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宋公務員包發媳婦!!!(女主上線,求打賞,訂閱,投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宋公務員包發媳婦!!!(女主上線,求打賞,訂閱,投票)

看到忠敬候府鄭老夫人這麼識趣,皇后娘娘臉上露出欣慰之色,連忙又把老夫人拉起來,說話愈發親近,不住口的保證,自家妹妹嫁過去,那自然是鄭家的媳婦,不用顧忌自己的身份,該怎麼管教,就怎麼管教,也好殺一殺從禹州養成的野性子。

皇后娘娘倒是個明白事理的,鄭老夫人也是松了一口氣,心中也有些慶幸,小沈姑娘她知道,是個良善的,雖然性子野了些,自家長媳可是個得力的,自己身體不好,管不了家,長媳有長嫂的身份,替自己管兩年,也能培養出來。

想到這裡,鄭老夫人又一臉擔憂的看著自家好姐妹英國公夫人,她們家也是大宋有數的勳貴,皇后娘娘單留她們二人,又專程叫貴妃陪坐,其中的奧妙,她自然也能想明白,心中又對自己看好的英國公獨女覺得不值,心中對英國公家的愧疚更加凝重,也對英國公夫人申明大義更加感激。

“怎麼辦,怎麼辦。”

鄭老夫人心裡比英國公夫人更著急,皇后娘娘見狀,還以為鄭老夫人心裡對她這種方式有點不開心,更在一旁不停的寬慰,說什麼官家那裡,自己好好的替鄭家吹吹枕邊風,小鄭將軍有自家弟弟幫襯,說不定將來也能混個爵位,至少要給小鄭謀個重要的差事。

說道最後,貴妃娘娘已經著急了,皇后家的事情定了,她們家的事情還沒定呢,要不是她求了官家那麼久,官家又怎麼會下這個決心,說到底,皇后還是沾了自己的光。

其實貴妃心裡想的也不錯,這段時間,皇帝心裡其實一直沒有下定決心,賜婚的事情他是早有打算,但更重要的是將英國公捆綁到自己麾下。

本來沈國舅是和英國公家聯姻最好的物件,但沈從興的大娘子身受重傷,眼看著就不行了,誰知道不知顧廷燁從哪裡淘換來的好藥,鄒大娘子竟然挺過了那一劫,再加上皇后娘娘派太醫悉心照料,身體雖然還未痊癒,但已無性命之憂。

要說這藥,當然是顧廷燁從盛長槐那裡淘換來的,盛長槐萬萬沒想到,自己種下的善因,竟然給自己帶來了天大的好處。

禹州剩下的人,老梗年紀太大,小段身份太低,又沒功勞,能力又平庸,就算是他,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將小段一下子提到太高的位置。

本來中意的是顧廷燁,但因顧廷燁之前名聲有些差,又知道顧廷燁家裡不好弄,英國公家的張姑娘聽說又是個性格剛烈的,那秦太夫人善於心計,在把張姑娘設計了,還抓不到把柄,到時候英國公府離心離德,那就不好了。

到最後,還是貴妃娘娘知道了皇帝的心思,想起自家那個不成器的弟弟,計從心來,三番五次的求官家,倒是叫皇帝下了決心。

貴妃的弟弟雖然不成器,但若是按照規矩,貴妃之弟也是國舅,按道理也是可以封爵的,世爵不好給,不世襲的爵位還是可以的,因要賜婚,所以給了個不世侯爵,身份也就足夠了。

至於之前聲名狼藉,但在京城在幾天,至少比顧廷燁的名聲好,現在只得了個鬥雞攆狗的名聲,上面又沒有婆母,只有兩個姐姐,還都嫁人了,只要自家多加約束,那小子膽小如鼠,自然不敢繼續眠花宿柳,張家也不會有太大的怨言,將來若有兒子,如果英國公世子無所出,甚至自己可以做主過繼一個過去,到時候不怕英國公府不感恩載德。

“咳咳咳。”

貴妃娘娘不停的在一旁咳嗽,提醒皇后還有一件事呢,倒是叫一旁的太后十分不悅,現在的情況,她哪裡看不清楚。

“貴妃可是病了,要是病了,就趕緊回去吧,你肚子裡面,可還有官家的孩子呢,沒幾個月就要生了,可得當心著。”

