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加官進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七章 加官進爵

“上天眷命,皇帝聖旨。朕惟孟氏以來,千有餘歲。不有先覺,孰任其承。故應天盛長槐,本諸躬行,動有師法。謂初學入德,始乎致知格物;謂從時隨道,在乎觀象玩辭。

文昌伯盛長槐上報君恩,下效黎民,保一方之安定,開疆擴土,有裂土封侯之功。封蜀縣侯,賜銀青光祿大夫,晉太子冼馬。”

恩寵至極,絕對是恩寵至極,盛長槐這麼也想不到,這次回京,官家對他的恩寵竟然能有這樣高。

盛長槐作為一個官場小白,哪裡會明白現在趙宗全的心思,雖然他不是潛邸出身,但作為從龍之功第一人,趙宗全能用其他人,又怎麼不會用這個對自己登基有大功的盛長槐。

上次的從龍之功算是機緣巧合,但是這次蜀州一行,讓趙宗全看到了盛長槐的能力,在一個,南疆戰事是剿滅叛匪,雖然動靜比成都府大多了,卻不像成都府這樣屬於開疆擴土。

再者說,這是趙宗全剛剛當上皇帝,大宋就開疆擴土,雖然僅僅是一個小小的西山郡,也就三四萬戶,放在正吐蕃諸部,也就是一個大部族,西山每年也最多能給大宋增加兩三千馬匹,西山馬雖然矮小,耐力也不足,但這也足夠大宋訓練騎兵了,從真宗皇帝手上開始,大宋對外少有的捷報,尤其是在趙宗全剛剛當上皇帝的時候,對於穩定民心起了很大的作用。

最為重要的是,官家和太后現在正處於關係最好的時候,正是母慈子孝的時候,既然太后有意施恩,他也不介意做個順水人情。

盛長槐正在思考著官家態度的轉換,李內官又拿出另外一封聖旨,盛長槐心道,來了。

“臣盛長槐,謝陛下隆恩。”

盛長槐昨日進京,正好趕上今日小朝會,還沒交付差事,想不到賞賜的旨意倒先下來了,這就是趙宗全比較雞賊的地方了,他要晚一步,太后以先帝遺命賜婚的摺子就要送到盛長槐家裡去了,他提前給盛長槐升官進爵,未嘗不是對英國公府的施恩,要是在太后賜婚之後封賞,效果就大大減弱了。

新增一個西山郡,還是個羈縻州,對大宋來說是個雞肋,馬匹也大多只能作為駑馬,朝堂諸相雖然開心,但也不至於有多重視,也不至於整個朝會都在討論這件事,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大宋財政的問題,重中之重便是鹽政。

這事還得從齊國公府的齊國公說起,當年平寧郡主在官家和太后面前有面子,齊國公府也跟著沾光,承襲爵位的齊國公一無功名,二對軍事不熟悉,平寧郡主舔著老臉給自家相公求了個鹽道官,讓一個公爵做鹽道官,確實是低配了。

但齊國公畢竟是個庸碌之人,一點也不像他家祖上,在鹽道上做的庸庸碌碌,好就好在,齊國公雖然才能不怎麼樣,但齊國公府家大業大,倒也沒必要伸不該伸的手,鹽道之亂,倒也和他沒什麼關係,鹽道官多了去了,齊國公這個,不過就是個泥塑的菩薩,每日點卯上班就是。

年初的時候,兗王勾結先貴妃造反,先貴妃為了給自家親妹妹榮飛燕報仇,勾結兗王將邕王一家斬殺殆盡,作為引發這件事的矛頭,齊國公也成了榮貴妃恨之入骨的物件,當日要不是平寧郡主裝瘋才躲過了一劫,恐怕她的下場,和自家兒媳婦,邕王妃等的下場好不了多少。

當初因為盛長槐的緣故,平寧郡主免去了被大街上千人看,萬人瞧的命運,但她在大殿內裝瘋的糗樣,卻被那日進宮的家眷看的真真的。

新君登基,改朝換代,一朝天子一朝臣,平寧郡主因之前去宮裡求太后做主,但太后為了朝堂穩定,並沒有給她出頭的事情,對太后心裡有了意見,從那之後就和太后不在親近。

本來齊國公府就和太后家沒有什麼關係,只不過因為其父祖的關係,官家對平寧郡主孃家的補償,將平寧郡主養在宮裡,太后也是因官家之故,對平寧郡主令眼相看,但要說喜愛,其實並沒有多麼,平寧郡主不親近了,太后怎麼可能給一個臣子低頭認錯。

