再探,速速回報。”

“是!”

“我們暫時走不了了,準備戰鬥吧。”

長安那邊也得到了探報,停止開拔,準備迎敵。

這邊剛拉開了陣勢,就有幾騎飛奔而來。

“焦軍需長回來了,找到志願軍了,是我們的兵馬,史團長來了。”

離老遠,探子就高聲喊著,聲音都變了調,極為亢奮。

寶釵、妙玉、劉成等人聽了,幾乎不敢相信,直到幾人到了跟前,看清了本人,這才相信。

一瞬間,這些人就熱淚盈眶。

此時相見,自然格外親熱。不過,也來不及說更多,就急忙交換情況。

長安和曲參將過來,於是眾人就在一起研究下一步行動計劃。

自從焦利跟史柳匯合後,這一天兩夜根本就沒紮營休息,只是在走得疲憊之時,暫停一會兒,給戰馬喂些草料,歇歇腳力,人也趁機休息一下,啃個冷饅頭,然後就一直行軍。

在跟焦利會和前,他們就已經兩天一夜沒有睡覺,又跟莫古人打了一場惡戰。此時無論人馬,都已經疲乏至極。

所以史柳部就留在臥牛崗,留下了彈藥,在這裡休息一天再走。

長安率領本部人馬,即刻開拔,儘快趕往土龍樑子,增援賈珉。

寶釵則跟原來一樣,押送彈藥等輜重車輛,晝夜行軍,儘快趕往土龍樑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漫長而艱難的一夜,終於過去了,天亮了。

茫茫的雪原上,一列隊伍在艱難地跋涉。從遠處看去,就像一條河流,在緩緩地流動著。

這就是寶釵的輜重隊。

這些人,從昨天早晨出發,已經走了一天一夜。除了中間停下兩回喂馬吃飯,各停留了一個半小時外,就一直在行軍。

由於長安的隊伍在前面,已經把路面踩開了,所以車輛走起來,多少省了些力氣。

長安的隊伍是輕裝前進,把車輛和一些輜重留了下來,跟著寶釵的車隊走。所以長安他們現在已經把輜重隊甩開了。

雖然有馬,雖然他們都穿著從北海帶來的棉衣、棉鞋、棉帽,但是,在寒冬臘月的夜晚,仍然凍得厲害。

到了後半夜,有馬也不能騎了,只好牽著馬不行,活動著身子,才堪堪抵擋住嚴寒。

焦利從前面回來了。

“薛姑娘,前面有條河,可以在這裡歇息了。”

“好,就在這裡歇息兩個小時。”

隊伍停下來,焦利帶人去鑿冰取水,劉成則帶人去砍沙棘樹。

這裡的草原上,幾乎沒有其他樹木,只有這種沙棘林幾乎隨處可見。

沙棘樹都是溼的,下面用了炭火,費了好大勁兒,才把火引燃。

五大堆沙棘樹點著後,人們圍著火堆,開始烤火取暖。

由於火堆很大,已經難以靠近,所以就只好等火燒的沒多少的時候,才湊近火堆,開始烤饅頭。

饅頭一人兩個,一個烤著吃了,一個烤軟了,藏在身上,待到中午的時候再吃。

這一路上也不能埋鍋造飯,菜自然是免了。至於茶和熱水,更加不用想了。渴得受不了,順手抓一把雪吞了,就當喝水了。

“焦利,肉乾還有多少?”

寶釵一邊啃著鶯兒剛給她烤的饅頭,一邊問道。

“倒是還有一些,原本是給珉長官他們準備的。”

“拿出一些來,給大夥兒分了,走道也好有些力氣。連民夫也給到。至於珉長官那裡,他們打仗,戰馬什麼的,損傷總會有的。”

“好,吃點兒肉,也好有點兒鹹淡兒。”

“還是我去吧,焦軍需長多歇息一下。”

劉成起身走了。

“焦利辛苦了。”

“薛姑娘客氣了,昨兒個在路上的時候,在車上睡了些時候,也就行了。倒是姑娘們從未吃過這樣的苦。”

“是啊,倒是挺苦的,不過,這是咱們自己家的事兒,那麼多士兵都能任勞任怨的跟著咱們,咱們自己家人還能說些什麼呢。再苦再累也得挺著。”

“打完這一仗就好了。莫古人一敗,天下大勢就定下來了。”

說話間,後面一陣喧鬧,原來是史柳率人趕上來。

見了面寒暄幾句,史柳也不停留,隊伍就超過了輜重隊,向前奔去。

歇息時間到,寶釵的隊伍也啟程,繼續艱難的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