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噩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八章 噩耗

“你們還不知道吧,興家雖然給孫家留下了一半的嫁妝,但是一個下人都沒留下來,那興家小姐,連給孫秀才納的妾,全都給帶走了,興小姐真是狠啊,兩天不到,孫秀才的妾室,全都許配了人家了,聽說興小姐放下話來,只要生下孩子,賣身契馬上歸還,興家還會送一份厚厚的嫁妝過去,興家真是財大氣粗啊。”

盛品蘭有些感慨,這幾年盛家的名頭是比興家大多了,但就算是盛家,也沒有那麼大手筆,放十幾個人的賣身契不難,對盛家來說不算什麼,但是每人送一份厚厚嫁妝,就算是盛家,也不會任由一個家裡的姑娘胡鬧。

“這對興家沒什麼,興家老祖宗和曾祖父一同起家,家裡的生意一直沒丟過,不像咱們家,是在二祖母的幫襯下,才有機會東山再起,雖然說咱們家現在明面上的生意比興家大,但興家比咱們家多了幾十年的積累,暗地裡的實際上是超過咱們家的,你沒當過家,自然不知道這些,這宥陽首富的名頭算什麼,咱們家從來都沒爭過,興家之所以這兩年對咱們家退讓,不是因為大房,而是你姐夫家,還有二叔和長柏哥哥,興家三老爺是出了名的會做人。”

盛淑蘭好笑的給自己這個傻妹妹指點迷津,這明面上宥陽第一家,第二家,不過是鄉下愚民自己傳出來的,即便是當年盛維和興家明爭暗鬥,爭的不過是個面子,也沒有說比拼財力的,有錢沒背景,在西北那地方,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肥羊,任人宰割,不過話也說回來,家產能做那麼大,就算白手起家,到了那種地步,肯定該有的背景也有了,就算家中子弟沒入仕,但是聯姻,結盟,攀親家,種種手段多的是,盛維當年資助孫父培養孫秀才,也是其中手段之一,投資而已,哪個商人不懂。

“我看吶,那興三姑娘是口頭上說說罷了,空頭人情,既然在孫家生不出孩子,嫁到別人家就能生出來了,我看那興三姑娘,是故作大方罷了。”

一旁的如蘭聽的開心,卻突然想到這個,忍不住插了句嘴,全旭見自家大娘子這堂妹憨憨的,不知道內情,連忙給解釋了一下。

“那興姑娘給孫秀才納的妾室,孫秀才不喜歡,當然。。。”

全旭突然反應過來,興家姑娘這樣做,有什麼意義,難道花這麼多錢僅僅是為了羞辱孫秀才,隨即猛的鎮了一下,往旁邊一看,盛淑蘭和盛長槐,還有盛明蘭皆是一臉震驚的表情。

“難道。”

盛品蘭大大咧咧的,盛如蘭平日迷迷瞪瞪的,還知道男人和女人是怎麼生出孩子的,當然想不明白,但是盛明蘭是個心思細膩的,當然沒出嫁,當然不像盛如蘭那麼糊塗,其餘幾人都是過來人和盛明蘭一樣,被盛如蘭無意中的這句問話給點醒了,彷彿猜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這興家姑娘或許是篤定孫家無後的原因,是在孫秀才身上。

尤其是全旭和盛長槐,他們是男人,盛長槐交好的,有天海候郭威那樣的風流子弟,全旭當然也沒少也西北那邊的紈絝打交道,卻是都聽說過一些事情,有些男子,小小年紀不知道節制,混跡青樓染上一些怪病,或者傷了本里,導致以後生不出孩子。

那孫秀才當年不正是如此嗎,小小年紀就知道逛暗門子,當年興家抓住的那個把柄,孫秀才可才十三四歲,暗門子是什麼地方,那裡的女子,可有些是迷信那些什麼採陽補陰的坊間傳言的,要不然,不會有發紅包這種事情。

盛淑蘭不愧是盛家姐弟中年紀最大的,知道在討論下去,恐怕就是背後傳閒話了,連忙岔開話題。

“這大閘蟹果然美味,宥陽這邊也有螃蟹,但沒這麼大個的,蟹黃也少了許多,還有這狍子肉,還是第一次吃到,和梅花鹿的肉果然有些不同,今天也算是跟著槐弟沾光了。”

