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六章 齊衡的助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六章 齊衡的助攻

《抱朴子》有言:“又於治世隆平,則謂之有道,危國亂主,則謂之無道。”

官家登基的第一個年號,便是由此而來,但這充滿希望的警惕的年號,註定沒沒法實現它原本該有的意思,從恩科放榜結束之後,大宋朝堂就有一種隱隱約約的危機感,好像有什麼不可言喻的雷即將被引爆。

官家和太后度過了先帝去世之後,抱團穩定朝綱的蜜月期,幾個月前就已經有了失和的徵兆,再後來,朝中傳言,官家用了不光彩的手段,從太后手裡奪回玉璽,雖然被朝堂諸相給掩蓋了下去,但是朝中有人重新質疑皇考之論,大宋官員就知道,太后和官家,已經開始了爭權奪勢的節奏,就等一個契機,或者一個火引,這個雷就會引爆,到那個時候,官家和太后徹底撕破臉皮的時候不遠了。

汴京已入深秋,馬上就要立冬了,天氣漸漸轉冷,無論貧窮還是富貴,在這個年代,年老之人一年最大的坎就要來臨,即便是皇家也不例外。

當今天子並非先帝親生,甚至和先帝並非同為太祖或者太宗之後,先帝乃是太宗之孫,比官家和先帝血脈親近的,要不就是年紀太大,要不就是年紀太小,出了兗王謀反那檔子事情,相對來說年紀適合的邕王又被兗王差點滅門,機緣巧合之下,當今天子撞了大運才得以登上皇位。

官家趙宗全年齡也不小了,雖被立為儲君,卻一直沒有親口確認先帝為皇考,自那時候起,就有人猜測官家存了其他心思,一直沒有提出來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自然是剛剛登基,根基不穩,第二個,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官家生父,子憑父貴被封為舒王的老王爺尚且在世。

現如今,官家根基逐漸穩定,軍中且不說,當今大相公韓章,可是擺明車馬投靠的官家,無論文武,官家都已經隱隱掌控了局面,即便和太后翻臉,也已經有了不小的贏面。

官家一直在拖延,大半個太醫院都派到舒王府了,舒王也一直死扛著,這天下的父母,為兒女的前程,大概都一樣吧,舒王自然也不例外,好幾次都差點沒了,但都扛了過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是太后又豈能眼睜睜的看著官家穩紮穩打,一步步的將舊臣以各種名義調離,甚至是逼迫他們告老還鄉,真到了那個時候,官家就沒有任何忌憚了,以現在官家的心性,不是做不出強行立生父為皇考的事情。

太后隱忍了許久,終於出招了,眼看著邊疆之亂已經平息,北遼和西夏和大宋也達成了妥協,先前太后還顧慮這些,等到魏國公和遼國簽下盟約,再也等不下去了,提前出手了。

首先是大理寺,官家萬萬沒想到,他以為大理寺寺卿是韓章韓大相公的親信,一直對他沒有懷疑,甚至委以重任,當初逆王一黨的桉子,甚至官家藉機排除異己,大理寺寺卿辦的都十分妥當。

但是他卻忘記了,大理寺寺卿以前是韓章韓大相公的親信沒錯,那是在先帝在的時候,韓大相公深的先帝信任,先帝沒了,韓大相公投靠官家,甚至對抗太后他都不管,但唯獨一點,不能有愧於先帝,這朝中的老臣,有多少沒受過先帝恩惠,大理寺寺卿在成為韓大相公親信之前,可是先帝簡拔於微末之中,說一句先帝是他的伯樂也不為過。

官家更沒想到的是,他當初登基的時候,為了拉攏朝臣,有些牆頭草見風使舵,對官家表示效忠,但在這些人裡面,卻有一些逆王謀反的漏網之漁,已經塵埃落定的逆王謀反之桉,被大理寺寺卿以有了新證據舊事重提。

這一次,官家和韓大相公都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本來覺得穩贏的局面,又有了幾分變數。

朝中的爭鬥,無論是六部尚書也罷,還是底層官員,沒有一個能置身事外的,就連鴻臚寺也不例外,倒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寺丞何其,被人舉報之前曾經參加過兗王的酒宴,被人舉報之後,由刑部調查發現牽扯不深,躲過了一劫。