貴妃娘娘臉上一囧,連忙給太后回話。

“兒媳沒事,就是剛才多吃了幾口桂花糕,吃的太急,有些噎著了。”

太后心裡冷冷的一笑,果然是上不了檯面的,想的這是什麼理由,不怕給臣子的家眷笑話,但卻沒有逼問,扭頭又說了另外一句話,差點把貴妃驚的作為掩飾的桂花糕扔了出去。

“貴妃既然沒事,那就是哀家多心了,不過,哀家倒是有件事,要說給皇后聽。”

太后此話一出,皇后也停下看和忠敬候太夫人寒暄,一起看著太后,恭敬的說道。

“母后請吩咐,兒媳一定照辦。”

太后心中好笑,她要的就是這句話。

“說來還是一些舊事,本不該提的,當初兗王叛亂,哀家和先帝以為就此蒙難,幸而有文昌伯孤身送血詔,又在兗王手下救下哀家和先帝。”

說完,太后抹了抹眼角,好像是想起了仁宗皇帝,見太后如此,皇后和貴妃,還有兩位尊貴的公侯夫人,也附和著抹了抹眼角,表示感統深受。

“母後(太后)節哀。”

不過,盛長槐救下先帝和太后之事,雖然作為頂級貴族,肯定有自己的渠道知道,但這不好在眾人面前宣揚,太后突然反常的提起,倒是叫幾人有些奇怪。

“人老了,就愛多說,哀家失言了。”

這句話一出,沒人敢接話,就是皇帝在這裡,也不敢說什麼,太后心中冷冷一笑,要的就是這樣效果。

“至那之後,先帝熬了幾天,確有一些話給哀家說過,當初因為他心裡對楊無端不喜,導致京中官員不敢親近楊無端的弟子,也就是文昌伯盛長槐,甚至因為此事,文昌伯有一樁大好的因緣也無疾而終。”

曹太后說道這裡,除了貴妃娘娘還是一臉懵懂,不知道曹太后說的是什麼意思,其他三人都是人精,馬上猜出來一些端倪。

皇后娘娘看了一眼貴妃,心中冷笑,對貴妃又低瞧了一眼,她早就看不慣貴妃平時以色娛人,在官家面前爭寵挑撥是非,哪裡肯提醒道,又和自己沒啥關係,假裝自己啥都沒聽出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忠敬候府鄭太夫人臉上漏出喜色,看了一眼英國公夫人,見她閉目沉思,心中大急,在也忍不住了,自己出頭給太后當了個捧哏。

“我聽說過,是有這麼回事,對方還是餘太師家的嫡長孫女,性格嫻靜,乃是不多得的良配,確實有些可惜,文昌伯少年才子,文武雙全,整個汴京都沒幾個那樣的,我家那小子早就想和文昌伯結交了,可惜,餘太師的兒子兒媳目光短淺,壞了大好的因緣。”

曹太后讚許望著忠敬候府正太夫人,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先帝心裡一直覺得對文昌伯有愧,想著要給他尋一門更好的,也算全了這短暫的君臣之義,報了文昌伯的救命之恩,臨死的時候,還專門給哀家說過,將來如果有合適的,一定要給文昌伯做主。”

到這會了,貴妃終於明白太后的意思,這是要截胡啊,臉上著急,硬著頭皮叫了一聲。

“太后。”

話因剛落,太后就打斷了她接著往下說。

“貴妃身懷六甲,陪我們說了這麼會話,剛才又被噎住了,我倒是忘了,朱內官,趕緊把貴妃扶下去,找太醫好好瞧瞧,官家子嗣單薄,可不敢馬虎了。”

貴妃心裡大急,那肯下去,又叫了一聲。

“皇后娘娘。”

結果,惹得曹太后大怒。

“嗯。怎麼我說的都沒人聽了。”

看到曹太后突然發了火,貴妃嚇的不知所措,她才從禹州過來一個月,和太后沒說過幾句話,但卻明白,就是官家都不敢惹太后發火,她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哪裡看的出來太后是故作姿態,渾身僵硬的被朱內官半拉著出了寢宮。

“讓她打了個岔,剛才哀家說道哪了。”

貴妃一走,剩下幾人裡面,猜到太后的心思,都沒有要反對的意思。尤其是是英國公夫人,她這會將盛長槐的訊息在腦海裡回憶了一遍,除了不是特別瞭解,但從汴京的傳言來看,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後生,配自家女兒也算配的上。