盛品蘭沒聽出來大姐姐的意思,還在一旁笑話。

“淑蘭姐姐,你又沒吃螃蟹,怎麼知道比宥陽的好吃,難道是姐夫給你弄的,姐夫可真寵你,西北那邊弄大閘蟹,可是費勁的很。”

這年頭,孕婦不能吃螃蟹還是很有市場的,宥陽這邊也不例外,盛淑蘭自己當天不會這麼不注意,剛才不過是轉移話題,正準備教訓下自己這個沒大沒小的妹妹,連她也敢笑話。

突然,一個下人驚慌失措的跑了進來,甚至都顧不得叫人通傳。

“不好了,主君和大娘子叫少爺和小姐趕緊過去,老太太快不行了。”

盛淑蘭聽到這個訊息,猶如晴天霹靂,頓時感到天轉地旋,差點沒摔倒在地上,幸好全旭眼明手快,扶住了自家娘子,才沒出亂子。

盛長槐一把抓住來報信的丫鬟,急切的問道。

“哪個,大老太太還是二老太太。”

丫鬟連忙說是大老太太,盛長槐當然不是厚此薄彼,只是問個明白,在看一看自家兄弟姐妹,全旭正一心檢視盛淑蘭的狀況,怕她出什麼事情,幾個弟弟妹妹除了如蘭和大祖母不太熟悉,雖然有些傷心,但是還好,其餘幾人,都是驚慌失措,也就明蘭還穩的住。

“全大哥照顧好淑蘭姐姐,其餘人,先別著急哭,見了大祖母再說。”

盛淑蘭哪裡會一個人留在這裡,強忍著悲傷,執意要去看看祖母,全旭當然不敢違逆娘子的意思,只是交代了一聲盛淑蘭的丫鬟,讓她去找人請個郎中以防萬一。

一路上,那丫鬟簡單的說了一下情況,大老太太剛才沒吃啥東西,喝了碗粥,突然臉色一變,慢慢的把碗放下來,給盛維說了一句。

“兒啊,娘要去見你姐姐了。”

然後就突然癱倒在椅子上,盛維連忙叫人把母親扶到床上,也沒打擾這邊子侄輩的,請郎中過來瞧了瞧,郎中仔細檢查完之後,就搖了搖頭,說是老太太大限已到,現在不過是彌留,大老太太這時候已經糊塗了,盛維這才叫人趕緊把孩子們叫過來,見他們祖母最後一面。

等到盛長槐他們到的時候,大老太太已經是迴光返照的時候了,一看自己的孫子孫女都在,就連新過門的媳婦,也在她身邊,嘴角漏出一絲喜色,但卻已經是彌留之時,話都說不出來。

這時候,所有的人大氣都不敢喘一聲,只有盛長槐和盛明蘭一臉擔心的照顧著自家嫡親祖母。

對於大老太太這麼突然,盛家人其實早有準備,大老太太年輕的時候,不被大老爺喜歡,要不是盛長槐的祖母一力護持,大老太太為了讓寵妾接管大權,差一點就要休妻棄子,即便如此,年輕的時候也受了太多的苦,早就掏空了身子,要不是盛維這些年生意做的好,各種山珍補品維持,早就撒手人寰。

之前大老太太做主,提醒二老太太給盛長槐安置房裡人,也是想看到大房之外,自己最喜歡的侄孫,能夠有人照顧,這些,盛家人其實都是清楚的,等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完,甚至最小的品蘭婚事已定,大老太太心中再無掛念,這幾天其實一直說什麼馬上要見自家大女兒了,恐怕老太太並不是今天才感知到的。

這時候,躺在床上的大老太太突然有了動靜,掙扎著往上面瞅著,盛維揪心的看著母親,不住口的叫著。

“母親,母親。。。”

“母親找誰,都在這了。”

聽見盛維這麼喊,二老太太把盛長槐也推了上去,知道大老太太把盛長槐當做長房的子孫一樣,眾多子孫繼續一起圍了上去。

但是,大老太太還是一個勁的往上面瞅著,用盡了僅存的力量,也只把頭微微抬了起來。

“紓兒,紓兒,我的紓兒。”

盛淑蘭聽到,連忙把臉湊了上去,以為祖母在叫自己,但即便如此,老太太還是不停的找著人,口中仍舊喊著紓兒,盛長悟有些驚訝,難道叫的不是自己大姐姐。

“祖母找誰”

