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二章 後生可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二章 後生可畏

文林巷,汴京最有名的一條巷子,甚至比大上許多的公侯街還要有名,這裡面住的,要不就是海家那樣世代清貴,開國時期就有功於國的老牌世家,要不至少都得是在朝中有個三品以上高官的新貴。

離海家不遠的地方,有個申家,這個家族,雖然不像海家這樣世代賢才輩出,但在某種程度上,還比海家更為尊貴,尤其是現在,申家有一個參知政事老相公。

申相公雖然不像韓章韓大相公那樣,是當朝宰相,但也是朝中數一數二的人物,當年也算是範相公一黨的人物,更是韓章韓大相公的同年,與韓大相公相交莫逆。

申相公位居高位,但可能是因為年紀大了,並沒有韓章韓大相公那樣,對權利看的比較重,但正因為這一點,並沒有參與到帝后之爭裡面,就好像個旁觀者一樣,但正因為如此,太后和官家近日明爭暗鬥,反而叫他這麼大年紀擔任了參知政事,這也是妥協出來的結果。

這一日,盛家那邊嫁女,申家這邊也熱鬧非凡,申相公的嫡親孫女,許給了之前在汴京赫赫有名的齊小公爺,齊小公爺當年不知道是多少名門閨秀芳心暗許的物件,即便是現在成了鰥夫,齊國公府也沒有往日的榮寵,但齊國公家的獨子並沒有兒女,成親也不過半年功夫就當了鰥夫,這年頭男子在這方面沒有多少人計較,所以齊衡還是汴京達官顯貴心裡數一數二的良配。

再加上齊衡今年剛剛中了進士,名次位於二甲前列,即便是齊國公府聲勢沒有之前高,但申相公還是很看好這個德才兼備的後輩,一口答應了平寧郡主替兒子求親。

這一日,正是下聘的日子,因申相公身份尊貴,又沒有什麼明顯的政治傾向,無論是心向太後的,還是投靠官家的,沒有不捧場的,甚至韓章韓大相公,先帝長公主的駙馬韓駙馬都親來道賀,朝中顯貴不知道來了多少。

在這些裡面,有一個特殊的客人,讓來赴宴的賓客頻頻側目,正是蜀縣侯盛長槐,不是因為他身份有多尊貴,今日道賀的人裡面,六部尚書來了四個,職權在三品的官員至少得有十幾個,畢竟都在一個巷子住著,今日又是休沐之時,能來的,基本都給申相公這個面子,盛長槐這個勉強算是三品散官就顯的不夠看了。

也不是因為盛長槐有多麼優秀,在這些人眼裡,汴京每年都有像盛長槐這樣優秀的後輩冒頭,而且盛長槐現在也沒有去年那麼炙手可熱了,尤其是在帝后相爭開始之後,盛長槐被閒置到鴻臚寺之後。

“早就聽說蜀縣侯不滿自家妹妹的親事,不願意最寵愛的妹妹嫁入寧遠侯府,現在看來,傳言一點都沒錯。”

“就是就是,今日可是顧指使迎娶盛家六姑娘進門的日子,盛侯不在那邊送嫁,反而來了申相公這邊,這不是很明顯嗎。”

盛長槐絲毫沒有在意旁人的議論紛紛,也不多言語,一口幹了齊國公專程趕過來敬的酒。

“成親的時候,盛侯一定得到家裡做客,你和衡兒之前同在莊學究門下讀書,衡兒沒幾個朋友,也就和你們兄弟關係比較好,還有顧,,,”

看到平寧郡主臉色不太好,齊國公趕緊閉上嘴巴,不再言語,即便是平寧郡主這兩年性子和善了許多,但是在齊國公府,說話最管用的,永遠是平寧郡主。

“我就託大,叫你一聲槐哥兒,你有空來家裡和衡兒說說話,他現在有些鑽牛角尖,替我多勸勸他。”

平寧郡主雖然瞪了齊國公一眼,閒他多嘴,但卻很贊成齊國公邀請盛長槐的舉動,盛長槐在宮門前救了她,讓她少丟了多少醜,平寧郡主雖然面冷,但這種恩情還是記在心裡的,更何況是為了她們家兒子。

