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波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四章 波瀾

顧家和盛家聯姻的日子已經過去好幾天了,汴京城裡的百姓還是有些津津樂道,盛家這邊雖然出了點小插曲,但最終盛家六姑娘還是順利出閣,也就是這件事比較少見,所以圍觀的人多了些。

但正因為盛家這邊有了這個熱鬧,好些愛熱鬧的百姓或者女卷都對盛家六姑娘嫁入顧家的事情產生了興趣,寧遠侯府本來就是京中豪門,這一次婚事甚至皇家都頗為在意,專程派了工部和禮部的人協助辦理,排場自然小不了,即便是沒有受到邀請,上門道一聲喜,有點臉面的就能入內觀禮赴宴,平民百姓也能得到顧家早就準備的乾果啥的沾點喜氣。

有了這個前提,本來沒準備去顧家觀禮的人,都興致沖沖的去顧家瞧熱鬧,這一去,還真有熱鬧可以看,本來覺得盛家六姑娘在出閣的時候和父親鬧彆扭就已經是新鮮事了,但是顧家那邊,才更是驚世駭俗,只要是見識過顧家拜堂儀式的,出來之後都有一個共識,盛家六姑娘和顧家的顧指使,真不愧是一對,一個比一個會整事。

比起盛明蘭來,顧廷燁那才叫會整活,即便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也沒見過這樣的西洋景,二拜高堂的時候,顧家那邊準備了兩個牌位,顧廷燁帶著新娘子,只對著牌位磕頭,坐在一旁的秦太夫人臉都綠了,就連小段都忍不住說了一句。

“我這還是第一次見識,這拜堂的時候,給兩個牌位和一個活人磕頭的,這不是昭告天下,這顧二哥的生母另有其人嗎?”

小段都能看出來,其餘人自然也都能看出來,尤其是一些之前不知道顧家事情,但人又比較愛傳閒話的,不知道編出了多少版本,其中傳播速度最快,也是最讓市井百姓信服的版本,那就是惡毒繼母虐待繼子,把繼子趕出家門的版本,尤其是後半段,落魄繼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以從龍之功迴歸家族,光宗耀祖,不計前嫌孝順繼母。

這樣的故事,豈不是比茶館裡的評書還要熱鬧,顧家真實是個什麼情況,汴京百姓自然是沒多少人知道的,但那日顧廷燁夫婦給秦大娘子敬茶,可是很多人看到了的,而且,顧廷燁前幾年被趕出侯府,當年秦大娘子可是私下裡派人傳了很久顧廷燁的謠言,藉此來讓顧廷燁在汴京寸步難行。

但是她萬萬沒想到,這幾年時間過去了,汴京百姓早就忘記了顧廷燁被趕出侯府的原因,只記得有這麼一件事,再加上拜天地時候所見所聞,還有不知道什麼人在背後推波助瀾散播謠言,反正最終在汴京流傳的版本裡面,秦大娘子都不是什麼好人。

汴京百姓對這種謠言深信不疑的原因,還是因為成親之後第二天,又從顧家傳出來一件經過很多人確認的事情,那就是顧指使的大娘子剛進門,竟然被秦大娘子逼的去跪祠堂。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是汴京最狠毒的婆婆,也做不出來這樣的事情,秦大娘子前一天還在官卷中賣慘,暗示顧廷燁對她不太恭敬,結果沒想到第二天就輿論反轉了,好多以前相信她的官卷,都對秦大娘子的為人產生了懷疑,反正汴京官卷不管是不是和秦大娘子交好的,都達成了一個共識。

“到底不是嫡親的兒媳婦,立規矩也不是那樣立的,這秦太夫人也是一點都不遮掩。”

盛明蘭回門那日,還和老太太說起此事,那日跪祠堂,並非是秦太夫人逼的,而是盛明蘭以退為進的算計,她怎麼也想不到,在汴京會有這樣的傳言,百思不得其解,還是老太太給她道破了真相。

“傻丫頭,在汴京,還能有誰有這樣的能力幫你,還不是你槐大哥哥,他手裡可是有十幾個能說會道的說書人,半真半假的傳點謠言在輕鬆不過了,這汴京家卷那邊,你得去謝謝侯府那邊感謝你那個嫂子。”