歷來朝爭這種事,都是臺諫大出風頭的時候,言官有風聞上奏之責,每一次御史臺都會有人因此成為朝中百官矚目的人物,這一次的幸運兒是齊國公獨子齊衡。

平寧郡主從小被養在深宮,和太后感情深厚,雖然因為齊國公被邕王妃軟禁一事有了心結,但到底太后算是對她有養育之恩,齊衡考中之後,替其母入宮探望太后幾次,或許因為此事,太后覺得之前有愧於齊國公府,給齊衡安排進了諫院這個大有前途的衙門。

也不知是齊衡主動,還是太后授意,在大朝會上,齊衡當朝上奏,逆王謀逆一桉又起波瀾,建議詳細審閱逆王府抄出的賬冊,一一審查,將上面與逆王府有應酬往來之人,一一傳訊,便無遺漏。

按照盛長槐的猜測,這估計不是太后授意,而是齊衡自己主動,全都是因為齊衡領命之後的舉動。

臺鑒,大理寺,刑部,這三家都有審查之責,諫院因是齊衡首先提議,因此被委以重任,結果齊衡上任之後,別的都交給刑部和大理寺審查,自己則盯死了顧家的人。

自從盛明蘭嫁入顧家之後,齊衡就沒怎麼和盛長槐來往,這段時間又因為各種事情,盛長槐也沒時間去見齊衡,他又怎麼能想到,已經成親了的齊衡,還是對盛明蘭嫁入顧家無法釋懷。

人不可貌相,齊衡這樣一個謙謙君子,竟然也有打擊報復,公報私仇的時候,對付盛家,說白了,就是對付顧廷燁,這個年頭,一個家族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顧廷燁是官家心腹不假,但如果他們家的兄弟捲入了逆王謀反桉,顧廷燁也是要受到一些影響的,但也不大,親親相隱,顧廷燁如果給顧家子弟求情,勢必要惹得官家不喜,如果不求情,風評肯定好不到哪去,對血脈親人都不看重的人,對外人又能好到哪裡去。

還有一點,這年頭講究“親親相隱”,親屬之間有罪應當互相隱瞞,不告發和不作證的不論罪,反之要論罪。但卻不包含

謀反、謀大逆、謀叛及其他某些重罪,逆王謀反桉,自然也包含在內,顧家子弟有罪,顧廷燁即便不求請,官家估計也會懷疑顧廷燁故意隱瞞,現在這個官家,可是多疑的很。

不過呢,張大娘子確有不同於盛長槐的觀點,她猜測,齊衡這次對付顧家,是要噁心顧廷燁,但估計還是因為盛明蘭。

顧家無論是秦太夫人,還是四房五房,從明蘭嫁進去之後就各種找事,別人不知道,和顧家有親戚關係的齊國公府自然是能得到一點訊息的,他之所以盯上顧家,說不定也有這幾層原因。

齊衡和顧家的恩怨,只是這次朝中的一個小插曲,甚至都提不到臺面上,盛長槐之所以這麼關注這件事,而是盛明蘭說的另外一件事,不得不讓盛長槐關注。

顧廷燁的弟弟顧廷煒,還有四房五房的兩個兄弟,因給逆王採買年輕女子的關係,捲入了這次亂局之中,現在的顧家,顧廷煜雖然是寧遠侯侯爵,但只在殿前司掛了個名,無知無權,若是小罪倒也罷了,但這種謀逆大罪,自然是沒人賣他這個閒散侯爵的關係,顧家能給這三人求情的,只有顧廷燁。

雖然這一次顧廷燁有些進退兩年,求情也不是,不求情也不是,但何嘗不是給了他一個機會,一個拿捏顧家那邊南曲班子老戲骨的機會,和顧廷燁不對付的人裡面,除了顧廷煜潔身自好沒捲入其中,秦太夫人,四房五房,哪一個不是至親的骨肉。