看到盛長槐點了點頭,齊國公夫婦這才同時漏出一絲笑容,回到主桌上,和申相公他們一同和韓相公以及韓駙馬等身居高位者說話。

盛長槐今日專程趕到這裡,也不是死皮賴臉的巴結申家,而是因為申家和齊家都下了帖子宴請,齊家自不用說,和盛長槐有些淵源,但是申家,申相公之前乃是太子少師,盛長槐乃是太子冼馬,名義上都是東宮屬官,即便是沒來往,也按照慣例下了帖子。

其實按照交情,盛長槐應該是跟著齊家下聘的隊伍來申家,但和齊衡這段時間相處有些尷尬,尤其是在顧家和盛家請期定下日子之後,雖然答應赴宴,但卻是在齊家到了申家之後,在獨自前來。

其實之前齊衡不知道和顧廷燁談了什麼,從那以後,就沒有在糾纏盛長槐,讓他幫忙勸說明蘭回心轉意,但盛長槐還是覺得齊衡和他之間話少了許多。

申家沒預料到盛長槐能來,也就專門安排座位,本來是準備在主桌那邊加個位子的,盛長槐地位雖然不夠,但是在文壇的名聲都足夠,韓相公和韓駙馬也沒有意見,但盛長槐還是拒絕了,自己隨便找了個位子坐下,這一桌雖然都是小官,盛長槐沒有結交的意思,這幾人也就不刻意逢迎,因此盛長槐倒也落得個清淨,自斟自飲,自娛自樂。

酒宴剛剛上齊,菜還沒吃幾口,讓同桌幾人壓力山大的是,申相公之子親自來到了這一桌,並非是敬酒,而是有事,他身後跟著一管事大半的人,並不是申家的人,而是盛家的。

“侯爺,大娘子說家裡忙不過來,請您回去幫忙招呼賓客,二哥兒那邊也有事和您商量。”

“盛侯,貴府家人既然來請,我就不多留了。”

申相公之子四十餘歲,倒也是個八面玲瓏之人,來這邊也是怕盛長槐不好意思走,專門過來給盛長槐臺階下,盛長槐雖然領他的情,但卻沒有動身。

“回去告訴嫂嫂,招呼賓客的事情,二哥哥可以代勞,叔父的好友,大多我都不認識,去不去的也沒什麼,等這邊宴席結束,我就過去,二哥哥如果有什麼事,到時候再說吧。”

申相公之子好奇的看著盛長槐,覺得有些奇怪,正準備勸說,但卻看到盛家管事臉色不對,他馬上明白,這裡面有故事,自然不在多嘴了。

“還不走。”

看到盛長槐瞪了一眼,那管事臉色漏出害怕的神色,但還是咬了咬牙,直接跪倒地上。

“小的求您了,趕緊回去吧,您再不回去,就要出大事了。”

盛家管事這一下跪,讓旁邊臨近的幾桌客人都有些側目,議論紛紛,都往這邊看來,盛長槐皺了皺眉頭,罵了一句。

“也不看這是什麼地方,趕緊起來,別丟人現眼。”

申相公之子也覺得事情有些大條,不好在置身事外了,連忙勸說盛長槐。

“盛侯,看貴府家人的樣子,是真的有急事,您。”

不等他說完,盛長槐做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直接問盛家管事。

“出了什麼事情,趕緊說。”

那管事看了看旁邊人,有些不好開口,但在一瞧盛長槐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他是盛長槐分家之後才提拔的,也是盛家老人,知道侯爺不好惹,管不了那麼多了,這個苦差事,別人都不來,偏派了他,要請不回盛長槐,盛家主君盛怒之下,他能有什麼下場想起來都不寒而慄,只好硬著頭皮講了出來。

“六姑娘不肯下樓,執意要您背她出閣,主君發了好大的脾氣,要不是老太太擋著,差點就給六姑娘動手了,門口圍了好些人在看熱鬧,顧家迎親的人也一直在等著,劉管事說,二公子的大娘子說侯爺在這邊,叫我趕緊請您回去。”

這人還是隱藏了一些,不光是海氏,盛家所有人走之前都給他說過,請不回盛長槐,叫他也不要回來了,甚至盛紘威脅,請不來人,扒了他的皮,這人是管事中最沒地位的,別人知道事情不對,把他給推了出來。

此人一看,盛長槐還是不為所動,只能把老太太搬了出來。

“老太太說,侯爺要還自認是盛家子孫,就以最快的速度回拉,要不然。。”