這樣以來,給外界的資訊就是,平寧郡主失寵了,齊國公府沒落了,這世上,雪中送炭的沒幾個,但逢高踩低的卻有不少,落魄的鳳凰不如雞,平寧郡主為人高傲,早就得罪了很多官眷,以前他們家受寵,大家給她面子,現在可不會給。

可能是無心,但更可能的是有意,平寧均值當日的糗態,不知道被多少人添油加醋的傳了出去,更有甚者,傳言什麼平寧郡主和她兒媳婦一樣,早就被亂兵給糟蹋了。

平寧郡主是什麼人,自視甚高,平日裡高傲慣了,自己家出了這種事本就沒臉見人,在聽到外邊的傳言,心裡哪咽的下這口氣,急怒攻心,一病不起,雖然請了郎中,沒出什麼大礙,但從此就得了心病,可能跟齊國公府的沒落也有關係。

齊國公不愧是勳貴裡面最疼老婆的,為了照顧平寧郡主,前些日子便寫下告老的摺子,將自己的差事給交了出去,只保留了先帝賞賜的散官和寄祿官,當然,齊國公的爵位乃是太祖太宗所賜,這可不是能辭的。

一個蘿卜一個坑,齊國公的位置雖然不是特別重要,但也需要有人在上面待著,這次換上去的,是一個精明能幹的官員,等此人一上任,可就不得了了,發現鹽道早就糜爛了,歷年鹽稅,一年比一年低,而發出的鹽引,卻一年比一年多,這樣的事情,又豈能不引起朝堂的注意,尤其是剛剛登基,想要做一番大事穩固自己皇位的官家。

這也是盛長槐雖為大宋開疆擴土,但憑一個郡就能得到如此恩寵的原因,趙宗全太需要功績來表明自己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了,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帝上任那更少不了。

今日朝會,厚賞盛長槐是為了給百官做表率,鹽政才是真正要討論的問題。

官家有此雄心,現在的朝臣正是在官家面前表現的時候,又怎麼能不支援,更何況現在還是太后垂簾聽政,官家和太后關係正好的時候。

按道理,這種朝廷重臣都沒意見的事情,派出重臣核查,本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不知為何,朝堂上吵鬧了許久,也沒吵出人選出來,最後只能取了一個折中的意見,接替齊國公的官員繼續暗中排查,有什麼新發現在派出欽差巡查鹽道。

盛長槐手裡新得了一個後周留侯的遺產,《洛書》上記載了大宋前所未有的製鹽之法,見朝中官員吵鬧不已,正準備將這個獻出去,也好謀取一件大功。

結果他剛剛有所行動,就被韓駙馬不著痕跡的擋住了他的去路,新君登基,韓駙馬也再次被啟用,他雖然不是勳貴,但也是皇親國戚,也是站在了勳貴一列中,盛長槐剛剛得了個從三品的銀青光祿大夫,也算跨入了大宋高官之列,有資格穿上紫色朝服,比他品級高的,也就部分年紀大的勳貴了。

也不是說盛長槐在勳貴中就舉足輕重了,而是這樣的小朝會,大多數勳貴並不會參加,只有特定的勳貴才有機會參加,比如韓駙馬,盛長槐因今日受封,才有機會參加一次,平日倒也不用參加這樣的小朝會,畢竟他身上的太子冼馬是東宮屬官,品級倒是夠了,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也不用上朝,這點盛長槐還是清楚的。

盛長槐雖然不懂韓駙馬的意思,但還是順從的止住了自己的身影,他沒有發現的是,他剛剛準備出列的時候,差點把他那便宜叔父和自家長柏哥哥給嚇死,看到韓駙馬擋住了他,兩人不約而同的松了一口氣。