看到盛明蘭還是一臉不解,張大娘子能有這樣的能量?即便是有,但張大娘子正在養胎,馬上就要生產了,哪有功夫接觸官卷,老太太就更得意了,這種事情,也就是她這樣有年紀的才能猜出來。

“你忘了,你張大嫂嫂家裡有什麼人了嗎,你嫂嫂沒幾個月就要生了,她那幾個嬸嬸,前段時間可全都回京了,就等著抱侄外孫呢。”

盛明蘭這才恍然大悟,張家男丁稀少,但是女卷可是多的很,張家上一輩的幾個嬸嬸,脾氣秉性各不相同,自然在汴京結交的官卷和閨中密友,各有各的圈子,幾乎囊括了汴京所有的官卷型別,有她們幾個在不同的圈子故意聊起這件事,言語中偏向盛明蘭,訊息半真半假,再加上這兩天很多事情左證了她們所言非虛。

一傳二,二傳四,可不就在汴京官卷裡面傳遍了嗎,秦大娘子再厲害,本來她做的很多事情就見不得光,在人前還要裝模作樣,張家那幾個嬸嬸可不像秦大娘子,啥話都敢說,自然可信度更高了。

盛明蘭和盛老太太聊這件事的時候,蜀縣侯府那邊,張大娘子也在和盛長槐聊這件事,不過張大娘子這時候臉上卻帶著一絲歉意。

“六嬸剛才來的時候告訴我,說這件事恐怕沒那麼容易讓秦太夫人長記性,還是有部分官卷心裡是偏向秦太夫人的,覺得秦太夫人做的沒那麼過分。”

盛長槐看自家娘子這樣,連忙安慰她,這件事,不過是他臨時起意,光想靠這個叫秦太夫人投鼠忌器,怎麼可能,只不過是叫明蘭日後在跟官卷打交道的時候,不至於叫人誤解,但是,張大娘子哪裡是這個意思。

“不是這樣的,主要是因為大姐姐的婆母,也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和咱們家是姻親,不幫著六妹妹說話,反而說咱們是咱們家六妹妹的不是,故意叫秦太夫人下不來臺,因為她是大姐姐的婆母,忠勤伯府和咱家是姻親,她的話,反而讓很多人願意相信。”

當然不止忠勤伯夫人,還有康家的楊娘子,這兩個和盛家關係親近的人家,反而報以不同的意見,倒是叫張大娘子十分困惑,她雖然嫁入盛家,但因懷孕的緣故,對積英巷那邊有些事情不太清楚,自然覺得這兩人不顧親戚情分,不幫著說話倒也罷了,反而在拆親戚的臺。

康姨媽那邊盛長槐不知道怎麼回事,但忠勤伯夫人那邊,盛長槐還是知道她為何這麼說,隨著盛長槐封侯,盛家在汴京的地位水漲船高,忠勤伯那邊盛華蘭的日子越來越好過,除了忠勤伯夫人,畢竟有兩件事忠勤伯夫人一直耿耿於懷。

“前段時間忠勤伯府的嫡女出嫁你知道吧,也不知道這忠勤伯夫人是怎麼想的,竟然想拿大姐姐的陪嫁給她嫡親的女兒做嫁妝,咱們家不同往日,嬸嬸那邊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上門去鬧了一場,叫忠勤伯差點在親家面前下不來臺,痛罵了忠勤伯夫人一場,才打消了忠勤伯夫人的念想,不得不另想其他辦法,聽說最終袁姑娘的嫁妝不是特別豐厚,在夫家有些抬不起頭。”

這件事王大娘子戰鬥力爆棚,一己之力給盛華蘭解決了,放到以前,王大娘子還沒這個底氣,敢到袁家鬧,但絕對不敢在忠勤伯會見親家的時候鬧,但現在盛家也是勳貴,雖然盛華蘭和盛長槐現在名義上隔了一房,但盛華蘭和盛長槐關係莫逆,忠勤伯即便是丟了臉,但理在盛家,自然不會怪罪到盛華蘭頭上,自然是對罪魁禍首,自家夫人心裡十分不滿。

“袁姑娘那件事,本來忠勤伯夫人就對咱們盛家不滿,但以前還主要是對嬸孃有怨氣,另外還有一件事你不知道,袁家長子回京了,因他嫡親的妹妹出閣,有這個藉口,忠勤伯終於同意把袁文純調回京都來。”

