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六章 瞞不住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六章 瞞不住了

盛家這段時間可算是喜事不斷,先是大房嫡子盛長悟成親,成親當日,隔房的兄長就中瞭解元,喜上加喜。

沒過多久,京東西路平叛的結果就出來了,大房的姑爺全旭得了頭彩,以總旗的身份在這次平叛中獲得首功,甚至超過了定下關門打狗之計的謝炳德參將,轉運使報功的摺子已經遞上去了,全旭已經被火線提拔成廂軍營副指揮使,這升級的速度,在整個京東西路都不多見,雖然是武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明眼人都知道,這只不過是轉運使的欣賞,等到兵部核實軍功,還得更上一層樓,再加上全旭武舉狀元的身份,廂軍營恐怕是留不住了,按照以往的先例,肯定是要被調回京城,什麼職位不知道,但肯定是禁軍或者是殿前司重用了,這些年,軍中大將,老的老,死的死,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這樣的後起之秀,肯定是要大用的,再加上全旭將門子弟的身份,先天上就能得到軍中認可,前途一片光明。

接下來,盛長悟的前途也有了著落,也多虧了兩個老太太力排眾議,不顧盛長悟新婚燕爾,讓他參加武舉,京東西路文舉尚可,但武舉卻人才稀缺,僅僅選拔出十餘人,盛長悟在西北名家周老爺子門下學藝多年,騎馬射箭,兵器比拼,都得了第一,更難得的是,兵法策論有涉獵,相比而言,其他人都是民間習武之人,野路子出身,他這個武舉省試第一,甚至比盛長槐的解元還讓人信服。

最後就是,大房最小的盛品蘭,也和自家表哥定下了親事,盛家大房盛紜本就嫁的很近,和孃家常來常往,早就看上了那個自己那邊爽利的侄女,兩家都是商賈,門第匹配,再加上兩個孩子青梅竹馬,感情深厚,從表兄妹變成夫妻,親上加親,兩家人都十分滿意。

盛品蘭也十分開心,自家表兄雖然不像幾個哥哥那樣年少有為,但勝在老實忠厚,這一次武舉也是參加了,拿到了第三名,再加上有自家長槐哥哥和那個最近傳說中將門虎子的姐夫指導,考個武進士也算是有了前程。

盛長槐最近也是和紜姑姑家的長子胡泰山多有接觸,比起小時候的調皮搗蛋,現在變的穩重許多,但在長輩眼裡,那叫忠厚老實。

若是拋開後世近親結婚的眼光,胡泰山確實也算良配,家中獨子,又是嫡子,盛品蘭嫁過去,婆母又是自己親姑姑,當然不會像嫁到別家那樣,先從小媳婦立規矩坐起。

但現在這個年代,親上加親本就是常事,盛長槐也不會去枉做壞人,況且胡泰山確實不錯,雖然野路子出身,不像盛長悟有名師教導,但全旭前途光明,有全旭照拂,軍中人脈,可比做文官重要多了,哪裡有什麼絕對的公平,就好比全旭的父親全武,之所以在西北能維持全家的門楣不倒,也是因為各種姻親,族人,父祖舊部充斥於西軍中層,就連名義上西北除了英國公之外,官職最高的賀將軍,也要沒全家在西北更有號召力,沒辦法,誰叫賀將軍是賊配軍出身,比寒門子弟還要低上一等。

這段時間,盛長槐也沒閒著,不會因為有了通房丫頭就從此君王不早朝,天天都有同鄉學子邀請文會,即便是推脫了許多,但還是參加了幾場。

還有,在老家這裡,盛長槐也發現了一個原本歷史中存在的名人,轉運使王令極,他倒不是本地人,也不是多麼有名,但架不住他有一個牛逼的孫子,前幾年考中進士的王韶,可惜王韶現在外放,並沒有在汴京或者應天府為官,要不然,盛長槐還真有興趣和他聊一聊《平戎策》,這可是前世各種穿宋小說中都提到的牛人。