“您說要給文昌伯尋個良配。”

太后裝著恍然大悟的樣子,拍了怕自己的大腿。

“人老了,記性不好,可是說呢,英國公家的,你說,要是哀家賜婚,將你家女兒許配給文昌伯,你可願意,我就是這麼一說,如果你們家令有安排,那就算哀家多事了,你也不用放在心上。”

太后就是太后,說話的技巧比皇后娘娘高明多了,話裡話外都是為英國公家著想,倒是叫英國公夫人心裡十分受用。

但是結果是一樣的,皇后以勢壓人,太后又何嘗不是,更何況,如果不選盛長槐,就得選貴妃那個鬥雞攆狗的紈絝弟弟,英國公夫人當然知道該怎麼選。

“但憑太后娘娘做主,英國公府定當領命。”

都是人精,一言一語都有深意,這句話的意思是,賜婚是太后的意思,後面如果官家問起來,也和英國公府沒關係,曹太后當然也能聽明白其中之意。

“太好了,官家那邊,有哀家做主,畢竟,這也算是先帝的遺命,官家是個孝順的,自然能明白哀家的苦心。”

不明白也得明白,太后已經相當於口頭承諾了,皇帝就算有其他想法,也不敢在這個節骨眼違逆太后,現在的朝局,可還沒到他和太后爭權的時候,再說了,就算他要早太后一步賜婚,玉璽可是在太后手裡,沒有玉璽,算哪門子聖旨,沒有聖旨,他還沒有那麼大的臉,禮部那裡就過不去。

可以這麼說,盛長槐和英國公獨女的婚事,就算這麼定了。

太后此話一出,除了皇后娘娘臉上有些尷尬,其餘人都是皆大歡喜,尤其是忠敬候府的鄭太夫人,雖然她們家和英國公府聯姻的事情泡湯了,但兩家聯姻,本來就是為了兩家的前程,之前其實他家小兒子和英國公家的女兒,兩個人心裡其實都不樂意,兩人雖然青梅竹馬,但那是兄妹之情,聯姻的事情一出,雖然兩個孩子孝順沒有反對,但其實兩家大人都清楚,只不過想著兩人結婚後就慢慢好了。

其實兩家聯姻不聯姻,並不耽誤兩家的關係,只不過是更加緊密一些,現在聯姻不成,也不算是什麼天大的事情了,忠敬候府靠上了皇后,兩個孩子的前程也算有了著落。

英國公府交好了太后,女兒又說了個前途無量的後起之秀,上面又沒有婆母,嫁過去不必伏低做小,也不是說鄭家不好,而是鄭家長媳的家風太嚴,英國公女兒嫁過去未免有些要收斂性子。

盛長槐那邊,嫁過去就是管家大娘子,除了和姑爺不認識,這也不算什麼大事,盲婚啞嫁的多了,就是在勳貴家裡,都不算什麼稀罕事,不得寵庶子庶女,哪個不是如此,但兩個孩子都是好孩子,盛長槐的身世,從他立下頭功,早就被人打聽的一清二楚,在汴京頂級家族中,不是什麼秘密。

勇毅侯獨女教出來的孩子,必然是好的。

“那就這麼定了,文昌伯忙於王事,現在不在京城,等他一回來,哀家便下旨賜婚,正好哀家賞賜給他的宅子也修好了,喬遷之喜加上成親,看把這小子美的,哀家都有些羨慕了。”

鄭老夫人見自家好姐妹的女兒,不用嫁給那個紈絝子弟,臉上的喜色言益於表,作為一個合格的捧哏,當然聞弦歌而知雅意,在一旁附和到。

“就是就是,文昌伯真是命好,有太后娘娘幫他惦記的,不知前世修了多少福分,送宅子送地,這下可好,連媳婦都給安排好了,這什麼命啊。”

盛長槐萬萬沒想到,他這剛剛成為大宋的公務員,福利就一件接一節,升官發財,分房分地,到了現在更牛逼了。

這叫什麼,位面之子,天命之人,穿越到古代還包分配,包分房,甚至最高境界,國家給我發媳婦,別說太后,就是作者本人都是羨慕嫉妒恨,本作者還是單身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