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催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五章 催妝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別搞錯了,這首孟郊的《登科後》,形容的不是今日主角盛長槐,而是剛剛結束南疆戰役的顧廷燁,也是湊巧了, 轟轟烈烈的南疆叛亂終於一舉平定,就在盛墨蘭出嫁第二天,南疆捷報傳來,濃賊的的勢力被一舉平定,此戰一定,南疆至少三五年之內, 再無戰事。

此一役, 可比盛長槐在蜀州小打小鬧要更加激勵大宋百姓, 國喪過後,西夏,北遼,都趁著大宋剛剛經歷一場內亂,有趁火打劫的意思,不僅如此,南疆的交恥也趁著南邊叛亂在背後搞鬼,大宋頗有風雨飄搖的意思。

在這個危機四伏的時候,大宋朝廷定下了平定南疆,示弱北遼,穩定西夏的戰略,這還是太子殿下在拜訪了英國公和韓國公等一幫老將之後,提出的這個戰略。

西北那邊有英國公坐鎮, 西夏即便是有心搞亂,也不敢輕舉妄動, 秦人善戰,尤其是在得到了朝廷支援的情況下,野戰或許不好說, 但是防守戰, 大宋還是勝多敗少。

至於北遼那邊,韓國公也是大宋數一數二的名將,再加上現在的北遼,不見得就比大宋好得到哪去,再加上大宋私下裡給北遼的南院大王達成協議,算是難得的服軟,遼宋此時大戰,北遼不見得就會比現在的收益高,雷聲大雨點小,也算是穩住了。

但是南疆,交恥小國也敢煽風點火,這大宋就忍不了,太子殿下親自監軍,威北侯作為主帥,顧廷燁一旁輔佐,再加上被奪情的天海候郭威,不僅平定了儂志高叛亂,還藉機敲打了交恥,割地賠款才消除了大宋的怒氣,要不是財政吃緊,說不定這一役就是滅國之戰了。

這一役過後,威北侯證明了他的能力,成為禹州潛邸出身的一面旗幟,太子的能力也得到了朝廷的認可,天海候郭威更是順理成章的證明了南疆第一將門的勢力。

但收益最大的,還得是顧廷燁,一舉拜託了汴京人對他之前的印象,已經沒人在提他之前的齷齪事,剛剛班師回朝的顧廷燁,又成了汴京勳貴子弟中的紅人。

今日盛長槐大婚,顧廷燁不請自到,還帶了許多汴京紈絝子弟捧場,倒是叫盛長槐有些詫異,汴京那些紈絝子弟倒也罷了,因顧廷燁的緣故,禹州潛邸那些人也都給面子,包括之前一直看盛長槐不順眼的小段,也都跟著前來祝賀,都是同輩人,當然是跟著盛長槐去迎親了。

盛長槐在汴京沒交下幾個朋友,關係最好的郭威現在人在南疆,齊國公府的小公爺最近家裡多事,深居簡出,只說晚些時候會來赴宴,胡六郎道成了最有牌面的賓客了。

有顧廷燁帶著禹州潛邸和汴京這幫紈絝子弟的捧場,倒是給盛長槐稱起了面子,至少迎親的隊伍不見得就比英國公家的聲勢小的了多少,英國公那可是老牌勳貴,願意捧場的不知道有多少。

尤其是現在,英國公府的大門內外,門內都是汴京赫赫有名的老牌將門子弟,門外是盛長槐以及顧廷燁帶來的一幫捧場的,涇渭分明,除了缺少了韓國公那邊的遼東系,在場的囊括了大宋將門的精英群體。

門內的英國公府娘家人且不算,忠敬候兄弟二人,崇信侯世子,東平侯家的兩個兒子,林林總總,這都是大宋的老牌將門。

門外那些紈絝子弟不算,禹州潛邸,再加上顧廷燁和盛長槐,這都是今年的新貴,領頭的盛長槐,身邊跟著的顧廷燁和威北侯沈國光,不見得比裡面的聲勢差了多少。

這時候,崇信侯世子首先出頭了,崇信侯這一輩無人從軍,崇信侯世子劉啟光乃是上一科進士,和盛家的盛長柏乃是同年,算的上勳貴中少有的文人。

“都說蜀縣侯文採斐然,詩詞獨步天下,得了無端先生的真傳,以前一直不曾得見真言,今日乃是盛侯大喜的日子,有豈能沒有詩詞出世,可別像旁人似的,隨便念上一首打油詩就應付過去。”