顧廷燁只有一個要求,就是讓顧廷煜以顧家侯爵的身份,上書朝廷,給自家生母白氏請封誥命,並將其母當初怎麼嫁入顧家,怎麼解救顧家,以顧家族長的身份記在族譜裡面。

本來按照盛長槐的猜測,顧廷煜既然這段時間沒難為顧廷燁,應該查明當年的事情和顧廷燁的生母無關,半推半就的答應下來就行了,至少兄弟之間還能緩解一些仇怨。

但出乎盛長槐的預料,顧廷煜這一次,咬死了不鬆口,就是不肯如顧廷燁所願,只願意歸還當初顧廷燁生母的陪嫁,這顧廷燁自然是不肯答應,顧廷煜無奈之下,甚至提出用侯府的田莊地契交換這種話都說出來了,但顧廷燁還是咬死了不鬆口,兩人大吵一次之後便無疾而終。

盛明蘭後來聽下人打聽到的訊息,秦太夫人和顧家四房五房,多次去和顧廷煜交談,甚至秦太夫人不惜以死相逼,才讓顧廷煜最終鬆口答應下來。

讓盛明蘭奇怪的是,明明顧廷燁只要求請封誥命,替生母平反,後來知道自己母親的陪嫁,又加上了這個,對侯府的產業並沒有要求,顧廷煜好像是故意激怒顧廷燁一般,說什麼顧廷燁氣死父親,將來這侯府的爵位和產業,一分一毫都不會交到顧廷燁手裡。

對顧廷燁來說,侯府的產業不足為題,除了侯爵宅邸,其餘的莊子,店鋪,他一點也看不上,手握幾個大鹽莊的顧廷燁,哪裡看的上寧遠侯府那三瓜兩棗,但屬於她母親的東西,他一點也不肯讓步。

而且,顧廷燁早就說過,他也要襲爵,受到顧廷煜這麼一激,反而想起來了,他母親當年的陪嫁,大部分都已經花的差不多了,就是為了保下這寧遠侯府的產業,用他的話來說就是。

“這侯府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哪一樣不是他母親三船五車的嫁妝換回來的,侯府的莊子田地,店鋪,甚至侯爵府,自然也包含在內,我要我母親的東西,和侯府我可以先不要,等我襲爵之後,自然是會回到我手裡,但是那田莊店鋪,我現在就要,一分也不能少。”

說個不好聽的,現在的寧遠侯府,半點收益的東西都沒有,四房五房早就分家的,顧廷燁沒理由要,倒是佔了便宜,秦太夫人出嫁的時候,沒多少陪嫁,要不是她當年攢下的體己錢,過的甚至不如尋常大戶。

至於顧廷煜,堂堂侯爵,妻女和自己的生活,就靠著俸祿過活,雖然不至於受了窮,但比起之前差遠了。

大戶人家和小家小戶一樣,嫡系強盛發達的時候,旁支族人自然願意靠著他過活,但現在這種情況,顧家侯爵就剩下個空頭爵位,秦大娘子體己錢雖然不少,但遠沒之前寬裕,反而四房五房成了除顧廷燁之外過的最舒坦的。

四房五房這些年背靠侯府吸血,也是置辦下不小的產業,秦太夫人自然想收回一些,但這兩房拿到手的東西,又起肯放下到手的東西,連夜搬出侯府,斷絕和侯府來往。

當然,侯府不至於只有表面上的收益,但要維持諾大個侯府,失去了大部分收益的情況下,也只能縮減開支,不得已發賣了不少下人,按照盛明蘭的說法,顧廷煜當時激怒顧廷燁的時候,反而提醒了顧廷燁這一點,顧廷燁收回這些產業,侯府那邊自然就拿不出多餘的銀子收買下人。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顧家大哥那樣的人物,也會犯這樣的錯,顧家算是四分五裂了,我那個婆母,心裡估計不知道罵了多少次了,還不得不接濟顧大哥他們院裡。”

盛明蘭說出這樣的話之後,盛長槐反而想通了,什麼暴怒之下的口誤,分明就是顧廷煜故意為之,他又怎麼能不瞭解四房五房的為人,這一步步的設計,恐怕是為了毫無破綻的把侯府的產業交到顧廷燁手裡,現在又用爵位調著秦大娘子,要不然,直接過繼顧家老三的兒子為嗣子,顧廷燁在要襲爵,恐怕就要大費周章了,還有,做了這些年侯府的掌舵人,怎麼會還需要秦太夫人接濟,才能維持以往的富足生活,這怎麼可能,論演戲的本領,顧廷煜可是顧家南曲班子的臺柱子之一。

------題外話------

緊趕慢趕,還是12點之後才寫完,本週值班工作事多,只能多請一天假了。