盛長槐這樣的官場小白,雖然不懂其中的貓膩,但卻不是笨蛋,韓駙馬既然阻止他,自然是有深意的,不懂就不要亂說話,這樣的道理盛長槐還是很清楚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個朝會,光鹽政就討論了一個多時辰,在加上其他事務,午時之時,或許是百官覺得肚子餓了,這才沒有其他議題,倒是讓盛長槐一陣慶幸,這還是小朝會,要是碰到大朝會,開一整天,百官在宮中用飯也是常有的事情,比起後世什麼九九六,古代的朝官才叫累。

比照後世時間,凌晨五點的時候,宮門開啟,百官就要按照品級依次入朝,這年頭可沒汽車,馬車的速度也快不到哪去,轎子就更不用說了,住的遠的,凌晨三點就得起床,開完朝會,怎麼也得三四個小時,今日還算結束的早。

開完朝會,百官還得去衙門處理事務,碰到勤政的,還有午朝,這也是好多官員會把公務帶回家處理的緣故,難怪自家那便宜叔父在積英巷家裡的書房,尋常人是不能進的,盛長槐現在也明白了,為什麼大娘子那麼看不順眼林小娘,整個盛家,除了盛長柏,也就林小娘每日可以自由出入大書房,當然,林小娘和盛長柏不同,盛長柏是隨時可以去,林小娘是在盛紘在的時候可以去,至於大娘子,去的時候還要讓人通報。

這也難怪,為什麼在揚州教訓了那麼多的下人,到了汴京,還有人敢冒著得罪大娘子的風險,舔著臉巴結林小娘,這樣的待遇,誰在家裡更受寵,誰在家裡說話主君更能聽的進去,從一個進大書房的資格就能看出來,這也是為啥林小娘在怎麼針對大娘子,也不敢對盛長柏有什麼小心思的緣故。

爭風吃醋盛紘可以偏袒林小娘,但盛長柏才是盛家的未來,對盛紘這種把盛家看的無比重要的人心裡,盛長柏才是盛紘的逆鱗,這也是這段時間盛長柏升官之後,盛紘接下盛長柏給的臺階,順勢就下的原因,這段時間,兩父子倒像是沒發生以前的矛盾,看上去父子之間已經沒有了隔閡。

“孟英,正好到飯點了,我聽說樊樓又新增了新菜式,中午我做東,就當是給你接風洗塵了。”

剛走出大殿,韓駙馬就在盛長槐身邊說道,還給海文仁使了個眼色,海文仁馬上明了,給自己身邊的同僚說了一聲,在給自家兄長打了個招呼,便從文官那一列出來,隨同韓駙馬和盛長槐往公侯街走去。

在另一旁,一臉擔憂的盛長柏本來準備找盛長槐說會話,看到盛長槐跟著韓駙馬和海文信出去,他和韓駙馬不熟,也不好冒然參與進去,臉上有些擔心,正好被自家岳丈瞧見了。

“柏哥兒,放心吧,你二叔跟著去了,韓駙馬對孟英如何,你心裡又不是沒數,孟英初入官場,有些道理他不明白,韓駙馬這次肯定是給他提點去了,你要是不放心,過兩日休沐的時候,和你弟弟多聊聊。”

海文仁拍了拍自家賢婿的肩膀,示意他不要擔心,剛才自家二弟已經給他說了盛長槐在殿前的異動,跟著一起過去,也是為了此事,剛才在大殿上,韓駙馬還是得了海文仁的提醒,才提前擋住了盛長槐。

在韓駙馬擋住盛長槐的那一瞬間,海文仁藉機上奏奏本,更是給韓駙馬打掩護,將百官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這也是為何沒人發現盛長槐要出列的原因。

至於盛長柏和盛紘,盛長槐昨日夜間進京,剛到自己那個宅邸,就有內官從宮裡送信過來,讓他參加今日朝會,還沒來得及和盛家的人見面。

盛長柏是出自於關心,看自家弟弟這段時間有沒有受苦,盛紘是因為心情有些複雜,兩人均對盛長槐多有關注,才能發現盛長槐準備參與鹽政之論。

而海文仁,是因為聽到風聲,盛長槐在蜀州還有一些手尾,心中有事,所以才多關注了一些,跟著韓駙馬過去,也是要核實一下蜀州之行,盛長槐還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好給他查遺補漏,免得被人抓住把柄。

第一百五十七章 加官進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