來了,盛長槐就知道今天作詩是少不了的,誰叫他的名頭太盛了呢,當代楊無端的外號除了他,沒人敢承受這個稱呼,大宋文壇現在有個說法,就是盛長槐繼承了楊無端的文采,蘇子瞻繼承了楊無端的風流,成為新一任的風月班頭,乃是年輕一輩讀書人中文名最盛的兩個人。

崇信侯倒也不算為難盛長槐,換做旁人也是一樣的做法,其實還有些和盛長槐結交的意思,他們家和英國公府世代交好,未嘗不是把盛長槐這個英國公府的姑爺當做了自己人,有心再次讓盛長槐揚名,今日這場面可是不多見,沒看到汴京百姓官眷裡三層外三層的圍了那麼多。

以前盛長槐的名聲,只是從坊間傳聞流傳出來,哪有現在這樣,有這麼多觀眾,盛長槐當然不會佛了他的好意,當即往前一步,昂首念到。

“嬌羞不肯下妝臺,侍女環將九子釵。寄語倦妝人說道,輕施朱粉學慵來。”

剛一念罷,跟著顧廷燁一起來的那幫紈絝子弟雖然聽不懂,但卻履行了一個好捧哏的角色,顧廷燁稍微給了一個眼色,這幫人就在旁邊起鬨。

“好,好詩。”

“盛侯不愧是少年才子,這首詩做的,我雖然聽不懂,但大家都說好,那就是好詩。”

這是一個盛長槐不認識的,聽說是個伯爵府的世子,盛長槐聽到他喊得這句,真想給他一個白眼,果然是草包,一個世子身份,何等尊貴,除了他,別人都是不能襲爵的庶子或者次子等,難也怪顧廷燁沒怎麼介紹他。

這都是小插曲,崇信侯世子又豈能是盛長槐一首詩就打發得了,微微笑了一下,寒冬臘月的時節,手裡卻拿了一把扇子,在手上把玩了一下,笑著說道。

“盛侯這首詩不錯,但僅僅一首,又怎麼能對得起詩壇後起之秀的名聲,怎麼著也得再來兩首。”

盛長槐心中笑了一下,他就知道是這樣,但是這一塊,他能抄的可不少,兩首怎麼夠,王彥泓的催妝詩六首,剛才念了一首,大房的長松大哥成親的時候用了兩首,可還有三首呢。

“羞向明窗結佩璫,穿衣寶鏡暗生光。生憎烏鵲來相噪,默默無言下象床。”

唸完之後,盛長槐不等其他人起鬨,緊接著把剩下兩首一併念出來。

“雲作雙鬟雪作肌,天教分付與男兒。轉身拭淚銀河畔,別卻鴛機再不歸。”

“十步笙歌響碧霄,嚴妝無力夜迢迢。羞將雙黛憑人試,留與盛郎見後描。”

什麼是文壇新秀,什麼是詩詞獨步,短短時間,念出四首催妝詩,首首精品,汴京何曾見過這樣的迎親場面,這時候,都不用顧廷燁使眼色叫那邊紈絝子弟來當託了,旁邊圍觀的家眷和百姓中,有懂詩詞的,紛紛大聲叫好。

“彩。”

“羞將雙黛憑人試,留與盛郎見後描。這句最好,張家姑娘有福了,有這樣一個相公肯為她描眉化妝,恐怕這會子不知道樂成什麼樣子了。”

這是翰林院方大人的妹妹,汴京有名的才女,也是女眷中少見的開朗性子,她的夫家也在公侯街,今天看到這麼熱鬧,專門過來圍觀,言語中頗有一番羨慕,她這樣一個才女,卻嫁了一個武侯,雖然不禁她出門,比在孃家的時候自由多了,但自家相公可沒盛長槐這樣的才氣,更何況是給她描眉化妝了,所以才有這樣的感慨,但卻沒其他意思,就是有感而發。

盛長槐看見崇信侯世子劉啟光給他微笑著點了點頭,然後退到一旁,以為催妝詩的事情就算過去了,但是,沒想到又出來一個英氣逼人的少年豪傑,看著盛長槐的眼神有些嫉妒,顧廷燁趕緊在一旁提醒。

“這是忠敬候的弟弟小鄭將軍,汴京年輕一輩少有的文武全才。”