有好事,當然有壞事,不僅僅是從家鄉學子口中得到訊息,汴京那邊韓駙馬的信件也過來了,盛長槐上元節將恩師楊無端包裝成心學創始人的事情被人揭穿了。

首先是好久都沒聽到訊息的封家,不知道他們家外放為官的封厚,給交好的文壇宗室寫信,楊無端晚年的時候,揚州並無人知道楊無端有過心學方面的見解。

再有,楊無端點評的孤本也已經全部在三味書屋刻印,汴京文壇好些人都翻了個遍,若說沒有,在他的註解裡面,確實也有類似的言論,但都是老生常談,說不上另成一派。

再加上,心學理論一出,就有文壇宗族去找海文信夫妻,想要觀看楊無端所留手稿,也沒發現盛長槐說的那幾句名言,包括楊家族人,也拿不出證據說明那些是楊無端的名言。

海文禮當然也找自家弟弟確認了,現在汴京已經達成了共識,楊無端可能晚年真有領悟,但心學理論的形成,乃是盛長槐青出於藍,自行領悟的,假借恩師之口丟擲。

不過這也不算什麼,反而讓盛長槐得到了一些老派文人的認可,尊師重道,無論心學理學,都非常重視這一點,若是楊無端的理論,以楊無端的身份,倒也沒多少人敢質疑,就算想要辯駁,總不能拿刀抹脖子,到地下找楊無端吧。

但壞就壞在,提出新理論的,是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連個進士都不是,文壇道統之爭,雖然不是你死我活,但道不同,不相為謀,現在汴京文壇,就等著盛長槐入仕,好當面辯論,不過按照韓駙馬的意思,這些人,大多數是想踩著盛長槐成名的,不足為慮。

老一輩的文壇宗室,大部分都是德高望重的飽學之士,不會為難盛長槐一個小輩,但他們的徒子徒孫可不一樣,盛長槐要重視的就是這些。

京東西路之所以支援盛長槐,一來應天學院並沒有自己的流派,更容易接受心學理論,二來,盛長槐作為應天府人,和當年的楊無端一樣,是京東西路文壇的希望,未來之星,他們當然要支援盛長槐,將應天書院,打造成真正的文華聖地,前兩天,盛長槐一個連進士都不是的舉子,已經被學院山長邀請成為學院榮譽講師,眾望所歸,盛長槐也不得不從了,絞盡腦汁的給學院學子講了一點點自己從網上看來心學理論。

汴京那邊暫時不用盛長槐理會,韓駙馬來信也表明了他們的立場,即便不是楊無端的理論,他們這個師兄也會支援楊無端到底,至少在盛長槐中進士之前,不會讓然打擾到盛長槐。

自從兩位老太太讓莊曉蝶做了盛長槐的房裡人之後,隨身服侍盛長槐的事情就由莊曉蝶接了過來,翠柳倒是沒什麼,那小丫鬟憨憨的,一天光知道攢錢,說是給自己攢嫁妝,但另外一之前伺候的楊柳,這段時間不知道為啥,無精打采的,盛長槐也不到是什麼原因,但自己需要丫鬟做的事情不多,也不在意。

倒是老太太不知道看出來什麼,把兩個小丫鬟的月例銀子提到了一兩銀子,翠柳倒是開心了,她攢嫁妝的速度又能快上一些了,楊柳還是一點也不開心,也不知道明蘭找她聊了什麼,才恢復正常,只不過看莊曉蝶的目光,還是有些不開心。

這一日,難得盛長槐有空,沒有和前段時間一樣,被各種新結識的同年舉子邀請參加什麼宴請,全旭也得了空子,剿滅叛賊餘黨,已經全部由禁軍接手,廂軍這裡也沒有什麼需要做的。

“大嫂子忙著處理家務來不了,小嫂子怎麼也沒過來,長悟哥哥,你也太慣著小嫂子了吧,不是說好了,今天好好的讓長槐哥哥做一回東道,他請外人吃酒吃了多少次了。”

盛品蘭拉著兩個妹妹剛進來,一看屋裡人不齊,便埋怨的對著盛長悟說道,今日之所以全都聚到盛長槐這裡,不光是因為盛長槐有空,更難得的是,也不知道唐詩從哪裡知道盛長槐中瞭解元的訊息,讓人送了好幾筐大閘蟹過來,知道盛長槐喜歡吃烤肉,徐慎昨日又叫下人送了兩隻狍子,宥陽倒是少見,盛長槐正好做個東道,請家裡人吃個螃蟹,烤狍子肉。