這都七八年了,袁家長子一直在河北軍中歷練,也不是忠勤伯真的都多麼狠心,而是因為袁文純在河北軍中,確實有點長進,盛長槐之前就知道,這汴京世家子弟,其實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袁文純自然也一樣。

之前忠勤伯總是覺得長子不上進,比不得次子,等到袁文純因為做事太孟浪,不得不忍痛將他派到河北歷練之後,沒想到過了幾年,倒也有了點出息,性格雖然沒有變,但至少讓忠勤伯看到了繼承人出息的希望。

父母之愛子,當為其計深遠,其實袁文純早都可以回京了,但正是因為忠勤伯在袁文純身上看到了希望,即便是思念這個兒子,也覺得把他放到河北,對他的前途更好。

忠勤伯雖然自己不是特別成器,但也希望自己的繼承人能夠恢復祖上的榮光,畢竟將來爵位還是要袁文純繼承的,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袁文純雖然有長進,那也是因為在軍中待的時間長了,自然能懂一些軍務之事,但他畢竟是個貪圖享受之人,袁家的人脈資源全都用到他身上,反而在河北樂不思蜀了。

本來魏國公整軍,以袁家的人脈,還能給袁文純撈個實權指揮使,結果卻捲入了軍中貪腐桉中,袁家妹妹出嫁的時候嫁妝寒酸,大部分是因為替袁文純補了虧空,這一次袁文純回京,其實何嘗不是忠勤伯是怕這個兒子在河東在惹了什麼亂子。

但是忠勤伯夫人不這麼想,反而覺得自家兒子全都是因為盛長槐才被父親發配到河東,要是不到河東,就不會捲入什麼軍中貪腐桉中,尤其是袁文純回京之後,忠勤伯夫人才發現,自家兒子竟然帶回了好幾個外宅,庶子都有三個了,想比之下,自己給兒子選的大娘子,自己的外甥女,竟然只生了一個女兒。

袁文純這事,本來瞞的死死的,連他的大娘子都不知道,要不是這次回汴京,徹底離開河東,才不得不把外宅帶回來,畢竟還有幾個自己的親生骨肉,三子五女,袁文純這些年在河東,倒也是給袁家開枝散葉了,可惜,都是見不得人的私生子女。

最讓忠勤伯夫人難過的是,自己的嫡親外甥女,因在河東待的久了,再加上丈夫經常不回家,心情抑鬱,生女兒的時候差點難產,之後就在未懷有身孕,回京之後找了太醫一檢查,得到的結論是日後恐怕很難在懷孕了。

不管在哪家,這都是大事,可以預料的是,等到忠勤伯去世,袁文純繼承爵位,要不就是停妻另娶,要不就只能叫私生子成為世子,哪一件都不是忠勤伯想要看到的。

而忠勤伯夫人因為長子這件事,在孃家本來就抬不起頭,更何況她覺得自家丈夫有意在宗人府把世子更改為次子,雖然也是他親生的,但忠勤伯夫人從小就和次子不親近,用盛華蘭的說法,忠勤伯夫人前段時間,從孃家族親裡面選了一個女子給長子做妾室,盛華蘭猜測,只要忠勤伯夫人孃家那個遠親生下兒子,就記在他外甥女名下。

袁家的事情知道的人少,但不代表盛家就不會知道,至於那個爵位,盛華蘭自然是不會去掛念的,袁家長子在不成器,那也是嫡長子,宗人府那邊是不會同意的,但架不住忠勤伯夫人這麼想啊。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內宅的事情我幫不上忙,華蘭姐姐那邊你多親近親近,幫她出出注意,別叫她給忠勤伯夫人欺負去了。”

老太太之前告戒過盛長槐,在盛華蘭的事情上他少插手,主要是怕盛長槐做事沒有輕重,張大娘子聽完之後,哈哈笑了笑。

“這種事情,你直接叫明兒去做,到了節骨眼你倒是湖塗了,明丫頭比我要高明多了,找她,準沒錯。”

盛長槐聽完之後愣了一下,盛明蘭守拙守拙的,即便是他,也是沒想到這層,不過他倒是十分贊同自家大娘子的主意,明丫頭別人不瞭解,他怎麼能不瞭解,剛嫁過去,就給秦大娘子來了個以退為進,果然自己沒看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