盛長槐頓時明了,這便是自家那要過門妻子之前差點定親的小鄭將軍了,難怪看自己的眼神不對,英國公家攔門的,其餘人要麼是來湊熱鬧的,要麼就是劉啟光這樣有意結交的,看自己的眼神多是親近,但唯有此人,看自己的眼神不太對,難怪了,自己搶了他青梅竹馬的張大姑娘,人家能給他好臉色才怪。

盛長槐這就冤枉小鄭將軍了,小鄭將軍不見得非張家姑娘不娶,只不過因為賜婚的緣故,盛長槐被太后賜婚他從小就熟悉,青梅竹馬的張大姑娘,而小鄭將軍卻被賜婚了皇后的親妹妹。

說真的,皇后的妹妹小沈姑娘嚴格來說,比張家姑娘的身份還高,相貌也是上品,但是那性格和見識,就差了張家姑娘好大一截,前段時間剛剛成婚的小鄭將軍,心裡全是膩味,這小沈姑娘性格其實也不算差,就是有些不懂規矩,自己因此沒少被長嫂訓斥,說什麼自己不給多提點幾句,自家長嫂可是名門出身,現在又是管家娘子,最是看重規矩的,自己和大娘子夫婦一體,長嫂給大娘子面子,沒當面呵斥,私下裡卻總是教訓他,讓小鄭將軍不勝其煩。

小鄭將軍之所以看盛長槐的眼神嫉妒,就是因為這樣,張大姑娘可是和他從小就認識的,性格豪爽,是最適合做將門大娘子的人選,可惜卻便宜了盛長槐。

“都說盛侯詩詞獨步天下,這有詩無詞可不行,今天這樣的好日子,催妝詩算你過了,但不做首好詞,又怎麼說的過去,大家夥好不容易有這個機會,想不想聽盛侯做首好詞,我大宋以詞出名,光作詩不做詞可不行。”

盛長槐嘆了口氣,幸虧他早有準備,要不然還真被小鄭給難為住了。

“喜氣擁朱門,光動綺羅香陌。行到紫薇花下,悟身非凡客。不須脂粉涴天真,嫌怕太紅白。留取黛眉淺處,畫章臺春色”

自古以來,催裝詩大行其道,到了本朝,也開始有催妝詞流行,但卻做的不多,傳世的就更少了,盛長槐能記得起來的,也就只有這首原時空王昂所作的《好事近·催妝》。

只做一首,小鄭將軍當然不滿意,繼續開口說道。

“詞雖不錯,但卻比起之前盛侯的幾首傳世之作差的遠了些,可還有其他名作。”

這可就難為死盛長槐了,他倒是記得好些傳世詩詞,但今日迎親這場面,應景的卻沒有幾個,即便是有,想要比肩《青玉案》和《水調歌頭》的,卻是沒有的。

這時候,幸好有人給盛長槐解了圍,從英國公府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

“等一下,你們這幫人,人家正牌大舅哥還沒出場,你們湊什麼熱鬧,還不趕緊讓一讓。”

聽到來人開玩笑的呵斥,擋在門口的眾人於是笑了笑,給來人讓出一條道,一個看上去身體孱弱的男子,被另外一個英氣勃勃的青年人扶了出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可讓盛長槐吃了一大驚,那個身體孱弱的男子他能猜出來,應該就是自己的大舅哥張興邦,早就聽說英國公有兩子,長子在和西夏大戰的時候率領騎兵硬抗西夏的鐵鷂子,雖然慘勝,但卻身受重傷,熬了幾個月便傷重不治,次子,也就是現在這個身體孱弱的男子,少年時不知道得了什麼病,身體一日比一日若,雖然文韜武略無不精通,但卻無法上陣殺敵,汴京人無不感慨,這也是官家痛惜的地方,老勇毅侯長子如此。英國公的次子也如此。

而扶著英國公次子的那個青年人,不是旁人,正是盛長槐的結義兄長全旭,盛長槐本來還有些遺憾,自己成親的時候,結義兄長無法參加,不過他也理解,全武將軍病重,全旭來不了也屬正常,但沒想到,全旭竟然給了自己這樣一個驚喜,只不過,為何他在英國公府,雖說全家屬於西北一系,和英國公府是盟友,但按照他們的交情,全旭怎麼能站在娘家人的隊伍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