話還沒說完,就被盛長槐踢了個跟頭,差點把旁邊那一桌酒席給掀翻了,申相公看事情不太對,趕緊走了過來,簡單瞭解了一下,也是勸說到。

“狗奴才,你竟然敢威脅本侯爺。”

“盛侯,老夫就拖個大,說幾句公道話,家和萬事興,即便是您不滿意這門婚事,覺得顧指使之前聲名狼藉,但今日這事,看在你家祖母的份上,趕緊回吧,你就願意看著你家妹妹和你叔父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盛長槐臉色漏出一副為難的樣子,一起來赴宴的韓駙馬也勸說了一句。

“孟英,回吧,別叫老太太為難。”

盛長槐瞧了一眼韓駙馬,看到韓相公也跟著過來了,嘆了一口氣,給申相公道了個歉,今日雖然是教訓家奴,但必將攪了人家的宴席,申相公倒是能理解盛長槐,一點也不在意,看到申相公如此,盛長槐再次拱手給剛才被影響到的客人行禮,都是一些上門巴結申家的底層官員,哪裡敢對盛長槐不滿,紛紛回禮示意不用在意。

最後給申相公一家,還有齊國公夫婦道歉之後,盛長槐才由申相公之子親自送到門外,離開申家。

看著盛長槐離開的背影,韓相公漏出了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笑著說了一句。

“後生可畏啊?。”

說完,雙目灼灼的盯著韓駙馬,剛才的話裡面意有所指,韓駙馬好像不知道韓相公在看他一樣,做出一副很鐵不成鋼的樣子。

“都快當爹的人了,還是一副愣頭青的樣子,難怪太后說他不堪重用,不出面願意調他離開鴻臚寺。”

說完,扭頭就往自己之前的席位上走去,韓相公笑了笑不言語,也是轉身往自己的席位上走去,齊國公夫婦一臉懵逼,這是什麼情況,不是聽說韓相公在打壓盛長槐嗎,而韓駙馬看好盛長槐,怎麼今天看上去不太一樣。

在齊國公夫婦看來,剛才分明就是韓相公看好盛長槐,而韓駙馬對盛長槐不太滿意,甚至留露出來的幾分太后已經放棄盛長槐的樣子。

看到齊國公夫婦這副表情,申相公小聲在一旁說了一句。

“聽說孫女婿和盛侯以前在一起讀書,關係莫逆,甚好,甚好,這個屬縣侯有點意思。”

齊國公夫婦更懵逼了,這個世界是怎麼了,怎麼看都是盛長槐性子暴躁,攪了親家的酒宴,怎麼看上去申相公反而很欣賞盛長槐,甚至話裡話外的意思是,叫齊衡和盛長槐以後多來往。

這也正常,齊國公夫婦本來就是平庸之人,也就是投胎投的好,平寧郡主以出身論高地,齊國公更是在鹽道上庸庸碌碌,現在都被閒置了,看事情自然只能看到表面。

如果他們知道,在申家門口,張順一直悄悄觀察著進出申家的人,在看到盛家管事進入申家之後,就從一個隱蔽的角落牽出一匹駿馬,好像一早就知道盛家今天會派人過來,盛長槐也一定會中途離場的事情。

如果他們看到這些,可能會明白韓相公為什麼說了一句後生可畏,申相公為啥要提醒他們叫齊衡和盛長槐多來往,如果他們在聰明一點,從韓駙馬之前勸說盛長槐和盛長槐走的時候態度不一致就能猜出了,韓駙馬是故意那麼說,甚至是故意說給韓章韓大相公聽的。

他們好歹是見識過朝局的,他們都想不明白,盛家的下人就更不明白了,剛才還一副不願意出門的侯爺,出了申家之後,直奔拐角之處,從張順手裡接過馬韁,就急匆匆的縱馬狂奔,專撿沒人的小路走。

“別叫,別喊,侯爺去積英巷了,侯爺那麼關心六姑娘,她今日出嫁,侯爺怎麼可能一面都不漏,回去之後把你的嘴巴閉上,別到處亂說侯爺著急去積英巷的事情,侯爺在申家的事情,一定要多給別人說,明天過後,你到侯府來當差吧。”

盛家管事凌亂了,不過看著手中張順說是侯爺補償的銀票,他又覺得自己這是走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