兩個老太太和盛維夫妻也是請了,不過他們怕過來之後,小一輩的說話有些拘束,就都留在大老太太房裡,等廚房做好之後,一併送過去。

大房的生意大多由盛長松接手,今日不得閒,這段時間家裡事多,文氏過來聊了幾句就走了,所以盛品蘭才會覺得人少,早就來了的盛淑蘭點了點心直口快盛品蘭的額頭。

“你這丫頭懂什麼,西北那邊有習俗,剛出嫁的新娘子,一百日內不得碰面,怕互相衝撞了,你槐哥哥剛把曉蝶收房,也算是新婦了,總不能你槐哥哥做東道,倒讓他的房裡人迴避吧,你當你小嫂子是你,啥都不懂,還敢亂說話,你要是這樣,我就給你小嫂子說了,讓她把送你禮物收回去。”

盛品蘭是個直性子,想到啥就說啥,哪裡知道還有這一層,大家也都知道他的性子,盛長悟也有些好笑,自己這妹妹倒不是和自己的新娘子不和,反而關係很好,於是也調笑了一句。

“送出去的禮物,你嫂子還是不會收回的,不過,要不要給給你嫂子說一下,這剪紙的手藝,只教給如丫頭和明丫頭,就不教你了。”

盛長悟的新娘子剛進門,盛家的各位長輩都很滿意,和幾個小姑子相處的也不錯,這才幾天,見幾個小姑子喜歡她剪的窗花,這幾日一直在教盛明蘭姊妹三個剪紙。

盛品蘭知道自己哥哥在開玩笑,一臉不在乎的說道。

“小嫂子才不是那樣的人,就算你在小嫂子面前挑撥,我還可以和淑蘭姐姐學啊,我可是聽小嫂子說了,全家祖母早就給姐姐教了這門手藝,淑蘭姐姐會的花樣,比她還多呢。”

盛淑蘭好笑的提醒盛品蘭。

“你小嫂子那是謙虛,我才嫁到鳳翔幾年,在西北那邊,閨中姑娘除了女紅之外,無論是大家閨秀,還是平民百姓家的女孩,可是從小都會這個的,你小嫂子的巧手,可是在京兆府都出了名的,不信,你問你姐夫,你小嫂子不光會剪窗花,還會做皮影戲的小人,你長悟哥哥就是因為這個,才和你小嫂子結緣的。”

看到盛品蘭不相信,盛淑蘭又說了一個重磅訊息。

“再說了,我在宥陽估計待不了多久了,你姐夫恐怕要調回汴京了,我總不能留在孃家生孩子吧,就算要教,恐怕也只能教你兩個妹妹了。”

盛淑蘭這倒不是空穴來風,全家在汴京還是有些人脈的,早就得了信,全旭的軍功已經得到了兵部的認可,就等巡防營徹底剿滅叛匪,到時候一併封賞,全旭不出意外,就要調到殿前司了,應當能得個正七品的致果校尉,至於職官,還得等封賞的聖旨下來。

盛品蘭面色一囧,不知道該說什麼,尷尬的笑了笑,還是全旭故意岔開話題,給她解了圍。

“孟英,你還不知道吧,那天在長悟婚宴上鬧事的孫志高,差點被學政給革除秀才功名了,聽說是因為以娼妓逼休良家,幸好興家人託了關係,才保住了秀才的功名,這興家倒是大度的很。”

全旭說起這個,盛品蘭可就有精神了,她在宥陽這邊小姐妹眾多,這兩天打聽到不少內幕。

“我知道,我知道,我有個小姐妹,和孫秀才他們家住的近,興家姑娘已經和孫秀才和離了,興家還給了孫家一半嫁妝作為補償。”

這事倒是有些稀奇,明明是孫秀才以娼妓逼休良家,興家不找孫秀才麻煩就好了,怎麼還會給孫家補償了一半的嫁妝。

看到家裡的姊妹兄弟都在看她,盛品蘭有些得意,幸好這兩天忙著學剪紙,沒功夫給家裡人說她聽到的八卦,這時候別人不知道的內幕她都清楚,這種感覺太棒了,還準備賣關子,結果盛淑蘭說了一句話,她就敗下陣來。

“還不趕緊說,要不然,我可真給你小嫂子告狀了。”

別人的事情盛淑蘭恐怕不會在意,但這孫秀才,當初好險成為自己的丈夫,盛淑蘭還是有些後怕的,知道孫家又出了事情,難免有些好奇,其實她並不是這麼喜歡聽別人家閒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