盛老太太嘆了口氣,在一旁提醒了下。

“是你們那個從小就過世的姑姑,她叫盛紓。”

盛維這才恍然大悟,自己這大女兒的名字,就是老太太親自取的,就是紀念他那個沒見過的姐姐,因而盛淑蘭也是老太太最寵愛的,盛淑蘭不顧隱瞞身孕,執意要回老家的原因,也在於此,就是知道祖母這兩年身體愈發不好,怕留下遺憾。

“我就這麼抱著你,看你咽了最後一口氣,盛盛懷中。你寵妾滅妻,為色所迷,罔顧性命,我要去閻王爺哪裡告你去,娘,娘給你報。。報仇了。”

或是用盡了最後一點力氣,旋即老太太就閉上了眼睛,腦袋一歪。

隨著盛家子孫悲慼的哭聲中,盛家由裡往外,下人們依次跪下來,盛家大房的老祖宗,沒了。

-------------------------------------

十月初,宥陽第一家,剛辦完喜事,又開始辦喪事,紅燈籠才掛了沒多久,又換成了白燈籠,大老太太中年喪偶,獨自撫養一子一女成才,二房能有如今的興旺,在盛家族老看來,是對盛家有大功的,在老太太去世第二日,盛家族老就派人來幫忙辦理喪事。

按習俗,大老太太是要和大老爺盛懷中合葬的,但老太太生前留有遺願,要將早喪長女的墳塋,遷到盛家祖墳,享受香火,按照習俗,未長大的孩子,是進不了祖墳的,除非是父母去世,才可將墳塋遷到祖墳裡。

盛家族老當然不會反駁,但就難在這裡,老太太不要和大老爺合葬,只願和長女葬在一起,就不和規矩了,幸好盛長槐出面,以盛家二房唯一在老家的男丁,代表二房支援大房,盛維又收買了三房人,嫡系三房都同意,族老門也不願意得罪大房,甚至是最有前途的二房,二老太太畢竟是女眷,這種事情,女眷是參活不進去的,盛長槐出面最好。

其實就算盛長槐不出面,只要盛維花點銀子,也能解決,有盛長槐代表二房出面,反對的聲音也就小了許多,盛氏族人都能不是傻子,盛長槐和他祖父一樣,年紀輕輕中瞭解元,將來說不好就是盛家最有前途的,就和二老爺一樣,在盛家人看來,二老太爺要不是年紀輕輕早亡,說不定也能當個相公啥的,即便是盛紘現在的官職,比起二老太爺還差一些,年紀更是超過太多。

老太太一生替子女著想,即便是大房是商賈,不能諭制,只能停靈七日,但盛維還是最大限度的將老太太的後事辦的風風光光,該請的人,一個都沒漏下。

盛家是越來越興旺了,宥陽大戶,一個不漏,都在路上設了祭棚,老太太前半輩子悽苦,現在在宥陽也算是風光大葬,宥陽百姓,也都報以羨慕的眼神,盛長槐倒是有些吃味,這些人倒是在羨慕啥,好像恨不得躺在棺材裡的是他一樣,那些上了年紀的也就罷了,年紀輕輕專門前來祭奠的祝元直,那是什麼眼神。

熟不知,人家祝元直看的,哪裡是什麼靈車,而是後邊跟著的盛家三姊妹。

盛老太太年紀大了,雖然強行送到門口,還是被勸回去了,由李氏照顧著扶回去了,盛淑蘭有身孕,甚至葬禮都不能參與,

根據習俗,二房除了子侄輩的親人可以送葬,下人們是不必也是不能參加的,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傳下來的,也不知道什麼道理,盛家也是按照這樣來處理的。

今日送葬的,除了盛家還未出嫁的三姊妹,也就只有盛長松夫婦,盛長悟夫婦,盛長槐帶著盛長楊,莊曉蝶也算下人,也是不能參加,全旭隨然是孫女婿,但也算是客人,這送葬入祖墳,這個時代還是很講究的,哪有客人送葬的,傳出去,就是盛家慢待客人了。

由盛長松打幡,盛維手捧瓦盆,盛長悟捧著祭祀的盤子,盛長槐牽著盛長楊緊隨其後,這倒是和關係親密沒關係,隔一房的孫輩都是如此,盛紘若是來了,也和盛維的待遇是一樣的,需要手持哭喪棒,盛長槐是堂侄,但大老太爺和二老太爺,可是親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